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降敌

大秦成武五年五月,木华黎率军破丰州,并以李刑为先锋,继续南下,兵锋直指麟州,而这个时候,西夏东北路经略使李元翰刚刚率兵离开左厢军司驻地,率兵往麟州方向而来。。。。。。。。

都说用兵之道,最忌左右旁顾,犹豫不决,也确实如此,援兵只稍稍耽搁,情势已是急转直下。

但这却也怪不得李元翰,丰州乃榆林重地,城池坚固,又有左厢军司精锐驻守,谁能想到会在区区数日之内,便陷于敌手?连胜州城,比丰州坚持的时日都要多上一些。

而麟州,更为西夏东北之门户,秦汉以降,此处皆乃北方御胡之重地,古长城从这里绵延而过,直到黄河岸边而绝。

从丰州草场向南,草色慢慢稀疏,隐见山峦。

沿屈野川南向,便是麟州治所,其地历史久远,据传,秦人许多大阀,都起于此间,只是世事变迁,多年汉家之地,如今已为胡虏所据多年,物是人非,只余山水依稀罢了。

丰州被破的消息已经传到此间,丰州守军全军覆没,让镇守麟州的西夏守军上下,震恐非常。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再敢轻视于草原部族,逃到这里的丰州守军佐将马胜,将丰州陷落前后事由说了。

他属于临阵脱逃,虽多掩饰,但最终还是被扣在了麟州。

而他传过来的消息,也让麟州守军惊惧异常。。。。。。。

和丰州相比,麟州虽历史悠久。足可称之为千年古城。但到得如今。位置上却有些尴尬,不但有丰州在前,后面还有左厢军司驻地弥勒洞。

每征河东,此地无非便为粮草中转之用,虽为长城之门户,但当日之意义早已失去,又在榆林南端,战略上的意义。被丰州完全取代,没留下一点给它。

不过因其沟通南北,城中百姓却比丰州多了不少,却多为商旅之家,南来北往,以交易货物为生。

当初李元翰离职,率兵剿匪,麟州着实兴旺了一些日子,往来商旅不绝于途,麟州守军上下。多有参与。

当李元翰回转,整饬最力的。其实当属丰州,因丰州这里,多数都是私贩粮草军械,论罪可要重的多了,而丰州守将仁多烈鸣,便是经略使李元翰放在丰州的心腹大将。

不过,麟州也没好了,因其位置之故,军中上下之糜烂,只有比丰州更甚,但话说回来了,麟州多年不曾有什么战事了,西夏屡次出兵河东,滚滚大军从这里过去,顺便带走麟州精锐。

但大军回转,精兵强将,多数被抽调到别处,能回到麟州的,没有几个,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并不止麟州位置尴尬的问题。

而是麟州治所设置已久,虽几经变革,但此处确实地处险要枢机,无法让人轻易弃之,长久下来,这里难免便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大大小小的家族。

这些家族中人,多任职于左厢军司,家中却行的全是商旅之事,豪富之名著于左厢军司军中。

这样的地方势力,最是难以清除,不论是出于整治军伍,还是嫉妒羡慕之类的缘故,受到排挤打压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多少年下来,麟州大族家业破败的不计其数,但就像野草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无法杜绝。

等到西夏国势日颓,这里的大族更是跟朝中权贵有了很多牵扯,就更加难以整治了。

李元康当国之后,李元翰治左厢军司,对麟州大族更是深恶痛绝,于是,麟州上下的日子便日渐艰难了起来,接连下来的禁商令,就让麟州大族根基动摇,怨声载道。

但几次东征下来,每一次,无论是李元康,还是李元翰领兵,这叔侄二人都没忘了麟州,各种手段齐齐施展,让麟州大族苦不堪言。

这种地方势力,和麻罗怀恩,环亮等还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多数都是汉人,在军中任职者多,但官居高位者少,让人忌惮之处,往往只在于,他们所联结的那些利益群体罢了。

像李元翰这样的党项贵戚一旦下了决心整饬,他们几乎没有多少的还手之力,无论左厢军司还是朝廷之上,为他们说话的人,都不会太过迁就,这其实也正是麟州大族无法坐大的主要原因。

待得李元翰暂且离职,麟州这些家族才算略略松了一口气,交易兴盛,麟州自然也就兴旺,李元翰不在之时,麟州这里,简直就成了西夏东北方向,市易之所在,大大小小的商人聚集在这里,让麟州上下,着实欢腾了一阵子。。。。。。。

可惜,好景不长,李元翰又回来了,跳腾的欢实,整饬的也便越加厉害,麟州上下,几乎就被清洗了一遍。

这些年下来,麟州守军本就已经只剩下八千戍卒,这一番整饬,却让麟州守军骤减至五千。

即便是草原纷乱,因为麟州离左厢军司近的缘故,也没有再加兵员补之。

等到胜州,丰州接连被破,麟州上下之惊恐也就可想而知了,根本就是无兵可用嘛。。。。。。。

急报左厢军司求援那是一定的了,之后。。。。。。该怎么办,麟州守军上下,谁也没个主意。

经略使李元翰在此事上的处置,也是造成这种恶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为了安抚麟州这些家族,麟州守军整饬之后,从守将保令志多开始,多为麟州大族出身。

恩威并施嘛,这个并不算奇怪,要知道,麟州大族就算一直不成气候,但还是跟左厢军司牵扯太深,无法根除,手段再厉害,从来也不曾让这些麟州大族子弟的身影在左厢军司消失过,只是让他们经历了一番番潮涨潮落罢了。

当然,这也是惯常的手段,无法指责太多。

但逢此剧变之时,麟州之薄弱,就显得分外的致命了,而守军的组成,也导致了麟州根本不可能像丰州那般坚守。。。。。。。。。。

敌军还没到,麟州城内已是一夕数惊,若非四城紧闭,百姓早已蜂拥南下,逃难去了。

麟州城内,此时其实已经混乱的无以复加,大族门下,事先得到消息,在丰州城被围之时,便纷纷或贿赂军兵,或依仗权势,从南门逃出了麟州城。

这般一来,各种传言,也在麟州城内开始散播开来,官员开始出逃,许多百姓,也堵住四门,哀哀求告,想要出城离去,而城门之外,还有乡野流民,往麟州汇集,许多聪明一些的,则纷纷逃往长城之内。

大难临头的末日景象,在麟州这里上演了个遍。

不过自麟州城守军一个佐将,率部向要强开城门,逃出麟州城,却被及时赶到的守军制住之后,保令志多终于意识到,再不下严令的话,麟州城可能要乱成一锅粥了,这才派人紧紧守住四门,再不准放一人离开或者入城。

而此时,在保令志多的府中,麟州的守军将领们,更是吵成了一团。

有说坚守待援的,有暗示不如弃城而逃的,有那麟州大族出身的军中将领,更是满怀怨气的历数族中历代之苦难,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朝廷无道,容不下我等,不如降了算了,草原部族素重商旅,麟州大族与他们也多有交往,与其打生打死,不如降之,不定比在西夏治下过的还要舒服一些。

就算各持己见,争吵不休,但谁都明白,依靠麟州守军自己,内外交困之下,想要将麟州城守住,那纯粹就是痴心妄想。。。。。。。

守将保令志多头疼之余,也只能苦笑,瞧这个架势就知道,如果敌军先于援兵到来的话,麟州就是城破的下场,根本不会有第二种情形出现,就算征城内百姓成军,助守军守城,也是白搭,他可是地道的麟州大族出身,麟州城的百姓行商都是把好手,为此,甚至不惧艰险,甚至敢越过重重边关,去到草原蛮子的地界。

但你要是叫他们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形之下,跟人拼命,那是比登天还难,不如让他们拿出钱财来献给敌人,以求活命呢。

他是正经的党项人,自然不愿降敌,李元翰叔侄再怎么不讲理,对于党项一族出身的麟州家族,还是会网开些情面的。

但据说。。。。。。。兀剌海城那个土皇帝,拓跋家族的死胖子,已经降了,如果那个逃回来的佐将没有说谎的话,胜州守将麻罗怀恩也降了那些草原蛮子,还亲自带兵为草原蛮子夺下了丰州重地。。。。。。。。。。。

这般说来,为保性命的话,降了也就降了,弃城而逃?那是不折不扣的混话,逃到李元翰那里,都得被砍了脑袋,能留下性命才叫怪事。

等到草原骑兵铺天盖地从北方席卷而来,早有准备的守将保令志多,引麟州众将开北城城门,迎于道左。

麟州城,就这么降了,波澜不惊,好像本就应该如此一般。

但却让已经率军来援的李元翰不得不停下进兵的脚步,暂时驻于屈野川畔的天狼原上。。。。。。。。。

求赞。)(未完待续。。)

第147章 出行(六)第1119章 盟约(十四)第1395章 赞语第755章 太原第963章 突袭(二)第752章 大火第804章 安排第914章 安达第810章 相绝第369章 始末第807章 玩笑第1461章 怪事第1499章 暴烈第467章 插曲第236章 血夜(四)第753章 无辜第952章 辛苦第1173章 入宫第1096章 商人(二)第1327章 内乱第119章 云涌(十九)第601章 来人(二)第1116章 盟约(十一)第678章 相遇(一)第1062章 天下第212章 年关(五)第406章 亲族(一)第605章 入宫第849章 侯府第187章 求情第1316章 封赏(二)第1219章 攻守第774章 鏖兵(七)第720章 开端(九)第1394章 两丧第2章 变故第1050章 诸事第311章 邸报第1540章 惊喜第1179章 人情第85章 风云(三)第1097章 商人(三)第1114章 盟约(九)第527章 比武第147章 出行(六)第459章 亲家第185章 太液第821章 天妖(三)第1364章 马夫第551章 夜战第1346章 文会第973章 围猎第1175章 麻烦第417章 家事(二)第1266章 韦州(十二)第1381章 进军第378章 豪杰(二)第1390章 等待第823章 天妖(五)第1437章 殷切第1386章 蜀僧第723章 偏师第452章 条陈(一)第493章 风起(二)第563章 蛮兵第562章 话题第385章 归去第335章 消息第1142章 禁军第598章 相聚第173章 厚礼(三)第160章 袭寨第1475章 闺语第1101章 中心第498章 心态第1450章 评说第976章 会盟第1444章 文楼(五)第1142章 禁军第20章 战后第1105章 商人(八)第1131章 圣旨第512章 云涌(十二)第1038章 掌握第756章 施政第589章 大将第1214章 财富第1546章 挑拨第1017章 封号(二)第1538章 交易第1510章 较量第381章 豪杰(五)第322章 两军第1512章 宫闱第87章 清明第1149章 国策(五)第46章 跋扈第88章 冲突第765章 入瓮(三)第1472章 名医
第147章 出行(六)第1119章 盟约(十四)第1395章 赞语第755章 太原第963章 突袭(二)第752章 大火第804章 安排第914章 安达第810章 相绝第369章 始末第807章 玩笑第1461章 怪事第1499章 暴烈第467章 插曲第236章 血夜(四)第753章 无辜第952章 辛苦第1173章 入宫第1096章 商人(二)第1327章 内乱第119章 云涌(十九)第601章 来人(二)第1116章 盟约(十一)第678章 相遇(一)第1062章 天下第212章 年关(五)第406章 亲族(一)第605章 入宫第849章 侯府第187章 求情第1316章 封赏(二)第1219章 攻守第774章 鏖兵(七)第720章 开端(九)第1394章 两丧第2章 变故第1050章 诸事第311章 邸报第1540章 惊喜第1179章 人情第85章 风云(三)第1097章 商人(三)第1114章 盟约(九)第527章 比武第147章 出行(六)第459章 亲家第185章 太液第821章 天妖(三)第1364章 马夫第551章 夜战第1346章 文会第973章 围猎第1175章 麻烦第417章 家事(二)第1266章 韦州(十二)第1381章 进军第378章 豪杰(二)第1390章 等待第823章 天妖(五)第1437章 殷切第1386章 蜀僧第723章 偏师第452章 条陈(一)第493章 风起(二)第563章 蛮兵第562章 话题第385章 归去第335章 消息第1142章 禁军第598章 相聚第173章 厚礼(三)第160章 袭寨第1475章 闺语第1101章 中心第498章 心态第1450章 评说第976章 会盟第1444章 文楼(五)第1142章 禁军第20章 战后第1105章 商人(八)第1131章 圣旨第512章 云涌(十二)第1038章 掌握第756章 施政第589章 大将第1214章 财富第1546章 挑拨第1017章 封号(二)第1538章 交易第1510章 较量第381章 豪杰(五)第322章 两军第1512章 宫闱第87章 清明第1149章 国策(五)第46章 跋扈第88章 冲突第765章 入瓮(三)第1472章 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