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从贼

刘辩一时感觉自己失了兄长的威严,面上有些挂不住,低声怒斥道:“汝何以不知轻重?妄自离宫,却又不逃,回宫之后母亲必然要加罪于你,朕该如何是好?”

刘协只是不言,死死攥着皇袍不放,让张让也是一阵为难。

事实上带走刘协本就不是他的需求,只是和董卓的交易,顺带恶心一下何太后与何进。

按照计划,董卓会拖住在孟津的丁原,然后于小平津左近留人手接应。十常侍逃离后会先潜藏于北芒山,待天黑之后至小平津偷渡。

然后将刘协交给董卓,董卓会为他们打掩护,自并州潜逃塞外。

如今心思转动,兼之得到了天子配合,这位大宦官有些不想履行董卓的要求了。

十常侍只想着赶紧跑路,隐姓埋名过安生日子,带走刘协只会激怒朝廷,反倒于己不利。

事实上他们需要的只是董卓拖住丁原,十常侍自己也有人手可以渡河,放弃与董卓的交易也无妨,料董卓也不敢大肆宣扬。

但刘辩求恳之下,张让反倒不知该如何是好。

“罢了。”刘辩叹了口气,轻抚刘协的头顶,平静的道:“不走便不走吧,朕是天子,难道还真的庇护不了自己的幼弟?”

转头对张让道:“张常侍,你且藏于御辇内,朕会为你制造逃跑时机的。”

张让也是呼了口气,少个大麻烦终归会轻松不少,因为何进对于诛宦的态度事实上并不太积极。

一是为了夺权,二是为了揽士人之心,若十常侍真的远走高飞,何进也不会闲着大索天下。但若是带走刘协,何进怕是真的会全国通缉十常侍,那时候才叫无处可藏。

他恭敬的跪伏在御辇上,重重的叩了三个头,泣声道:“老臣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刘辩一时失语,十三岁的他还是第一次违逆何太后,做下如此大事。心中虽知不对,却又有一种莫名的不服气。

御辇内陷入了沉默,时间静静流逝,直到外面突然传来动乱声,御辇也停了下来。

三人对视一眼,刘辩大声问道:“外间何事喧哗?”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只听外面的卫士颤声说道:“启禀陛下,斥候探报,有贼寇意图袭驾。似乎是白波贼寇与南匈奴於夫罗,共约五千人。他们打着诛阉宦,清……”

“说,朕恕你无罪!”

“贼寇们高喊:‘诛阉宦,清君侧’。”卫士一口气说完,随即伏地请罪。

刘辩一时惊了,张让先是一呆,随即苦涩一笑,看来自己是真的小看了那位并州牧,倒是成了他的棋子。

……

李澈心急火燎的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不时的唉声叹气,倚靠在墙上的荀攸无奈的道:

“明远,急也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刘君他们已经追了出去,大将军也加派人马通知各方。只要消息传到,送殡队伍里的袁本初等人反手即可擒下阉竖。”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先前为了保密,未曾告诉荀君,十常侍勾连了并州牧董卓。”

荀攸顿时色变,李澈顿了顿,接着道:“还有袁司隶,很可能也勾连了董卓。”

听到这个更加可怖的消息,荀攸反而冷静了下来,蹙眉沉思。

半晌后,荀攸幽幽道:“袁本初断不会背叛汉室……至少现在不会。如此一来,董卓反倒成了各方中心,最有主动权的一人。呵,如果是袁本初和张让主动勾连那也罢了,若是董卓先伸手……他属下有能人啊。”

李澈微微色变,脑海里顿时浮现了一个人名,那位在《三国志》里与荀攸并称的大才,洞悉人心,运筹帷幄的毒士。

“出事了!李侍郎快过来。”吕韵急切的声音传来,李澈与荀攸大步上前,远远望向送殡队伍。

只见长长的队伍出现了不规则的扭曲,护卫的军士也改变了阵型,虽然因为太远而看不真切,但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再次远眺,却见更远处烟尘滚滚,似是有大军行进。

李澈喃喃道:“这是从哪来的军队?”随即猛的对着侍立的卫士吼道:“速去通报大将军,整军备战!”

荀攸闭目叹道:“袁本初,董卓,引狼入室矣!丁建阳何在啊!”

……

“董牧伯大驾至此,原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丁原带着吕布一脸笑意的迎出营门,拱手施礼道。

董卓哈哈大笑,上前回礼道:“建阳公言重了,卓一介粗鄙之人,不敢当建阳公‘牧伯’之称。”

“当得,当得。董公战功赫赫、威震凉并,实乃大汉梁柱。原一介后进之辈,自然要恭敬以待。帐中已略备薄酒,请董公入内一叙。”

丁原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董卓的战绩和资历都远非丁原可比。桓帝之时董卓就曾带兵大破匈奴,其后镇压羌人、黄巾,端的是战功彪炳,煊赫一时。

董卓早在熹平年间就曾担任并州刺史,而丁原乃是去年方才崭露头角,前并州刺史张懿被休屠各胡攻杀,丁原临危受命,才继任并州刺史,与董卓完全没法比。更别说董卓如今还有爵位在身,正经的食邑千户斄乡侯。

董卓似乎很是满意丁原的姿态,笑着点头道:“建阳有心了啊,那便入帐再谈。”

几人入帐就坐,吕布侍立身后,丁原开口道:“董公来意,原已尽知。然军令如山,未得大将军之令,原断不敢放董公渡河,还望董公见谅啊。”

“建阳说的哪里话,卓岂会让建阳难做?无须建阳为难,卓所需兵马早已渡河完毕,还请放心。”

“好啊……什么!”丁原的笑容顿时凝固,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董卓。

“奉先啊,过来吧。”董卓对着吕布轻轻招手道。

丁原不敢置信的看着吕布,他一直亲信善待的主簿。只见吕布恭敬的走到董卓面前,单膝跪地低头道:“拜见主公。”董卓亦是满脸笑意的伸手扶起了吕布,好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样。

“你!你这奸贼!”丁原气的几欲吐血,没想到自己的亲信竟然会从贼。

吕布漠然开口道:“董公奉袁太傅之召进京诛宦,丁都尉还是莫要阻拦的好。”

丁原顿时惊骇莫名。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绍阴违进令,假太傅袁隗之命召卓诛宦,卓假以其命间丁原主簿吕布,并施以财物。布遂叛原,纵卓渡河。

——《季汉书·世家第二》

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动(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谋权(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变(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与臣(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端(中)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争(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一百五十章 惊变(中)第五百三十章 关中动乱(一)第二十二章 蹇硕伏诛第九十三章 群英荟萃第一百三十五章 严刑慎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商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营与守营(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谈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断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三百七十一章 蓟侯(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与抚第三百一十章 风水轮流转(中)第八章 袁公路第五百零六章 决定(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谍中谍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开端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五十九章 从贼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断(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罪(上)第五百六十章 诱之以利(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汤与细作(下)第四章 吹捧第一百零七章 道别第一百八十八章 爱诸将妇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刘表(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宫变(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赏罚(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动(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三百章 功利与道义第四十章 崩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计(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斗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六十九章 虎痴第三百九十五章 临战决议(上)第一章 初见第十七章 鸿德门前第四百四十三章 释权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胜五败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赵子龙(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动第七十九章 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孙文台第九十一章 开幕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雄起(上)第三百零九章 风水轮流转(上)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第一百五十五章 议罪(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梦(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一百零七章 道别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刘表(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三百章 功利与道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续)第五章 党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十五章 英雄第七章 袁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论官(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应(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五)第九十二章 决斗第一百六十二章 战端(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队
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动(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谋权(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变(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与臣(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端(中)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争(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一百五十章 惊变(中)第五百三十章 关中动乱(一)第二十二章 蹇硕伏诛第九十三章 群英荟萃第一百三十五章 严刑慎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商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营与守营(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谈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断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三百七十一章 蓟侯(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与抚第三百一十章 风水轮流转(中)第八章 袁公路第五百零六章 决定(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谍中谍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开端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五十九章 从贼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断(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罪(上)第五百六十章 诱之以利(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汤与细作(下)第四章 吹捧第一百零七章 道别第一百八十八章 爱诸将妇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刘表(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宫变(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赏罚(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动(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三百章 功利与道义第四十章 崩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一百六十九章 联姻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计(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斗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六十九章 虎痴第三百九十五章 临战决议(上)第一章 初见第十七章 鸿德门前第四百四十三章 释权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胜五败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赵子龙(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动第七十九章 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孙文台第九十一章 开幕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雄起(上)第三百零九章 风水轮流转(上)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不同第一百五十五章 议罪(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梦(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一百零七章 道别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刘表(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三百章 功利与道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续)第五章 党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十五章 英雄第七章 袁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论官(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应(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五)第九十二章 决斗第一百六十二章 战端(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