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两虎再交锋

和谈扩胜果,回朝遇故交

陈诚从王宫出来,带了陈义和许博雄再次来到驿馆。这次他带的人更多,不过不再是拿刀动枪的军兵,而是排场的仪仗。城外行营周围警戒的陈军也全部撤走,换成礼部的大臣送去了美酒佳酿。

戴荣祯自然也就和陈诚客客气气的说着话,但说来说去一句话:无忧王的消息他也没有,不过一有消息他肯定马上转告。陈诚就让仪仗直接驻在驿馆,自己也拉着戴荣祯的手进屋,喝茶等候,一天不见等一天,两天不见等两天。

暗地里,洛城内明察暗探也是到处搜寻,最初是缉拿,现在是礼请。

无忧王齐祀此时正悠哉游哉的和肖天佑煮酒谈天。

无忧王那日嘱咐好戴荣祯,从外面招进几名歌姬,然后易了容就带着莹儿夹杂在其中悄悄出了驿馆。莹儿也恢复了女儿家的装扮,两名丫头跟着。走在外面任谁看着也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带了娇妻出来踏雪赏景的。早有自己在洛城安插的细作,给准备了车马,无忧王直接去了肖天佑家,通报了姓名,肖天佑听说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带着弟妹前来,自然是热情接待。一连几日呼朋唤友前来相陪。无忧王倒是又结交了不少陈国的王公大臣之后,这些青年才俊也多是性情中人,经肖天佑介绍,知道这位齐公子是齐国做瓷器生意的商人,与肖天佑是好兄弟,也都齐呼兄弟;彼此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每日里你来我往,饮酒作乐,偶尔也谈谈天下大势。其中一位任职禁军的青年将军,酒后还说到自己奉命访拿齐国使臣。无忧王听得开怀大笑,倒把众人笑的莫名其妙。

陈诚先倨后恭,昨日带兵去驿馆相逼,今日又带仪仗相迎,无忧王早已尽都知晓。知道陈王已权衡利害,再无加害之心了。无忧王吃罢午饭,就和肖天佑辞别,这几天无忧王对肖天佑说是想在洛城开家瓷器店,肖天佑马上让人在繁华的地段给选了店址,交付了租金,写了契约。此时要走,肖天佑也不勉强,吩咐人准备车马相送。

到了城外十里长亭,早有迎接的车马在候着,肖天佑才与无忧王依依惜别。

无忧王乘马车到了行营,吕征正带着一队羽林军在辕门等候,一起进了营帐,无忧王与莹儿等人更换了衣服,然后回到城内驿馆。

陈诚心里焦急,但又不好表现出来,起初还和戴荣祯聊着,后来直接对视无语。听到外面有人进来禀报说无忧王回来了,陈诚与戴荣祯一起急急忙忙迎出来。

戴荣祯这几天心里也是挂牵,虽然无忧王交代他说:陈诚一旦回国,可能对自己不利,自己先出去玩几天再回来,陈国来人相问就如此这般应付,不必担心。可是无忧王一出去就几天没有音讯,自己怎么能不担心。如今见无忧王满面春风的回来,一颗心也放到肚里。

无忧王和陈诚在项城已经相见,当时是胜败相见,现在是主宾相见。面子上的礼仪还是得做足。

陈诚与无忧王直接去了王宫,见到陈王,双方重新交涉了各自主张,最后对于齐项两国提出的条件陈国尽数答应,等第二天把和谈的约定交由陈项两国的丞相拟好,各方签署盖印就行了。当晚,陈王宫内为齐项的使臣举行盛大的宴会,也是欢迎大王子回国。宴会上肖天佑远远望着无忧王,和几个相好的官员私下嘀咕:“这无忧王神态有几分和我兄弟相似呢!”众人只当他醉眼朦胧。

此次和谈,陈国割让位于陈项齐三国交界的荷城给齐国,并以三年赋税赔付齐国军费,与项国交界的关隘城防守兵撤退半数;并承诺三年内不再对项国用兵。齐军则全数释放俘虏的近五万陈兵。到最后,齐陈项三国议和,细细想来齐国成了这次战争最大的大赢家。

无忧王再次来到佑安寺,向净明禅师辞行。禅师叫过莹儿,给了她一颗丹药,然后对无忧王说道:“这是用天山雪莲密制的灵丹,能解百毒。至纯易污,这或许能脱她一难。”

无忧王待要问询,禅师笑着对他摇摇头:“不可说,不可说。”

从洛城到平关,一路天寒地冻,好在陈王早就传令驿道所在的州府县衙,提前安排人清理道路,但使团也走了半个多月。过了平关就是项国的地界,早有齐军与项军在关外迎接。子龙带众人与无忧王和戴荣祯见了礼,便和齐项两军的几员大将列在使团两边,率大军护送使团返回项城。

宜城到项城的各地,官府及百姓听闻使团回来,皆夹道欢迎。还未曾进项城,无忧王就收到齐王圣旨:命无忧王齐祀接旨后马上回国;驻项齐军十万兵马由子龙暂行节制,移师荷城、临城,在两地巩固城防,进行休整。

此时,已快到年底。项国复国,举国欢庆。无忧王本就是爱热闹的人,且战事已休,和谈已成,难得和莹儿一起,往日还得偷空到各地游玩,这次沿途怎能只顾赶路。无忧王安排队伍沿驿道行进,自己带了莹儿和两名丫鬟换了装扮就离开大队。遇山观止,遇水登舟,见美景而流连,见美食而尽尝,把那项国一路的风土人情看了个痛快。

到了齐国边境,吕征和大队也刚刚到达,接了无忧王与大队人马会合,一起到驿站休息,当地的官员免不了登门奉承,无忧王也是以礼相待。

在鲁城外,太子齐祎亲自率迎宾大队接无忧王一行进城。

无忧王一行先回府沐浴更衣,等明媚和明慧给莹儿梳洗打扮了,穿上华丽的衣衫,一起赶到王宫觐见齐王。到了王宫,齐王早已经把平王夫妇接了过来,齐王与皇后在寝殿正和平王、顺王夫妇说着话。无忧王带着莹儿与齐王和父母以及顺王夫妇行礼。

平王妃就拉了莹儿的小手,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一面责骂着无忧王:“你这孩子,自己去战场,就让我们够担心的了,怎么还让太子把莹儿也带去。让我好好瞧瞧的莹儿,要是受了一点委屈,看我不敲断你的骨头。”莹儿被婆母拉着,低着头只是脸红不语。

无忧王知道母亲也是心痛莹儿这么些日子在沙场跟着自己受苦。并不是真的要责罚,就诺诺的应了,抽了个空转身到外面又与朝中各位王公大臣见礼。

不多时,齐王在平王、顺王陪伴下来到大殿,听了齐祀的回禀,大加赞赏了一番。接着宣布盛大的庆祝宴会正式开始。

无忧王坐在太子邻席,他路上就已经知道这次宴会一是为庆祝出师项国大胜陈军,和谈成功,为太子和自己庆功;二是皇后邀请吴国公主前来齐国过节,顺便与太子见面,准备两国和亲。所以就端了杯盏坐到太子席上,一定要和太子干上三大杯,太子也不推辞,连喝三杯。见太子满脸的喜色都写在了脸上,无忧王便又串弄着要去女宾那边看看这位未来的太子妃。提议一出,周围几家小王子纷纷响应。齐王听到了无忧王他们一帮小兄弟与太子的喧闹,对太子轻点下头;平王对无忧王却是狠狠的瞪了一眼,他身边的顺王齐昌打了声呵呵,劝道:“年轻人嘛,让他们热闹一下吧。”

得了齐王和父辈们的首肯,无忧王就端着酒杯领着齐禄他们几个转到齐王妃那边。

齐王妃和几家王妃坐在一起,见无忧王几个子侄过来,就招呼他们来敬酒。齐禄是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敬完酒就直接问自己的母亲顺王妃:“娘,我那未过门的嫂子在哪里?”

顺王妃嗔怪的打了他一下,然后笑着指向次席一位年轻的女孩子。那吴国公主正紧挨着莹儿坐着,听到这边有人在谈论自己,也扭头过来,大方的冲几个王子一笑。

齐禄喃喃的说:“我的天,真美!”

无忧王也不由心里暗暗喝彩,这个女子真是国色天香,妩媚动人,称得上是绝色美人。见众兄弟都在发愣,自己忙咳了一声,走到吴国公主面前,先见了礼,又让女侍给众人满上酒,“小王齐祀见过公主,祝齐吴两国永世交好,祝公主永远美丽,请干了这杯酒。”

吴国公主定定的看着无忧王,站起身,也没有还礼,居然轻叹了一声,说:“齐祀,我认识你,我叫英萍,你还记得我吗?”

无忧王愣了一下,沉吟了片刻,他实在记不起自己何时见过这位公主。于是微微一笑,“哦,公主认识我,那是我的荣幸呢。”

齐禄已经嚷着:“喝酒,喝酒!”说着就招呼几个王子干了杯中的酒,看着吴国公主。吴国公主已经恢复常态,款款的施了礼,然后端起杯中的酒,说:“谢谢诸位王子,既然齐祀王子祝我吴国与齐国世代交好,我定然要干了这杯,不过王子又祝永远美丽,这一桌那个姐妹不是美丽动人,所以大家要一起喝了才是。”满桌的女孩子也都站起身举起杯。吴公主用右手接过莹儿的杯子,吩咐一旁伺候的女侍,“给我这位妹妹倒上陈酿。”

无忧王疑惑的恩了一声,莹儿也笑着对吴国公主说:“英萍姐姐,我不能喝烈酒呢。就喝这杯果酒好了。”

吴国公主笑道:“那怎么行,你和齐祀王子同气连枝,他提议的酒你当然要和他喝一样的酒。”说完,举杯喝下自己杯中的酒。

无忧王见莹儿为难的轻皱眉头,赶紧喝掉自己手里的酒,说道:“莹儿喝不了这陈酿的烈酒,我替她好了。”说完就待转过去伸手接莹儿的酒杯。却不料吴国公主早抢到手里,一仰头喝了下去,“既然妹妹不能喝,那是我不对了,我喝就是了。”

无忧王见众人有些发楞就喝了声彩:“公主好爽快!”

众人也齐声附和。齐禄又嚷着让女侍赶紧再满上,要和公主再喝一杯,其他王子都跟着说好。吴国公主也不推辞,转身离席站到一群王子面前,接过女侍斟上的陈酿,看了一眼无忧王,一口干了。无忧王真的是无语了:这是怎么个状况呀?自己全被弄晕了,喝就喝吧,总不能让人笑话。

太子不一会儿也过来敬酒,吴国公主再无异样。无忧王抽空拉了太子的手到一边,悄声问道:“哥,你和我说,你是不是早就认识这位美丽的吴国公主?”听那公主说认识自己,无忧王心里有些疑惑,又不便问公主,所以先问太子。太子笑了,对无忧王说:“你也认识呀。”见无忧王一脸的困惑,就笑着说:“你忘了吗,我们在大都为质的时候,吴国的王子和他身边那个假小子~”听到这里无忧王恍然大悟:“不是吧!我记得那时吴王子总带着一个小丫头,女孩子吧还总和我们打闹,眼比天高,盛气凌人的很让人讨厌呢。”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太子,“这古人说女大十八变,诚不欺我。哥你打算何时抱得美人归。”太子也是心里一美,却装作淡然的样子说:“哪能像你,得着个莹儿就天天要拉在手里,整天儿女情长,小心英雄气短。”无忧王连连叫屈:“我那不是父母之命嘛!”说完自己已是哈哈大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

第6章 李弼援安城第11章 问道青城山第6章 四国共分越第2章 火烧平桥军第7章 朝议暂休兵第3章 属地颁法令,恩威齐生效第5章 和谈扩胜果,回朝遇故交第10章 化缘忻州城第6章 各家执各词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5章 出手施惩戒第15章 三堂审公孙第2章 平王说往事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9章 英雄说过往,飞龙挫强寇第7章 安城议粮草第13章 梦珠暗示警第3章 醋海横生波第8章 杨允反中计第15章 探访龙凤汀第3章 子龙战汉中第6章 惨烈杀狼王第10章 大军压蜀境第4章 齐陈结盟约第8章 燕军蠢蠢动第1章 突袭奏奇功第7章 楚越两相残第12章 软禁亲家翁第11章 案涉公孙氏第1章 又现九尾狐第3章 恶少生事端第5章 无忧怒冲冠第13章 莹儿思无忧第3章 大都护废帝第9章 禅僧说因果第7章 淡然无所惧第4章 蜀燕欲结盟第9章 相见得相识第16章 应和夺泸城第2章 双美拂清音第2章 将军首攻城第11章 蜀王献蜀国第4章 两虎再交锋第3章 恶少生事端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6章 朝议逞口舌第17章 齐禄暗生情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9章 堂中废恶徒第13章 英雄扬美名第9章 恶霸施淫威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7章 楚越两相残第10章 莹儿收许诺第1章 府中迎远客第18章 巾帼论天下第10章 一发动全身第14章 大理偃月阵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3章 一骑绝尘去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3章 参禅闲论道第16章 成全忠义名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1章 越王赐美酒第8章 太子治越国第16章 陈王娶梦珠第3章 一怒为红颜第9章 英雄说过往,飞龙挫强寇第10章 大军压蜀境第13章 问疑聚英楼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22章 陈义封梁王第5章 伏杀李定坤第8章 楚国生内乱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9章 恶霸施淫威第11章 蜀王献蜀国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8章 燕军蠢蠢动第15章 探访龙凤汀第4章 定计追匪踪第6章 惨烈杀狼王第13章 英雄扬美名第7章 楚越两相残第18章 各方心自惊第17章 梦珠见无忧第5章 妖狐斗法师第1章 醉琴风月楼第2章 秦陈歃血盟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11章 蜀王献蜀国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8章 夸武校军场第3章 借故要杀人第1章 又现九尾狐第8章 燕军蠢蠢动第8章 杨允反中计第12章 钦差到宜城
第6章 李弼援安城第11章 问道青城山第6章 四国共分越第2章 火烧平桥军第7章 朝议暂休兵第3章 属地颁法令,恩威齐生效第5章 和谈扩胜果,回朝遇故交第10章 化缘忻州城第6章 各家执各词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5章 出手施惩戒第15章 三堂审公孙第2章 平王说往事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9章 英雄说过往,飞龙挫强寇第7章 安城议粮草第13章 梦珠暗示警第3章 醋海横生波第8章 杨允反中计第15章 探访龙凤汀第3章 子龙战汉中第6章 惨烈杀狼王第10章 大军压蜀境第4章 齐陈结盟约第8章 燕军蠢蠢动第1章 突袭奏奇功第7章 楚越两相残第12章 软禁亲家翁第11章 案涉公孙氏第1章 又现九尾狐第3章 恶少生事端第5章 无忧怒冲冠第13章 莹儿思无忧第3章 大都护废帝第9章 禅僧说因果第7章 淡然无所惧第4章 蜀燕欲结盟第9章 相见得相识第16章 应和夺泸城第2章 双美拂清音第2章 将军首攻城第11章 蜀王献蜀国第4章 两虎再交锋第3章 恶少生事端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6章 朝议逞口舌第17章 齐禄暗生情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9章 堂中废恶徒第13章 英雄扬美名第9章 恶霸施淫威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7章 楚越两相残第10章 莹儿收许诺第1章 府中迎远客第18章 巾帼论天下第10章 一发动全身第14章 大理偃月阵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3章 一骑绝尘去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3章 参禅闲论道第16章 成全忠义名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1章 越王赐美酒第8章 太子治越国第16章 陈王娶梦珠第3章 一怒为红颜第9章 英雄说过往,飞龙挫强寇第10章 大军压蜀境第13章 问疑聚英楼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22章 陈义封梁王第5章 伏杀李定坤第8章 楚国生内乱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9章 恶霸施淫威第11章 蜀王献蜀国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8章 燕军蠢蠢动第15章 探访龙凤汀第4章 定计追匪踪第6章 惨烈杀狼王第13章 英雄扬美名第7章 楚越两相残第18章 各方心自惊第17章 梦珠见无忧第5章 妖狐斗法师第1章 醉琴风月楼第2章 秦陈歃血盟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11章 蜀王献蜀国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8章 夸武校军场第3章 借故要杀人第1章 又现九尾狐第8章 燕军蠢蠢动第8章 杨允反中计第12章 钦差到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