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钱粮人心事

“徐怀,这里!”

徐怀沿溪边狭窄的滩地往北走了一段,徐心庵从半山腰间的洞穴|里探出头来,招呼他过去。

从溪谷到洞穴有一条淘金山民踩出来的小径,杂草蔓生,他摸索着爬进石洞,大家情绪急切的都围过来问南寨的情况。

洞口较矮,里面颇高,有五六丈深,此时点着篝火,有钟乳石从洞顶垂挂下来,地面却较为平坦,还有一些淘金山民遗弃在这里的破陶盆陶罐,以及睡人的草絮堆。

一只陶罐正架在篝火上“扑扑”烧着热水。

诸武卒从青溪寨逃出来,除了兵甲武器外,也尽可能多携带肉脯、麦饼等干粮,能捱十天半个月,这时候却担心苏荻与徐怀回到鹿台寨,不能阻挡巡检司将他们的家人捉去受牢狱之灾。

“我们早一刻逃出军寨,不知道邓珪前夜得知你们从青溪寨消失之后是什么反应,但昨日巳时中,唐天德带着人马气势汹汹过来,幸亏武良叔、十七婶他们阻拦,才叫唐天德无功而返……”很多事情都无法细说,徐怀这节骨眼上也没有居功的心情,不想浪费口舌解释,便将功劳推到徐武良、苏荻的头上,将昨天鹿台寨发生的情形简略的说了一遍。

确认家人无恙,众人稍稍宽心,但他们接下来要何去何从,却莫衷一是。

干粮仅够维持十数日,其实也很有限,也不能指望桐柏山里渔猎能有多大的收获。

二十五六个青壮汉子不可能一直都躲藏在这不见天日的洞穴|里,但天下之大,哪里又是他们容身之所?

答案是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只是到这一步仍有人不甘。

还是一个,就算是落草为寇,是他们这一伙人直接找个易守难攻的险峻峰岭占山为王呢,还是找一家可靠的山寨去投靠?

徐怀坐在祛除湿冷的篝火旁默默听着徐武江与众人议论这些事情。

事情走到这一步,虽然他知道别无选择了,但他也不会觉得落草为寇真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所有的选择都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他又能提出什么有远见的建议?

当然,大多数人也不会关心他的意见。

徐心庵坐到徐怀身边来,背靠着湿冷的石壁,小声说道:

“从金砂沟上去十一二里,就是歇马山,大当家潘成虎为人颇为仗义,与鹿台寨以及其他周边的其他村寨,都没有太激烈的冲突;而以往鹿台寨逢年过节对歇马山有所打点,十七叔就暗中负责过好些次,跟潘成虎算是识得。我们要是前去歇马山投靠,应该会被收留。不过,歇马山在桐柏山虽说势力较大,但养活不了太多的‘闲人’,不可能让众人将家小都迁过去。我们初时过去可以隐姓埋名,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时日一长,歇马山其他小啰喽知道我们的底细后,很难保证消息不传出去。到时候就算巡检司不追查,州县也必然会再去为难我们的家人,大家都在头痛这事!”

他们离开青溪寨之后,昨日午前就藏匿到金砂沟来,对后续要怎么办,在徐怀过来之前,他们就讨论过好几回;却在徐怀到来之时,都还没能拿定主意。

二十多名武卒投匪或消失了,不是巡检司敢隐瞒不报的;而一旦确认他们落草为寇,州县也不可能没有后续的动作。

众人这时还是进退两难。

徐怀想到刚才脑海里闪现的那段记忆,低声问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就留在金砂沟落脚?”

“不是没想过,但是这里太难了,”徐心庵摇头说道,“你过来也看到了,金砂沟地形是险,从外面很难进来,但从头到尾,你看得见有几块稍稍平整的土地;还有一个,这里距离歇马山太近,一山不容二虎,我们想在这里立足,不用等巡检司动手,潘成虎都有可能会先派人过来打我们。”

徐心庵怕徐怀不明白,从篝火堆里捡了一根树枝,拿燃烧炭化的一头在石地上,简略的勾画出这左右的地形图来:

“歇马山就在金砂沟的源头,虽然东面另有出山的道路,但金砂沟始终是其后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在金砂沟自立门户了,难免会要从附近村寨刮取粮食盐铁,但这些村寨早就是歇马山的羊庄,怎么可能容忍我们染指?”

不管起初是否走投无路求条活路,但只要落草为寇了,杀人放火者有之,打家劫舍者有之,滥杀无辜更是不绝如缕。

不过,能在桐柏山里较长时间挣扎生存下来的山寨势力,跟周边的村寨、大姓宗族都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冲突不会太激烈。

有些山寨势力对周边能保证日常孝敬的村寨甚至能做到秋毫不犯,但也绝对不会轻易容许其他势力插足进来。

主要原因就是山寨与周边的村寨,已经形成的“供养”关系,不仅不容他人插足;偶尔有流寇越境作案,山寨势力还会出人出力捉拿,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官府的作用。

徐武江、徐心庵觉得他们不可能在金砂沟立足的关键原因就在这里;至于金砂沟是不是歇马山的门户,潘成虎等贼酋还真未必能有这个眼光。

徐怀也不以为留在金砂沟落脚是件容易事,但这段时日以来,他也一直在琢磨那些记忆片段的触发契机是什么。

这次闪现的记忆,涉及到歇马山金坑户,及他以往未曾听说溜槽法,他怀疑就跟金砂沟沙金有关。

至于怎么才能说服徐武江他们留下来呢?

溜槽法他还不清楚细节,就算再好用,就算是能以一抵十,二十多人留下来,也发不了横财,却要面对歇马山人马所施加的巨大压力,并非好的说辞。

更关键,不少人都倾向投靠歇马山,溜槽法这事更不能过早说出。

“你有什么想法?”徐武江看到徐怀过来报信后,就跟徐心庵坐角落里嘀咕,坐过来问道。

徐怀稍作沉吟,说道:“十七叔,不管多艰苦、凶险,大家还要留在金砂沟立足。昨日十七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族人皆以为十七叔你们死于匪事,而出离义愤;这也使得徐武富不敢公然跟邓珪勾结。不过,太多人还是要依附于本家,时日一久,义愤之心便会消去,剩下的都是苟且。真正能令徐武富有所忌惮的,还是十七叔你们。只要你们窥视左右,像颗钉子钉在金砂沟,再借给徐武富一个胆子,他都不敢公然将大家的家小交出去!”

徐武江蹙着眉头。

不管徐怀是突然开窍也好,还是一直以来都大智若愚,徐武江还是能客观权衡眼下进退两难的困难。

徐怀的话只要有道理,他都能听得进去。

落草为寇当然非他所愿,他也不是怨天尤人之辈,但这么多人的生死存亡,都压他的肩上,叫他倍感沉重。

徐心庵多少还是难以接受徐怀如此大的转变,急着分辩道:

“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歇马山怎么可能容我们在这里落脚?”

徐怀知道心庵事事都听从徐武江的,所以还是继续劝说徐武江道:

“我前日潜入邓珪房里,从衣箱里拿出一些金银,而这里距离玉皇岭仅隔两道山岭,粮食棉帛盐巴等物可以从南寨直接翻山运过来,短时间内不用急着去勒索附近的村寨。而只要我们不跟歇马山争食,我想他们未必会急吼吼赶人……”

玉皇岭到金砂沟虽然山险坡陡,但这边仅有二十多人,每隔三五日安排人背一二百斤粮食过来,不是多困难的事。

就算徐武江他们没有什么积蓄,他前日顺手牵羊从邓珪衣箱里顺走的金银值上千贯钱,还是能抵用一阵子的。

而徐武江人虽然不多,但兵甲俱全,实力不弱,仅仅是小股在金砂沟一带活动,不去直接侵犯歇马山的利益,歇马山真未必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帮官府拔掉这颗钉子。

当然了,徐武江他们倘若想在金砂沟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到时候必然会跟歇马山贼匪起冲突,但那是另外一说了。

可能到那个时候,才是说出溜槽法的契机。

“……桐柏山说是三百里方圆,但真正意义上的深山老林并不多见,我们投靠别家势力有诸多顾忌,但想要自立门户,不管跑到哪里,怎么可能不跟别家势力起冲突?我觉得这事不能瞻前顾后了,”

徐怀见徐武江有所意动,继续劝道。

“而哪怕暂时留在金砂沟,除了震慑徐武富不敢公然跟邓珪、陈桐等人勾结外,更重要的还是依仗鹿台南寨作为掩护,方便暗中送补给过来。倘若不靠着鹿台南寨,我们每隔三五天从哪里购买一二百斤粮食送入深山老林,怎么才能不被巡检司盯上?我们不能真当邓珪、唐天德他们是瞎子啊?”

“……你这憨……”徐心庵坐旁边听过徐怀这番话,都觉得自己有点被说服了,忍不住又要开口戏骂他是憨货,怎么知道这些歪歪道道?

“十七叔,要不把大家喊过来商议,徐怀的话,听着好像有些道理哦。”徐心庵转变主意道。

“四虎,你们过来……”

徐武江也认为徐怀的话有道理,但他心里更清楚,事态到这一步,能不能走下去,人心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才二十多个人,只要有一人心志动摇,有投靠徐武富或散伙各奔东西的心思,就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这个节骨眼上,还是要尽可能说服每一个人。

徐武江招手将徐四虎等人都喊过来,将徐怀的意思说过一遍。

“我觉得这事能成啊,”徐四虎等人纷纷附从,两天来忧心忡忡,这一刻难得有些高兴的拍着徐怀的肩膀,“你顺手从邓郎君那里牵走多少金银?”

众人除了并不愿抛弃家小远走高飞外,甚至都还没有做好打家劫舍的心理准备。

前日还是官兵,今天就要落草为寇,干刀口舔血的事,谁能坦然接受?

徐怀既然顺手牵来不少金银,又能从鹿台南寨暗中背粮食过来,他们就无需迫于生存对周遭熟悉的村寨下黑手,这要比投靠山寨,或到其他地方拼出一条血路来更容易叫人接受。

“有两百贯钱!”徐怀说道。

徐怀没有说实话,主要是怕大家起了分赃后各自远走高飞的心思。

桐柏山田少粮贵,但两百贯钱,除去添置一些必需品,还能购入上百石粮食,足够大家在金砂沟吃小半年的。

现在大家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既然想到接下来半年内都无忧饥寒,心思也就没有那么慌乱了。

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献策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七十章 消息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将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军寨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五十八章 荐将第三章 进剿招讨策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四十一章 秋虫蚂蚱岂小觑第二十八章 进退第二百六十九章异姓封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过一赌第三十四章 泸水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五十一章 王谢堂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乱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一百七十章 廷议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四十章 统兵之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献策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八章 绍隆二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忆第一百四十五章 将行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转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八章 大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一百零四章 宫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十九章 相邀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第二十七章 传习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一百八十章 选择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辈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归途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五十五章 破敌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十三章 辞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质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气
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一百零八章 河滩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献策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七十章 消息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将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谋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军寨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五十八章 荐将第三章 进剿招讨策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四十一章 秋虫蚂蚱岂小觑第二十八章 进退第二百六十九章异姓封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过一赌第三十四章 泸水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五十一章 王谢堂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乱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触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一百七十章 廷议第一百七十二章 围垸之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四十章 统兵之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献策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八章 绍隆二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忆第一百四十五章 将行第一百零五章 荆北孔昌裕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八十章 议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转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八章 大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一百零四章 宫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十九章 相邀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第二十七章 传习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冲阵第一百八十章 选择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辈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归途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五十五章 破敌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十三章 辞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质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