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开端(九)

话题转的有些快,还好的是,这事赵石琢磨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了,只微一沉吟,便回道:“回禀陛下。。。。。。。。。。事涉魏王家事,臣不敢说,也不愿说。。。。。。。。”

“哦?”景帝目光凝了凝,瞅过来时,已经带了严厉,但转瞬间,又似有些赞赏和唏嘘流露于外,也不知在这一瞬间,这位大秦皇帝陛下到底转过了多少念头,不过最终却化作了一声叹息,喃喃道:“想不到,你为官这些年,竟还有此赤子之心,难得。。。。。。。。。”

声音含混,便是大殿中向来寂静,赵石离的又近,也没太听清楚,不过转眼间,景帝的声音便清晰了起来,“你即不想说,朕也就不问了,帝阙之下,难不成还真瞒得过朕不成?魏王的事,你不要多管,朕自有安排。”

赵石这里一听也就明白了,想想也能知道,这事怕是皇帝陛下早有耳闻,而魏王那里估计也不想再瞒了,毕竟帝位之争过去已经十余载,虽说余波一直未靖,但皇帝陛下的戒心估摸着也放下了不少,再者说了,当年争位,和当今陛下争斗最烈的怕也不是魏王,而是囚禁在西山的太子李玄持,连太子的子嗣都还在,魏王就这么一个儿子? ,难道当今陛下还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个赶尽杀绝?

而今屈尊降贵,登门托付,这存的心思嘛,估计也就是让他赵石当这个传声筒罢了,说实话,这事其实算得上是给赵石找了个麻烦,帝王家事哪里是那么好掺和的?也许魏王并没安什么坏心,但要说好意,却也绝对没有,当世之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赵石再是位高权重,估计在人家魏王眼中,也不过是臣子罢了,事情办好了,人家未必领情,若是办的不好,皇帝陛下的怒火也不会烧到魏王身上。。。。。。。。

这些关节,不用旁人说,赵石自己就能想明白,心里也知道,这事早晚皇帝陛下都会问起,所以也早已准备好了答案,不过到底心里还深恨魏王无事生非,存下了怨尤,只不过无奈的是魏王现在韬光隐晦,加之身份在那里摆着,想要报复一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个亏,却只能闷声吃下了。

不过经过这两个沉重的话题之后,气氛到是松了下来,说话也随意了很多,后面说的,却多是军略之事了,显然,兵部枢密院那里都已经拟好了章程,和赵石预想的差不多,不论枢密院诸公,还是兵部的大人们,皆非心比天高的空谈之辈,很是务实。

并无人想着一战而有中原,继而定鼎天下,经过蜀中战事的大秦朝臣,对于兵凶战危的变故可谓是深有体会,后周立国百余年,据中原膏腴之地,民心稳固,非是后蜀可比,更需谨慎小心。

所以,这一战,关键便在河洛,大秦若能一战而陷之,后依八百里秦川,进可直逼后周京师开封府,南下也可转战两淮,进可攻退可守,,所以说,大秦若能据有河洛,一统中原,便也指日可期了。

听了个大概,赵石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细节之上,皇帝陛下日理万机,也不会跟他多说,能跟他说这么多,还是因为亲近的缘故,若是换了旁人,估摸着这些也不会说出口的,毕竟此次东征,主帅并非赵石,而是人家张大将军。。。。。。。

不过景帝不欲多说,但赵石自己不能不上心,先拔洛阳,再观其局,这个没的说,但他可是切身经历过蜀中之战,洛阳乃后周东京,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大秦挥兵东进,可以想见的,就算陷了洛阳,之后也将面对后周疯狂的反扑,后周各部军旅,数十万众,加之后周立国百多年,不说深得民心吧,却也绝对不差,若以国战鼓动百姓,必然也是麻烦异常。

这还不算,最大的威胁还是北方之女真,若为后周金帛所动,乘隙来攻,又将如何应之?

他本不该问,也许过后自有旁人解释,但这些问题盘旋在他心头许久,最终也没什么答案,在见识过汾水河畔那场血肉横飞的厮杀,以及在巴山蜀水间盗匪群起的狼戾暴行,他便越发的好奇,大秦此次东征,到底要采取怎样一种完备的方略。。。。。。。

所以,说话之间,便瞅着空子试探了两句。

不想景帝今日耐心到是足够,虽未细说,却也足以解惑了,所谓上兵伐交,再次伐谋,最下才是摧城拔寨,如今大秦的使者不但去了西夏,南唐,便是金国那里,也没有落下,为的却非是欲与金国结好,关键处便是拖延两个字。

此去,一来一回,估摸着怎么也得数月功夫,等到金人明白情势,想要出兵之时,怕是什么都也晚了,若是金国朝廷决断些,许是还有些威胁,但大军从聚集,到开拔,何等的繁冗,像大秦这里,从年初时便已决定起兵,但到了现在,许多事情还未曾安排妥当,而金国仓促之间,就算快,想来也得等到今年年末之时,才能聚起足够的人马了。

而大秦这里也不是只这一手准备,想那金国在西京大同也陈有重兵,也需防范,所以大秦这里力请西夏出兵之余,也要派出一部偏师,进军河中,护持大军侧后,至于正面之敌手,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有任由军前大将见机行事了。

这么一来,若战事顺利,在冬天之前,攻下洛阳,等到天寒地冻之时,也能予大军以休息。

听了这些,赵石心里也是赞了一声好,秦人心胸向来壮朗疏阔,却也能使出这等阴谋诡计,到是让人稍稍有些意外。

不过听到偏师两个字的时候,赵石心头不由微微跳了跳,当年东征,他所率羽林左卫先是大军先锋,后来便成了大军偏师,在汾水西岸,差点让人家包了饺子,这回出去。。。。。。。。。想及前事,赵石多少有了些不详的预感。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等到赵石出宫之时,已是一个多时辰之后的事情了,出宫的一路上,他都在盘算着,差不多六月末或七月初之时,猛虎武胜军开拔,到潼关怎么也得七月中,八月秋收时前出兵,顺便还可在敌境解决一部分军粮,而大战必定会在八月中间进入最惨烈的时刻,也许是九月,这取决于后周兵马调动是否得当。

事实上,所有人最担心的是,南唐羸弱,不能牵制住两淮后周兵马,若后周各军倾力而来,到得那时,估计是否能攻克洛阳便已经是次要的了,一旦战事胶着,不论对于后周,还是大秦来说,都将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事,而能不能彻底击败后周的援军,还有是否能占据绝对的优势,都必将影响到金国会否出兵,还有出兵的规模。

显然,这一战比之平蜀之战要复杂的多的多。。。。。。。。遥望北方,赵石暗自叹了口气,若是蒙古人在这个时候能在金国北方。。。。。。。。那才是最好。。。。。。。。。

当然,两面开战,却也只有秦人有这个胆量。。。。。。。。。

。。。。。。。。。。。。。。。。。。。。。。。。。。。

出宫回府,不必细说。

接下来的两天,除了去了一趟户部,又于翌日午间,走了香侯府一趟,香侯府自来少纳男客,但这些年下来,香侯府与得胜伯府两家可谓是关系匪浅,赵石又是头一次登门造访,却没有闭门不纳的道理。

香侯陆飞翼亲自迎出二门,两人年岁相当,历来虽有些不对付的意思,见面也只寥寥数次,但两人却都明白,两家这些年来来往往,交情也只有越来越深厚,断没有越来越疏远的道理。

也无暇欣赏香侯府如何繁花似锦,也没工夫细看香侯府的女子到底有别家有何不同,屏退闲杂人等,两人在香侯府前堂正厅密探良久,赵石这才告辞离府而去。

直到陆飞翼回转,贴身护卫的陆飘这才不满的在旁边道:“这些日子府主身子不适,还与。。。。。。。。说那么多干嘛?”

陆飞翼失笑,摇首之间,雍容有如男子,“人家头一次登门,怎能缺了礼数?”

“那人向来瞧不起我等女子,这些年那次不是府主屈尊降贵上门拜会?这次却是寻上门来,定是有事相求,哼,也就是府主,若是换了旁人,才没好脸色予他。。。。。。。对了,府主,这次他来,到底为了何事?”

“你到是精灵。。。。。。一猜就猜对了四五分,那你再来猜猜,他求咱们什么?”

陆飘见她兴致颇高,心里也是一松,香侯府上下谁不知道,自家府主喜春秋而恶夏,每到夏日,即便是身子康健,精神也是恹恹的,自小带的病症,便是那些医术高深的御医也是没辙。

入夏以来,又是这般,今日难得有了谈兴,陆飘心里也是高兴,也愿陪着府主多说说话解闷,至于羽林中郎将,得胜伯赵柱国亲自登门到底是为了什么,反而是其次的了。

“也不难猜啊,又要打仗了。。。。。。。。。莫不是被朝廷委了副帅之职,有些不满,所以来寻府主说项?”

这就是玩笑了,想想就知道,香侯府在长安虽说独树一帜,但毕竟都是些女子妇人,难以招惹是不假,但要说影响朝廷政务,对于领兵大将这样的军国重事指手画脚,却是异想天开,赵石再是糊涂,又怎会就这个找上门来相求?

果然,陆飞翼摇首失笑,轻声道:“胡说,咱们哪里管得了这个?好了,不用瞎猜了,怎么猜,估计你也猜不到,去,把阿左婆婆,别情,青岚她们请来,我有要事跟她们相商,还有,以后你多盯着些学医的那些丫头,别情啊爱啊的,荒废光阴,咱们香侯府的规矩虽然宽松,到了年纪,我也不能阻她们婚娶,但。。。。。。。若是学无所成,出府之后,便不准她们再入香侯府半步了,香侯府保她们安身立命至今,可不是让她们借着香侯府,以为待嫁之资的,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话说的越来越重,将陆飘也吓了一跳,立马便也明白,府主这里指的是在国武监求学的几个丫头了,她之前也听说了的,几个丫头在国武监那男子聚集之所在甚是受宠,回府之后也多有炫耀。。。。。。。。。

显然,这些丫头是忘了府主为何令她们入国武监求学了,有那么几个天天还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更是违了府主心意,之前府主不说,也就罢了,如今既然说起,几个丫头的好日子估计是到头了的。

要说也怪不得府主,这些丫头多数皆为孤女,得香侯府照看至今,也不知已经占了多大的福分,也不想想,若没了香侯府,便是嫁了出去,又能有几个能过的顺心如意的?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枉费府主一片苦心。。。。。。。

不过此时府主说起这个,显然并非无的放矢,也不知赵大将军到底跟府主说了些什么?莫非到府上来,还就是为了这等小事来告状的?

心里泛着嘀咕,却也不敢多问什么,应声之后便急急去了。。。。。。。。

再说赵石,走了一趟香侯府,便再也没出府门,出征在即,家里头的事情却还要安顿一下,加之李金花有孕在身。。。。。。。。想想也有些无奈,惜红有孕之时,他在蜀中,而今。。。。。。却又是这般,显然又不能眼见自家孩子落地了的。。。。。。。

略略安顿了一下,收拾心情,第三日头上,便率人出了长安城,却也没立即去西山大营,而是先直奔承恩湖畔的公主府而来。。。。。。。。。。

第1074章 王庭第1450章 评说第1458章 北上第772章 鏖兵(五)第945章 来历第1393章 安抚第410章 奖惩(二)第1277章 右路第1243章 西凉(七)第1178章 献女第245章 国议(二)第1423章 校场第340章 遇敌(五)第169章 扬威(三)第291章 先锋第469章 贵客(二)第801章 亲戚第1444章 文楼(四)第783章 议和(五)第537章 来临第305章 完颜第540章 宫城第272章 开拔(二)第855章 中书(三)第162章 动荡第493章 风起(二)第1423章 校场第1307章 闹剧第1383章 冲锋第586章 宴饮第789章 家书第969章 主帐第726章 解州第1567章 风雪第233章 血夜(一)第1205章 平凉第1408章 商人第616章 亲族第604章 折腾第1517章 简字第1220章 诈城第1303章 女子第798章 见驾(四)第254章 夫妇第550章 天荡第1208章 初战第1402章 商队(三)第605章 入宫第1372章 调侃第983章 赏赐第1241章 西凉(五)第116章 对策第961章 卡勒第1400章 商队第203章 严苛(五)第1393章 安抚第635章 定计第1520章 长亭(二)第1490章 行路第1519章 长亭(一)第160章 袭寨第638章 国武(二)第1504章 范本第703章 乱子(三)第133章 先生(四)第1288章 思乡第119章 惊讶第161章 殿议第17章 血战(四)第1525章 指点第56章 夺功(一)第1557章 序曲第463章 洞房第30章 残军第1498章 内外第1121章 盟约(十六)第1314章 君臣(六)第559章 寨子(三)第339章 遇敌(四)第1472章 名医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战第1428章 稍定第1053章 宴请(一)第1126章 迎候第723章 偏师第1301章 沈鹤第713章 开端(三)第371章 誓言第1413章 分院第1109章 盟约(四)第1057章 激斗第938章 走马第406章 亲族(一)第888章 故地第1406章 目的第197章 孤僻第1432章 兴革第1090章 终结(三)第480章 蜀亡第1524章 前事
第1074章 王庭第1450章 评说第1458章 北上第772章 鏖兵(五)第945章 来历第1393章 安抚第410章 奖惩(二)第1277章 右路第1243章 西凉(七)第1178章 献女第245章 国议(二)第1423章 校场第340章 遇敌(五)第169章 扬威(三)第291章 先锋第469章 贵客(二)第801章 亲戚第1444章 文楼(四)第783章 议和(五)第537章 来临第305章 完颜第540章 宫城第272章 开拔(二)第855章 中书(三)第162章 动荡第493章 风起(二)第1423章 校场第1307章 闹剧第1383章 冲锋第586章 宴饮第789章 家书第969章 主帐第726章 解州第1567章 风雪第233章 血夜(一)第1205章 平凉第1408章 商人第616章 亲族第604章 折腾第1517章 简字第1220章 诈城第1303章 女子第798章 见驾(四)第254章 夫妇第550章 天荡第1208章 初战第1402章 商队(三)第605章 入宫第1372章 调侃第983章 赏赐第1241章 西凉(五)第116章 对策第961章 卡勒第1400章 商队第203章 严苛(五)第1393章 安抚第635章 定计第1520章 长亭(二)第1490章 行路第1519章 长亭(一)第160章 袭寨第638章 国武(二)第1504章 范本第703章 乱子(三)第133章 先生(四)第1288章 思乡第119章 惊讶第161章 殿议第17章 血战(四)第1525章 指点第56章 夺功(一)第1557章 序曲第463章 洞房第30章 残军第1498章 内外第1121章 盟约(十六)第1314章 君臣(六)第559章 寨子(三)第339章 遇敌(四)第1472章 名医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战第1428章 稍定第1053章 宴请(一)第1126章 迎候第723章 偏师第1301章 沈鹤第713章 开端(三)第371章 誓言第1413章 分院第1109章 盟约(四)第1057章 激斗第938章 走马第406章 亲族(一)第888章 故地第1406章 目的第197章 孤僻第1432章 兴革第1090章 终结(三)第480章 蜀亡第1524章 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