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恩赏难为

第483章 恩赏难为

“放!”

“轰轰轰——”

秋七月,在大明内部热火朝天的推行蒸汽机与抽水机,不断对西北和北方农业、矿业进行政策恢复的时候,距离大明数万里外的昆仑洲却炮声一片。

在平原上,数十门沉重的大炮正在对轰。

“有明朝鲜”与“有明日本”两面旌旗隶属两方阵营,乌泱泱聚集了近万兵马。

除了他们,还有被他们简易武装起来的数万昆仑奴隶。

石质炮弹在平原上飞跃,砸入敌军阵营之中,充当仆从军的昆仑奴们看着前方同伴血肉横飞的画面,不由得两股战战,更有甚者试图逃跑,可却被比他们个子矮小许多的日本武士当场斩杀。

在第一轮的试探性炮击过后,两方大军开始向着对方压进。

赤膊上身,手持丈许长矛的昆仑奴在监督下开始冲锋,他们的厮杀无疑是惨烈的。

由于没有甲胄,但凡被长矛刺到,他们的性命便只能终结于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麾下的昆仑奴不过交战死了数百人,便已经各自溃逃回到本阵。

“这些昆仑奴,果然只能作为矿工来使用,他们配不上足轻的称号!”

马背上,个头略微高大的一名青年将领皱眉叱骂,而他就是当今日本天王,足利义嗣的异母弟梶井义承

他成为了幕府在昆仑洲的征奴将军,节制关东与幕府所派的一万两千兵马。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在不断的征讨昆仑奴,并将昆仑奴抓捕来开采金矿,不过期间不免与朝鲜的摩擦越来越大。

原本在《洪熙划线》后,双方保持了好几年的和平,但随着朝鲜人在半个月前针对的一场袭击下,日本一方损失了近六千两黄金。

这可是六万贯,几乎等于幕府十分之一的收入,所以梶井义承自然不会咽下这口气。

他开始集结军队与昆仑奴,要在这里给朝鲜人一个好看!

在他的指挥下,日军的火枪队开始上前,他们所使用的火枪是仿造明军火绳枪的火枪,不过他们只学到了形,并没有学到精髓。

故此,他们手中火绳枪的威力与射程远不如明军曾经的火绳枪。

除了火器,他们也学习了明军的战术,所以他们持着火绳枪步步急逼,而朝鲜一方则是以弓箭对敌。

在足利义嗣上位后,日本与明军常常贸易甲胄,故此他们的甲胄基本就是小号的明军扎甲。

他们效仿明军,使用厚重的扎甲越过了朝鲜人的箭雨,最后在距离朝鲜军二十步的地方举起了手中的火绳枪。

一千名火枪手在短暂的火绳燃烧后,手中的火绳枪瞬间打出填装好的弹药。

他们的火枪只是仿冒品,除了多了一根火绳,以及枪管延长外,其余功能仍旧是火门枪。

可即便如此,这样近的距离下,他们还是打出了不俗的伤亡。

“啪啪啪——”

枪声作响,上百名朝鲜兵卒被击中倒下,而这时朝鲜两翼的数百名骑兵开始发起了冲锋。

他们要趁日本射击结束的时间突袭日本的军队,而对此,梶井义承早有准备。

“冲锋!!”

梶井义承拔出自己的武士刀,向前方空气挥砍。

在他的号召下,数百名日本骑兵发起冲锋,同时日本阵中足轻也开始发起冲锋。

梶井义承要一举重创朝鲜,他相信除了天朝,没有人能与勇敢的日本武士短兵相接!

“杀!!”

一时间,双方两万人保持军阵开始碰撞,日军火枪队迅速撤回了本阵,朝鲜与日本骑兵开始在平原上纠缠,向南不断缠斗而去。

正面战场上,双方步卒发生碰撞,短兵相接打得血肉横飞。

那些昆仑奴何曾看过这样规模的战争,手里拿着长矛站在后面畏畏缩缩,根本不敢上前搏杀。

即便督战队杀了数百人,却也根本无法让这群昆仑奴上前。

他们的胆气,早就在常年的淘金生活中被消磨殆尽了。

从午后到黄昏,一场厮杀下来,日朝双方各自死伤数百兵卒,昆仑奴却死伤上千。

眼看无法决出胜负,双方各自鸣金收兵,各自退兵五里扎营。

夜间,双方军营充斥着哀嚎声。

也在这种时刻,一支百余人的队伍乘骑高大战马从东方疾驰而来。

双方的塘骑都探查到了他们,原本有意呵斥的他们,眼见火光中走出“朙”字旌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明军就地扎营,并让两军塘骑各自前去召自家主帅前来。

半个时辰后,明军的营盘已经扎好,尽管只有百余人,但面对这数万军队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也在营盘扎好的同时,日本的梶井义承与朝鲜的权向善共同身穿甲胄,带着百余名护卫出现在了明军营盘前。

“收缴兵器,只有你们二位能入帐!”

站在营门前的总旗官对梶井义承与权向善吩咐着,而他们也心甘情愿的拿出了自己的武器上交,仅穿甲胄走入营盘内。

他们来到一顶大帐前作揖行礼:“下国臣子梶井义承(权向善),参见天使!”

“我乃昆仑宣慰司主事孟冉,谁给你们的胆子在此地兵戎相见?!”

一道青年身影走出,他年纪莫约二十上下,担任的官职为昆仑宣慰司正六品主事。

尽管只是天朝正六品官员,但对于二人来说,却权比自家国主。

“回天使……”

梶井义承连忙解释他们交战的原因,而权向善闻言也连忙为自己开脱:“天使,这都是他的污蔑之词!”

“我准许你说话了吗?”

孟冉皱眉瞪了一眼权向善,权向善连忙低下头,而梶井义承则是脸上露出轻笑,随后与孟冉解释起来。

当他说完一切,孟冉这才询问他:“现场可有找到朝鲜遗留的证据?”

“自然有,下臣已经带来了,就在营盘外!”梶井义承连忙回应。

“带上来。”孟冉颔首示意他把东西带上来,梶井义承见状连忙转身去取证据。

在他走后,孟冉这才皱眉看向权向善:“你老实交代,到底有没有袭击?”

“下臣……”权向善松了一口气,眼见天使站在自己这边,他连忙道:“确实袭击了,但我们并没有抢到他口中所说的六千两黄金,仅拿到了三千两,其中有一千两是准备贡献天朝。”

权向善将真实数目的六千两说成了三千两,并承诺贡献一千两给天朝,意思实际上就是孝敬孟冉。

孟冉闻言颔首:“如果证据充分,那我也帮不了你,你自己小心些。”

“臣领命……”权向善脸上露出笑脸,而后在听到身后脚步声时连忙恢复刚才忐忑的表情。

这时,梶井义承带着两名由明军押解而来的赤膊男人走到帐前作揖:“天使大人,这就是我的证据,这是他们的军籍牌!”

梶井义承将两块朝鲜的军籍牌双手呈上,这一幕让权向善脸色难看,孟冉则是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假装威严的接过。

“嗯,确实是朝鲜的军籍牌。”

他将目光投向了权向善,显然要是权向善说不出什么话来,那他也没办法了。

“天使,这次的袭击是他们两人私自下令,我并不知情,况且我们也并没有抢夺什么黄金!”

权向善就是咬死了没抢到黄金,这把梶井义承气得够呛。

孟冉见状瞬间把军籍牌摔在地面,佯装暴怒:“人证物证确凿,你还不认罪?”

“天使,臣冤枉啊!”权向善跪在地上哭诉道:“日本有兵一万二,而我朝鲜不过九千,如何能抢掠实力比我们强大的他们。”

“胡说八道!”梶井义承的汉话说的很好,他对孟冉作揖道:“大人,他分明就是要贪墨黄金。”

“这笔黄金,是国主特意交代让我运往天朝朝贡和贸易的黄金,他抢的不是黄金,是日本对天朝的贡物!”

“荒谬!”权向善一听梶井义承把帽子扣的那么大,顿时就停止哭泣反驳起来。

强抢贡物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万一洪熙皇帝生气,那朝鲜可是有灭国之危的,他自然不敢认下。

“天使如果不信,可以彻查朝鲜的账目,他们绝对不可能多出六千两黄金!”

梶井义承倒是聪明,知道让孟冉查账。

见状,权向善也只能无奈低头:“天使,下面人确实送来过一笔黄金,但只有三千两,没有六千两。”

“天使,我这里有账本为证!”梶井义承连忙打断,同时从怀里掏出了一本账本。

孟冉脸色不太好看,眼看一千两黄金打了水漂,他心底也难受。

在他接过账本后简单翻阅,他这才皱眉道:“这账本上怎么只有五千六百七十二两黄金?”

“回天使,这是因为我们有一笔还没有记录在册!”梶井义承感到了头疼,孟冉闻言也皱眉道:

“你的账本也只能证明有这笔黄金,至于剩下的三百多两……”

“天使,我们愿意交出这五千六百七十二两黄金。”权向善一听还可以保留些,顿时承认了这笔账。

他的话,让孟冉知道刚才自己也被权向善骗了,瞬间他就冷着脸道:“伱答应那么果决,看样子是真的有六千两了。”

“并未,臣只拿到了五千多两,中途还掉了一些,被他们捡了回去。”

权向善知道孟冉不太高兴,故此暗地里使了眼色。

见状,孟冉只能压下脾气,转头对梶井义承说道:

“我让他们归还他们抢走的,至于账目上没有的,我便没办法了。” “这……”梶井义承脸色不好看,三百多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都能养几百个足轻了,更何况他们今日打仗死伤不少。

“就这样定了。”

孟冉合上文册,将文册递给了梶井义承。

梶井义承见状,只能无奈吃下这口哑巴亏,用愤怒的目光死死盯着权向善。

权向善无视了他的目光,对孟冉作揖道:“天使,我们清晨将黄金送来。”

“速去速回!”

孟冉交代一声便拂袖入帐,权向善见他走入帐内,当即挑衅的看了一眼梶井义承。

“狗仗人势!”梶井义承朝着他低声暗骂,权向善脸色一黑,转身快速走出了营盘。

梶井义承见状也对帐篷内的孟冉作揖,随后转身走出了营盘。

几个时辰后,权向善带着十余名护卫将十一个小箱子扛到了营盘之中,并将其中一个放到了孟冉的面前。

“大人,这是送给天朝的礼物,请您收下。”

“好,你可以退下了。”孟冉还是不满意权向善盘算自己的事情,权向善见状也不好说什么,毕恭毕敬的作揖回礼后,转身带着众人离去。

命人将箱子收下后,孟冉才通知梶井义承来领走其余十箱黄金。

原本的六千两,他只带回了五千两,而孟冉的箱子里却装着五百两的碎金。

梶井义承在得到黄金后便带着军队趁清晨撤军了,权向善见状也拔营撤军。

在他们走后,孟冉看着自己装着黄金的箱子轻笑,旁边的一名吏员也跟着笑道:“主事,这起码得有五百两吧?”

“差不多。”孟冉轻轻颔首,笑道:“取出二百两上交朝廷,留下三百两等我三年任期到了回北京给我爹置办寿礼。”

孟冉的父亲,便是时任大宁都指挥使,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辽国公孟章。

作为孟章的次子,孟冉出生在洪武三十三年,正值渤海军挺进江淮的时候。

故此,在孟章帮助朱高煦安定天下再返回渤海的时候,孟冉已经四岁了。

即便如此,繁忙的政务和招抚工作也疏于对孟冉的管教,反倒是比他年长五岁的大哥孟懋时常被自家父亲带在身边。

再过两年就是自家父亲五十岁大寿,自己在昆仑洲积攒的金银,足够置办一件好的礼物了。

想到这里,孟冉不免露出笑意,希望自家父亲这件事后能高看自己一眼。

故此他不免对吏员补充道:“对了,交给朝廷的二百两黄金里,记得附上这件事的奏疏,知道了吗?”

“下官明白,下官返回麻林地后便操办。”吏员应了一声,随后孟冉也开始吩咐拔营回麻林地。

几日后,二百两黄金与奏疏被送往了北京,而与此同时的北京城却显得格外忙碌。

朱高煦不想提前对老挝改土归流,但架不住老挝的土司自寻死路。

六月初四,老挝宣慰使刀线歹率领土兵二万袭击车里府,与驻扎车里府的沐晟交战。

刀线歹依仗车里府地形复杂,趁着雨季驱使象兵与明军交战,明军火器在雨季难以使用,故此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死伤。

沐春得知前线情况,率五百轻骑南下,并传令驻扎在镇康的王兆驰援。

王兆率本部三卫兵马南下,与沐春在普洱府汇合后南下车里。

赶赴前线后,沐春接过沐晟手中兵权,节制王兆并开始反击。

虽然雨季无法使用火器,但沐春拿手的也不仅是火器。

六月十七日,沐春趁大雨骤停发起奇袭,直捣老挝土司军营,策马突入军营之中,瞿郁瞿陶两兄弟在乱军之中搏杀,突斩刀线歹之子刀歹干。

刀线歹惊惧后撤,沐春亲率五百骑兵追击,逐刀线歹至澜沧江。

刀线歹见状组织近万溃兵反击,沐春见状丝毫不惧,率五百骑兵策马突入阵中,仗四蹄践踏其阵。

瞿郁、瞿陶与王兆左右奋击,何福之子,宁远侯何絾斩刀线歹大纛,土兵见大纛倒下,纷纷跳入澜沧江逃命,溺死甚多。

刀线歹命人劈砍树木,抱浮木逃遁澜沧江河南,往卯新逃窜而去。

此役沐春大破杀土兵二万,斩首六千余级,俘八千余人,溺死三千余人,仅有不到两千人跟随刀线歹侥幸逃回琅南塔城。

七日后,刀线歹遣使请降,献上驯象十头、象牙二十对、犀牛六头、香料十箱、金银器两箱。

消息传到北京,朱高煦赏赐沐春铜矿一座,赐沐晟车里侯,王兆镇康伯,瞿郁、瞿陶、何絾彩币三百枚,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

兴许是年纪太大,王兆病逝在返回镇康途中,享年六十四岁。

朱高煦得知消息后,追赠王兆为镇康侯,谥忠毅,赐祠于镇康,其爵位由其长子王魁袭爵。

王兆病卒归途的消息传到陇川的时候,王瑄正在围剿孟养叛乱的土司,得知朝廷的恩赏,当即上疏朱高煦感激恩情,在勐定的王魁也同样上疏替父谢恩。

似乎是老将逐渐退场,坐镇西川,专门负责经略大雪山的瞿能也上疏致仕,朱高煦几番挽留不得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致仕,并调瞿郁节制四川行都司。

八月中旬,镇守哈密的平安病卒,朱高煦闻言追赠他为海西侯,仅授了他儿子平毅正二品的散阶。

兴许是考虑到燕府诸将的情绪,朱高煦没有给平安谥号,但即便如此,燕府诸将还是略有不满,毕竟靖难之役中,平安没少杀燕府的人。

只是对于这些不满,朱高煦都压下来了。

在压下舆论后,朱高煦也得考虑平安死后的哈密该由谁接管了。

九月初五,朱高煦在哈密府设西域都司,令陈懋出镇哈密,任西域都指挥使。

在陈懋出镇哈密后不久,吴高病卒兰州。

对于吴高的身后事,朱高煦显得十分头疼,毕竟相比较平安,吴高杀死的渤海弟兄可不少。

如他预料一般,吴高病卒后,许多渤海将领便纷纷上疏,不断数落着吴高曾经阻挡渤海军南下,给渤海军造成麻烦的事情。

诚然朱高煦回想起来也十分厌恶吴高曾经的手段,但吴高毕竟是大明的有功之臣。

十月初一,历经半个多月的扯皮,朱高煦最终敲定了吴高的事情。

“追赠吴高为江国公,赐葬紫金山,谥号武烈,其子吴升袭爵!”

奉天殿上,朱高煦在常朝宣布了这则事情,而这可比平安的追赠要让人难以接受太多了。

“陛下,臣以为不妥!”

“陛下,臣亦以为不妥!”

“陛下,吴高虽有功,但不配获此谥号!”

“陛下……”

朱高煦的旨意宣传后,渤海一系的李失、李察等人便炸开了锅,纷纷表示了反对。

吴高的战术他们至今都能回想起来,甚至几十年后都不能忘,因为太恶心了。

面对诸将的话,朱高煦摸了摸八字胡没有说话,只是扫视庙堂。

庙堂上,但凡年纪三十五朝上的武官都在弹劾吴高,就连部分年轻文官也跟着弹劾。

他们要么被吴高害死了麾下弟兄,要么被吴高害死了父兄,对吴高恨不得食其肉,毁其骨。

朱高煦本以为江南的那群家伙会为吴高说两句话,结果他们闭着嘴巴低着头,好似鹌鹑般。

如此情况,朱高煦只能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其实以吴高的能力,朱高煦很是希望他能入朝担任在京武官,可他跟错了人,还害死了自己太多兄弟。

只是他的功绩放在那,不管是洪武年间的练兵平叛,还是永乐年间的改土归流,于大明来说,他都有功劳。

类似他这样的人还有李景隆、徐凯、刘真,但他们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入朝,只能在外戍边。

想到这里,朱高煦不免叹气。

“唉……”

他一声叹气,群臣纷纷闭上了嘴,而他见状也开口道: шшш¸тTk дn¸c○

“吴高在永乐间改土归流,累功多年而难以封赏,全因我照顾尔等情绪。”

“昔年清君侧时我便说过,他与朕各为其主,故此并无过错,反而对大明朝有功。”

“若真的有错,有怨念,你们也当将怨念放到把我们逼得靖难的人身上。”

“如今来看,这些话你们是全然忘得一干二净。”

“吴高与尔等乃私怨,如今人走茶凉,何必还要苦苦相逼呢?”

“吴高的功绩配得上这个待遇,尔等若是埋怨,便埋怨朕吧。”

朱高煦话音落下,起身便向奉天殿后走去。

鸿胪寺卿见状,当即唱声:“散朝!”

“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唱声,朱高煦听着却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此举或许会伤了一些人的心,但现在的他得顾全大局。

如果吴高这样的功绩都得不到追谥,那其余的洪武遗臣武官会怎么想呢。

走出奉天殿,朱高煦看了一眼阴沉的天空,轻叹了一口气……

第364章第28章 潜龙在渊211.第211章 危机四伏170.第170章 野人来投192.第192章 兵者诡道第428章 其势可谓第383章 河中风云第439章 祖传画饼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346章 永乐五年239.第239章 负债累累208.第208章 晏驾归去第63章 书房论兵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第92章 鸟尽弓藏178.第178章 得寸进尺第519章 长治久安第396章 先甜后苦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166.第166章 父子相见第121章 除夕守岁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119章 心态转变第38章 宋国公府第451章 繁花似锦第431章 硬顶上第40章 燕府三子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55.第255章 渡海登陆第361章 轻敌冒进第8章 徐氏治戎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第111章 喜事连连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396章 先甜后苦第47章 东宫名录278.第278章 年号永乐第470章 洪熙元年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403章 养倭为犬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97章 龙江船厂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526章 扶危济困第88章 晋府难安第359章 自由贸易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90.第290章 沿海商帮第398章 大发战争财243.第243章 月漾桥之战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25章 春和宫内188.第188章 黄雀在后第24章 领功受赏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372章 色厉内茬第514章 南杨北王第431章 硬顶上第86章 施以恩惠第387章 中亚老四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47.第247章 三方拉拢第424章 燕台虎峪281.第281章 螳臂当车者145.第145章 关外之王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370章 父子合谋第370章 父子合谋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116章 末路尽忠第92章 鸟尽弓藏第26章 羽林左卫第114章 东宫三杰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367章 调停诸国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426章 疯狂作死第3章 燕府虎儿290.第290章 沿海商帮151.第151章 风雨前缀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请假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530章 世界局势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第359章 自由贸易295.第295章 筹谋安南第21章 权力游戏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517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第43章 春和不和
第364章第28章 潜龙在渊211.第211章 危机四伏170.第170章 野人来投192.第192章 兵者诡道第428章 其势可谓第383章 河中风云第439章 祖传画饼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第346章 永乐五年239.第239章 负债累累208.第208章 晏驾归去第63章 书房论兵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第92章 鸟尽弓藏178.第178章 得寸进尺第519章 长治久安第396章 先甜后苦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166.第166章 父子相见第121章 除夕守岁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119章 心态转变第38章 宋国公府第451章 繁花似锦第431章 硬顶上第40章 燕府三子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55.第255章 渡海登陆第361章 轻敌冒进第8章 徐氏治戎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第111章 喜事连连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396章 先甜后苦第47章 东宫名录278.第278章 年号永乐第470章 洪熙元年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403章 养倭为犬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97章 龙江船厂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526章 扶危济困第88章 晋府难安第359章 自由贸易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90.第290章 沿海商帮第398章 大发战争财243.第243章 月漾桥之战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25章 春和宫内188.第188章 黄雀在后第24章 领功受赏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372章 色厉内茬第514章 南杨北王第431章 硬顶上第86章 施以恩惠第387章 中亚老四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247.第247章 三方拉拢第424章 燕台虎峪281.第281章 螳臂当车者145.第145章 关外之王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370章 父子合谋第370章 父子合谋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116章 末路尽忠第92章 鸟尽弓藏第26章 羽林左卫第114章 东宫三杰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367章 调停诸国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426章 疯狂作死第3章 燕府虎儿290.第290章 沿海商帮151.第151章 风雨前缀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请假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530章 世界局势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第359章 自由贸易295.第295章 筹谋安南第21章 权力游戏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517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第43章 春和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