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

大雾在山麓间滚动,草叶挂满白霜,“嗒嗒”的急促马蹄声踏破清晨的寂寞,麻雀像离弦的箭一般,在灌木丛里惊飞。

铜官山东麓的刘王寨墙头,刘壮飞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将裹在身上御寒的茅草团推落开,站起来朝外张望。

刘王寨建于一座坡梁上,地势险要。

清晨时分,坡梁西面的山谷里浓雾滚滚,草木都看不见踪影,但奇特的是,仅仅过了一道坡梁,铜官山东麓的山坡上雾气就骤然淡了下来,就像仅有一层雪白的薄纱笼罩在疏林之上。

很快就有十数赤扈骑兵从坡梁西侧的大雾中钻出来,裘袍弯弓,马鞍后捆绑着高高的毡毯等杂物。

刘壮飞也没有慌乱什么,整顿检查手边的刀械弓弩,一切如故,他就耐心看着远处十数虏兵的动静,甚至都没有将身边还呼呼大睡的同伴踢醒。

虏兵渡江以来,赤扈斥候就经常出没于铜官山周边,????????????????只是虏兵在南岸暂时还没有攻城拔寨的能力,这些赤扈斥候一般也不会过来招惹关门闭户的寨子。

再说他们可是刘王寨,怎么能像普通村寨那么没有一点见识,遇到点事就惊慌失措?

虽说十数赤扈骑兵都已经停了下来,正抓紧时间在山岗上稍歇,但急促的马蹄声并没有稍歇,在西面的山谷里甚至越发急促。

刘壮飞脸色越发惊奇。

铜官山作为黄山余脉的终点,山势沿东北往西南走向,山体靠近长江;座落在铜官山东麓坡梁上的刘王寨距离长江岸边仅有十二里——宣池驿道,就从刘王寨北面的山脚通过。

倘若有什么大股敌骑走陆路从建邺方向西进,基本上都不会瞒过刘王寨村民的耳目。

刘壮飞没有记得这些天有见大股虏骑经刘王寨北面的驿道西进,西边山谷里这么密集的马蹄声是怎么回事?

却是停在坡梁上十数赤扈骑兵,听辨马蹄声越来越近,咬牙驱骑往东面逃去,他们脸上满是不甘与惊诧,南下这些年都是他们像猫捉老鼠一般,纵骑逐杀南兵,何曾有过被南朝骑兵死死咬住追击的时候?

不过,他们此时人微力寡,身后有京襄援军数百骑纵逐过来,他们心里再不甘、再狂妄,也只能暂作退却。

在十数虏骑纵马逃离后,很快就有越来越多骑兵从浓雾中钻出,很快就遍布刘王寨北面的坡梁。

“杨狗儿,你快去将族长喊过来,看是不是京襄援军到了?”

刘壮飞看到这时候出现在山麓间的数百骑兵个个身穿青黑色铠甲,乃是大越禁军兵服,再说距离较近的那些骑兵脸面也能看得清楚了,不像是胡狗。

他忙将身边这时竟然还在呼呼大睡的杨狗儿踢醒,催他去喊族长刘隶。

虽说这些年投降赤扈人、充当赤扈前驱烧杀掳掠的汉军人数绝对不在少数,但降附汉军的骑兵规模非常有限。

刘壮飞之前都没有看到有虏兵或降附汉军大规模往西而去,这时候却看到有大股骑兵从西往东而来,第一时间猜测很可能是西面的勤王兵马过来了。

再说刘王寨往东就是繁昌县、芜湖县、当涂县,相距牛首山西麓仅二百里。

刘壮飞前两天刚听前往宣城打探消息的族人回来说,靖胜侯六天前就已经在五百精锐侍卫的护卫下,有如天兵天将一般出现在当涂县境内,甚至刚出现就狠狠收拾了渡过江来的胡狗子一顿。

刘壮飞内心隐隐兴奋起来,旁边更是有人按捺不住,直接扬声朝远处问去:

“喂,前面的这几位军爷,你们可是打京襄过来的勤王援师?”

虽说严令进军途中禁止骚扰地方,正常情况也禁止随意泄露编制及行军等方面的消息,但听到这边主动打招呼,有两????????????????个骑兵驱马靠过寨墙,笑着跟寨墙上的民壮打招呼说道:“我们可不能说自己是谁,那是违规军纪要挨训的——这几天铜官山这边出没的胡狗子多不多?”

寨墙上的丁壮看到两名京襄骑兵亲切的模样,都一副“我懂你”的神色,趴在垛墙上说道:“靖胜侯与京襄军就像天兵天将一样,胡狗子没有被吓得屁滚屁流就算胆大的了——这两天很少看到胡狗子在铜官山附近转悠了!”

这时候十数骑从山谷后驰出,没有在下面的坡梁上停顿,径直往这边驰来。

两名正跟寨勇打趣的骑兵,看到来人吓了一跳,忙跟寨墙上的民壮说道:“我们可什么都没有说……”

连夜随前锋兵马穿插到铜陵县的韩圭,艰难的从马背上翻下来,走到寨墙前,扬声说道:“还劳烦墙头的小哥通禀一声,我乃京襄路制置安抚使司记室参军韩圭来访,还请刘王寨的主人不吝啬一见!”

“……”史琥没有下马,而是在韩圭身边勒住马,看着朝阳从远处的地平线后升起来,在雾气里却显得苍白无比。

天宣末年,建继帝还是景王时,听靖胜侯徐怀劝谏,前往巩义接管守陵军抵御胡虏,刘师望当时以巩义县狱武吏的低微身份相随,从此之后则与余珙、余整、凌坚等人被世人誉为巩义六将。

刘师望一度执掌皇城司,被视为先帝最为信任之人。

刘壮飞作为刘氏族人,虽然没有机会目睹,却没有少听人讲述当年的风起云涌。

虽说刘王寨的寨主乃是刘氏族长刘隶,现在寨中守御也是长公子刘仁美负责,但听韩圭自承姓名,刘壮飞应了一声,就飞快的走下寨墙,飞跑赶往寨子东南角而去。

他来到一座土墙围绕、茅草覆顶的院子前,就见族长刘隶以及长公子刘仁美动作比他还快,已经在他前面走进院子里。却见院子里的正屋大门紧闭,长公子刘仁美跪在大门前,叩头喊道:“爹爹,先帝驾崩时心里所念乃是国泰民安,此时京襄来人相请,定是邀爹爹一起召集天下义士驱逐胡虏,恢复我汉人国土,爹爹何故闭门不见?难道爹爹不想着继承先帝遗志、收复中原了?再者,若非靖胜侯举荐,爹爹怎么有机会起微末之间?爹爹常常在孩儿跟前念叨当年的旧事,为何此时要拒故人于千里之外?”

年迈的刘氏刘隶乃是刘师望的堂叔,此时年过七旬的他须发皆白,站在院中都觉得吃力,拉了院子里一张条凳坐下,说道:

“那个韩圭前段时间着人来请你出山召集民壮,以防胡虏窥视江南,你当时没有回应,我觉得也有几分道理,毕竟这里面水深着呢,宫里那位也猜忌你,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大祸,说不定还会将宗族给牵累了。但是现在什么情况,虏兵都渡江了,先帝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那点身家,????????????????差点都毁于一旦,刘氏存亡也悬于一线,是谁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还有谁能站出来力挽狂澜,这都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我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见识,这辈子当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在县尉司统领百余刀弓手捕贼捉盗,但有些道理,显然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过了一会儿见屋里还是没有动静,刘隶扶着腰站起来说道:“既然我还是刘氏族长、刘王寨寨主,客人登门,我不能拒之门外。至于你自己想不想露面,你自己决定吧!”

刘隶与刘师望长子刘仁美出寨来迎,韩圭便晓得是怎么回事。

虽说刘师望等人是京襄能不能取而代之去真正掌握宿卫禁军的关键,但他也没有指望这次真能请得动刘师望出山。

不见就不见呗,工作要慢慢做,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叫外人觉得京襄操之太急。

韩圭就拉着史琥与刘隶、刘仁美商议前锋兵马将依托刘王寨,在铜官山东麓建立营寨,以待后续增援兵马赶来集结。

刘氏非池州铜陵县人士,实是建继帝于襄阳登基,之后又迁都建邺,特别安排刘师望将族人迁到铜官山筑寨定居。

铜官山乃黄山余脉的终点,往东、往东南方向乃是繁昌、芜湖、当涂、溧水等县平川与低山地形,南面则是巍峨险峻的黄山山脉,北面则是滔滔江水。

建于铜官山的刘王寨选址北距长江仅十二里,铜陵县城在其西北侧,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迁刘氏族人于铜官山,与建继帝生前就着手将一部分太原遗民,迁到建邺城周边牛首山、茅山等地结寨而居,本身就有用来拱卫京中之意……

刘王寨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不谈其他,目前渡江虏兵正在草汊河以西的当涂县境内集结,京襄援师前锋兵马先依托刘王寨建造营寨再图后计,谁也不能挑个不是来……

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劝进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八十二章 必经之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二十四章 缉拿第十二章 无事也无非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一章 七寸第四十九章 接应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十六章 援至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二十一章 请君侧耳听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十二章 北城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十八章 夺城第七章 撤离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万而已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机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岗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优礼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一百二十章 谁无狰狞容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一百三十章 将计第一百三十章 议策第五十六章 怯敌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八十章 牵挂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七章 守将陈满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四十九章 接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
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劝进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八十二章 必经之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六十四章 围河第二十四章 缉拿第十二章 无事也无非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一章 七寸第四十九章 接应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十六章 援至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二十一章 请君侧耳听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十二章 北城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十八章 夺城第七章 撤离第二百一十三章 击溃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万而已第二百三十章 集结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决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机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岗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优礼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忧烦第一百二十章 谁无狰狞容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一百三十章 将计第一百三十章 议策第五十六章 怯敌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十一章 袭寨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八十章 牵挂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七章 守将陈满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四十九章 接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八十六章 恶言相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图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