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请守

“许相公,文帅、靖胜侯都在我家宅子饮酒呢!”

许蔚从宫里出来,候在宫门外的朱芝便迎上前来。

许蔚抬头看月牙已经升起东边的宫墙谯楼,与等候在附近的扈随,一并随朱芝前往朱府;将临朱府时,看到武威郡王赵翼的车驾从长街另一侧而来。

徐怀与朱沆、文横岳、钱择瑞等人在朱府恭候已久。

将许蔚、武威郡王赵翼接到书斋坐下,钱择瑞迫不及待的问道:“南迁之事,可有转机?”

许蔚叹着气摇头,说道:“因为徐侯反对南迁,赵范得郑怀忠授意,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在襄阳搬弄徐侯及楚山的是非,这已非常清晰的表明了郑家的立场——陛下此际也实在不想逼迫郑家太甚。淮王这时候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明确支持南迁。之前陛下留我们在宫中,所议主要都是南迁之部署!”

“还是没有一点转机啊!”钱择瑞有些沮丧的叹息道。

襄阳诸多文武将吏,钱择瑞与许蔚、文横岳才是最为坚定反对南迁之事的。

坚守太原的经历令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山河破碎、江山将倾之际,满朝文武及大越军民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将是何等的重要。

他们都担心南迁除了会动摇此时犹坚持与虏兵作战的将卒士气外,还有可能削弱大越臣民抵抗胡虏的意志。

在这一点,朱沆及胡楷二人的想法,都还不及钱择瑞、许蔚、文横岳三人坚定;而武威郡王赵翼的心思则更要游离不定得多。

赵翼甚至都觉得徐怀今日在朝宴之上的言辞过于激烈了,因此在朝宴之后,他先推脱有事返回郡王府,拖到得知宫议结束,才赶过来与众人相聚。

侍女端上茶来后,许蔚这才将宫议的诸多细节说给众人听,临了看向徐怀说道:“……虽然宫中议事提及欲使楚山兼守舞阳、叶县、襄城,但陛下还是担心楚山未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遂使我先找你问一声……”

“但凡朝廷驱使,徐怀及楚山众绝不会推卸!舞阳、叶县、襄城,楚山可以兼守!”徐怀说道。

“南迁已成定局,即便会留一部兵马在河洛南部山地牵制敌军,也必然有限,今年秋冬说不定会有十数万虏兵往淮上进逼过来,楚山就这点人马,怎么守?”朱沆急道,“陛下定是担心淮王、周鹤这些人拿话欺你,才叫许公先过来问一声的!”

“淮王与周鹤这些人,还是想着看楚山的好戏,你切莫中他们的计!”钱择瑞说道。

“我今日在朝宴之上所言,皆我肺腑也,”

徐怀站起来,走到门槛前看向庭中月色,俄而转过身来,看向众人说道,

“但凡有利社稷,我徐怀虽粉身碎骨,不敢辞也——楚山目前是军马实力尚弱,秋冬也极可能会迎来更大规模的强敌进攻,但我徐怀倘若畏难避险,与郑怀忠之流无异,当初又怎么可能去奔援太原?许公、钱郎君,你们与文帅当初又是以怎样的心志死守太原城不弃的?许公、钱郎君,你们不要再劝我了,我一定要接下舞阳、叶县、襄城的防守,就是要世人再一次看到,只要有破釜沉舟之志,即便十数万虏兵,在楚山面前,也都只是纸糊的老虎而已!”

“好!”文横岳拍股赞道。

“我原本担心南迁之事,影响太难预测,”许蔚点头说道,“徐侯能为磐石固守淮上,想来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南迁的影响!”

“我想现在去见陛下以明心志,还要烦请许公辛苦一番相陪!”徐怀说道。

…………

…………

“今日朝宴之上,臣是有些按捺不住脾气,但臣所言字字句句皆是臣发自肺腑。臣也坚信楚山上下皆有破釜沉舟之志,凶残虏兵虽有数倍之巨,也不足畏也!”

徐怀跪在殿中,恳声说道,

“请陛下许臣兼守舞阳、叶县!”

说实话,楚山想兼守舞阳、叶县,阻力不在周鹤、高纯年这些人身上。

南迁建邺新都之后,淮上的战略地位就会下降,至少不会南面的南阳等地更高。

这也意味着淮上整体所能得到的支持会相应的削弱,但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却会因为河洛兵马的南撤而激增。

不要说从守巩县就对楚山众人满腹意见及警惕的周鹤、高纯年、吴文澈等人了,徐怀都敢保证郑怀忠也绝对愿意将整个淮上防线都丢给楚山。

唯有“自不量力”的楚山在十数万虏兵进逼之下栽个大跟头。

这样才能证明他们从河洛撤出,才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是真正的老成谋国之道,而非徐怀所指责的“畏敌怯战”。

徐怀想独守淮上的真正阻力,实际上是建继帝及朱沆、许蔚、钱择瑞、文横岳等真正担心楚山守淮上防线承受军事压力太大、会导致太过惨烈的伤亡。

朝宴之上的那番话,徐怀更主要还是说给建继帝及朱沆、许蔚、钱择瑞、文横岳等人听的,以打消他们劝阻的念头。

“你起来坐下说话,你我君臣不需要拘此等俗礼,”建继帝走到殿中,要将徐怀挽扶起来,摇头道,“我让许公去见你,就是怕你会应承这事!我不是怀疑你的心志,但就是怕你真要破釜沉舟,与虏兵拼个两败俱伤啊——朕能用之兵将,就你们几部,而且还以楚山最为强韧。楚山要是打残了,我如折臂膀啊!再者,抵御胡虏也不是楚山一家之事!”

“臣虽然不畏死,也不会轻拿楚山三四十万民众的性命,与郑怀忠争什么意气,更不会因私人恩怨,而害朝廷社稷大计,”

徐怀坚持跪在殿中说话,说道,

“南迁之事难以更改,而南迁必然会重挫大越军民士气。抵御之事,如逆水行舟,不进而退,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河洛兵马身上。河洛兵马从平陆等地撤下来,意志力一旦松懈下来,非要充分休整才能恢复。因此,与其与郑怀忠共守淮上,臣宁愿一力担之,以确保淮上今年冬季万无一失。要不然,淮上今冬再受重创,臣实在难以想象将卒军心会动摇到何等程度。此外,臣在朝宴之上所说强弩、鲁缟之说,也绝非胡说八道只为针对郑怀忠。实情确实是虏兵今年冬季绝不可能完成在河淮等地的兵备调整,其进攻作战有很大的缺陷、破绽,即便是十倍兵马侵凌淮上而来,臣也有把握将其击退,这绝非臣自不量力。倘若臣觉得抵挡不住,觉得抵挡吃力,在陛下跟前也绝对不会羞于启口的!请陛下放心!”

“你坐过来说话,”建继帝神色稍缓,将徐怀搀扶起来,与许蔚一并坐到锦榻上问话,“你愿守叶县、舞阳,确不是与郑怀忠争意气?”

“臣虽然不耻郑怀忠暗中之龌龊,但军国之事,臣岂敢儿戏?”徐怀说道,“臣追随陛下守巩县,那时就料得赤扈之祸其烈不能免也。臣习兵法,初乃臣父部将代授,继而师从王禀相公,微时也曾跋涉楚淮山水而观之,此时得臣叔父等人襄助,确认秦岭、伏牛、楚淮及淮水一线,实乃抵御胡虏最佳之地也。而就楚山如何御敌,臣与叔父等人闲时不知道推演多少遍了。臣其他不敢保证,至少在胡虏重整河淮军政之前,楚山必然无忧也!”

“你要是有把握守淮上,那是最好,”建继帝微微颔首道,“襄阳前些日子议论,朕也有耳闻,朕也知道你是受委屈的。不过,郑怀忠玩那一套,大概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心思,有什么事宁愿暗中搅动风雨,却不愿在朕跟前言明。朕也甚是头痛,你就放心里去了。总之,朕心里一切都是清楚的。”

“陛下英明——臣虽不耻郑怀忠为人,但从来不担忧陛下会受奸佞蒙蔽!”徐怀说道。

“哈哈,话也不要说这么重嘛!”建继帝还是极力缓和徐怀与郑怀忠的心思,说道,“南迁之事,许相应该都跟你说过了吧,以你之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徐怀说道:“臣所最担忧的,也是臣为何强烈反对轻弃河洛的理由。轻弃河洛,将令虏兵在河淮再无侧翼威胁,他们一旦啃不动有山水之险可守的楚山,战略重心有可能会全面转向江淮。陛下前往建邺,督促诸将操练兵马,不可一日或歇啊!” Wшw •тt kan •Сo

“最初胡楷属于郑怀忠撤到南阳后兼守舞阳,但又担心你与郑怀忠不偕,”建继帝说道,“现在楚山独守淮上,郑怀忠所部如何安排,你有什么建议?”

“此事胡枢帅必能考虑周详,臣若妄议,又要受郑怀忠攻诘!”徐怀说道。

“你说朕听,不入起居注,”建继帝说道,“你难道还担心徐相、乔大官会跑到郑怀忠面前告你的密?”

“陛下这么说,是要老臣告退啊!”乔继恩站在建继帝身旁笑道。

“郑怀忠所部撤到南阳休整,陛下应使之兼守商州——甚至在南撤之前,应督促郑怀忠全力打通洛水上游的卢氏与洛南之间的栈道,并使郑怀忠所部留一支兵马守御卢氏,与守伊河上游的伊阳的杨麟所部互为犄角,以牵制更多的敌军!”徐怀说道。

“商州啊,”建继帝感慨了一声,说道,“朕知道了!”

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门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宫第十五章 登城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袭岢岚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七章 腊月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六十九章 岂因女流不英雄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七十三章 劝亲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八十九章 最后时刻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一百八十八章 岁旦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零一章 殿议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牵涉第五十九章 斗转星移妇人心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七十九章 恶世生贼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峡道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十五章 大营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六十章 作茧自缚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八十一章 风乱新寇至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七章 撤离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十八章 夺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八章 议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权宜之论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宫
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六十四章 选择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门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宫第十五章 登城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袭岢岚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七章 腊月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六十九章 岂因女流不英雄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七十三章 劝亲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八十九章 最后时刻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一百四十五章 离别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一百八十八章 岁旦第一百二十七章 督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零一章 殿议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牵涉第五十九章 斗转星移妇人心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七十九章 恶世生贼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峡道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十五章 大营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缓第六十章 作茧自缚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八十一章 风乱新寇至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七章 撤离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十八章 夺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对峙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八章 议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权宜之论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