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

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弥漫。

镇军将军府已经大变模样。

如果说之前仅仅只是一个庄园的话,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介乎于坞堡、城池之间的存在。

又厚又高的围墙,几与城池无异。

门楼、角楼的存在,又是坞堡的明显特征。

入得门楼后,有三进房屋,最后一进前甚至还挖了个小池塘,池塘旁边则是竹林,后面则是一字排开的四个谷仓。

前两进各置左右厢房,规模不小,但不是住人的,而是给幕府官员办公所用。

当然,我们都知道,幕僚也分三六九等。

在第一进左右厢房办公的多为诸曹掾之类的下级幕僚,以及一部分中级幕僚。

第二进左右厢房的多为长史、司马、参军、从事中郎之类的中高级幕僚。

最后一进没有厢房,但单独辟出了几個房间,甚至安排了仆婢定期洒扫。

很显然,这里属于军司邵勋。

军司地位有多高,看看诸葛亮之于刘备就知道了。但问题是,有必要和主公家毗邻而居吗?

当司马毗来此拜访军司邵勋,下意识看了眼他的书房,隔壁就是母亲的居所,这谁安排的?

“大王。”军谘祭酒闾丘冲捧着一个装文函的木盒,正从前院过来,见到司马毗时,连忙行礼。

“闾丘祭酒。”司马毗草草回了个礼。

这个闾丘冲,以前在太傅幕府当长史,后来入朝当尚书郎,现在又回来当军谘祭酒,兜兜转转,也是个小人。

“大王可是来见军司?”闾丘冲问道。

他不知道司马毗正在腹诽他。

他的“格局”岂是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可猜度的?

在太傅幕府当长史,那是感念太傅的知遇之恩。

入朝为尚书郎,则是忠于天子,想要匡扶社稷。

现在回兖州幕府当军谘祭酒,则是想为桑梓尽一份力。

逻辑自洽,没有任何问题。在这件事上,闾丘冲的“道心”不会出现裂缝。

“呃,正是。”司马毗说道:“有些疑难正要请教。”

说完,他挥手让身后两人退去。

闾丘冲看了一眼。

那是新蔡王、任城王之子,在东海王身边伴学、游艺。

二人不再说话,一前一后入了内。

书房中还有一人,正是从山简幕府回来的卞敦,太妃介绍的,比闾丘冲还先出任军谘祭酒。

卞敦之父卞俊,曾为廷尉。

俊兄弟六人,曰粹、裒、纯、湛、精、俊,俗谓“卞氏六龙”,乃济阴大族,在兖州也是排前三的豪门巨室。

近十年来,因为战乱的关系,卞氏六龙散往各处。

卞粹被长沙王司马乂所杀,其子卞壸逃回老家,后到徐州幕府投奔大舅哥裴盾。

裴盾降赵固后,卞壸南奔建邺,任司马睿幕府从事中郎。

严格说起来,卞壸和邵勋算是事实上的连襟。

卞裒这一支一直在关西为官,都督某州军事,现在还住在关西。

卞纯这一支在蜀中。

卞湛曾任骠骑将军,卞精曾为司空,这两支一部分人南渡了,一部分人留在老家。

卞俊这一支同样南渡了,不过随着卞敦从荆州回兖州任职,倒算是逆行回流了。

邵勋的两个军谘祭酒都来自兖州,其实只是兖州幕府的一个缩影罢了。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幕府会逐渐本地化,最多再给青徐士人留点位置,其他地方的人多半没机会了。

“任城王改封濮阳王一事,应无大碍。”卞敦正在向邵勋汇报:“自濮阳王臧被杀后,濮阳国已十年无主。这十年,朝廷多事,也没人给濮阳除国,或择宗室改封。”

“那就这么定下吧。”邵勋说道:“任城王济改封濮阳王,任城国三县并入高平,我还要再安置一千八百余户‘百姓’。”

“是。”卞敦应道。

陈公这是看上任城王的地了。

但任城王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之前被司马越束缚在范县,现在被天子拘束在京城,任城国的任城、樊、亢父三县一直是朝廷委派的内史在管理。

任城王的封地上,亦只有五十名守士。此番匈奴入寇,任城国损失惨重。不过,比起来回拉锯过很多次的濮阳国来说,任城三县还是要比濮阳五县的产出高,对任城王司马济来说,这次改封绝对是一大损失,但他确实没办法。

至于邵勋安排的一千八百户“百姓”是什么人,卞敦接触了一些文函后,略略知道了,其实就是所谓的“府兵”。

陈公打算把义从军的步卒剥离出来,安置到任城三县,充任府兵。

再加上牙门军那批人,新高平郡十县将有五千七百府兵,算是兖东诸郡国的头号武力了。

而提到府兵,卞敦就觉得很费解,为什么叫“府兵”,而不是别的什么兵?

而且,他觉得陈公似乎在改制。

这种事情就比较敏感了,改革官制、军制不是一个方伯能做的,他没有这个权力。

好在陈公似乎比较小心,至今是把府兵作为屯田兵在使用,没有专门设立管理府兵的官员、官府。

卞敦猜测,这个官府肯定已在陈公心中酝酿许久了,应该叫“某府”。

想到这里,突然发现司马毗、闾丘冲二人进来了,于是起身行礼。

邵勋也起身行了一礼。

司马毗回礼。

军师是幕府名义上的二把手,司马毗还是要给予尊重的,因此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任城王改封一事,孤并未知晓……”

邵勋示意了一下,卞敦拿出一封写好的奏疏,道:“大王现在便可用印。”

司马毗心底有些恼火。

以前王府、幕府的各色印鉴都保管在太妃那里。太妃卧床不起后,印鉴便还回来了,因此一应公函、奏疏都得经他过目、用印。

现在是什么意思?完全把他当人形印章使?

邵勋、卞敦、闾丘冲三人耐心地等着他,无形的压力让司马毗喘不过气来,勉强笑道:“过会便让人取来印鉴。”

场中气氛一下子松动了起来。

邵勋笑了笑,道:“都是为大王基业着想。”

“烦劳军司了。”司马毗笑道。

母亲生病之后、邵勋回来之前,他着实享受了一个月的权力。

诚然,理政是十分枯燥的,毫无乐趣可言,但对他来说十分新鲜,看着幕僚以及赶来述职的官员们那毕恭毕敬的眼神,别提多受用了。

他现在还没厌烦,正在兴头上,突然之间被人拿走了“玩具”,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才是东海王、镇军将军、都督兖州诸军事?

如果我愿意,甚至可以换一个军司。

好吧,司马毗不傻,他知道这个军司换不了,也没必要换,只是有些情绪罢了。

唔,今天来此蹲守邵勋,可不是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司马毗定了定神,悄悄咽了口唾沫,轻声问道:“军司既已探望过母妃,不知母妃疾愈否?”

闾丘冲还不明所以,卞敦却已低下了头。

大王没那么傻吧?这是要掀盖子?

“未曾。”邵勋看了他一眼,回道。

“那就该延请名医——”

“大王无需操心此事。”邵勋不悦道:“静养数月即可。”

“为何?”

“今年以来,贼寇屡屡渡河南下,袭扰陈留、濮阳、东平,践踏禾稼,烧毁房屋,令百姓居无定所、口中乏食。九月之后,匈奴数万步骑突入兖州,流毒数百里,死伤无算。”邵勋说道:“太妃理政,看着各地飞来的奏报,忧愤不已,故致此疾。”

司马毗不说话了。

邵勋心中不爽,没打算放过他,继续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兖州这副烂摊子,是那么容易理顺的?别看我今年打赢了匈奴,但豫兖二州有十三个郡国受到匈奴侵掠,明春青黄不接之时,不知有多少人饿肚子。在自己的地盘上打仗,即便打赢了,损失也很大。大王但内里坐,外事我来处理便可。”

司马毗心中憋屈,但讷讷不敢言。

邵勋向他点了点头,径直离了书房。

穿过庭院之时,幕府僚佐、小吏纷纷向他行礼。

就连糜直派在此处的五百兵卒,都用东海乡音向他打招呼。

邵勋含笑致意。

这个幕府,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他的一样。

相信再过几年,就不仅仅是表面上如此了,而是真的彻底由他一人说了算。

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一章 征辟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五十章 看望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三章 劝羊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二十章 密诏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章 中邪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路进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诱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六章 措手不及
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一章 征辟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五十章 看望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三章 劝羊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二十章 密诏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章 中邪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路进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诱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六章 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