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附从

这两个多月来,于乔继恩、陈由贵、顾大钧等人而言,所经历的事宛如做了一场噩梦。

初闻虏兵南寇,他们以为巩县偏于一隅,他们又以守陵为责,战事应与他们无关,谁曾想转眼过后景王在楚山骑兵的护卫下驰来巩县,二话不说就从他们手里夺走守陵军的兵权及巩县的防御权。

继而数倍敌军围城强攻,城下积尸如山、血流如河,最终坚持到西军援师驰至,解巩县之围。

景王赵湍与周鹤、苗彦雄、郑怀忠等人对是和是战、是缓战是急战争论激烈,有些为血腥战事惊吓住的乔继恩等人,心里当然希望周鹤、苗彦雄稳扎稳打、处处以谨慎为念。

他们以为有十数万西军健锐为后援,只待朝廷与赤扈人议和,他们就能彻底的化险为夷。

他们从骨子里都满心希望赎买能换得赤扈人撤兵。

谁能想到此时看到赤扈人在达成和议之前就已经有撤兵的迹象了,景王赵湍竟然受徐怀蛊惑,要渡河追击北撤之虏兵?

乔继恩他们怎么可能不反对?

就算将他们碾成骨头渣子,都能找出无数个“不同意”来。

然而周鹤、苗彦雄、郑怀忠等人都阻拦不住,他们反对更是于事无补,乔继恩就想着他们是守陵官,以修缮皇陵的名义留在巩县,从此就能置身事外。

然而在景王赵湍率守陵军开拔之后,乔继恩去找周鹤、吴文澈等人商议修缮皇陵之事,叫郑怀忠手下一名谋士嘲笑怎肯轻弃从龙之功,才猛然惊醒过来。

除开胡虏南侵,他们已卷入夺嫡之争了。

他们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景王赵湍渡河北上倘若遭遇不幸,他们虽说不能完全推卸责任,但这些他们还能承受;这也是他们之前所考虑的后果。

然而现在最关键的那层窗户纸叫郑怀忠手下的人捅破开,乔继恩就得考虑景王赵湍渡河北上没有出事,甚至还得势的情形了。

到时候,仁明殿(端恭皇后陈氏所居)会轻饶了此事?

到时候仁明殿及端王、鲁王一系必然会从守陵军去留之事找破绽、抓把柄。仁明殿或许一时拿已经渡河北上、声望一时无两的景王无可奈何,但越是如此,他们越难逃过仁明殿的迁怒、打击。

即便他们能将责任都推景王的身上,但一个“无能而使景王坐大”的评价,就注定他们至少会被扫到无人问津的角落里渡过残生。

然而事情反过来说,景王赵湍意在争嫡,那他渡河就不大可能会逮住虏兵头铁乱莽,其意应在建立声望、威势,成为朝中主战派的领袖。

他们倘若跟随渡河,守在景王身边,实际并不会太凶险。

倘若景王最终争嫡成功,那他们可就是从龙之功啊!

乔继恩这时候才陡然想明白过来,邓珪、胡渝、杨祁业等人都是客将,是奉胡楷之令前来巩县增援的,完全可以拒绝听令景王的命令,怎么这么爽快跟着渡

河北上了?

更不要说徐怀还以乡兵的名义,擅自从楚山调来数百精骑了……

说到底这些都是聪明人啊,甚至郑怀忠手下的谋士都看得清清楚楚。

偏偏他叫鸡屎糊住眼、叫猪油糊住了心,愣是拖到这时都没有想明白过来。

想明白这些后,乔继恩拉上陈由贵、顾大钧等人,径往茅津渡赶来亡羊补牢,修缮皇陵之事,也都丢给洛阳府这个节骨眼上,与周鹤、吴文澈等人的关系搞恶,守陵军又被景王赵湍拉走,他们也筹措不到钱粮、役工修缮皇陵的,都扔给吴文澈(洛阳府),洛阳府反倒不敢什么都不做。

景王颇为感慨的眺望远处的茫茫江天几眼,神情有些恍然,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赶忙上前要将乔继恩等从湿地里搀扶起来,说道:“乔大官、陈将军快快请起,赵湍担不得此礼拯天下之危厄,匹夫有责,我等更责无旁贷,但守护皇陵也非等闲之事……”

“请殿下恩允老臣鞍前马后伺候!殿下不同意,老臣…老臣我就跪在这里不起来!”乔继恩挣扎着不肯起来。

“这是撒上娇了呦!他一把年纪,也不怕将鸡皮疙瘩都抖下来!”萧燕菡站在徐怀身旁,低声吐槽道。

徐怀见萧燕菡将他想吐的槽先吐了出来,抬脚踢了她一下。

“我答应你便是,乔大官快快起来,小心湿了衣袍染上风寒。”在钱尚端的帮助下,景王赵湍将乔继恩、陈由贵等人搀扶起来说话。

徐怀为了保证楚山的纯粹性,不可能看得上乔继恩、陈由贵这些投机分子,但景王赵湍情况不同。

景王赵湍手书一封送往蔡州,胡楷从头到尾都保持沉默;徐怀以乡兵名义从楚山调走八百精骑,胡楷没有阻拦;而询问胡渝、杨祁业对渡河的态度,他们也只是表示之前奉命来援巩县,蔡州防御使府就着令他们听从景王赵湍的命令行事,在有新的命令过来之前,他们依旧听从景王赵湍的军令行事,不作他想。

胡楷作为封疆大吏级的人物,对景王赵湍如此坚持,可以说是殊为难得,但景王赵湍身边犹是缺乏能直接差遣的人手,或者说景王赵湍的嫡系力量还很弱。

现在胡渝、朱桐都在景王赵湍手下任吏,但之前乔继恩诸事不配合,守陵使司所辖的属吏都不协办军务,钱尚端带着胡渝、朱桐等人,天天顶着熊猫眼处理三千人马的吃喝拉撒,只恨分身乏术。

统领兵马,从来都不仅仅是冲锋陷阵这么简单。

三千人马的吃喝拉撒,需要一个严密的后勤体系才能保证旺盛的战斗力。

之前在巩县,粮秣等物资都依赖洛阳府供应,钱尚端仅需要负责诸营分配,但携带少量补给渡河,就不要指望周鹤、吴文澈等人还会保障后勤。

渡河之后,他们就需要从汾河沿岸还没有陷落的城寨筹措粮秣等作战补给物。

与地方的交涉、粮秣的清点、移交、运输、分发,种种琐碎之事,不可能推到张辛、余

珙等统兵将领头上,钱尚端是真真的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

景王赵湍身边是太缺人了。

乔继恩、陈由贵他们现在想明白过来了,带着人来投,景王怎么可能拒之门外?

之前兵权被夺,乔继恩、陈由贵心怀怨气,与隶于守陵使司的属吏以及一批妨碍张辛、韩文德、余珙等人掌握守陵军的指挥使、都将,都被景王赵湍踢到一旁坐冷板凳。

即便这时不是所有人都开窍,但乔继恩、陈由贵还是带着二十多名嫡系亲信渡河来投。

现在出了新的状况,景王赵湍下令后营军继续渡河,将徐怀喊过来商议妥善之策。

徐怀建议乔继恩、陈由贵两人里需要留一个在巩县。

之前乔继恩、陈由贵他们强烈反对渡河、选择留在巩县,徐怀当时不觉得他们跟周鹤、苗彦雄及乔继恩、陈由贵两系关系都搞恶之后,他们强行率领守陵军主力渡河,还能在巩县保留有什么影响力。

所以之前就完全没有指望洛阳这边能提供什么后勤上的支援,就考虑在渡河之后,后勤补给等一切事都就地解决。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乔继恩、陈由贵两人都愿意附从,这就意味着景王赵湍可以继续以守陵使司的名义行事。

这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包括在京西北路继续招募健锐,为守陵军补充后备兵员,也可以将守伤将卒撤回到谒皇岭北麓大营休养,同时也能以守陵使司的名义,从地方上募集粮秣车马等物资,补充前线的消耗。

大义名份不是说说而已的,这意味能迅速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保证钱粮物资的高效运转缺了这个,守陵军渡河之后,又没有找到一处可以依赖的根基之地,很多事情会极其困难、麻烦。

而大越朝中多怂货,但民间绝不乏血性抗争力量。

徐怀预料景王赵湍渡河之后,消息传开,有可能吸引一些民间武装(乡兵)渡河来投,这也需要守陵司使留在巩县等地进行妥善的安排。

銆愯よ瘑鍗佸勾鐨勮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闃呰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锛屽紑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鏈楄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浠ヤ笅杞 銆

再一个,景王赵湍将守陵军及守陵使司的人马都带走,将赵家列祖列宗的皇陵丢给地方,哪怕情势在紧迫,在以孝道为先的当世也是易为世人所诟病。

最终商议下,原本就是宦臣出身、对政事更为擅长的乔继恩留在景王赵湍身边,协助景王赵湍、钱尚端处理诸种繁琐事务,乔继恩带过来的十数侍吏,也都允入行辕;安排陈由贵带一部分属吏、军卒返回巩县继续主持守陵使司及谒皇岭北麓大营……

陈由贵他是百般不愿。

这时候不管怎么看,都是留在景王赵湍身边更安全,而不是回到巩县去跟周鹤、苗彦雄、郑怀忠等人打交道,去见对朝廷可能有如雷霆一般的追责。

最后还是景王赵湍百般保证,会将一切干系都担过去,还将陈由贵的长子陈析及顾大钧一并留在身边充当侍卫,才说服陈由贵最终留下来……

第四十四章 选城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七章 撤离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访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三十八章 杀羊屠狗男儿事第三十六章 统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军事指挥学堂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三十三章 冲冠一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惊扰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十三章 辞行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五十九章 斗转星移妇人心第一章 京师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九十一章 奸情败露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六十八章 最坏准备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五十九章 败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城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二十六章 罪问千古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二百七十四章 优礼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惊夜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四十四章 咸鱼岂能枉自第五章 恶缘第七十三章 澜起第七章 腊月第十五章 大营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三十六章 统兵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章 贵子第五十二章 大匠师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二十九章 迂回
第四十四章 选城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七章 撤离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访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三十八章 杀羊屠狗男儿事第三十六章 统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军事指挥学堂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三十三章 冲冠一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惊扰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第十三章 辞行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三十二章 援师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五十九章 斗转星移妇人心第一章 京师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九十一章 奸情败露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七十二章 拦截之地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六十八章 最坏准备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五十九章 败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城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九十五章 总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残敌第二十六章 罪问千古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二百七十四章 优礼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五十六章 避实捣虚去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惊夜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四十四章 咸鱼岂能枉自第五章 恶缘第七十三章 澜起第七章 腊月第十五章 大营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三十六章 统兵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章 贵子第五十二章 大匠师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三十三章 纵深第一百五十章 目标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二十九章 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