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应对

“海军部打算派出潜艇部队对为德国运输物资的商船进行攻击?这会不会刺激某个大国?”乔治莱格有些担忧的问道。在一次英法高层会议中,乔治莱格对英国即将采取的行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肯定会的,但是只要对方的反应不过于激烈,那么我认为这样的尝试还是有必要的。根据国际惯例,在海上攻击为敌国输送物资的船只是合法的。德国人也曾经攻击过美国运输船,但是美国也仅仅是抗议,华夏不会做的更加激烈的。”旁边一名海军官员说道。

“华夏共和国在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和我们发生大规模的正面冲突,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目标是俄国,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好,但是恕我直言,俄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时间点取决于德国陆军的消耗情况和华夏政府的需要。”就在此时,劳合乔治突然插话道。语气是那么的淡漠,好像这件事情说的不是英国人的盟友,而是一个毫不相关的国家。

“华夏共和国虽然一直保持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但是这掩盖不了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北方的战略。他们不仅仅扩充了陆军,更是把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当一部分用在了俄国,大量的基础设施被兴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这是在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准备。虽然他们已经连续两次打败了俄国,虽然他们已经从俄国取得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华夏领导人依然不会满足。他们需要的是让这个传承几百年的帝国崩溃,然后顺势接手俄国人在亚洲的地盘和力量!当然,在此之前。华夏也需要好好的消耗一下德国人。至少不能让德国获得整个乌克兰。”

“战争都是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尤其是在一名优秀的战略大师眼中,没有利益的战争是没有理由打响的。上次我们在塞班岛事件的退让是因为需要同时给华夏和美国这两个大国一个交代,而这一次不一样,美国已经站在了我们这一边,而华夏在可以从北方获取更大利益的条件下,如果在对印度洋实施干预的话。这明显有些得不偿失。只要我们做的不要太过分,华夏共和国绝对不会和我们发生直接的冲突,一则是他们没有真正动手的心思。二则是他们也没有做好相关方面的准备,三则是他们正在准备吃掉俄国这块肥肉!”劳合乔治说道。

“俄国真的无法挽救了吗?如果俄国被消灭了,那么我们就要单独面对整个同盟国的压力了。”丘吉尔皱了皱眉头说道。

“俄国的崩溃是一定的,这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在俄国人输掉第二次华俄战争后。威廉二世已经看到了俄国人的虚弱和外强中干,虽然在我们贷款的帮助下让俄国恢复了生机,但是这一切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俄国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而如果在战争中俄国的俄罗斯族损失再大一些的话,无论是波兰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还是中亚的各个民族他们一定会趁势揭竿而起。更重要的是,德国可能已经在内部选择了合适的代理人,只要俄国陆军被重创,我们的盟友很有可能会一日之内变成敌人。”

“众所周知。即使华夏再给俄国援助,俄国陆军依然不会是德国人的对手。在西线,我们还可以借助美国人的力量,而在东线俄国人只能靠自己!俄国这个泥足巨人已经被德国奥匈还有华夏三个国家盯上了,它没有可能逃过一劫的!即使德国最后不会是胜利者,但是俄国肯定会死!”

如果徐杰在这里听到劳合乔治的一番话后,一定会竖起大拇指,他分析的太多了,基本上说出了华夏共和国未来的计划!徐杰对缅甸印度还有马来亚这些地方兴趣很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那里有太多的人了。华夏和英国不一样,华夏共和国有充足劳动力。而不像英国必须依靠殖民地的人口。相反,过多的人口反而会给华夏带来太多的麻烦。所以华夏对于继续攻略印度或者其它东南亚地区不是很有兴趣,单纯一个荷属东印度就够华夏慢慢消化的了。

但是西伯利亚不一样,这里有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没多少人!一方面可以缓解华夏的人口压力,另外一方面不会有什么民族问题。而且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可以开发上百年的程度!有资源有土地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基础,只要能弄到这片地方,华夏的自然资源禀赋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再配合上世界第一的人口和一个高效的政权,那么任何外力都无法撼动他!有这样一个大蛋糕在面前,华夏即使在印度洋吃点亏,也绝对不会将注意力重新转向南方而忽视了北方!一个合格的战略家首先要能找到利益点,随后要能分的清轻重,而徐杰自然可以看出孰重孰轻。

在认清这些事情后,劳合乔治认为即使英国在印度洋的航线上做一些手脚,华夏共和国的反应不会强烈,最多不过是抗议一下,然后派遣战舰为部分商船护航,不过这对于这几年光造主力战舰,辅助战舰建造的比较少的华夏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恐怕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船舶可以获得保护,而大英帝国的潜艇依然可以安心的猎杀绝大部分船只,遇上有护航的避开就行了。在保持不和华夏海军护航战舰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只要做到有分寸,就不会闹出多大的事情。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华夏依然会向协约国提供各种物资,首先,华夏必须保证俄国不要崩溃的太快,要对德军造成一定的损害,并且还要让剩余的俄军有能力打败德国扶植的代言人,以防德国彻底做大,其次,没人和利益过不去,德国的各种技术华夏需要,难道英国人的技术华夏就不需要了吗?德国可以用各种硬通货币来支付,英国人给的也是真金白银!没人和钱过不去!海上出现一些事情和这些大宗交易相比只是毛毛雨罢了。(历史上,1战中美国同样也卖给过德国东西,只不过量非常少罢了!)

而且秉承英国海军一贯强硬的做法,缴获为地方运输物资的船舶为自己所用,或者说拍卖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要不是现在实力有些捉襟见肘,英国人也绝对不会就这样算了!英国的袭击行动绝对会更加激烈!

在经过反复研究确定华夏不会因此选择和协约国开战后,在确定了美国人对此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后。英国驻扎在印度洋沿岸的潜艇部队终于开始有“节制”的攻击为同盟国输送物资的船队,开始他们都是先确定目标悬挂的是同盟国和除华夏之外的其它中立国的国旗之后才发动进攻。虽然协约国在印度洋部署的潜艇并不多,但是这依然给同盟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破坏对方的海权很难,想要控制海洋为我而用更难。”此时,徐杰尚不知道英国居然敢攻击华夏船队,所以此时也乐的看热闹。开战后,德国海军的潜艇在大西洋上打英国运输船打的相当happy。即使以英国人庞大的辅助战舰数量也有些吃不消,而现在,当同盟国发现自己的航线被协约国弄的一塌糊涂之后,本来辅助战舰数量就捉襟见肘的意奥土三国发现,在最为悲催的一个月,至少有3成以上的物资被英国人的潜艇送到海中,这可都是拿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啊!就这样沉水里和海鲜们作伴了!当然,与他们一起沉入海中的还有大量的海员。

如果说同盟国的潜艇在大西洋是偷偷摸摸,那么协约国潜艇在印度洋就堪称明火执仗了!相对于协约国来说,同盟国的护航力量简直弱的可以,意大利一直在地中海澡盆混,根本没考虑过远洋护航问题。生产的反潜用驱逐舰连给主力舰队配都有些紧张,更别说给来往的商船护航了。不过同盟国也有自己的办法,这个办法比较费劲,那就是将所有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全部过一遍火!反正英国人所有主力舰都扯乎了,几艘装甲巡洋舰都可以将几乎没有防御的印度港口炸的稀巴烂,而英国人似乎对华夏有些忌惮,对所有运输船的袭击一般都是发生在孟加拉湾以西的海域。离华夏的实力范围远远的!

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尤其是当历史的脚步卖到1916年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战争的残酷性让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较量更加残酷,德国陆军在东线成功的将俄国驱赶到乌克兰边境,同时一支部队北上进攻波罗的海沿岸。而在西线,英法两国组织数次攻击。并且在法国人梦寐以求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方向取得了一定程度突破。而德国陆军虽然损失惨重,却依然守住了西部防线。陆地上的战局必然会影响到海上,而这一次,英国潜艇终于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华夏运输船下手了!一艘运送橡胶、铝锭的商船在阿拉伯海被击沉,而这让一直看笑话的华夏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第361章 战列舰!第411章 战略布局第1357章 盲目乐观2第1408章 危机来临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49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二)第291章 德国访客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714章 举世震惊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258章 接战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9章 拜会布林(二)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375章 决战开始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948章 蚂蚁咬死大象第1299章 爆发第22章 来自英国的邀请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1254章 陷阱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1467章 修正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队第1120章 巨人杀手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430章 草原上的厮杀第1327章 抉择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283章 投降吧第672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47章 父子深谈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645章 追猎者的初战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115章 总结经验教训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1405章 虎啸法兰西5第836章 折戟的风暴突击队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904章 交换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914章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第839章 拿还是不拿?第28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496章 提尔皮茨到访第989章 余响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05章 李中堂的决断第979章 被骗了?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1236章 蛟龙入海第997章 试探第960章 攻击开始第264章 弃子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447章 跨过黑龙江第1178章 分析与思考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436章 混乱的日本海第47章 父子深谈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487章 无畏舰第676章 四打六第1513章 目标东线!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223章 这是个陷阱!第219章 最终计划出炉第515章 俄国海军第一期扩张计划第55章 海军痼疾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356章 大格局第1359章 猛虎出笼第821章 准备2第363章 肉搏战!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566章 俄荷谈判第290章 海军是一个体系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738章 最后的战斗第488章 艰难的选择第442章 合围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520章 陆军整备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
第361章 战列舰!第411章 战略布局第1357章 盲目乐观2第1408章 危机来临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49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二)第291章 德国访客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714章 举世震惊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258章 接战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9章 拜会布林(二)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375章 决战开始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948章 蚂蚁咬死大象第1299章 爆发第22章 来自英国的邀请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1254章 陷阱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1467章 修正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队第1120章 巨人杀手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430章 草原上的厮杀第1327章 抉择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283章 投降吧第672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47章 父子深谈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645章 追猎者的初战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115章 总结经验教训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1405章 虎啸法兰西5第836章 折戟的风暴突击队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904章 交换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914章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第839章 拿还是不拿?第28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496章 提尔皮茨到访第989章 余响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05章 李中堂的决断第979章 被骗了?第1349章 胜利or深渊?第1236章 蛟龙入海第997章 试探第960章 攻击开始第264章 弃子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447章 跨过黑龙江第1178章 分析与思考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436章 混乱的日本海第47章 父子深谈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487章 无畏舰第676章 四打六第1513章 目标东线!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223章 这是个陷阱!第219章 最终计划出炉第515章 俄国海军第一期扩张计划第55章 海军痼疾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356章 大格局第1359章 猛虎出笼第821章 准备2第363章 肉搏战!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566章 俄荷谈判第290章 海军是一个体系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738章 最后的战斗第488章 艰难的选择第442章 合围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520章 陆军整备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