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247章 安定决战(上)

bookmark

就在张铉率领的周王朝大军连续夺取汉中和关中,兵临长安城下的同时,李靖率领西路军也在陇右战场上节节获胜,六月初,李靖派部将樊文超夺取了河湟,他随即亲率大军南下占领了金城郡。

六月中旬,李靖率领的西路军在陇西郡与安定郡交界处的陇山北麓,一举击败了正在东撤的侯君集两万唐军,攻克了安定郡的战略要地成纪县。

成纪县号称安定之喉、陇西之腹,占领成纪县,也打开了进攻安定郡的大门,此时李世民无法突破长武城,而被迫退回了安定县。

与此同时,数支援军陆续到达长武城,使罗士信的兵力达十万之众,而萧关也被裴行俨攻破,裴行俨率三万骑兵席卷平凉郡,萧关守将伍云召一路败退,撤回了安定郡。

萧关失守,成纪县被攻克,长武城强攻不下,赵王李元霸殒命长武城下,一连串的失利沉重打击了李世民,内忧外患终于使李世民病倒,唐军人心惶惶,安定郡也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三天后,李靖率八万周朝大军出成纪县,向安定县进发,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大病稍愈,他知道死守安定郡最后必然是灭亡一条路,只有杀出去才是他们的生路,在反复考虑后,李世民决定突围。

大帐内,秦王李世民坐在上首,其余长孙无忌、段志玄、秦琼、长孙顺德等一班文武高官分坐两边。

李世民将雍县传来的鹰信递给众人,缓缓道:“虽然我不了解长安的情况,但张铉二十万大军包围长安,以李元吉、李神符等庸碌之流,长安城将一战即破,况且人心已失,长安已不足留念。”

说到这,李世民一一望向众将,见众人脸上皆有伤感之色,他摇摇头又道:“但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如果我们突围西撤,我将率军杀向天水郡,走羌道退回汉中和巴蜀,我们在巴蜀重建根基,虽然道路艰险,敌军强大,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坚守复兴信念,必然会置死地而后生。”

这时,旁边长孙无忌劝道:“卑职也认为我们必须突围,不过蜀道艰难,我们军粮难以携带,又有家眷,长途跋涉千里恐怕不现实,张铉又紧盯着我们,他必定会派重兵追击,就怕前有伏兵后有追击,我们腹背受敌,对我军极为不利,不如西去河湟或者河西,卑职觉得更加现实。”

段志玄、秦琼等大将也纷纷表示去河湟或者河西更加容易实现、

李世民大笑,“我明白诸君的期望,但不设长远目标,又岂能有斗志,我刚才说去天水也就是去河湟,但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要在巴蜀建立根基,河湟只是我们的暂时落脚之处,既然长安不保,大唐复兴的希望就在我和诸君的手中,我们当顺天意而行,不可逆之,攻克河湟,挥师成都,于绝境中重生,乃大丈夫所为也!”

众人起身施礼,“愿听殿下差遣!”

李世民亲率五万大军挥师向西进发,他令侯君集为后军,总督粮草辎重,又令秦琼率三千军护卫家眷缓行。

李世民心中非常清楚,如果不击败李靖的西路军,他们根本无法走出安定郡,只有在罗士信东路军尚未赶来,两支周朝大军没有形成合围之时,一战击败李靖之军,他们才有希望突围西撤。

两天后,大军行至清水原,这里是一片地势开阔的盆地,南北都是巍巍群山,中间是方圆百里的平坦之地,北面分布着大片森林,泾水的支流汭河从盆地中穿流而过。

这时,有斥候来报,前方十里外发现了李靖大军。

李世民知道这一战不可避免,便下令大军结阵迎战,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大风劲吹,旌旗招展,旷野中一阵飞沙走石,尘土弥漫在空中,五万唐军已经扎稳了阵脚,弓兵、弩兵、枪兵、跳荡兵以及左右骑兵依次排列。

五千最犀利的玄甲骑兵为中军,将李世民簇拥在队伍中间,李世民立马在一杆大旗之下,目光复杂地望着远方一条黑线。

李世民一挥手,大军缓缓向西进发,李世民感觉到对方正在休息,战机稍纵即逝,他必须抓住对方体力稍差的机会出击。

周朝大军并没有立刻出击,而是在十里外停住,他们行军一夜,士兵战马皆十分疲惫,立刻投入战斗对他们不利。

周朝军士兵们利用这片刻时间坐地休息,骑兵纷纷下马给战马饮水,喂了草料,自己也匆匆吃几口干粮稍填肚子。

这时,远处唐军的阵地内隐隐传来了鼓声,一名在大树上的眺望兵大喊:“李将军,敌军已发动,正向我们开来了!”

李靖凝视着远方,此时正值上午,几道阳光从密布的乌云中透射出来,照亮了远方的旷野高地,只见李世民的大军正一步步向这边开来,他们也看出周军的疲惫,开始主动出击了。

李靖立刻冷冷下令道:“大军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周朝军队上空吹响,隆隆的战鼓声敲响,周军士兵纷纷起身备战,骑兵上马,勒紧了缰绳,张弓搭箭,长矛缓缓举起。

乌云再一次闭合,阳光消失了,阴沉的乌云下,八万周军列成了三角军阵,旌旗飘展,盔甲乌黑,长矛形成一片锐利的森林,阴沉的天地之间充满杀气,足以令任何一个对手不敢轻敌。

李世民大军在三里外停下来,唐军宽度延绵十里,八千弓弩手排成三排,严阵以待,他们期待周朝军队首先发动攻击,使他们弓箭能够发挥威力。

但周军并没有发动攻击,双方都在等待,左翼主将段志玄低声对身旁的大将薛万彻道:“你看见没有,周军根本就没有进攻的意思,估计殿下想用弓弩手压制住对方的打算落空了。”

薛万彻微微叹道:“周军与我们神作书吧战多年,李靖又是张铉麾下第一名将,殿下想如愿很难啊!”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双方对峙,谁都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就仿佛在考验恒心和耐力,看谁先坚持不住。

这时,薛万彻忽然指着对方阵营道:“段将军,对方好像有动静了!”

段志玄凝神向远处望去,只见周军的阵脚开始现了变化,一支约七千人的周军骑兵离开了主阵,走斜线奔至距唐军两里外的右侧面,很明显是要进攻弓弩手的侧翼。

这是对弓弩手的巨大威胁,如果唐军再不变阵,弓弩手将遭到致命的冲击,段志玄霍地回头向唐军主阵望去,只见主将李世民神情凝重,依旧按兵不动。

但段志玄发现弓弩军已变阵,三千弩兵调头向东,正好对阵侧面的周军骑兵,段志玄一颗心稍稍放下。

周朝大军阵前,李靖在做最后的战争动员,胯下白龙驹迎风飞驰,手中战剑在将士的长矛上碰撞,他高声喊道:“大周帝国的将士们,跟随我百战不殆的儿郎们,今天将是我们攻灭唐军的辉煌一战,要用我们的生命和热血来证明,我们才是天下最强悍的军队,儿郎们,跟随我奋勇杀敌!”

“愿为帝国效死命!”

大周三军将士一声呐喊,声如起伏的闷雷:“奋勇杀敌!”

李靖抬头仰望天空,这时天空开始下雨,渐渐地越下越大,李靖敬佩地向参军刘凌竖起大拇指,竟和刘凌预料的天气一点不差。

“左右两翼,弧线出击!”

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217章 瓦岗异动第1208章 视察北海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1059章 走露风声第122章 平壤决战(二)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68章 离而间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140章 雪后巡视第124章 平壤决战(四)第25章 天下十猛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189章 北海驻军第175章 高密乡老第1081章 襄阳阻击(中)第721章 最后内讧第123章 平壤决战(三)第78章 不打不识第608章 人心思变第575章 形势使然第369章 火拼贼王(下)第649章 众议立储第1124章 于筠事件(中)第500章 三分余地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1040章 推波助澜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47章 长平遇匪第463章 横洋之舟(下)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241章 突破关中第316章 两线出击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86章 都督郭绚第1059章 走露风声第649章 众议立储第928章 征询线索第207章 英才玄龄第975章 太原战役(十六)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213章 计取武城(三)第809章 阴魂不散第654章 仓皇西逃第146章 人心难测第940章 东线对峙第153章 敲边补缝第1149章 天下大战(七)第1002章 渡黄之战(上)第237章 再次进京第827章 首战无锡第1233章 唐宫政变(五)第9章 初窥门径第252章 树大招风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354章 梁郡一战第966章 太原战役(七)第736章 王妃烦恼第730章 强袭敌营第1049章 战略欺骗第940章 东线对峙第1052章 局势纷乱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661章 两封来信第732章 最后内讧第109章 牛刀小试(上)第648章 太后之请第336章 寿光船场(上)第127章 战马风波第563章 茂公归降第961章 太原战役(二)第1064章 永兴之战(四)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3章 两雄相遇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406章 卢氏家议第18章 擒贼擒王第708章 蚕食战略第722章 投笔从戎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974章 太原战役(十五)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361章 声东击西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901章 再次出击第1059章 走露风声第549章 马粮交易(下)第313章 战争将至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303章 阿圆送信第1191章 关中危机(三)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816章 蛛丝马迹第728章 中都使者
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217章 瓦岗异动第1208章 视察北海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1059章 走露风声第122章 平壤决战(二)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68章 离而间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140章 雪后巡视第124章 平壤决战(四)第25章 天下十猛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189章 北海驻军第175章 高密乡老第1081章 襄阳阻击(中)第721章 最后内讧第123章 平壤决战(三)第78章 不打不识第608章 人心思变第575章 形势使然第369章 火拼贼王(下)第649章 众议立储第1124章 于筠事件(中)第500章 三分余地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1040章 推波助澜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47章 长平遇匪第463章 横洋之舟(下)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241章 突破关中第316章 两线出击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86章 都督郭绚第1059章 走露风声第649章 众议立储第928章 征询线索第207章 英才玄龄第975章 太原战役(十六)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213章 计取武城(三)第809章 阴魂不散第654章 仓皇西逃第146章 人心难测第940章 东线对峙第153章 敲边补缝第1149章 天下大战(七)第1002章 渡黄之战(上)第237章 再次进京第827章 首战无锡第1233章 唐宫政变(五)第9章 初窥门径第252章 树大招风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354章 梁郡一战第966章 太原战役(七)第736章 王妃烦恼第730章 强袭敌营第1049章 战略欺骗第940章 东线对峙第1052章 局势纷乱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661章 两封来信第732章 最后内讧第109章 牛刀小试(上)第648章 太后之请第336章 寿光船场(上)第127章 战马风波第563章 茂公归降第961章 太原战役(二)第1064章 永兴之战(四)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3章 两雄相遇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406章 卢氏家议第18章 擒贼擒王第708章 蚕食战略第722章 投笔从戎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974章 太原战役(十五)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361章 声东击西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901章 再次出击第1059章 走露风声第549章 马粮交易(下)第313章 战争将至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303章 阿圆送信第1191章 关中危机(三)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816章 蛛丝马迹第728章 中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