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自污(二)

“赵飞燕办事到不糊涂。”

赵石气色越发的好了,几个御医年老成精,虽然看上去油滑了些,但本事却没的说,去了那些虎狼之药,经过饮食上的静心调养,伤势好的越来越快,不到一个月,他这里已是行动自如,胸口烦闷之意尽去,臂膀之上气力也是越来越足,除了还不能如先前般剧烈运动之外,其他已与常人无异。

身体好转,也就不能总在床上躺着了,在外面舒展一下筋骨,来回溜上两圈,就成了他现在的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

而今天,赵飞燕那里送来了三个人,赵石没有亲见,但赵飞燕信上说的明白,这三人都是江湖草莽,不懂什么规矩,但都是一身本事,若大帅欢喜,就留他们在身边,可为仆从护院,于大帅安危不无小补。

只所以说赵飞燕不糊涂,还是这三个草莽豪杰的身份,都是秦人,来历清白,和内衙或其他人物没什么瓜葛,而三人都有志从军,到赵石身边当个亲兵真真是求之不得,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思谋的很是周全。

赵石也知道,前些日子在汉阴伏击方火羽,听说清虚道士聚集了不少江湖人物,一场激战下来,虽说死伤惨重,但也让方火羽身受重伤,这才为随后赶到的铁骑逮了正着。

之后赵飞燕趁机招揽,除了那些和尚和道士之外,很有些人被他蛊惑,成了地地道道的朝廷鹰犬,其中大部分又都是蜀人,可想而知,今后内衙在蜀地多数就是赵飞燕的天下了。

对于这种类似于后世锦衣卫的朝廷机构,赵石这里谈不上什么好恶,但本能的,还是想离他们远些,但也不想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这些家伙的目标,所以在赵飞燕此人上,恩威并用,俨然如对下属,却还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虽然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但赵飞燕好似也是心知肚明,借势而起,却也时刻不忘表达自己的恭顺。

就拿此事来说吧,若是送过来的几个人都是蜀人,赵石肯定就要琢磨一下,赵飞燕这是不是要耍弄些手段,还是朝廷那边出的主意,现在的赵石,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分的也很是清楚了,像蓄养江湖亡命,在朝廷就是一条大罪。

虽说豪门大户人家,多少都有些护院什么的私兵,将军们的府上更不会缺教头之类的人物儿,这些人当中少不得那种行侠仗义的草莽豪杰,但前提就是来历可靠,身份文碟经得起推敲,不然应景的时候就是麻烦。

蜀中大战,蜀人来历哪里会有清明的?若赵飞燕真那么做了,不管他自己想没想到,赵石这里定然就会存下疙瘩,而这几个人是秦人就不一样了,一身的本事,收了也就收了,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的。

看似只是小事,但此中关节,将来如何,谁又能说的清呢?

不过赵石这里还是补上了一句,“三个人,先上军籍,补入亲兵,不过都要问清来历,派人暗中去查一查,让他们和铁彪,宋人逢呆在一处。。。。。。。。。。”

不过到底算不得什么大事,背着手在庭院当中溜达着,随口吩咐,自然有人去将事情办的妥帖。

南十八面无表情,瞅着年纪不大的大帅,背着手,来回的走动,人高马大的,彪悍之气怎么也遮掩不住,却学老夫子般“闲庭信步”,看上去分外的不伦不类,嘴角不由微微翘起,这样一个人,也只有横刀立马在尸山血海的战阵之上,好像才相称一些。

“哦,大帅又有家书到了。”

“老夫人问大帅是不是年前能回去,还有就是。。。。。。。要娶亲,总得定个黄道吉日,准备一些时候,所以才问大帅归期,还有,少夫人也问候大帅平安,还亲手为大帅缝了荷包。。。。。。。。。。”

说完,朝身后一人努了努嘴,立有一人上前送上了一个锦盒,赵石接过来,端详了一下,盒子不大,却很精致,随手打开一看,从里面掐出一件物什,左右端详了一下,嘴角抽*动。

只见那东西似方似圆,阵脚乱七八糟,还绣了些什么东西,不过只要是智商低于一百六的,估计你是别想瞅出这绣的到底是个什么,小丫头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要说范家也算是巩义县的大户人家,怎么教的女儿还真是让人好奇。

将东西扔到盒子里,啪的一声盖上,有些好笑,心中却也突然升起一股暖流,离家已久,归期将至,却也真令人思绪凌乱,不好收拾。

惊鸿一瞥,那物什到底还是落入众人眼中,几个离的近的亲兵已是面露笑意,少年夫妻,闺阁趣事,令人捧腹。

南十八咳嗽了一声,“陈惜身说,大军犒赏,可能还得等上一两个月才能定下来。。。。。。。。。”

说到这儿,面容肃穆了下来,挥手让伺候的人都离远些,这才继续道:“陈惜身已去拜访过杨相,成于不成,却无十足把握。”

将锦盒放在石凳上,赵石惬意的坐了下来,语气轻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不必强求,回信上跟他说明白,不要再去走动了。”

“大帅所言极是。”南十八点了点头,走近前来,也一屁股坐下,这才笑道:“前些日,南蛮使者陆续到来,大帅尽歼十万蛮族兵马,南蛮上下无不震恐,今遣使北来,献上许多金银珍玩,看来多数是有降顺之意了,南蛮祸患,不平而平,大帅此战,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若朝廷能善用之,则南蛮之乱,不复现矣,实乃国家之幸事。”

“咱们汉人打生打死,胡人蛮人便来捡便宜,只有杀的他们怕了,再跟他们讲一讲仁义道德,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一味安抚,到让他们觉得咱们软弱可欺。”想起后世听到的,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寡民四等汉之类的话,赵石的语气中满含讥诮。

“示之以兵威,晓之以利害,此正国之大道,大帅所言正切中要害,十八佩服。”想到赵石在大战之后,不顾士卒疲惫,力主张锋聚率兵追击蛮族溃敌,杀的蛮族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匹马无还,再想到现在蛮人不但未曾起兵报复,还急急派来了使者,以表恭顺臣服之意,南十八这几句说的到是真心实意。

赵石想了想,却还是没忍住,张嘴便道:“你去与李大人商量一下,趁大军未走,威慑还在,督促蛮族设立土司,命那些蛮王都到成都来,以后常驻于此,不许其离开,更不可许蛮族自行治理地方,最好是上书朝廷,派遣官吏辖之。

再有,不来成都的蛮王,让蛮人派兵共讨之,灭其族众,分其财货,有功之人,可以奖励其官职,这般下来。。。。。。那个叫什么来着?”

“哦,应该是分而化之吧?”南十八有些愣神,不明白这位跟蛮族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要用出如此毒辣的手段。

蛮王都在成都?那就是让蛮族群龙无首了,又挑拨其相互攻伐,几仗打下来,也不用大秦出兵,估计蛮族自己人之间便已有了仇恨,以后定然纷争不断,而有大秦在后面撑腰的部族,也必然胜多败少,不出十年,估计蛮族里面敢反抗的也就没几个了,最后还没有自己治理地方的权力,过上几代,还有蛮族吗?都成了大秦百姓,还有个屁的蛮族。。。。。。。。。

他心思机敏,虽是觉着这位将事情弄的太过简单了些,但主意却是毒辣的很呢,也不知蛮族怎么得罪了他,竟是让他怨念如此之深。

抬头仔细的瞧了瞧赵石的神色,这才故作轻松的又道了一句,“大帅不是想上平蛮策吧?”

赵石自失的一笑,“先生也说南蛮向为蜀中之大患,不过在我看来,蛮人之所以能如此逍遥,还在蜀中地势,便如北方胡人,依据的也不过是塞北苦寒,不利汉家军伍征战罢了,蛮族趁蜀中乱起而北来,奸yin掳掠,无所不为,实为可恨。

再者,还是那句话,我汉人自家争斗,却引来这些豺狗咬上一口,想起来又怎能甘心?不敲掉他的瓜子牙齿,再给他套上绳索,还真以为以后可以予取予求了?

此事非是咱们份内之事,但只要于国有利,不妨一做,再说做不做还要看李大人有没有这个胆魄,与我无干,先生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南十八也是摇头失笑,“十八就怕大帅想的多,做的也多,最后成了蜀侯,那时候,十八可就不知是该恭喜大帅呢,还是要埋怨大帅了。”

赵石也笑着回了一句,“蜀侯?只怕是我想要,也是落不到头上的,所以只要有个分寸,做的什么以后也不会有人知道。”

“那可是可惜了。。。。。。”南十八意味深长的总结。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哈哈大笑,对方心里想的什么,却都又有些猜不透。

又谈了一阵,却有人来报,临江伯府幕僚,参军左祥说有要事求见。

听到临江伯几个字,赵石的笑容便慢慢淡去,李任权到成都来已有些日子了,这人的行事也很有意思,先去拜访病中大将军吴宁,再去见李严蓄,而对威权最胜的赵石却是视若不见,一直未曾到访。

便是赵石自己也有些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他了,那时候派去东川的人可还没到呢,难道这厮就未卜先知了?

最终听到的传闻是,李任权没见到吴宁,反而是天天往李严蓄那里跑,后来吴宁那里是彻底不去了,估计是得了消息,大将军处境有些不妙,这才避之唯恐不及,不过赵石还是有些不明白,李严蓄能给他什么好处,怎么就瞅准了那里呢?

而南十八则猜测,他和吴宁都在养病,陈祖新来,如今蜀中看上去也只有李严蓄是大权独揽,这才让他有意亲近,而李任权又是庆阳将军,当年之事知之甚详,觉着李严蓄和大帅必然势同水火,这才疏远一边,亲近一边,大将在战场上立功,之后怎么保全自己的功劳,这人还是有些盘算的。

赵石这才有些恍然,不过朝廷的争斗见过的多了,却是觉得李任权此举有些愚蠢,不管怎么说,他赵石才是如今蜀中大军名正言顺的统帅,较真起来,连大将军吴宁都要靠边站,他李任权虽说手握军权,但到了成都,不向他这个大帅示好,却去找李严蓄这个军前巡阅使卖乖,也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旁的不说,李任权知不知道李严蓄几乎是给当今圣上发配到军前来效力的?他怎么就敢如此堂而皇之的靠上去?再说,他们两个几乎都与当年太子有些瓜葛,这么凑到一起,不是找死呢吗?

而南十八那里又解释,临江伯身在庆阳府,如今又在东川,于朝廷大事或是其他都不甚明白也是有的,这到也算个解释,道路不畅,消息不通,朝中又无奥援,多少大将就是因此获罪,即使现在不动他,看来以后也有的麻烦呢。

“派去东川的人有消息没有?”

“还没有,不过算算时日应该也快回来了,莫非来人就是为了此事?要不就见上一见?”

赵石嘴角泛起冷笑,上次派个亲兵,这次派了个幕僚,也不知当年这位胖子将军哪里来的底气和胆子,还是以为,如今的他还是当年那个小队正?

“好,去,把人叫到这儿来。。。。。。先生也在这里听听?”

南十八却是站起来笑着道:“就不用听了吧?宜早不宜迟,十八这就去与李大人商议蛮族之事。”

“也好,那我就不送先生了。”

两个人都没当这是回事儿,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虽然以李任权现在的功劳也位置,赵石无权断然处置,但离忌惮还差的老远,更何况赵石这里已存了些打算的。。。。。。。。。。

左祥跟着一名亲兵穿门过户,往宅子里面走进来,只余光所见,便知道这宅子布置还算不错,但却并不大,只过了一进,便到了后宅。

瞅着那一队队巡视而过的彪悍士卒,左祥微微撇了撇嘴,这里比夔州的临江伯府可是差的远了,这些军卒看着还像个样子,但据说都是羽林军出来的,估计也只是样子货,哪里比得上伯爷身边那些百战精锐?

不过是杀了些盗匪之流,便妄自尊大,就想让伯爷低头?京师权贵,不过是一群不知道天有多大的尸位素餐之辈罢了。

再瞅那简陋的屋舍,左祥心中更是不屑,韬光隐晦之策?那位小毛孩子真以为住的地方小点,用的东西简单些便能与众不同了?可笑的很呢。。。。。。。。

不过不管其心里怎么想,作为李任权的幕僚,心机城府都是不缺,进了院子,便一直目不斜视般跟人来到内宅。

这里戒备越发的森严,十步一岗五步一哨,也不知多少人护卫在这里,一双双如同刀子般的目光盯过来,左祥不禁有些后背发凉,心里却是晒道,竟然怕死到这个地步,也是稀奇。

领路之人径直将他带到一个单独辟出来的小院儿门口,小心的敲了敲院门,一个身材和自家将军非常相似的家伙从里面出来,打发走了那领路的小校,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转头便进了院子,声音这才飘悠悠的传来,“进来吧,小心些,我家大帅受伤还没好,若受了惊扰,你有几个脑袋可也不够砍的。。。。。。。。”

虽说明显受了轻慢,但这回左祥到真没在意,历来牙兵都是如此,他在庆阳见的多了,每次都生气,那是和自己个过不去,不过他要是知道,这个胖乎乎的家伙是京师辰王的嫡孙,也不知又会做如何想了。

院内颇为空旷,树也没有一棵,只能看见一些树桩,树茬儿还是新的,显见是不知为何新伐了的,院子中间便有一个粗大的树桩,也不知生了多少年,却被砍作了齐膝高矮,左近又弄来几个石凳,那树桩却被当做了桌子,上面摆着简单的茶具,看上去有些怪异。

此时也容不得左祥细细打量,因为那里正坐着一人,身上罩着玄色,扭头向这边瞅过来。

左祥根本不用多想,这便是正主了,赶紧紧走两步,跪倒在地,“卑职奋武校尉左祥,参见伯爷。”

“不用多礼,起来吧,坐下说话。”

“谢伯爷。”

他到也不缺胆气,顺势起来,便坐在了赵石对面,更抬头大胆的打量了赵石两眼,果然如传闻般年轻的要命。

旁边一道愤怒的目光射过来,左祥不在意的朝那怒目而视的胖脸亲兵微笑点头,那张胖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胖脸之上,一直挂着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的慵懒神色早就没了踪影,见左祥这般做派,还敢向自己挤眉弄眼,眼睛已经眯了起来,仔细瞅的话,已经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左祥此时却已转过目光,因为对面的“毛孩子”已经开了口,“你胆子到是不小,我叫你坐,你就敢坐,果然是临江伯使出来的人,胆气非比寻常。”

左祥微微一笑,好似根本没听出这话里的怒意,却是从容道:“伯爷谬赞了,卑职的胆子可是伯爷您给的啊。”

赵石对这些相互试探的废话没多大兴趣,眼前这个人从坐下到说话,都没离开过他的眼睛,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矫揉造作,一身的文人习气。

“左校尉,你从军几年了?”

话题转的有些快,左祥愣了愣,笑容有些僵硬了,“卑职从军已有两年。。。。。。”他是李任权的幕僚,也是这次伐蜀被李任权带在身边,这才给了军职,不然这参军的职衔断然不会落在他一个幕僚的身上,这样的职位,都是给领兵大将的子侄们准备的,他一个文人,要来何用?

赵石笑了,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诮之意,“两年?奋武校尉?参军?官职升迁的何其容易?敢问左校尉所立何功,竟升迁如此之速,而且还敢在我面前放肆,你凭的是什么?是临江伯吗?

来人呀,先抽他十鞭子,教他些规矩,再带过来说话,哼,要是在军中,你这等人,来上几个,老子就砍上几个。”

这翻脸可是比翻书还快了,左祥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剧本一下就偏的离了谱儿。

根本没等他分辨,已被李全德抓小鸡般拎了出去。。。。。。。。。。

“伯爷。。。。。。。。。。大帅,卑职有要事禀告,看在临江伯的面子上。。。。。。。。容卑职把话说完。。。。。。。。。。”

听着渐渐远去的声音,赵石冷笑,李任权啊李任权,看你这下可还坐得住。。。。。。。。。。

(看过了无家和民国投机者,其他抗战小说都成了渣,好小说总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别的不说,好小说里面都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只要一听这人说话,就能明白对方什么身份,就比如说抗战小说里一般都绕不开的蒋委员长吧。

蒋委员长是国家领袖,虽然最后狼狈的很,但不可否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代表了国家和民族,尤其是在抗战的时候,每本小说都绕不开他。

就说有些小说吧,蒋委员长说话办事都弄的像个街头痞子,利益熏心的商人,只知道打来打去的黑社会头子等等等等,这样的一个人,被你弄成这么个样子,全国人眼睛都瞎了还是怎么的,选一个黑社会头子当国家领袖?

被民国投机者吸引,又瞧了两本抗战小说,唉,说实话,就像刚吃完大餐却又端上了一盘考苍蝇,一下子胃口便坏掉了。。。。。。。。。。。不是打广告,真心喜欢。。。。。。。)

第1533章 登门第1478章 突兀第1399章 烽烟第222章 来人第1457章 密谈第1168章 言储(二)第1407章 夜宴(三)第546章 兄妹第169章 扬威(三)第1097章 商人(三)第331章 山匪第8章 烦恼第217章 年关(十)第634章 人来(七)第1092章 终结(五)第600章 来人第1562章 大军第1496章 名气第905章 献计第76章 波澜第1350章 周枋(三)第1460章 局面第1035章 献策第239章 血夜(七)第1562章 大军第1450章 评说第466章 准备第490章 劳军(二)第1371章 醉酒第1005章 降俘第1514章 缘由第82章 突破第1182章 权争第66章 布置第276章 争强(二)第152章 熟人第1310章 君臣(二)第1135章 私军第318章 静夜第1314章 君臣(六)第1361章 结果第457章 君臣第928章 大势第1209章 胖子第570章 融洽第296章 裂痕第262章 练兵第1349章 周枋(二)第947章 借力第1351章 周枋(四)第1179章 人情第809章 桃林第1093章 终结(完)第1128章 安置第1322章 年关第1249章 西凉(十四)第1517章 简字第1509章 论赏第578章 激战(二)第3章 盐监第332章 山匪(二)第77章 重阳第1176章 评说第960章 李刑第806章 书房第191章 故人(一)第1260章 韦州(六)第912章 行程第721章 开端(十)第1310章 君臣(二)第10章 十八(二)第1387章 佛事第677章 余孽第1490章 行路第10章 十八(二)第147章 出行(六)第441章 游园(四)第1229章 软硬第1559章 包围第1280章 天狼第1081章 平胡第940章 收获第717章 开端(六)第1295章 求恳第1531章 恼怒第1457章 密谈第678章 相遇(一)第904章 雁门第1461章 怪事第1287章 缴获第1432章 兴革第331章 山匪第1408章 商人第485章 种氏第38章 解围第1398章 激战第1378章 埋伏第825章 枢密第1170章 内外第1309章 君臣
第1533章 登门第1478章 突兀第1399章 烽烟第222章 来人第1457章 密谈第1168章 言储(二)第1407章 夜宴(三)第546章 兄妹第169章 扬威(三)第1097章 商人(三)第331章 山匪第8章 烦恼第217章 年关(十)第634章 人来(七)第1092章 终结(五)第600章 来人第1562章 大军第1496章 名气第905章 献计第76章 波澜第1350章 周枋(三)第1460章 局面第1035章 献策第239章 血夜(七)第1562章 大军第1450章 评说第466章 准备第490章 劳军(二)第1371章 醉酒第1005章 降俘第1514章 缘由第82章 突破第1182章 权争第66章 布置第276章 争强(二)第152章 熟人第1310章 君臣(二)第1135章 私军第318章 静夜第1314章 君臣(六)第1361章 结果第457章 君臣第928章 大势第1209章 胖子第570章 融洽第296章 裂痕第262章 练兵第1349章 周枋(二)第947章 借力第1351章 周枋(四)第1179章 人情第809章 桃林第1093章 终结(完)第1128章 安置第1322章 年关第1249章 西凉(十四)第1517章 简字第1509章 论赏第578章 激战(二)第3章 盐监第332章 山匪(二)第77章 重阳第1176章 评说第960章 李刑第806章 书房第191章 故人(一)第1260章 韦州(六)第912章 行程第721章 开端(十)第1310章 君臣(二)第10章 十八(二)第1387章 佛事第677章 余孽第1490章 行路第10章 十八(二)第147章 出行(六)第441章 游园(四)第1229章 软硬第1559章 包围第1280章 天狼第1081章 平胡第940章 收获第717章 开端(六)第1295章 求恳第1531章 恼怒第1457章 密谈第678章 相遇(一)第904章 雁门第1461章 怪事第1287章 缴获第1432章 兴革第331章 山匪第1408章 商人第485章 种氏第38章 解围第1398章 激战第1378章 埋伏第825章 枢密第1170章 内外第1309章 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