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疆藏二道

不过,除此之外,宋良士也没有别的办法。

北军现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原祖龙城地域,还有后来征服西京薄朗的地盘,剩下的,就是疆藏二道了。

疆道隔得太远,直援做不到,藏道倒是跟南国区有着接壤,但其中有山川河流的天然地形阻挡,更不要说,这两道的态度一直就比较暧昧,真的大规模插手中原地域的战事,可能性不大,也指望不上。

而西京地域呢,倒是跟南国也有接壤,中间则隔着很难打下来,且已声言归属白云侯的三地,即三才镇、五行府、河洛道,更不要说,由于先前宋良士西讨的战争都发生在西京地域内,那里的城池、防御工事、甚至农田人口等都大大减员,繁荣度空前的低,也不可能再作为一股参战的力量了。

所以,就是直接有限地域,有限参与者的攻防战了。

战争多数简单而直接,要么是攻城,要么是夺地,其激烈程度,以往罕有,东南军胜在有规则,历战经验多,战法也比较齐全,人才也是兴盛,兵力更可源源不断由后方各地分配调取。

而北军则是在西讨之中锻炼出来的,以不怕死着称,强于血战,宋良士更是每每于前线督军,以作示范。

如此,虽然再开始东南军节节胜利,夺得一片片区域,直逼向祖龙城,但再往后,战事发生在一些据点或者坚城险地,直到皇都南关玄武岗时,就僵持住了。

更因为战到了冬日,不适合战斗,双方一度罢战。

这一罢战,就达半年之久。

这期间,两方的朝中也发生了意见的交锋。

对于北军,祖龙方,当初的固守激进两派再次生出。

很多朝臣,包括皇帝嬴孤都有担忧,毕竟,南军的战力和规模大大超过昔日的西京军,攻防易位,祖龙地盘,是退一分就少掉一分,而兵力,也是死一个就要千方百计去征募一个,这已经造成地域内动荡了,持久一些,连造反投南者都可能出现。

所以,倍感威胁之下,顽固方惧战,有老臣建议主动派使者,与南军和谈,总比到最后死伤惨重下被迫投降要好。

但是以宋良士为首者,则现实性地认为,现时是南军占据主动和优势,其即便同意谈判,条目上也定然苛刻,比如说强令皇室废除名号,向白云侯俯首称臣,再如对方要求祖龙势力撤出皇城,往北苦寒荒凉之地迁移,这些,可以接受吗?

对于必须结束皇权的可能,让嬴孤以及其他皇室、老臣就惶恐不安了,或者说,心理上难以转弯,台阶上也下不来。

这刻,就有更激进的人提出,死守皇城维持天朝皇权到最后一刻,人可以死,但尊严和祖宗遗产不能丢!

龙椅上的嬴孤皇帝一联想到自己脱下皇袍向胜利者赵牧下跪喊万岁的场面,就猛然摇了摇头。

毕竟,尊严的事不说,他还是放不下这个象征着天下至尊的皇位。

于是嬴孤道:冬季过,再看吧。

而在南军内部,也产生了类似的分歧。

这番强攻下来,南军也损失很大,虽总体上是进步的,但说不定就卡在哪里无法存进了,所以,血战不能没完没了。

这时,就有人提出挟强势和谈,其代表就是华章,华章认为,以皇家人的底气和胆量,必然也有此心,只要向他们暗示一点,冬日一过,其必派委和代表过来,那时候,提出条件,两厢罢战才好。

不过有人则说,现在的强势,不是绝对强势,那么我方的要求上限,就会受到牵制,和谈的目的不是为了纵容,而是将反抗者收拢消除,这点,敌人恐怕就很难答应,而让北方政权存在,长期下来,形成现实,就会尾大不掉,成为祸害和反动根源。

而萧云此刻没表意见,两大军师谋士张盼和诸葛治也出奇没有参与争议,只是说要看局势之变动。

主座上左右为难的赵牧也无法下决断。

冬季未半,北方果然派使者前来,提出议和,且带来了己方的条件,第一就是保留皇权,可不高于白云侯,取消往昔之所有域外支配权,以形成南北二帝的状态;第二则是在和谈结果未出来,谈判未破裂之前,绝对不可以再动兵武。

白云侯志向本来就是做天下之皇帝,进行到一半,绝对不甘心,所以,先对此二条不置可否,且让群臣商议后,拟出己方要求形成条呈,让对方使者带回再说。

这要求,第一,祖龙皇帝存在也可以,但是必须要加上诸多限制,比如军队规模要大大缩减到某数量以下,永远不可冒增,不然南方就有资格起兵擒皇,比如皇室的各种礼仪规格也要降低,原先皇袍为九条龙,现在必须减少,还有,必须让出一些险关之类地点,让皇城不再无所忌惮!第二种则是,让皇室整体归顺,荣华富贵不会少了,以王家规格待之,要居于南军制定地域内,军队也要投诚,如此才不引发忌惮。

可以说,双方的和谈条件对方第一眼上都难以接受,整个冬季,就在磨来磨去,互相媾和,双方心气都在降低,但在涉及关键处时,已经难决。

而当冬季结束,和谈却未完结的时候,白云侯突然喊话,说嬴孤没有诚意,不知天下之时局时务人心所向,将在不日之内,再次起兵攻打祖龙城南关的玄武岗!

白云侯可不是说说就完的,就那几天后,玄武岗前的南军每日都在增加,大有即便用尸体填,也要将之平定的意志。

这种姿态,也让皇城人心更慌乱没底了,皇帝嬴孤原先不愿舍弃一些皇室的权力,现在再想谈判,对方的要求只会更加严苛。

而这刻,大将军宋良士也正式提出比较严肃的提案:不要有任何妄想南军会承认几百年旧有皇室的存在了,他们的目的,只可能是统一全天下,成立新朝!所以,不论是保祖宗之遗产,还是保住自己的生存权,都要死战到底了!

对这种想法,热血者激烈拥护,中立者不置可否,保守者想反对,也提不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于是,决定达成。

但是,北方所有人都想不到,南军的白云侯发出那种声明之后,还是布了棋的。

对应的,就是不久之后,突然从祖龙城东方传来急报,说是东面海岸突然被坚船利炮攻破,接着是大规模的南军士兵登岸,摧枯拉朽,直逼皇城东面的关键性堡垒白虎坡!

这下,皇朝是整个震荡,真的惶恐了!

要知道,皇城东面,是近海的,而从海上攻来的情况,非常少见,所以,只是有一个比较老旧的岸炮军,加上更后方一个白虎坡,但现在,恰巧最不可能出现敌人的地方被攻击且迅速得逞了!

后来,他们才查出怎么回事。

原来,登陆的先头部队,是萧家军大将梁无忧的海师!

梁无忧本就出身东海城海师,而后来东海军建立先进舰队,东进平倭,归来后,这只无敌舰队就归属于了梁无忧指挥,只不过,战争在海上进行的几乎没有,他这个海军统帅长期以来所做的就是辅佐陆战,但是打到现在,战况就胶着在几个关卡,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将领士兵,于是梁无忧经萧云诸葛治同意,向白云侯提出可率海师,从东面突破,让陆军登陆,以夹击祖龙城。

赵牧对此计当然大大激赏,只是,当时即将入冬,海面大范围结冰,从东海绕过去,只会半途冻结于海面,而不久后,北方来和谈,正好可以利用机会,磨时间暗度陈仓,于是,调兵遣将就在偷偷地进行了,至于后来的增兵玄武岗,其实都是其中一环。

而具体负责登岸攻击的,就是彩凤宫主。

她率大部分的陆军,乘坐于各种船只之上,尾随无敌海师,当还是将海岸平定后,再无风险登陆,进行攻击。

如此,就形成了东南两面南军同时攻略祖龙城的局势。

这还没完,在南军派出的说服部队的作用下,被祖龙征服了的西京地域有不少处出现民变,造反以归顺并相应南军旗帜的事件。

而这最后一点,更是致命,皇城不可能再向那些地方增兵平叛,反而是南军对西京地域的渗入,由探子之类变成了军兵堂堂正正进入,夺取到城池的情况。

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心理作用是无匹的。

嬴孤突然有了决心,将西京方的大部分派驻部队召回来,巩固皇城区域,特别将其他两关,西之青龙岭、北之朱雀峪加大防护。

这样一来,皇朝势力就彻底被封堵在这四关之内,可谓四面楚歌。

嬴孤知道要保住最后生存,玄武岗和白虎坡是就必须保住,所以不惜一切进行防守,为此,还亲自出城去关前督军。

只是,当打开了一道口子后,另外的口子也会慢慢解封,蛮军终于又打了一个弯,让另一支部队转到了西面青龙岭面前,随时准备攻击,那么朱雀峪被包围,也仅是时间问题。

这下子,对嬴孤来说,局面就难了。

要想保住皇城,这四道关卡就一道不能失守,但是有限的兵力去防住敌人源源不断的进攻,怎易办到?所以皇朝上下,那些天无一日不战战兢兢,有一日,一个朝臣提议:北面朱雀峪没被围住,咱们出关迁都吧。

当时,满朝君臣,都没有回应。

龙位上的嬴孤,面色尤其难看,但是,也没有决断。

只是,退朝后那位臣下就被秘密处决了。

愈到这一时刻,嬴孤的皇者觉悟就越强,先前的那种懦弱就像不光彩的历史,被生生掐断,而朝中大多数人,包括宋良士都认知到,皇上这是要下真正决心抵抗到底了。

敌我实力不相当的战斗,加上军心民意并不统一,有的民众并不想跟皇朝一齐埋葬,有的士兵也不想唯上位者的赴死命令是听,所以,很快,内部就问题重重,有的士兵想聚众兵变,有的子民带头抗议闹事,虽然是一桩桩压了下来,那些违逆的意识也越发酵越重。

于是,防守环节出问题了。

东面的白虎坡,由于内变生事,镇压不及时,防守出现罅隙,彩凤宫主于是旗帜一举,趁势攻入,不久,首次登上白虎坡顶端,并且向关卡内冲锋,而只要冲下坡去,就将真正的踏足皇城无可布防的区域!

那时刻,可谓敌我两方竞相拼命。

最后,还是主将彩凤宫主一马当先,加入冲锋,而她那几百女将也随同下坡,护卫主人,如此,才将坡下的围堵打开了一道口子,让军队下坡,将口子撕裂到踏上坡内之地。

东面这支军队最终成功了,白虎坡守军被大股击败,退守数里。

但是,付出代价也很大,不说士兵,主将彩凤宫主被流箭所伤,又为了总局依旧战斗,伤患扩大,至倒了下来,而她的女将们也多有死伤。

但不论如何,祖龙的绝对防御是被打破了!

收到此消息的两外两股南军顿时士气大振,而防守的敌人则意志降落。

但是,西面指挥军队攻击青龙岭的萧云,看到彩凤宫主重伤的消息后,面色发青,身体竟晃了一晃,一阵眩晕,之后,他稳定了下来,不发一言,带头攻击青龙岭。

身先士卒的他,再一次展现出东海城之战擒敌酋、陵荫城外败魔剑的神勇,只用半天,就不可思议地攻陷了青龙岭。

东西两面失陷,敌人堂皇进了皇城之地。

知晓结果的嬴孤眼前一黑,竟然晕倒在龙庭之上,那一刻,满朝堂的人都惊慌失措,前去体察。

而唯一没有动弹的,是大将军宋良士。

不过,宋良士的面上却是悲哀。

他当初为何不去投奔西京薄朗,不去投奔南国周凌,甚至也不去投靠潜力最大的白云侯,而是来加入朝夕难定,甚至在西京人攻来时摇摇欲倒的祖龙皇帝呢?就是因为这里是皇家,主持者是皇族,是天子,名声最为正统!而入天子旗下,甚至为皇朝立功,不论从哪一方面,都是无可辩驳的人生价值。

第272章 首脑第348章 化缘第260章 被逼迫盟誓入教第183章 平息命案第157章 拥护者第200章 罪恶缠身第331章 参战第361章 绝不放过第357章 应对的招数第113章 流沙帮第240章 金牌第286章 左臂右膀第63章 通缉第77章 庞大无与伦比的魔息第245章 报仇第188章 毒雾第22章 轻功不错第347章 一座空城第396章 医者仁德第28章 江湖正道进发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167章 险恶狡猾第300章 慈悲的主第424章 军队狙击第423章 命悬敌手第45章 匆匆走了第213章 惊动圣驾第366章 必胜第14章 人蛇的对视第228章 一惊而起第293章 筹谋布局第263章 机密第226章 南宫第87章 噬魂第199章 一马当先第116章 暴躁横出第425章 剑阁多加防备第324章 思索第347章 一座空城第177章 来去无踪第336章 再胜一次第271章 毒刺第318章 最基本的原则第2章 结亲第257章 对抗之意升级第232章 争辩无果第36章 该罚,该罚第61章 尸骨无存第428章 渗骨的魔气第184章 福荫乡民第89章 剑阁老人第423章 命悬敌手第340章 出使幽燕山的任务第369章 不妙的现实第256章 月之异常第401章 不知平等为何物第79章 六派论武第355章 野莲教第384章 魔池第259章 剑台第186章 绝迹于江湖第269章 魔卫第48章 入了我的局第175章 无声诀别第339章 观者第418章 能力增强第138章 任务圆满完成第74章 盟主第128章 抱日八式第350章 孰高孰低第326章 结交的目标第222章 魔袍在身第372章 四方大战第50章 迟早也是死第2章 结亲第391章 不是正常人第325章 完美无瑕第83章 圣力士第34章 无可挽回第415章 莫非是什么后起新秀第276章 这是什么动静第131章 毁了这古刹第397章 一如初见第74章 盟主第231章 拭目以待第332章 行事稳妥第250章 我们错了第303章 嚷叫传遍四处第101章 棺材车第263章 机密第197章 双侠相争第91章 锄强扶弱第92章 缉月联盟第5章 学好武艺第39章 交情第13章 脉门一探第115章 好奇万分第297章 万分理智第102章 谁出价谁是竞得者第61章 尸骨无存
第272章 首脑第348章 化缘第260章 被逼迫盟誓入教第183章 平息命案第157章 拥护者第200章 罪恶缠身第331章 参战第361章 绝不放过第357章 应对的招数第113章 流沙帮第240章 金牌第286章 左臂右膀第63章 通缉第77章 庞大无与伦比的魔息第245章 报仇第188章 毒雾第22章 轻功不错第347章 一座空城第396章 医者仁德第28章 江湖正道进发第403章 更胜一筹第167章 险恶狡猾第300章 慈悲的主第424章 军队狙击第423章 命悬敌手第45章 匆匆走了第213章 惊动圣驾第366章 必胜第14章 人蛇的对视第228章 一惊而起第293章 筹谋布局第263章 机密第226章 南宫第87章 噬魂第199章 一马当先第116章 暴躁横出第425章 剑阁多加防备第324章 思索第347章 一座空城第177章 来去无踪第336章 再胜一次第271章 毒刺第318章 最基本的原则第2章 结亲第257章 对抗之意升级第232章 争辩无果第36章 该罚,该罚第61章 尸骨无存第428章 渗骨的魔气第184章 福荫乡民第89章 剑阁老人第423章 命悬敌手第340章 出使幽燕山的任务第369章 不妙的现实第256章 月之异常第401章 不知平等为何物第79章 六派论武第355章 野莲教第384章 魔池第259章 剑台第186章 绝迹于江湖第269章 魔卫第48章 入了我的局第175章 无声诀别第339章 观者第418章 能力增强第138章 任务圆满完成第74章 盟主第128章 抱日八式第350章 孰高孰低第326章 结交的目标第222章 魔袍在身第372章 四方大战第50章 迟早也是死第2章 结亲第391章 不是正常人第325章 完美无瑕第83章 圣力士第34章 无可挽回第415章 莫非是什么后起新秀第276章 这是什么动静第131章 毁了这古刹第397章 一如初见第74章 盟主第231章 拭目以待第332章 行事稳妥第250章 我们错了第303章 嚷叫传遍四处第101章 棺材车第263章 机密第197章 双侠相争第91章 锄强扶弱第92章 缉月联盟第5章 学好武艺第39章 交情第13章 脉门一探第115章 好奇万分第297章 万分理智第102章 谁出价谁是竞得者第61章 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