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争论

一件武器存在的价值判定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就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说是性价比,有人说是战斗力的高低。而徐杰认为如果一件武器可以完成其它武器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说道德国2战坦克。徐杰那个位面上有不少观点认为在出现老虎和豹子之后,德国坦克从突破用的利器变成了防御用的移动堡垒,坦克已经失去了它的战略作用。由此推断出虎式和豹子在设计上的失败。而徐杰对此观点持保留意见。

如果整体来看2战德国军事力量的衰亡的话,肯定不能以装甲部队的胜负作为标准。稍微查一些资料的话就可以发现,其实德国2战资源中用于装甲部队的部分实在是少的可怜,如果以同期德国2战军事工业全部产能看成1的话(包括武器和弹药)以1940年为例,德国坦克总产值占整个总产值的比例不过1.6%。各项产能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弹药产能,然后是飞机,甚至于就连卡车的产值都比同期的坦克要大一些,大约是4.8%。

而到了1941年呢,德国坦克产能发生了很大的增长,不过比例也仅仅是3.5%左右。而飞机的产值所占的比例为40.8%。即使到了1944年,坦克的产量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的时候,以百万马克为计算单位,坦克的月产值为232。而飞机的月产能是1146!从1942年开始,德国飞机的产值占整个德国军工的产值的4成以上(个别时候除外。)由此可见,德国军事力量的衰竭是伴随着空军力量的损耗而丧失的。和坦克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么也许有人就问了,现在说坦克,没事说空军干什么?原因很简单,2战中任何一场大的战役的发生都离不开空军。德国2战开始能打的顺风顺水的根本原因不在与坦克有多强,而在于空军干得漂亮!从1941年7月到1941年10月短短3个月时间,德国空军击毁了1.5万架苏联战斗机,战争前期苏联空军几乎就是各种送。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可以轻松的轰炸对方的补给线、工业基地还有前线部队。虽然飞机想要彻底摧毁重型坦克比较困难。但是没了补给的坦克也就是一堆废物。也就是说,在苏德战争的初期阶段,空军能帮助坦克扫掉相当多的障碍。再加上苏联军事方面的原因,能打出这样的胜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后来呢?悲催的德国空军一直是三线作战,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4000德国飞机组成空中军团很快盛景不在。(以上数据仅仅是德国,算上德国盟友的话数量更多。)德国空军需要同时应付地中海、西线和东线三条战线。再加上苏联空军的回血和同盟国对苏联空军的输血。德国空军在东线还有优势。但是也已经不可能肆意支援地面作战了。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空军的崩溃,本土的工业和燃料产地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德国1944年产能达到了顶端,但是因为缺乏燃料,其1944年的飞机保有量虽然比刚开战的时候多,但是燃油消耗量居然比对法战争时期还要少,其作战状况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如果算上防空作战中地面单位的话,那么整个第三帝国用于空战和防空方面的投资更是天文数字。战争中后期,德国光在西欧的88MM防空高炮数量就有一千多个连几千门高炮!还有相应的探照灯、雷达、人防工程的投入。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在战争中后期,德国空军对地支援能力的下降,那么为了补齐这些火力损失,就必须要陆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再加上苏联力量的增强,光想靠历史上4号这样的中型坦克打遍全场是不可能的。苏联最终都要生产IS系列和各种各样的重型反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面对对方的防线,作为攻击方必须需要重型坦克和强悍的火力来摧毁对方的重甲单位和坚固的攻势。而防御方为了抵御对方的装甲狂潮,同样也需要强悍的装甲单位。你可以说虎豹设计上有些问题,但是绝对不能说以虎豹为代表的重型坦克不行。

而在这个位面中,德国陆军比历史上强的一点就是尽早的意识到了空军和对手之间的差距!在意大利内战中,德国空军投入的力量不能说小。但是战斗却打的一波三折。最后还是靠数量优势压倒了对手。要是等到再和华夏美英法四国开战的话,就连空军自己都认为情况很不乐观,技术方面,目前德国的航空技术要落后于英国。产能方面更没法和4国相比。飞行员素质也就和对方差不多。即使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开端,那也只是暂时的优势。早在那不勒斯战役之后,空军就已经隐晦的向陆军通报在未来的战争中,陆军必须以自己的火力作为支柱,空军第一要务是保证空战的需要,保证本土的安全。然后才能酌情为陆军提供支援。

“以前空军给我们的保证是,如果对面有10门战防炮,他们会帮助我们摧毁6门,然后我们只用对付剩下的4门。而现在空军表示最多只能摧毁其中4门,让我们对付6门。”看了看旁边的同僚,兴登堡继续说道:“而且在我们原来的敌人中并没有如此强悍的对手,而这一次,随着华夏新型坦克的出现,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提高。我们以后必须学会在没有足够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作战。锻造自己的重锤。”

兴登堡的话已经暗示了古德里安的想法的破产,想要靠高机动性坦克切入对方阵地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其它武器可以弥补打击上不足。而既然空军已经没办法弥补对地方前沿阵地的打击,没法有效隔断对方的后续增援,无法摧毁对方的补给线,那么担任矛头的装甲部队所要面对的压力就骤增。原有的中型坦克无法执行这个任务了,那么不管工业和成本问题如何,德国人必须设计一款可以执行这种任务的坦克!而且从这次战斗中,德国人不仅仅意识到自己坦克的性能落后,同时也意识到了支援兵力的滞后性。德国缺乏可以搭载步兵,同时拥有高射速峡小口径火炮的战车伴随出击。同时也缺乏有一定装甲防护,可以发射大威力榴弹的战车。德国人的敞篷自行步兵炮防御太脆弱了!一旦遭到直瞄武器的打击死的那叫一个快!正如胡贝后来所说的那样。“这次战斗中,我们的装甲突击除了一个由坦克组成的矛头算是有点防护之外,剩下的部分都太脆弱了。”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悲剧的事情,但是我想问一句,元帅阁下。我们如何把这些装备从本土运送到遥远的战场?我们又如何保持这些精密装备的战斗力呢?我们是在印度打仗而不是在欧洲本土。我们的中东铁路只能抵达两河流域,而伊朗使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我们要跨越整个伊朗高原然后才能进入印度河流域。而伊朗高原的面积比我们本土都要大。而那里的交通情况实在是太悲剧了。”龙德施泰特问道。

看到兴登堡并没有反驳的意思,龙德施泰特继续说道:“即使我们的计划一切顺利,那么拿下伊朗也是5年后的事情了,再给我们3年左右的时间去建设的话,恐怕也不够用。再考虑战时对铁路的保护和养护,实际运输效率只会更低。我们拿什么去支援这样一支精锐复杂的部队去作战?”

“运输是海军方面的问题,这场战争结束后,我们可以获得意属东非,只要我们能和海军一起在卡拉奇或者其它地方打开一个缺口,那么我们的运输和补给就能解决。和空军不一样,海军那边说话还是比较靠谱的,我们在印度洋上的航线一半以上都是在封闭海域运动,燃油和武器兵员都可以通过海陆抵达南亚。另外,陆军的刀锋并不仅仅是指向南亚的,法国一直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如芒在背的存在!他们虽然不算很强,但是顽强、坚韧!”突然,兴登堡好像意识到自己说多了,随后岔开话题说道:“总之,这次战斗是个契机,一个重新构筑德国陆军的契机,我们应该感谢是在非决战状态下意识到这个问题。胡贝上校的指挥没有错误,我们是输在硬件上。”最终兴登堡给这次意大利战败盖棺定论。

不过这仅仅意味着改变的开始,虽然决定发展更重的装甲车辆,但是如何发展,以及未来陆军体系中各种车辆所占的比例问题却还需要讨论。至少德国人就需要搞明白,未来40吨以上的重型坦克是全面替换中型坦克,还是仅仅将其作为攻击的矛头,组成一个个重装甲营和其它中型坦克配合作战呢?

感谢书友zhouyu1976、永恒的自然的打赏~~~,以及书友地狱皇女、孤风刺影、异幻、8508026、削土豆的刀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186章 先手攻击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993章 诸神的黄昏5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1484章 装甲启示录(1)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397章 东北的防务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1370章 更好的选择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330章 佛罗里达海峡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641章 运动战第375章 决战开始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41章 同时行动!第1467章 修正第881章 战略劣势第561章 竞相赶超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34章 技术与金钱的合作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104章 提前发生的撤旗事件第408章 定计第1442章 硬核桃第990章 诸神的黄昏2第250章 目标横须贺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1318章 最后的追逐第376章 苦战第1464章 行动第1532章 乌克兰之战!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1132章 谋划第292章 处理旧货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1025章 影响深远第863章 最终的计划与准备第1105章 首杀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406章 意外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439章 特殊的劝说方式第998章 雷霆瑟布鲁斯第1237章 连锁反应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1488章 装甲启示录(5)第256章 开战倒计时第519章 荷兰人的抉择第72章 后勤问题第1170章 攻防战(1)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战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978章 集中舰队?第913章 陨落第58章 徐教习第1463章 抉择第467章 崩溃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342章 见到熟人了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793章 大地震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849章 英国和日本第1096章 多线作战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300章 好久不见了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128章 x级装巡改进版第180章 快速舰队的搏杀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169章 丰岛之后(二)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629章 胜利了?第961章 崩溃第1405章 虎啸法兰西5第1291章 大战前夕第1486章 装甲启示录(3)第935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597章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第1129章 跑路第1124章 谋划第956章 两难的选择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002章 最终计划
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186章 先手攻击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039章 各个击破第993章 诸神的黄昏5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1484章 装甲启示录(1)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397章 东北的防务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1370章 更好的选择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330章 佛罗里达海峡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641章 运动战第375章 决战开始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41章 同时行动!第1467章 修正第881章 战略劣势第561章 竞相赶超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34章 技术与金钱的合作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104章 提前发生的撤旗事件第408章 定计第1442章 硬核桃第990章 诸神的黄昏2第250章 目标横须贺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1318章 最后的追逐第376章 苦战第1464章 行动第1532章 乌克兰之战!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1132章 谋划第292章 处理旧货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1025章 影响深远第863章 最终的计划与准备第1105章 首杀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406章 意外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439章 特殊的劝说方式第998章 雷霆瑟布鲁斯第1237章 连锁反应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1488章 装甲启示录(5)第256章 开战倒计时第519章 荷兰人的抉择第72章 后勤问题第1170章 攻防战(1)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战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978章 集中舰队?第913章 陨落第58章 徐教习第1463章 抉择第467章 崩溃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342章 见到熟人了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793章 大地震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849章 英国和日本第1096章 多线作战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300章 好久不见了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128章 x级装巡改进版第180章 快速舰队的搏杀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169章 丰岛之后(二)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629章 胜利了?第961章 崩溃第1405章 虎啸法兰西5第1291章 大战前夕第1486章 装甲启示录(3)第935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597章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第1129章 跑路第1124章 谋划第956章 两难的选择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002章 最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