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百两

承郡王望着知晚问,知晚伸手,茯苓就送上七八张纸,知晚递给承郡王,笑道,“这‘药’方是‘药’,也是帮王妃调补身子的,另外,我还写了几张食疗的方子,别给王妃吃油腻的吃食,以清淡少糖为主。79小說小说网”

承郡王听了这才安心,若是连她都治不好母妃的病,天底下可还有大夫能治,他做儿子的,实在不忍心母妃常年服‘药’,好在能炼制‘药’丸,忙跟知晚道谢,把万两银票送上。

等过了两盏茶的时间,知晚才帮承王妃把银针取下,承王妃睡的安详,夜里少眠,难得能睡个好觉,便没有吵醒她。

等回到苏府时,已经正午时分,苏家上下都在等她回来开饭,让老太爷老夫人等候,她有些于心难安。

不过,却发现苏家有些愁云惨淡,丫鬟们来来回回的走,都在小声‘交’谈,她听了两耳朵,似乎与盐有关?

进了寿安院,饶过松鹤延年的檀木屏风,就听到苏夫人焦灼的声音,“这可如何是好,往年的盐都安然无事,独独今年的出了问题,还被卫国公府逮了个正着,只给七日时间,上哪儿‘弄’那么多盐去?”

苏雪手搭在苏夫人的肩膀上,宽慰的拍着道,“娘,你别太急了,我听说小王爷在忻州的封地,就有大量的盐,忻州如今正在奋力开采中,也许表姐能帮这个忙。”

苏向行摇了摇头,“那批盐是供应北征大军的,数量庞大,马虎不得,再者忻州距永州来往,就算是快马加鞭也需七八日,远水解不了近火。”

听到苏向行否决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屋子里的惆怅越加浓厚。

知晚看的更加一头雾水,迈步进去,出声问道,“外祖父,外祖母,出什么事了?”

还不等他们说话,知晚便瞧见‘花’梨木的桌子上,摆着一袋子盐,走过去,抓了一把,细细的闻了闻,眸底有抹光亮一闪而逝,“盐卤?”

知晚的医术不凡,认得盐卤不足为奇,苏向行叹道,“朝廷出征将士的食盐一直是苏家供应,早前朝廷传话来,大越会出兵北齐,早早的催苏家备下用盐,谁想半年也没用上,盐仓也不知何时进了水,食盐受‘潮’变成了盐卤,幸好发现的早,否者误了出征的大事,苏家多少颗脑袋都赔补不起。”

盐卤有毒,吃多了会中毒的,甚至会死人的,人也不能许久时间不吃盐。

知晚就纳闷了,盐仓也不止一个,竟然全部受‘潮’变质,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苏家上下又何尝不知,是有人要拿苏家开刀呢,可负责运盐的人才不管这些,他只要食盐,过了期限,他无法与朝廷‘交’代,就会把苏家的人头‘交’上去,以平息圣怒。

知晚把盐卤搁回袋中,用帕子擦了擦手上的盐粒,笑道,“舅舅别担心,盐卤有毒,把毒解了便是,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人手够了,七天足够‘交’差了。”

苏向行的头猛然抬起,就是正在喝茶,思岑办法的老太爷都被茶水呛了一回,挨了老夫人一记瞪眼,不过瞪的很温和,“知晚说有办法,定然有办法,我信她。”

盐卤解毒,不过是把盐卤溶于水中,把里面的毒素过滤掉,办法很简单,知晚把‘操’作流程写下来,苏向行顾不得吃午饭,龙行虎步的就出去了,顺带把苏昂也唤了出去,苏昂饿的不行,临走前,把糕点盘子也端了,一路喊着,“爹,也没那么急迫,先吃些糕点垫垫肚子先。”

知晚办事,在苏家人眼里,那就是稳重可靠的代名词,有她出手,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愁云一消,五脏庙就开始反抗了,丫鬟婆子赶紧把饭菜摆上。

等坐上了桌子,才发现今儿的菜式有些不同,苏柔就忍不住了,“这是我出的主意,表姐带来的厨子这些日子也没怎么下厨,怕他们闷坏了,就请他们好好烧了一桌子饭菜,都是京都最有名的菜式,可是让我们这些没踏足京都的人大饱了回口福。”

知晚瞧了便开始嗔她了,“尽说些好听的匡我。”

苏柔靠着知晚,嘻嘻的笑着,“我可没有匡表姐你,府上确实有京都聘来的厨子,怎么能与镇南王府出来的厨子比呢,我可是听说,镇南王府里的厨子都是从御膳房出来的,我也尝尝御膳是个什么味儿。”

这话倒是没错,镇南王府确实有御厨,不过不是从御膳房匡出来的,而是从临墨轩匡去的,每回皇上大摆筵席,叶归越吃着觉得不错,就开始打御厨的主意了,以至于每回邀请他,徐公公都提心吊胆着啊,御膳房的厨子那都是‘精’挑细选的,哪是能轻易送人的?

那厮的嘴又叼着,不够‘精’致的吃食,压根不伸筷子,是以这回出‘门’,把临墨轩里三个御厨全带了出来。

知晚也很大度,既然他们爱吃御厨做的菜,那便留一个给苏家好了,老太爷当即就摇头拒绝了,“你有这份孝心,外祖父就高兴了,不能太惯着她们了。”

这一顿饭用的很是尽兴,还饮了几杯酒,这酒自然也是皇宫出来的贡酒佳酿,知晚酒量不大,几杯酒水下肚,就有些醉醺醺的了。

出了寿安院,竟连方向都‘弄’错了,回到牡丹苑,又对着两个孩子呼了好一会儿的酒气,再扛不住,倒**睡了过去。

姚妈妈看着知晚的背影,笑骂道,“亏得她还数落小王爷酒量不行,也不瞧瞧小王爷的酒量是随了谁的。”

钱嫂抱着尘儿,看着他红嘟嘟的小脸,也是一阵无语,就没见过郡王妃这般做娘的,恨不得用酒气把自己个的儿子熏晕了,小王爷醉醺醺的,她有什么好处啊?

不过话虽这般说,可是姚妈妈和钱嫂也纠结了,小王爷酒量差成这样,将来要是参加皇宫宴会,一杯倒,岂不是要笑死人啊?

鸟兽铜炉里,熏香袅袅,**脚边还摆了冰盆,知晚睡的很沉,醒来时,天边晚霞绚烂,倦鸟归巢。

下午睡久了,夜里就睡不着了,偏今天夜里,狂风‘乱’作,吹的树枝‘乱’响,气闷难熬,把窗柩吹的哐当哐当响,真担心是不是要罢工了。

姚妈妈穿着衣裳起来,点了盏莲‘花’灯进来,烛火被风吹的忽明忽暗,还有几次险些灭了。

废了好大力气才把窗户关上,把屋子里几盏灯点上,才去看知晚,结果发现知晚坐在**上,伸着胳膊,吓了她一大跳,“郡王妃醒了呢?”

知晚摇了摇头,‘揉’着肩膀道,“下午睡久了,夜里压根就没睡,你累了一天了,下去歇息吧。”

姚妈妈望了眼窗外的雨,眸底闪过一抹忧愁和追忆,“奴婢心里慌着呢,二十年前,永州也是一连干旱了一个多月不见雨,夜里开始下后,整整半个月不见停,好不容易停了雨,又发生了瘟疫,奴婢的爹娘兄弟姐妹也是那一年饿死的饿死,走散的走散,幸好得大小姐怜惜,奴婢才进的苏府伺候,保住了一条命。”

姚妈妈说着,眼眶微红,用袖子去擦拭眼泪,眸底是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自进了苏家起,她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家里人,当初会跟着苏向晚去京都,一则是她是苏向晚的贴身丫鬟,忠心于她,二来便是想离开永州,去寻找失散的家人,她也知道存活的希望渺茫,可总有点期望,才不会那么孤单。

越想,姚妈妈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怎么也擦不干净,知晚也不知怎么宽慰她,她从没见姚妈妈哭过,也有些慌了神,“姚妈妈放心,永州是他们故土,若是还活着,肯定会回来找你的,明儿个我叫人写了寻人告示,张贴在各处,倒是这场雨,若真如你所说那边,倒是要尽早做防范才是。”

姚妈妈寻思着怎么跟知晚开这个口呢,她知道知晚心善,不会不管这事的,当年那饿殍千里,哀鸿遍野的惨状,她是不想再看见了。

这**,雨下的很大,哗啦哗啦的雨声吵的人压根就睡不着,姚妈妈怕知晚热着冻着,根本没敢睡下,知晚就拉着她问她小时候的事,姚妈妈眸底闪过温情,与知晚细细的说起来。

茯苓和柏香等也是被吵醒的,都围在了知晚的屋子里,她们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有些担心受怕。

雨一下,就不知道停了,知晚都没法去寿安院给老夫人请安,当然了,老夫人也不要知晚去,雨天路滑难行,万一摔跤了,岂不是要她担心死么,所以一早就差了心腹妈妈来问知晚昨夜睡的可好等等。

柏香打着雨伞上台阶,瞅着湿了一半的裙摆,清秀的眉头都能扭成麻‘花’了,竹香忙催促她道,“敢紧喝碗姜汤去去寒气,免得一会儿着凉了。”

柏香抖着裙摆上的雨水,不以为然道,“哪里那么娇贵了,这雨虽然大,却也是夏天,换身衣裳就不碍事了,只是可惜了一院子的‘花’。”

夜里雨来的太快,大家又都睡着,等起来时,那些名贵的‘花’已经被雨水打的七零八落了,委实瞧得人心疼。

竹香瞧了便捂嘴笑,“那些‘花’迟早是要败的,只要不伤了根茎,明天又一样的‘花’开灿烂,倒是难得瞧见你怜惜‘花’朵。”

柏香被她那话打趣的满脸绯红,追着她要打,竹香连连求饶,推攘着她回去换衣裳。

正屋里,知晚正端茶轻啜,冷木把打探来的消息告诉她,听得她是秀眉陇紧,这场雨很大,她知道,竟是不知道**的雨,就让不少人无家可归了。

姚妈妈抹着眼眶道,“穷苦百姓,能有一间茅草房遮风挡雨已是不错了,遇到大风大雨,那就跟宿在风雨里没什么两样,这会儿无家可归的人怕是都挤在了破庙了,破庙都比茅草房好。”

知晚听着也觉得辛酸,屋子里丫鬟婆子更是哽咽,偷偷抹眼泪,农家虽苦,却也是自己做主,若非‘逼’不得已,她们又怎么会卖身为奴,实在是被老天爷给‘逼’的啊!

苏家是积善之家,当年那一场水涝旱灾,苏家救了不少的人,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知晚看了看外面不停歇的雨道,“趁着下雨,府里丫鬟没事做,叫她们帮忙做馒头,熬粥,还有‘药’汤。”

想着不少人没有避难之处,她正好买了两个小院,打算拆了重建,这会儿正好可以用来安置那些人。

吩咐完,外面就有小厮冒雨进来禀告,“郡王妃,知府大人求见。”

下这么大的雨,知府大人还来找她,应该很急,轻点了点头,小厮就赶紧跑出去了,余下一地的雨水。

一刻钟后,知府大人才来,官袍也湿了一半,见他神情焦灼,眉目周正,风评也好,知晚便让白芍端了碗‘药’汤来,知府大人感‘激’涕零啊,当做酒水一般,一饮而尽,才道,“还请郡王妃宽宏大量,救我永州百姓与水深火热之中。”

知府大人说着,竟是给知晚跪下了,知晚眉头一挑,赶紧让人扶他起来,“有话好好说,怎么就跪下了,我若能帮,定倾力相助。”

知府大人为官清廉,虽是文人出生,却不死板,否则一个铮铮傲骨,又怎么给一介‘妇’人跪下,实在是心系百姓,知府大人道,“永州粮仓虽有余粮,能救济百姓,可朝廷早有传令送来,那批粮食有一大半是要送达边关的,看这雨的架势,只怕大越朝不少地方会生灵涂炭,北齐南舜有虎狼之心,如此机遇,怎么会放过,下臣纵是有心开仓赈粮,却不能不顾及边关,正不知如何是好,还请郡王妃帮着出出主意,能否帮着写封奏折,早日送达京都,早日拨来赈灾粮款,以免‘奸’商涨价,到时候……。”

知府大人来求知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雨才下的一天,虽然有些灾情,却达不到需要朝廷赈灾的地步,可这雨明显是要下好些日子的,等到需要朝廷赈灾时,已然来不及了,再加上赈灾款项拨十万,余一两万的先例,那不是叫他眼睁睁的看着永州百姓在他任上死去吗?

一来良心不安,二来他才来永州一年,受此大灾,两年之内断无恢复的可能,业绩势必会差,他也就升迁无望,昨夜思来想去了一宿,郡王妃协同小王爷小郡主来永州,就是来拯救永州百姓的。

知晚端茶啜着,琢磨着他的话,心里有了三分明白,只是她曾听叶归越说过,国库吃紧,皇上已经在调查户部了,务必想办法筹措银钱,好应付战事。

其实古代的皇帝还是很聪明的,臣子贪墨,他心里一清二楚,却是纵容着,等到需要宰他的时候,以前贪墨的银钱会一滴不漏的回来,这也算是把钱放在大臣家供着吧?

应付战事都有些吃力了,这时候去打扰皇上,不是火上添油吗?

知晚想了想道,“知府大人心系百姓,本郡王妃深感欣慰,只是朝廷国库空虚,只怕这奏折递上去,等银钱批下来,永州也伤了一半了,知府大人若是想建功立业,就该想办法解了这次的危机。”

知府大人的眼前一亮,来之前,他就听到丫鬟们窃窃‘私’语,说做馒头熬粥赈灾的事,可见郡王妃心底宽厚仁爱,定然不会不顾永州百姓死活的,忙作揖行礼,“还请郡王妃赐教。”

知晚瞧了便笑了,“赐教不敢当,我见永州富庶之家不少,这家捐一点那家捐一点,也就不少了。”

知府大人听了,脸就挎了,“郡王妃有所不知,臣也曾想过赈灾筹款,奈何永州商户同仇敌忾,宁可自己开‘门’赈灾,博得善名,也不愿把银钱‘交’给府衙,代为赈灾。”

这倒也是,知晚有些犯难了,眉头一皱,神情不知所思,知府大人也不敢打搅,怕饶了她的思路,就那么站着等候,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钱在人家手里,她也不能‘逼’着人家掏出来,还得人家心甘情愿的掏出来才好。

知晚想了想,眼睛一亮,吩咐茯苓了句,茯苓眨巴眼睛下去了,不一会儿,拿了个锦盒过来,在知晚的示意下递给了知府大人,“回去把这个‘交’给知府夫人,让她遍邀永州大家闺秀贵夫人们品茶,明儿我也会到。”

知府大人懵怔了,咱说的是赈灾好么,不是品茶,这下雨天,谁有心情品茶啊,虽然贱内在永州有几分薄面,可是下雨天,也不知道会有几人给面子,这茶会不好开啊!

知晚吩咐了,知府大人也不敢不听,只是心中颇有些抑郁,脸‘色’沉重的告退了。

待他一走,知晚便吩咐茯苓和柏香道,“之前怎么做的化妆品,这会儿就怎么做,越多越好,下去吧。”

茯苓疑‘惑’的眨巴了两下眼睛,福身领命,下去忙活了。

再说知府大人,一脸惆怅的回了孙府,知府夫人就迎了上来,“老爷,郡王妃答应帮忙了吗?”

孙知府摇了摇头,把小厮递上来的锦盒拿出来给知府夫人,“郡王妃给你的。”

知府夫人面上一喜,郡王妃的赏赐定然不凡,忙打开一看,笑容戛然而止,里面都是些瓶瓶罐罐,还有卷起来的东西,一个也不认得,小心的打开闻了闻,一股子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

瓷盒之下,还有张纸,上面写了怎么用,知府夫人越看越是喜欢,双眸崭亮,有些爱不释手起来,也不理会知府大人了,一头扎进内屋。

再出来时,吓的孙知府一跳,“怎的一下子就年轻了这么多?”

知府夫人‘摸’着柔嫩光滑的脸,还有‘挺’翘的睫‘毛’,妩媚的扫了眼孙知府,笑道,“得郡王妃相助,老爷这回定能为朝廷立下大功。”

要搁在平时,哪怕是在书房,孙知府都会心猿意马,可是外面雨声阵阵,他委实没有那风‘花’雪月的想法,反倒有些不耐烦了,“快说说。”

知府夫人不在卖关子,坐下才道,“妾身能一下子年轻这么多,全是老爷带回来的锦盒妙用,臣妾第一次琢磨,都有这般效果了,可想珍贵程度了,郡王妃要我遍邀永州贵夫人大家闺秀,定是想借着赈灾之名,把这等奇物售卖筹款,老爷也知道,咱们‘女’人,最是爱捣腾这张脸了,哪怕节衣缩食也要打扮的美美的,只要叫永州贵夫人们瞧见我这张脸,会不舍得往外掏银子吗?”

孙知府听了,蹙拢忧愁的眉头舒展开,端茶啜着,笑问,“那依夫人之见,这锦盒该卖多少银钱合适?”

知府夫人微微一怔,“怎么着也要五十两吧?”

孙知府想到临走前郡王妃的吩咐,价格是知府夫人开价的一倍,那便是,“一百两。”

知府夫人身侧的丫鬟就开始倒‘抽’气了,那东西竟是这般昂贵,里面种类虽多,可是分量却少啊,估‘摸’着两个月就能用掉一盒子,寻常的胭脂最贵的也不过二十两,却是能用两三个月呢。

知府夫人也觉得有些贵了,可是想到自己用了一次就如剥了皮的‘鸡’蛋般的皮肤,再贵,也狠得下心买啊!

孙知府看了看外面的雨,望着知府夫人道,“去主簿家,让他夫人也体验一下。”

知府夫人就有些舍不得了,孙知府笑道,“回头给夫人多买两盒,算是赔补,行了吧?”

知府夫人还有什么话好说,便是不给,她也得去啊,当即吩咐丫鬟,做上轿子,去了主簿家,把主簿夫人引上了勾,又去了另外几个夫人。

这等好东西,传播起来,速度快的很呢,第二天上午,便是暴雨倾盆,孙府‘门’前也是停满了马车轿子。

品茶是假,赏脸才是真的,来晚的贵夫人大家闺秀都只有‘摸’的份了,哪还有机会试啊?

等知晚来的时候,屋子里济济一堂,少说也有五六十人,有些是怜惜‘女’儿身子娇贵,没许她来的,不然还要更多。

)RS

第19章 没分寸第2章 红绳铜钱第56章 长寿面第36章 刻薄第228章 孩子第56章 长寿面第4章 珠胎暗结第63章 罚跪第213章 马车第96章 定远侯第124章 吃糖第71章 混蛋第12章 有余钱第109章 猜字第16章 自找死路第207章 受凉第112章 奖赏第200章 修路第74章 春风楼第108章 题目第193章 手段第56章 长寿面第161章 房梁第64章 被狗追第177章 姐姐第193章 手段第212章 洞房麻将第147章 失宠第178章 禁酒令第135章 相王妃第196章 礼单第107章 接诗第213章 马车第206章 多么幸福第78章 拍马屁第52章 说话算话第153章 回门第39章 大东珠第48章 怠慢第65章 洒脱第164章 审案第69章 铁甲卫第128章 煎药第72章 虚言第175章 治病第84章 吃素第34章 长嫂如母第108章 题目第98章 名额第115章 提亲第82章 一念之间第157章 小王爷第229章 宴会第100章 玉佩第60章 被抓第208章 东宫第166章 西施第15章 农家活第85章 切磋第170章 吃醋第208章 东宫第27章 镇南王第84章 吃素第179章 棒棒糖第135章 相王妃第21章 美颜养容第220章 抓周第6章 银针第187章 军威第104章 妙绝第28章 温泉眼第179章 棒棒糖第229章 宴会第44章 伍承第181章 嬷嬷第88章 祈福第131章 龙颜大怒第2章 红绳铜钱第68章 祈福第112章 奖赏第104章 妙绝第8章 没辄第53章 郡王爷第46章 修养第173章 仙鹤亭第49章 楚家第44章 伍承第70章 捡画第162章 密道第62章 刑部大牢第50章 打劫第194章 刺杀第119章 别乱动第198章 瑕疵第205章 得令第221章 归来第136章 万一没死第125章 茶水第96章 定远侯第194章 刺杀
第19章 没分寸第2章 红绳铜钱第56章 长寿面第36章 刻薄第228章 孩子第56章 长寿面第4章 珠胎暗结第63章 罚跪第213章 马车第96章 定远侯第124章 吃糖第71章 混蛋第12章 有余钱第109章 猜字第16章 自找死路第207章 受凉第112章 奖赏第200章 修路第74章 春风楼第108章 题目第193章 手段第56章 长寿面第161章 房梁第64章 被狗追第177章 姐姐第193章 手段第212章 洞房麻将第147章 失宠第178章 禁酒令第135章 相王妃第196章 礼单第107章 接诗第213章 马车第206章 多么幸福第78章 拍马屁第52章 说话算话第153章 回门第39章 大东珠第48章 怠慢第65章 洒脱第164章 审案第69章 铁甲卫第128章 煎药第72章 虚言第175章 治病第84章 吃素第34章 长嫂如母第108章 题目第98章 名额第115章 提亲第82章 一念之间第157章 小王爷第229章 宴会第100章 玉佩第60章 被抓第208章 东宫第166章 西施第15章 农家活第85章 切磋第170章 吃醋第208章 东宫第27章 镇南王第84章 吃素第179章 棒棒糖第135章 相王妃第21章 美颜养容第220章 抓周第6章 银针第187章 军威第104章 妙绝第28章 温泉眼第179章 棒棒糖第229章 宴会第44章 伍承第181章 嬷嬷第88章 祈福第131章 龙颜大怒第2章 红绳铜钱第68章 祈福第112章 奖赏第104章 妙绝第8章 没辄第53章 郡王爷第46章 修养第173章 仙鹤亭第49章 楚家第44章 伍承第70章 捡画第162章 密道第62章 刑部大牢第50章 打劫第194章 刺杀第119章 别乱动第198章 瑕疵第205章 得令第221章 归来第136章 万一没死第125章 茶水第96章 定远侯第194章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