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战争前夜2

“英国人的私心?什么意思?”罗斯福有些纳闷了。.?如果说英国人刻意留下相当一部分力量用来保证本土的安全的话,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这一点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李梅也没必要刻意说出来吧,难道还有一些别的隐情?

“英国人适当增加了他们在印度的力量;还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队抽调的了印度。空军方面也是这样。在伊朗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印度的力量增强的较快,尤其是在我们决定把太平洋舰队的大半先调往欧洲以后。就我们目前的情报,英国人在印度至少拥有12个联队的空军规模。而且未来还有增加的可能。”一旁的马歇尔小声说道。

“嗯?!”罗斯福先是一愣,随后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了!现在对方眼看就要打到家门口了,英国人居然还有这个想法?这要说英国人自信呢还是愚蠢?德国要是占领法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隔海相望的英国。难道英国政府不担心自己被迫跑到加拿大去组建流亡政府?!为了块殖民地至于吗?罗斯福十分气愤也想不明白。他现在有点羡慕德皇了,因为德国在同盟国中超高的地位,德皇完全可以根据德国的意志来↙控制整个同盟国集团。而协约国这边三个大国谁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尤其是英国人,到现在了还认不清自己的位置,还真的自己是1战前的大英帝国,美国还是1战前的美国吗?

罗斯福决定写一封亲笔信来劝告这个一意孤行的大英帝国利益至上者。说实话,罗斯福不是很看好丘吉尔。对方过于强硬不知道变通。他不知道什么是联盟利益,过于看重英国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这样的人可不是一个好盟友,如果不是丘吉尔在对德问题上态度十分坚决。美国人说不定都要支持他的对手了!

“对了,华夏那边有什么动态吗?华夏曾经承诺的援助和支持能兑现吗?”就在这时,罗斯福突然想起来他们还有一个准盟友!虽然这个准盟友也是美国在未来的竞争对手,但是此刻,罗斯福显然想依靠他的力量渡过难关。

“华夏的态度还算不错,他们认真的履行了所有事先约定的义务。所有能够立即付账的物资和装备都按时移交给到我们的手中。但是从目前的需求来看,这些物资和武器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以追加订货,但是英国人的偿付能力恐怕出了些问题。同时进行的扩军备战和大量购买装备似乎让英国人的钱袋不堪重负,所以双方后面的一些交易进行的非常不顺利。而且华夏还记着当初伊朗战争时英国人先行退出战场这件事,所以他们拒绝英国人赊账。”马歇尔回答道。

“嗯。这样啊,我们需要国会通过一个经济援助英国的法案,以便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华夏不允许英国人赊账,那么我们可以给英国人急需的资金支持。.?当然,这笔资金不是白给,需要英国人以其它货物延期支付。”罗斯福想了想说道,本来罗斯福还打算让英国出让一些军事基地或者岛屿;但是考虑到战争还没开始就从盟友身上刮肉,影响很不好,而且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英国人未必会接受这个建议。“他们早晚会答应的。”罗斯福心中说道。

美国人在加紧战备的时候,英国人也没闲着。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人更有危机感而且准备的更充分。“不要认为英吉利海峡可以保证英国本土的安全,这已经是就历史了。德国人的飞机可以越过这条窄窄的沟渠攻击大英帝国的心脏,而德国公海舰队也足以对帝国的海上交通线构成致命的伤害。我们甚至比法国还要依赖海上运输,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的进行战备工作。尤其是各种物资和原材料的储备工作。我们一定要抓紧!”在一次内阁会议中丘吉尔这样说道。

对于战争的困难和理解上,英国人比美国人更有发言权,毕竟英国在1战中可是和同盟国在海上和陆上打了整整5年!5年的战争不仅仅是对前线部队的考验,更是对一国国力和政府效率的考验。英国人能坚持5年说明他们在总体战和持久战方面有很多的经验。英国人为了应对持久战对物资的消耗以及德国潜艇对交通线的绞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储备体系。从日常老百姓用的各种日用品和粮食肉类蔬菜,一直到军队需要的燃油、橡胶等原材料。再加上工业开工所必须的各种矿石和备用机械。英国人分门别类的将计划做好,然后按照这些计划囤积物资。而当战争的阴云一天天逼近之后,英国人的战备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大英帝国7成以上的运输船在为这场战争做着准备。而物资储备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而除了物资这些战争消耗品的储备之外,英国人还在“储备”另外一种更重要的资源,那就是“人力”!这种储备不仅仅是说从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自治领中抽调兵员和劳动力,同时也包括将不少不适合战争的老年人和儿童送到各处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安全地区。德国人的战备活动暴露出来的军事力量之强超出了英国人的想象,在大英帝国面前无非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奋战到底,而另外一条路则是投子认输。而后者是建立了“不列颠的和平”的英国人所无法接受的!现在的英国虽然已经日暮,但是余威尚在!

美国的加入给英国巨大的信心,同时也认为有美国撑腰的话,英国人可以玩一些自己的小九九,比如说将部分原本用在本土防御和支援法国的力量部署到印度。丘吉尔不仅仅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领导人,同时也有一些远见。他曾经对自己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无论这场战争胜负如何,大英帝国都将永远的失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这些地区。我们唯一有希望保留的最后一块地方就是印度。这将是大英帝国最后的本钱以及再次崛起的希望!所以除了本土之外,大英帝国第二大重要的地区就是印度;!如果不是德国人试图夺取印度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本来就可以避免。”

丘吉尔对现实非常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让英国从世界力量的巅峰上跌落了下来。曾经依附于英国的各个自治领和较为强大的殖民地都会为未来选择出路。而英国人又有些力有未逮。所以英国最好的选择就是集中力量保住对英国最为重要的。也最有可能守住的殖民地。而这个殖民地就是印度。印度有广袤的土地,是大英帝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虽然人口众多统治起来会比较麻烦。但是印度本身的多民族性也让英国人可以拉一部分打一部分。当然还有一个愿意英国无法忽略,那就是在美英之间的秘密会议上,美国人已经明确表示了愿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继续帮助英国人保住印度这块殖民地!而这个秘约针对的谁,恐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然是为了堵住华夏西进的道路啊!

不过作为一个已经从力量的巅峰跌落下去的国家,英国人在协约国的体系中已经很难制衡美国人的影响。除了英国空军可以保持独立性之外,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英国都必须抱美国人的大腿。尤其是后者。英国人不是没有制定过相应的海军计划,但是随后在和美国人的交涉中。因为和美国利益的冲突而最终失败。作为一个海权国家,英国人对自己的海上运输通道十分的敏感。海上运输的安全是英国第一要考虑的。而在最近的几次协约国高层会议上,英国人要求对德国公海舰队实施主动打击,只要德国舰队驶出地中海,那么就应该寻找机会进行决战,一劳永逸的解决威胁。同时还要求美国海军能够将7成以上的海军主力舰部署在英国和法国。

但是他这个建议被美国海军代表尼米兹中将否决。除了硬件条件不足之外,美国人图的是稳。他们希望通过国力上的优势缓慢但却稳固的压垮对手。美国人坚信自己在工业和技术方面是占据优势的。时间是站在自己一边的,只要法国不垮掉,那么在海上处于守势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英法还是太强了,如果能通过战争削弱他们,让他们彻底成为美国的小弟。那么在未来和华夏的争夺中美国无疑将处于优势。所以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希望战争能够拖延一段时间再结束。当然,这是美国人的想法。并不代表事情就会按照他的设想发展!

作为德国进攻的重点,法国人也开始努力备战,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法国人对战争的看法更趋于保守。他们已经失去了1战时收回国土的豪情壮志。毕竟现实是残酷的,美英法三国最终都没能干趴下同盟国。在同盟国从俄国和巴尔干各国的崩溃中获得大量好处后。刚刚从经济危机中缓过神来的协约国并不适合进行一场攻势作战。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法国认为自己毫不逊色于德国,但是在总体实力面前;法国人还是选择了防御。

坚固的马奇诺防线配合强悍的机动部队以及后方星罗棋布的机场组成了法国北方厚实严密的防御体系,这个位面的法国可比历史上的法国强悍多了,首先他们对战争的爆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这场战争史不可避免的。1战后的德国志在统治整个欧洲。绝对不会留下一个不屈的法国。而在战术方面,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和后来的两次局部战争后,法国对德国人的作战思路有了一一定的认识,空地协同作战快速突破和穿插,然后分割包围是德国人的不二法门。而针对这种情况,法国人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法,静态防御和机动部队相结合的办法有效的遏制了对方的突破和穿插,仅从技术角度来看,法国人在北部的防线确实坚固。就连德军都承认,想要从正面突破恐怕要用掉相当长的时间。

法国人对于自己的防御本来也是有希望的,但是在前不久的时候,美国人给法国提了个醒,如果德国人从法国南部登陆怎么办?而就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把法国人吓了个半死,虽然法国南部确实是高原和山地,但是交通也是很发达的。而且所谓的中央高原放到其他国家也真不算高,法国的防御重心放在了北方,而这时候如果德国人集中海陆空军攻击南部的话,法国人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

而在这时候,夏尔戴高乐将军再一次站了出来,原本被打发到非洲的这名将军在危难时刻担起了重任,他被授命组件一支装甲军,并且配有直属的空军,以便应对同盟国在法国南部的登陆行动。而收到美国人的提醒,随后在协约国军事会议中,法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德国舰队走出地中海,在驻西班牙空军的掩护下进入比斯开湾然后掩护德国陆军在法国西海岸登陆怎么办时。美英两国有些傻眼了。虽然法西两国有伊比利斯山阻碍,但是中间也是有通路的,只要德国人在法国西海岸站稳脚跟的话,那么对于战局的影响将非常大。

“德国人不会这样做的,至少在空中形势明朗之前他们不是冒险在大西洋发动登陆战的,庞大的登陆舰队将受到协约国联合舰队的直接威胁。如果他们打算让几万甚至十几万德军掉到海里喂鱼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帮助他。”美国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感谢书友zy1976、书友2800b617r的打赏~~~,以及书友1爱是忧郁1、能否能否00、地狱皇女、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775章 终于有人识货了第85章 清日海军(二)第880章 被阴了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05章 李中堂的决断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707章 巅峰时刻第294章 进京第1225章 神嘲讽第336章 黎明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253章 炮轰横须贺第232章 战与和第396章 关门打狗第1336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4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706章 抉择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534章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第266章 落幕第235章 谋划全局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396章 对攻第1167章 死从天降第723章 防御战第1098章 备战第1221章 英国和伊朗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919章 西线症结第1257章 交锋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1497章 打穿他们!第23章 准备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837章 德国人的忧虑和决断第1041章 苏默VS叶铭第1445章 暗流涌动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154章 分配战舰第1233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513章 无畏之海第307章 大战略第434章 交锋第1403章 虎啸法兰西3第328章 世界的反应第1397章 英国人拯救世界?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982章 准备出发第1074章 华夏新式坦克第935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1011章 背叛和抉择第950章 妥协和重建信任第270章 俄国人的动作第902章 血腥的近战第1439章 特殊的劝说方式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24章 杰里科?没搞错吧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1215章 快速机群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714章 举世震惊第580章 合作意向达成第358章 决战序幕第100章 就这么定了!!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504章 俄国海军部的争执第10章 拜会布林(三)第1503章 转攻为守第920章 机动救火队第1270章 交战第667章 新“施里芬”计划第1012章 第三方势力第1484章 装甲启示录(1)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439章 特殊的劝说方式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1053章 钻空子第560章 无与伦比的龙兴级战列舰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726章 钢铁狂潮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1241章 战后总结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1387章 决断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95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第929章 最后一搏
第775章 终于有人识货了第85章 清日海军(二)第880章 被阴了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05章 李中堂的决断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707章 巅峰时刻第294章 进京第1225章 神嘲讽第336章 黎明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253章 炮轰横须贺第232章 战与和第396章 关门打狗第1336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4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706章 抉择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534章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第266章 落幕第235章 谋划全局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396章 对攻第1167章 死从天降第723章 防御战第1098章 备战第1221章 英国和伊朗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919章 西线症结第1257章 交锋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1497章 打穿他们!第23章 准备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837章 德国人的忧虑和决断第1041章 苏默VS叶铭第1445章 暗流涌动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154章 分配战舰第1233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513章 无畏之海第307章 大战略第434章 交锋第1403章 虎啸法兰西3第328章 世界的反应第1397章 英国人拯救世界?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982章 准备出发第1074章 华夏新式坦克第935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1011章 背叛和抉择第950章 妥协和重建信任第270章 俄国人的动作第902章 血腥的近战第1439章 特殊的劝说方式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24章 杰里科?没搞错吧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1215章 快速机群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714章 举世震惊第580章 合作意向达成第358章 决战序幕第100章 就这么定了!!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504章 俄国海军部的争执第10章 拜会布林(三)第1503章 转攻为守第920章 机动救火队第1270章 交战第667章 新“施里芬”计划第1012章 第三方势力第1484章 装甲启示录(1)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439章 特殊的劝说方式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1053章 钻空子第560章 无与伦比的龙兴级战列舰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726章 钢铁狂潮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1241章 战后总结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1387章 决断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95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第929章 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