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

看到绍隆帝举棋不定,朱沆也觉得绍隆帝登基之后,对宿卫禁军及建邺水师的清理负面影响极大,实在没有拒敌于建邺之外的把握,这时候也顾不上避嫌,谏言说道:“刘侯所言,乃持重之论,甚为稳妥,还请陛下圣裁!”

“杨卿你最熟悉水师的情况,你觉得呢?”绍隆帝没有直接回应刘衍、朱沆的话,而是看向杨茂彦问道。

杨茂彦出任御营使,节制宿卫禁军及建邺水师,刚才也说定杨茂彦直接负责京畿防务,绍隆帝没有急于回应刘衍、朱沆的请求,询问起杨茂彦的意见,看上去也合乎情理。

而杨茂彦呢,他追随绍隆帝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绍隆帝心里想的是什么?

当前之局面,不得不调京襄精锐往援京畿,但又不得不防范京襄会借机谋算什么。

现在王番、刘衍一口一个“徐怀”“徐侯”,怎么不叫人心惊胆战?

再者,杨茂彦他同????????????????时节制统领宿卫禁军与建邺水师,倘若叫建邺水师西避,谁站出来负责节制建邺水师?

是不是刘衍又会举荐自己?

又或者他杨茂彦负责节制建邺水师西避,再叫刘衍有举荐自己执掌京畿防务的机会?

这不是又回到王番、刘衍刚才一唱一和的套路里来了吗?

杨茂彦看绍隆帝眼里闪烁的神色,这时候也明白陛下内心是不允的,但接下来又不得不召京襄精锐东援,就不便直接揭穿他们的图谋。

“敌军劳师远至,我军以逸待劳,未必不能一战,”杨茂彦沉声说道,“能退敌则万事大吉,不能退敌,水师撤回四周有坚堡环护的坞港,也不怕贼船能追杀进来。”

“绝不可轻敌大意,”听杨茂彦完全没有军事常识的话,刘衍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说道,“战不能胜,哪有从容退却的余地?再者水师所驻泊的坞港回旋空间极小,虏兵从水陆并进,威胁极大。想当初进剿洞荆湖寇之时,徐侯率部攻占赤山寨,数百计的贼船都在坞港之中,为徐侯纵火毁之,此事不可不鉴。”

“水师操练多年,水战娴熟,而早前进洪泽浦与虏军水师作战,也未落下风,”周鹤朝绍隆帝拱手,替脸色有些难看的杨茂彦帮腔说道,“是战是避,老臣以为还是由杨相与水师诸将商议为好,我等对水战毕竟不甚熟悉……”

“贼军不日而至,哪有时间从容商议?”刘衍争辩道。

“事不容缓,还请陛下尽快圣断。”朱沆说道。

“不是说贼军最快还要一日才能过来吗?商议一下,也不会耽搁太久。”绍隆帝说道。

“水师将卒加船夫、水手,三万余众,即便此时就果断决定避敌,也没有办法完全结成船阵西行,哪有时间给我们坐下来慢慢商议?”刘衍苦笑道。

大规模的兵马出动,哪里可能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刘衍建议水师紧急西撤,不要考虑船阵与补给的问题,主要还是从建邺往西,上游有鄂州水军及岳州水军接应,暂时也完全不需要考虑补给,可以到鄂州之后由荆湖北路监司负责紧急筹措。

而眼下不要说小半天了,多耽搁一个时辰,都是极凶险的。

“还是先说各路增援的情况吧,”绍隆帝直接转进到另一个话题上,说道,“之前靖胜侯数次上表请援淮西,朕甚为欣慰,但忧汝蔡防务吃力,都着靖胜侯耐心坐镇京襄,即为朕分忧解难。现在看来,还是需要从京襄征调精锐往援淮西,诸卿以为京襄此时能抽调多少兵力出来,才不会危及汝蔡防线的安危?”

殿中众人,对行军作战的细节不甚熟悉,但从大的方面还是知道京襄援军赶到淮西,只要能遏制住虏兵在庐州附近的活动,局势就大体无忧了。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殿中没有几人希望徐怀率部直接增援建邺。

刘衍、朱沆也很清楚绍隆帝忌惮什么,觉得徐怀增援庐州应能缓解局势,就没有多说什么,现在主要是看到京襄能抽调多少兵力出来,以及什么时候能赶到。

见众人朝他看过来,郑屠有些小紧张的说道:“靖胜侯秋后在荆州督造荆江大堤,原本计划十月就北上督战,却不想东路虏兵渡淮攻势凶猛远超预期,担心会出纰漏,就一直都留在荆州随时等候陛下的召遣。就目前而言,靖胜侯在荆州仅有少许侍卫,但只要尽快准备好舟船,从泌阳、襄阳集结援师沿汉水而下速度也快,但具体会是怎样,小臣也说不好,还得朝中遣使臣前往荆州问询靖胜侯才知晓……”

“谁去荆州见靖胜侯合适?”绍隆帝看向众人问道。

“虏军意在建邺,必会先遣斥候渡江而来。谁去荆州,陛下当从殿中选一人辛劳,再延误,路途就凶险了。”刘衍强按数道建议被否决的愤懑,耐心建议道。

朱沆知道除了他,没有谁能走这一趟了,拱手道:“臣愿往荆州。”

“那你快去准备,楚钧拟好圣旨便送交给你,你也无需浪费时间再来宫里请辞了,争取午前就能动身!”绍隆帝说道。

目前虽说葛伯奕还在荆南坐镇,但荆南已经调派了两万援军,进驻庐州舒城,葛奕伯在荆南短时间内也很难再抽调更多的援兵过来。

再者,荆南兵马的战斗力,比京襄军到底还是要差一些的。

荆北虽说还集结了一些兵马,但荆北路的鄂州、黄州就紧挨着淮西、江西,沿江防线需要加强,短时间内也无法抽调更多的兵马东援。

短时间内也只能指望京襄出兵东援了。

“臣就在这里等候圣旨即行动身。”形势如此危急,想到赤扈人有可能派斥候渡江封路,朱沆更是一刻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敢耽搁,生怕圣旨送不出建邺,形势不知道会拖成什么样子。

绍隆帝即刻着侍立一旁的知制诰拟旨。

除开给京襄的圣旨,同时还有发放西秦、东川等地的勤王诏。

西秦、东川两路今年所面临的军事压力稍轻,都能抽调一些兵马过来,但路途太过遥远,可能遣使臣携诏快马加鞭赶过去,都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大股兵马集结赶来建邺,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只有京襄是最快的。

等一道道圣旨快速拟定,殿议也暂告一段落——刘衍主要协助汪伯潜、杨茂彦负责京畿防务,王番也难得落得一件差遣。

考虑到虏兵踪迹出现,就会导致无数民众逃入城里来,王番专司安抚之事。

走出宫门,闻讯赶到的家将吕文虎已带着几名家兵在宫门口等候;除此之外,宿卫禁军会另派一小队骑兵护送。

“此行凶险,说不定已经有虏????????????????兵渗透过来,我送你一程!”王番见朱沆拽着圣旨,却满脸忧色,从王孔手里牵过马,翻身坐上去,跟朱沆说道。

朱沆也是默然无语的翻身上马,在家将及侍卫骑兵的簇拥下,径往西城门而去。

也不知道消息从何时、从何处扩散开,城门处乱糟糟一团,无数民众疯狂想挤进城里来避难,车马将城门堵得严严实实。

朱沆、王番好不容易在侍卫骑兵的保护下,牵马挤出城门,狼狈之极不说,但回头看城门拥塞的情形,心里一阵阵悲凉。

确知虏兵水师远袭的消息都已经有三四个时辰过去了,竟然连有序疏导难民进城的事都没有办妥,叫人担忧建邺城是不是真能守住。

唯一叫人宽慰的,就是虏兵战船逆流而上,再快也有一个限度,并非骑兵平川远袭,会彻底的杀一个措手不及。

朱沆从城门口收回目光,看向王番问道:“徐怀会干脆利落出兵吗?”

“哈,”王番笑了一下,说道,“徐怀之前数度上表请援淮西,只是没能成行,此时又怎会有诏不援?你多虑了。”

“是吗?”朱沆说道,“是我多虑最好。”

朱沆翻身上马,在侍卫骑兵的护送下远去,这时候一名疤脸大汉从等着进城的混乱人群里走出来,与郑屠说了几句话,再随郑屠走到王番身边,行礼道:“军事司佥事姜平见过相爷。”

军情司以左右参军事周景、张雄山为首,之下就是具体执领某方面事务的佥事官。

“荆襄那里都准备妥当了?”王番问道。

“未有变局之前,荆襄一切都会遵诏行事……”姜平说道。

推测的事情未必就会发生,倘若没有发生,徐怀率部东援,自然是遵照圣诏行事,但姜平带领一小队人马提前赶来建邺,与王番、郑屠会合,当然是为变局绸缪………

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镇双柳庄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合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二百三十三章 补给线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二十四章 缉拿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八章 绍隆二年第六十八章 筹谋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一百九十章 脱钩第一百二十三章 师其长技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一百八十六章 说囚第四十八章 小雀岗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五十三章 偏师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六十章 先帅旧部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袭岢岚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五十章 诱饵第三十九章 捉人热闹事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万而已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一百零七章 归去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六十七章 巧辞善辩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第九章 驰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三十章 将计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
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五十四章 敌袭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镇双柳庄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合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二百三十三章 补给线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二十四章 缉拿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十一章 边锋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八章 绍隆二年第六十八章 筹谋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一百九十章 脱钩第一百二十三章 师其长技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测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一百八十六章 说囚第四十八章 小雀岗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信第五十三章 偏师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岭第六十章 先帅旧部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袭岢岚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五十章 诱饵第三十九章 捉人热闹事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万而已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复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一百零七章 归去第一百一十一章 帅旗第六十七章 巧辞善辩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第九章 驰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三十章 将计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