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见孙承宗相问,连忙恭敬地回答道:“下官前去收复各岛屿的时候,发现建虏并未有占领岛屿,只是破坏了事。另外岸上的兵力有所收缩,并没有年前那么多了。由此可见,建虏把主力缩回去了。”
孙承宗听了,明白卢象升的意思是说,中兴侯攻打海州的压力将会增加。因为建虏缩回去的兵力越多,到时候救援海州的兵力将越多,这点毫无疑问。
“其二,下官在收到中兴侯的传讯后,就去辽河探过一回,发现辽河右岸有建虏修建的堡垒,放置了投石车锁住河道。”卢象升继续说道。
孙承宗点点头,这应该也是应有之意。建虏既然要扼守河道,必然不会放着辽河不管。因为从海上能通过辽河直达牛庄驿,而牛庄驿又离建虏重要的补给基地只有四十里路,骑兵半天可到的路程。
他见卢象升已说完,便转向钟进卫说道:“建虏兵力收缩,辽河一线又有堡垒扼守河道。如此一来,恐怕中兴侯的新军未到海州,建虏的救援主力就已到了。”
文臣们听到孙承宗得到这个结论,不由得面面相觑。虽然他们也认可新军的战力强大,但要是让五千新军去面对几万建虏主力,并且还在对方的势力范围,还有城可依仗的情况下打,这到底能不能打赢就是个问题了。
要是这样都能打赢的话,新军都可以直接杀去沈阳算了。但这个答案,就是再理想化的人,都会觉得不现实。
一时之间,文华殿内又响起了“嗡嗡嗡”地声音。那些文臣在互相交头接耳,重新评估钟进卫的作战目标。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便咳嗽了一声,才慢慢止住了那个“嗡嗡”声。
钟进卫一见场面静了下来,便回答孙承宗道:“孙大人说得对,按照建虏的布置,就使新军失去了突袭海州,甚至是突袭牛庄驿的可能性。没有这个突袭的优势,要想让新军打下海州,很有可能会和建虏的援军对上。这也是陛下想着趁早打,让建虏的反应没有夏日时候那么快的原因。”
殿内的人见钟进卫也同意孙承宗的观点,不由得对这战事又减了一份希望。
钟进卫看到了他们的面色变化,马上语气一转,给他们提士气道:“不过,就算是和建虏主力对上,新军也不会怕。在海州区域,离辽河登陆点只有四十里,到时候撤回船上,建虏便无能为力了。如此一来,新军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接着钟进卫说得话,让文臣们重新有了信心。只听他对孙承宗说道:“孙大人,我之前说减少了几分胜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卢大人所说的两个原因,而是我对不惊动建虏的情况下,解决建虏堡垒的策??的策略没有把握。这事从来没试过,如果能成功的话,就能达到突袭的目的。”
孙承宗听到钟进卫竟然还有不惊动建虏,就能达到解决建虏堡垒的办法。不由得惊奇万分,因为他知道,那堡垒中肯定有烽火台。一打就会传讯千里,怎么会不惊动到建虏呢!
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向钟进卫提了出来,并问究竟是何法能有此效果。
钟进卫也不瞒他,当即向他说了自己的办法。孙承宗听得半信半疑,他问道:“他们真有此能耐?”
钟进卫把双手一摊道:“我也不知道,因此没把握,所以才把胜率降低了。”
孙承宗眉头一皱,姑且一试吧。他接着又问道:“刚才中兴侯说要向老夫求助,不知是何事?”
钟进卫点点头道:“正如孙大人所说,新军五千人有点少。因为不但要打下海州,还要以守住海州为目标。因此,我希望关宁军能协助新军攻打海州,并驻守在海州,牢牢地钉上一颗钉子在建虏的眼皮底下!”
关宁军虽然野战怂包,但守城是他们的强项。也因此,在打下海州后,由谁来驻守的问题上,他马上就想到了关宁军。
钟进卫一说完,孙承宗就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个没问题,老夫回去后就可以安排此事。”
“孙大人,如果可以的话,让辽东巡抚亲自领军。”钟进卫马上补充了一句。
后世有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钟进卫对关宁军并不放心,因此点了袁可立的将。
孙承宗人老成精,马上明白钟进卫话里的意思。他当即点头道:“只要他身体允许,老夫想着应该没问题。”
崇祯皇帝看着两个亲信臣子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了一致,心中暗自点头。
这样就最好了,协作方面就不会出现问题,也就不用自己出面,用圣旨的形式强制关宁军配合了。
因为圣旨不是万能的,底下的臣子接旨之后,阴奉阳违的事情就没少做。这打仗的事情,要是稍微有点差错,后果就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钟进卫没注意崇祯皇帝,仍然对孙承宗说道:“对于如何快速攻下海州,我还有一个想法,需要关宁军配合。”
“中兴侯请说。”孙承宗看着钟进卫说道。
于是,钟进卫又把他想的计策说了一遍,其实还是老办法了,让一边的卢象升暗自发笑,中兴侯就会来这一招。
孙承宗听了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接着,他又问了钟进卫几个问题,都被一一答复。
最后他没有问题了,便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此战值得一打。只要打好了,在几年内必然能把建虏赶回白山黑水去。”
崇祯皇帝听得很高兴,他见孙承宗这里已经商议完毕,就问其他臣子是否还有什么看法。
连最知兵,知辽事的孙承宗都没问题了,其他臣子自然就不会有问题。
于是,崇祯皇帝脸色严肃起来,他做总结道:“此战对大明至关重要,六部务必把各自的事情做好,不得妨碍新军的出征。登莱巡抚做好牵制,关宁军出兵协同新军出战,不得有误!”
“是,陛下。”所有人都站起来,面对崇祯皇帝齐声领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