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救灾

“唉,还能怎么安置,把我们圈在了这里,早晚两次稀的不能再稀的粥,火炭也就这么一点,如此而已。这里的人要熬到开春,那时候,城里的活就会多起来,大家去打点工,说不定就能赚到点钱,这样才能过活,可现在离开春还早,不知道还会死多少人呢!”

钟进卫听了不由一怔,就这样挨到开春?这里还能剩下多少人啊!

不行,自己得做点什么!至少要让朝廷多做点事情才行。能多救点就多救点,否则于心何安!

想到这里,钟进卫马上站了起来,对着顾百川道:“找人把他们一家带去我府上安置下。我们先回去和安贵义碰头。”

老人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就和一家子人一起站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就走,而是向他儿子要过了钟进卫给的那锭银子。在手里掂了掂量,然后对着他周围的那些难民道:“老朽一家子,承蒙公子收留,今衣食无忧,不再挣扎在生死一线。公子之仁心,老朽当换为衣食,代公子发给大家,请各位在此等候,一日之内,定当来此。”

说完,向四周一稽,才带上家人,跟随钟进卫离去。

钟进卫并没有走远,老人的一番话都听在耳朵里,不由得内心百感交集,古人赤诚之心,让大部分后人汗颜啊!

这一家人跟着钟进卫他们,在其他难民羡慕、恭敬的眼神中远去。

到达难民营地门口,五城兵马指挥司兵丁守卫之处,那边的兵丁早已禀告给了他的头目,此时那头目恭敬的迎了上来,是啊,东厂的人,敢不恭敬。

钟进卫问他道:“为何食物,煤炭如此之少?”

头目也看出钟进卫是这行人的头,不敢怠慢,回答道:“公子,小的们也不知道,上头就发下来这么多东西,定时定量,这个时候,没人敢昧着良心克扣的。”

钟进卫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也问不出什么来,就不再问了,直接要回马匹,前往东华门而去。

这些兵丁中的一个得顾百川吩咐,去找了辆车子,拉上幸运的一家人,往定府大街而去。

车上,老人的儿子见周围没了其他人,就开口道:“爹!”

老人知道儿子想啥,严肃的看着他道:“我们已蒙公子收留,比起那些还留在王恭厂的乡亲们,已幸运百倍,银子对我们来说已是锦上添花之物,而他们都还在苦海之中,随时可能死去。养善心,积善德,才会有好报,你明白么?”

看看儿子好像还是很舍不得那十两纹银,老人又教育道:“人在做,天在看,知恩图报是本份。我如此做,也转达了公子的一片仁心,替公子布施,不但乡亲们会感激公子,而且我们一家人,在公子心头也会有个好印象,你懂么?”

老人的儿子点点头,算是明白爹的一番苦心了。这么做,一举数得。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等安顿好了,你马上去采购些衣食送过去,记得了么?”

“是,爹。”他儿子认真的点了点头。

再说钟进卫一行骑马赶往东华门,在离开贫民区之后,总算又看到了生气,街道边上的酒楼,虽说不是人声鼎沸,但吃喝喧闹声也能不时传来,联想到自己的中午饭,一句不是很适当的诗忽然跳入了脑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由得暗暗叹气,情绪更加不好,也就不说话,只管埋头赶路了。

到了东华门之后,才发现安贵义他们还没回来。如果他们已经回来的话,刚才安置过去的一家人也会错过去而无人安置。这时间上是没安排好,急乱了。

当然,安贵义不回来,他就进不去紫禁城,见不到崇祯皇帝。想了想,就转身带马去东厂看看王承恩还在不在。

结果王承恩也已经回宫里去了,就只好又回转到东华门来等安贵义。

但光等不是办法,钟进卫思索了一会,摸出二十两银子给顾百川,让他去定府大街替换安贵义,并把这个钱给阿奇,让她把那老人的一家人和之前的三个姑娘都安排好,然后顾百川再护送阿奇回来。

顾百川估摸着在东华门,钟进卫应该没什么危险,再说有王鹏在,寻常几个人根本近不了身的,也就放心的去了。

钟进卫趁着等人的这个功夫,把自己知道的赈灾手段都想了一遍,挑了些应该符合现在情况的方法,一一记在心里。

没多久,安贵义骑马赶了回来。原来他和顾百川半路相遇。传达了钟进卫的指示后,安贵义就换了顾百川的马先赶回来。顾百川就驾车陪阿奇返回去安顿那一家人去了。

安贵义马上领钟进卫回偏殿,王鹏当然就回东厂去缴令了。

到了偏殿后,钟进卫让安贵义去找王承恩,就说我有急事想求见皇上,让他给安排下。

很快,王承恩亲自过来传诏,让钟进卫到文华殿觐见。

因为钟进卫还来不及去订做对应的伯爵服饰,所以就还是穿了那身布衣前去了。

到达文华殿,发现除了崇祯皇帝之外,还有内阁以及各部堂官都在。

行过礼仪后,钟进卫直接向崇祯皇帝禀报了王恭厂难民营的情况。

崇祯皇帝一听,大吃一惊。这些情况并没有人详细的报给他知道。他也只是以为有一些难民,在京师避兵灾而已。

没想到难民有如此多人,而且人命如此之贱,每天还有那么多死人。

没等崇祯皇帝发怒,户部尚书毕自严站了出来,奏道:“陛下,此事实在是因为朝廷无能为力,为免陛下忧虑,才未详细报与陛下知道。”

“无能为力?就一点米汤和寥寥无几的火炭给几万百姓?”见是毕自严,崇祯皇帝压制着自己的冲动,皱着眉头反问道。

“陛下,国库多年亏空,用于赈灾的预备仓已空了多年了。建虏肆虐,京师物资得不到各地的补充,日渐稀少,包括火炭。勤王军数量庞大,粮食不足以供应勤王军之用。现在难民早晚两次的粥还是从军粮里面挤出来的。”

崇祯皇帝听了,默然无语,处处用钱处处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下也怪不得毕自严了。

“孙师傅?”

“臣在。”

“你都看到了吧,建虏肆虐,大军云集,耗费钱粮无数,致使百姓受难。百姓进得京师,还要挨饿受冻。你处须尽快汰弱留强,遣回汰兵,减轻户部压力。早日击退建虏,还京师平静。”

“臣,遵命!”孙承宗带着一丝愧疚,躬身领命。

“有些人只知道朕心急,整天逼你们要干这干那,但他们就不知道朝廷,不知道朕等不起啊!”

“臣等不敢!”所有人都一起出言。

钟进卫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想起来了。后世有些网友批判崇祯皇帝的一个错处,就是说松锦会战的时候,就是因为崇祯皇帝不断下旨催洪承畴,才导致兵败,从而损失明军最后一支主力部队。

现在才是崇祯二年,松锦决战的时候是崇祯十三年,财政只会比现在更困难。那些网友要是也穿越过来,听听崇祯皇帝的难处,应该不会再有此责难了吧。

“各位臣工,可有什么好办法帮下那些难民,朕的子民?”崇祯皇帝沉默了会,然后又问底下的臣子道。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把他们遣散到几个周边地区,或许能好一些。”阁臣成基命出班奏道。

“不可,陛下,周边地区皆遭建虏肆虐,自身都难以过冬,更难言出力赈灾了,这些百姓出城不是死在路上也会死在所去城镇。”温体仁出班反对。

成基命转身看向温体仁:“那你可有何对策以解圣上之忧?”

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69章 汰兵得行第25章 拖拖拖第96章 灭口第504章 报纸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8章 结账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385章 开封府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58章 货币战争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751章 我来了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804章 月儿姑娘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744章 狙击手部队第768章 突围第227章 兄弟情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516章 阳谋第574章 应对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52章 救灾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252章 不甘认输第168章 银行第16章 面圣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93章 杀明军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701章 献宝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683章 没船真不方便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713章 灯下黑第30章 饷银(2)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第171章 盐政会议(1)第377章 叮嘱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315章 立威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594章 陷阱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68章 老少合谋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2章 相识第38章 两策之论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279章 杀奴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817章 坐地起价第614章 这是咋了第443章 中兴侯的鬼点子多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649章 跳雷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13章 辽东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695章 心肝疼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656章 第一次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567章 烦恼第281章 形势依旧严峻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279章 杀奴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34章 阎应芳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70章 汰兵安置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
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第69章 汰兵得行第25章 拖拖拖第96章 灭口第504章 报纸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8章 结账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385章 开封府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58章 货币战争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751章 我来了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804章 月儿姑娘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744章 狙击手部队第768章 突围第227章 兄弟情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516章 阳谋第574章 应对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52章 救灾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252章 不甘认输第168章 银行第16章 面圣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93章 杀明军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701章 献宝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683章 没船真不方便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713章 灯下黑第30章 饷银(2)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第171章 盐政会议(1)第377章 叮嘱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315章 立威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594章 陷阱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68章 老少合谋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2章 相识第38章 两策之论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279章 杀奴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817章 坐地起价第614章 这是咋了第443章 中兴侯的鬼点子多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649章 跳雷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13章 辽东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695章 心肝疼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656章 第一次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567章 烦恼第281章 形势依旧严峻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279章 杀奴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34章 阎应芳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70章 汰兵安置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