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

一千两百名骑兵,每名骑兵配备一匹战马两匹驮马,从舞阳南城门鱼贯而出,声势比万余步甲出动还要浩大——

以旧有侍卫马军司的编制算,一千两百余骑,就相当于半个军(镇)了。

守兵提前出城清理官道,但大规模的骑兵出动,还是引吸众多的围观群众。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慌乱,大规模的兵马出动都会张贴告示,即便是绝密军事行动,也会另编事由以安民心。

这一次也不例外,靖胜侯奉上诏进京觐见的告示,已经提示张贴在城门口等处,同时也派出十数信骑提前驰往南阳、襄阳以及郢州等地通禀过境事宜。

照朝廷律制,徐怀身为郡侯、执掌一镇兵马,出行随扈武将虎贲是有定数的。

超过定数,就要算兵马调动,显然是不能随随便便离开戍区、穿州过县的,更不要说直赴国都建邺而去了。

ωωω ▲ттκan ▲C 〇

事实上真要严格遵守朝廷规制,在没有接到枢密院的令函之前,不要说大股兵马调动了,徐怀他自己随意离开戍地,都会受到严厉弹劾。

然而非常之时,却不可能有太多的讲究。

徐怀一切都可以声称是奉密诏行事,但还是需要提前遣信骑前往沿途州县报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扰与骚乱。

徐怀未着铠甲,而是身穿官服,坐于马鞍之上,在王举、郭君判、周景、张雄山、卢雄以及一干侍卫军将的簇拥下,缓缓行出城门。

徐怀在人群中看到赵范那张眼神闪烁的脸,但目光只在赵范脸上停了一瞬,就漠然转过头去,有如未见,在侍卫军将的簇拥很快从官道旁的田地加速绕到骑兵部队的前侧上路。

都虞侯乌敕海等将统领大股骑兵还是要稍稍压一压速度,要避免战马及将卒体力过度消耗;徐怀则要尽可能快的赶到建邺,只能分开来走。

徐怀在侍卫军将的簇拥下以及大股骑兵从南阳府穿境而过,甚是平静,仿佛楚山信使比枢密院的令函更管用,也没有谁拦过来要看一眼密诏再放行。

从舞阳到南阳南,凡三百里,次日将晚抵达樊城县北部。

此时已是汛季尾声,浑浊的唐白河在一马平川的南阳盆地南部蜿蜒流淌,水势浩荡。

南阳府与襄阳府的界亭旁乃是一处渡口,一艘官船停在渡口前,十数人马站在界亭前相候。

徐怀勒住马,独自上前,给削瘦不堪、在晚照下似乎随时会被大风吹倒的文横岳行礼:

“文帅怎么亲自在相候?”

“为君上守御疆镇,容不得半点疏忽啊,”文横岳还过礼,正色问道,“前次楚山精骑从襄阳过境,乃是洞荆寇军袭鄂,从权用事,于情可囿,却不知这次又是何故——职责如此,徐侯莫要怪我多此一问。”

“理当如此!”徐怀从袖囊中取出密诏递过去,“密诏在此,请文帅验看……”

文横岳说道:“既然是密诏,你将诏文封挡住,我验看玺印便可。”

徐怀将诏文部分反折过来,只露出玺印部分来。

文横岳取出存样比对,对身旁书记官说道:“你且记下:靖胜侯、楚山行营兵马总管兼知汝、蔡两州军事、领明州刺史徐怀持密诏率选锋军一千两百骁骑过襄阳,玺印验看无误……”

完成公事之后,文横岳着左右退下,看着悠悠唐白河水,说道:

“京中又有密报传来,陛下两天前已陷入迷离未再苏醒,这老天待大越也太不公平了啊。我近来也越发感到虚弱不堪,或许不需多时就要赴黄泉与许公相聚了,就想着问徐侯一句,中原还有望收复吗?”

“文帅要听实话吗?”徐怀问道。

“我身子骨都这样子了,徐怀还忍心拿假话宽慰我?”文横岳苦笑道。

“淮王继位,或有望保住这半壁河山。”徐怀说道。

文横岳没有再问下来,拱拱手与徐怀告辞便往渡口走去。

与文横岳辞别后,徐怀没有耽搁,连夜过襄阳、郢州,次日将晚时抵达南蔡;徐怀决定在南蔡休整一夜再动身上路。

进入南蔡县城休整,王举等人抓紧时间皆已歇下,南蔡县衙后宅书斋里,看过密诏后,韩圭跪于徐怀身侧,劝谏道:

“节帅,建邺去不得啊。没有完整密诏,天下没有几人会理解节帅的拳拳之意,只会令楚山陷入孤立,以为节帅有狼野之心——趁大鱼还没有入彀,节帅此时返回楚山还来得及。陛下驾崩,节帅拥立淮王,据淮上、荆襄以御胡虏,势态未必就有陛下所担忧的那么糟糕!”

徐怀站在窗前,袖手说道:“我意已决,你的心思就不要放在劝阻我这事上了,还是收拾行囊,随我前往建邺,途中替我多想想如何能叫此行更顺利吧……”

“……”韩圭轻叹一口气,撑着膝盖缓缓站起来,说道,“利以智昏,何况是天子之利、江山社稷之利?韩圭不担心此行会有不顺,韩圭更担心此行过后,节帅与楚山如何自处,节帅可愿听韩圭多嘴说几句?”

“你跟史轸都是这个脾气,不让你们说话,你们就憋得难受,”徐怀坐回书案之后,饮着茶,说道,“你有什么话,说吧……”“节帅此时还归楚山,拥立淮王,荆襄皆可入节帅囊中,但节帅执意前往建邺,即便淮王口头允诺,日后看楚山势孤,必然会滋生悔意,”韩圭说道,“恰逢虏王遇刺身亡,诸宗王率部北还漠北争位也成定局,中原与漠北之间路途遥远,这迫使京西、河洛以及徐宿之敌不得不收缩防线,与大越兵马脱离接触,此时以岳海楼、曹师雄等人之能,必然能看到洞荆贼军势微力单,倘若再负隅顽抗下去,覆灭是必然之局——韩圭以小人之心度之,岳曹应当密授孙彦舟、胡荡舟等贼将投附葛伯奕以图后计,说不定此时已经在暗中动作。韩圭以为东洲寨这步棋应当提前收网,最好是收大网,生米做成熟饭,迫使淮王允下承诺之后,难以反悔……”

“……”徐怀沉吟不语。

“节帅既然是揣测圣意行事,为何不揣测得更进一步?节帅既然不畏他人诟病,为何又要顾忌再多一点点的逾越?”

韩圭劝说道,

“南蔡有八万青壮接受过操练,以范宗奇为将,检选健锐万余编入营伍,即便不比楚山战兵,却也足够用了。何况在节帅从建邺踏上返程之前,南蔡这边也仅需要提前准备兵甲、舟船以备不患,不虞事泄。节帅一早就要动身启程,还有一些时间,当将姜燮、徐胜、范宗奇召来面授机宜……”

南蔡收容二十余万饥民,包括近八万青壮男丁,过去一年多时间,除了围垸造堤、修建城寨等事外,也会定时将八万青壮组织起来操练。

不过,这仅仅是作为乡兵,作为楚山军的后备兵员进行操练。

一方面强度肯定远不如战兵、守兵,另一方面也仅仅是配给少量的兵械,更多是以木矛木盾充当操练用具,不可能拿数万套兵甲将他们装备起来,楚山也没有这么多的库存。

南蔡目前虽然可以检选出一万健锐,但真正要能用,还得先秘密调运一批兵甲过来——而荆襄之间湖荡江河纵横,还需要准备足够的舟船以便机动。

当然,真要这么做,也必然有极负面的后果。

朝廷容许楚山在鄂北侨置南蔡县,容许楚山从南蔡招募兵勇,只会容许将一个个青壮招募到舞阳或者襄城哪个城池再编入营伍,但怎么可能会容许楚山在南蔡就地大规模武装这些兵员?更不要说容忍楚山在荆湖大地随意调动这些人马了。

韩圭主张就是不顾非议,将一切都归到密诏的名义上去施行。

徐怀站在窗前沉吟许久,才缓缓说道:“将范宗奇、姜燮、徐胜三人叫到书斋里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敌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二十三章 打草惊蛇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战第一章 京师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三十九章 身边人第十九章 泌阳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十二章 拙计笨策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围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八十章 观敌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难自己第十三章 夺寨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六章 殿议第三章 难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八十一章酒宴第八十章 观敌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三十六章 潜流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军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峡谷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一百四十三章 对策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离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九十章 议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见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一百五十八章 驰援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六十八章 祸从天上来第八十五章 老槐旧事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七章 撤离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五章 恶缘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十七章 县政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图之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
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敌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九十七章 党同者联兵第二十三章 打草惊蛇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战第一章 京师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三十九章 身边人第十九章 泌阳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二十二章 拙计笨策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围第八十九章 寻迹第八十章 观敌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一百七十七章 划编军户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五十五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难自己第十三章 夺寨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六章 殿议第三章 难民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六十六章 黑锅你来背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八十一章酒宴第八十章 观敌第一百一十九章 敌去思功第三十六章 潜流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军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峡谷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一百四十三章 对策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离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九十章 议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见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一百五十八章 驰援第一百零六章 夜离第六十八章 祸从天上来第八十五章 老槐旧事第一百零三章 传诏第七章 撤离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五章 恶缘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十七章 县政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图之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