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两策之论

主敬殿内,只有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两人,并无外臣在内。

如果有外臣的,就算崇祯皇帝要求,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魏忠贤刚倒下不久,宦官干政的下场啊。

王承恩想了想,回禀崇祯皇帝道:“陛下,奴婢记得陛下刚登基之时,有下诏要求臣工:章奏冗长,不便省览,以后各衙门条陈章疏,务要简明,其字不出一千,如词意未尽,不妨再本具奏。”

稍微停了停,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奴婢以为,陛下之意即为提高效率,而观钟先生之法,却补了断句之误。毕竟凡夫俗子没有陛下之天份,如若官员之间或者官员领会陛下之意的时候,因为断句之误而办错了事,也甚可惜。”

王承恩看看崇祯皇帝微微点头,于是,就做了自己的总结:“钟先生之法,与陛下之要求,相宜得章,此为奴婢的一点浅薄之见。”

“不错,大伴能一下看到钟先生此法之妙。”崇祯皇帝笑着表扬了王承恩,想了想,又道:“大伴去传礼部尚书温体仁前来觐见。朕想推广此法,还得征求下礼部尚书的建议。”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而退。

崇祯皇帝坐在御椅上,把两幅奏章摆开并排放在一起,再细细的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笑容:钟先生,胸有大才,想法一个接一个。但其文采,呵呵,笑着不自觉得摇了摇头,这大白话啊,童生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奏章来啊,假如童生有资格写的话。

不大一会功夫,礼部尚书温体仁奉召前来觐见,刚来之前,心里还在琢磨啥事,最近陛下很不开心的,不会有什么倒霉事吧。

到了之后,发现崇祯皇帝脸色舒展,微带笑意,就知道不会是什么坏的事情了。

看到温体仁过来觐见,想起他和钟进卫曾经的对话,一起救驾的事情,不由得有了跟温体仁说笑的想法:“可知朕传卿过来所为何事?”

肯定不是吏治,建虏,勤王军相关之事了,这些事的话,圣上不可能带着笑意的。那么是何事呢,让陛下开心的,也没听到朝中有何喜事。

温体仁一遍想,一遍梳理可能性。忽然想起了难道是钟进卫醒了,刚好和自己也有关联,所以让自己过来了。

“陛下,可是钟进卫醒了?”温体仁试探道。

“呵呵,爱卿果然聪明过人,猜对了一半。”崇祯皇帝笑着表扬了下温体仁,然后继续说道:“钟先生不但醒了,还给朕出了两个主意,其中一个涉及到礼部,故传你过来商议商议。”

哦,这小子竟然醒了,不错,老夫以后应该能多个盟友。

“不知是何主意,陛下,可否让臣一观。”温体仁躬身道。

王承恩一直退在一边看着这对君臣的对话,对于崇祯皇帝现在的好心情也感到开心,主子难得露出笑容啊!

没等感叹完,就听到了崇祯皇帝的说话,忙上前去接过一份奏章,转递给温体仁。

温体仁很是好奇,不知道那个奇怪的钟进卫会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主意。展开奏章一看,一行行秀丽的字体跃入眼帘,不由一愣,怎么写的字像个妇人写的。不过马上醒悟过来了:钟进卫的字当初在那个所谓的黑板上看到过,难看的字体怎么能与此相比,应该是他的丫鬟代写的。

温体仁看起具体的内容来,马上发现是有关文章断句用的一些符号,句子结束,疑问,关联等等都有不同的符号相区分开来。

说真的,这些东西他本人是不屑用的,断句,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基本功。但看陛下的意思,是比较看重这些东西,并想推广,要不然也不会叫自己来。

想了下,确实也存在因为断句问题而发生的一些误解事件,或者是故意误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比如对圣人之言的断句,都断句为对自己有利的读法。如果有一套符号来规范的话,或许就减少了很多歧义,与一些重要公文或对应的要紧事项中不止出现传达有误的情况,看来要推广还是有必要的。

想到这里,温体仁把奏章一合,然后对着崇祯皇帝躬身道:“陛下,臣以为钟先生此套符号用于正式公文或要紧事项的传达,能保证意思的正确传达。故臣恳请陛下推行此法。”

嗬,不用崇祯皇帝开口,温体仁就把他的想法先说出来了,真是人精。王承恩在一边如是想道。

“这么说,你们礼部是同意推广这套标点符号了?”崇祯皇帝确认道。

“是的,陛下。”温体仁想着,这套东西对于所有人,并没有切身利害关系,推广并没有难度。

“好,此事就交给卿去做了。推广之后,奏章,公文等官方正式内容,包括布告等都需使用此套标点符号。至于民间诗词歌赋文章之类,无须要求。”崇祯皇帝见温体仁确认没有意见的,就把这事吩咐给了他。

“是,陛下。”温体仁拱手道。

吩咐完这件事,崇祯皇帝低头看向御桌上剩下的那封奏章,一时没有说话。

温体仁等了会,没发现崇祯皇帝有给自己看剩下的钟进卫的主意的意思,于是,就想告退。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抬起头来,开口了:“这些天的事,朕想爱卿应该都有看在眼里,不知有何看法?”

温体仁一愣,以为要给看那第二个主意呢,没想却是问过去几天事情的看法。低头想了一会,然后说道:“陛下,臣以为,钟先生说的一句话可以概括。”

崇祯皇帝一听,来了兴趣,显得更关注了。

“即为岳武穆的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前些天的事绝不可能发生。”

是啊,朕的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话,那还有建虏猖狂的份。崇祯皇帝的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光叹气是没有用的,崇祯皇帝问温体仁道:“爱卿可有良策?”

“臣以为,位居高位者,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另倡导廉政,打压贪fu,提拔有为官员,严肃大明律,发挥督察院作用,会有好转。”

崇祯皇帝微微有点失望,意料之中,但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大部分言论都是老调重弹,大家都这么说。意料之外是说位居高位者,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引导廉洁风气。其他大臣还没有一个敢说的。

“爱卿生活清苦,乃廉洁之臣,朕心甚慰。之前卿救驾有功,朕一直未赏,今次钟先生已醒,并给朕推荐了几个人,朕甚满意,且又给朕出了两策,朕想一并封赏之。”崇祯皇帝站起来,微笑着对着温体仁说道。

“臣之本份,不敢当赏。”

“朕意让你入阁,协助朕做好吏治。可好?”

入阁是每个文臣的终极目标,也只有入阁之后,才有希望当上内阁一把手,那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能得以施展。想到这里,温体仁躬身拱手道:“陛下,替君分忧乃臣之本份,只是阁臣按规矩,乃需廷推。”

“这个不用爱卿当心,爱卿有一大优点,朕以此提拔爱卿入阁,谅他们也无话可说。”崇祯皇帝很有把握的说道。

温体仁见圣上如此说,也就不再推辞,忽然想起一事,就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刚才所言封赏钟先生,不知如何向群臣宣布其来历?”

崇祯皇帝笑了:“这个,朕已和钟先生商量过,言其乃宋之后裔,来自海外,因思故国,特意回来的。”

“可何以到得宫中,因此得了救驾之功?”温体仁还是有问题。

“哦,这个,朕未深思,爱卿可有主意?”

温体仁没做细想,奏道:“陛下,臣路遇慕名前来京师之钟先生,交谈得知其见识广博,故引见给陛下,因此到得宫中,恰遇刺客行刺,故此有了救驾之功,不知可否?”

“哈哈,爱卿言之有理,事实确是如此!”崇祯皇帝一听,哈哈笑了起来,有此一说,就都圆起来了。

崇祯皇帝解决了又一个事情,心情很好,看到御桌上的奏章,就顺手说道:“钟先生另外一策,爱卿也阅下,看有何想法。”说完,示意王承恩把奏章转给温体仁。

温体仁想着,这个钟进卫又出什么主意,看圣上的意思,这份奏章,应该更为重要,前面如果言谈不欢的话,说不定自己还看不到呢。想到这里,不由有点好奇。

咋一看奏章之下,也是和崇祯皇帝一样的感觉,整一个奏章都是大白话,很是鄙视。不过对于内容,却越看越严肃,越看越认真。

虽然大白话很没有一点文学功底,可胜在直白,加之有标点符号作为辅助,整篇文章的意思一目了然,不会有误解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内容,让人震耳发聩,耳目一新。

自古以来,君主和武将之间一直是防之用之,防甚于用,以致于外敌入侵之时,武将之能力不能十全十的发挥,从而战事糜烂。此策却把监视将领之手段用到士卒军需上,掐将领之命脉却又不限制将领之发挥,且有层层监督,互相监督之手段,防其腐败。妙啊!妙啊!

不过,马上,他意识到这个奏章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当下就想向崇祯皇帝提出来,可又觉得有点不妥,一时有点两难。

不小心码过了十二点,就把今天的发了吧。

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701章 献宝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315章 立威第51章 难民营第618章 忧心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179章 兵书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654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810章 吃西瓜第819章 陈子壮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667章 攻势受挫第30章 饷银(2)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597章 胜利者第4章 相信(2)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305章 辽东汉人的希望第746章 天津卫第32章 反腐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3章 相信(1)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547章 有喜了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5章 偷鸡不着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334章 不摆谱第682章 突变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70章 汰兵安置第7章 变故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396章 我胡汉三回来了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5章 相信(3)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846章 攻取大员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86章 理想第13章 辽东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375章 断其根本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845章 北方舰队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336章 袁可立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46章 东厂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214章 万人敌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150章 各方涌动
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701章 献宝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315章 立威第51章 难民营第618章 忧心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179章 兵书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654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810章 吃西瓜第819章 陈子壮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667章 攻势受挫第30章 饷银(2)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597章 胜利者第4章 相信(2)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305章 辽东汉人的希望第746章 天津卫第32章 反腐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3章 相信(1)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547章 有喜了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5章 偷鸡不着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334章 不摆谱第682章 突变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70章 汰兵安置第7章 变故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396章 我胡汉三回来了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5章 相信(3)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846章 攻取大员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86章 理想第13章 辽东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375章 断其根本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845章 北方舰队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336章 袁可立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46章 东厂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214章 万人敌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150章 各方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