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河渚

大河滔滔东流,昼夜不息。

傅祗勉强主持完最后一次祭祀后,身体支撑不住,病倒了。

随员们匆忙找来船只,打算把他运回洛阳,傅祗不许。

夕阳西下,他来到刚刚打好地基的城址上,缓步巡视。

“我儿年且十五,就被你们征来,天杀的啊!”一头发花白之人伏地大哭。

周围人尽皆恻然。

那个少年昨晚中了一箭,没当场死,熬了一天后,终究没熬过去。

傅祗行经此处时,略略停了一下脚步。

其他人纷纷行礼,但那个头发花白之人眼里只有自己死去的儿子,仍旧伏在地上:“本想秋收后为你娶新妇,你却先走了……”

傅祗叹息一声,不忍多看,离开了。

斜阳荒草之中,有人在煮饭。

瓦罐内的饭食很稀,黑乎乎的,还漂浮着许多野草。

见到傅祗前呼后拥地走来,此人慌忙起身,不知是劳累还是怎得,晃了一晃方才站稳行礼。而随着他这个略显“激烈”的动作,肚子又咕咕叫了起来。

傅祗默默走过,不打扰他吃饭了。

行到河渚尽头之时,看到了几艘渔船,岸边还有破破烂烂的房屋。

无论是房屋还是渔船上,都看不到男人的身影了。妇人在河边麻木地捣着衣服,小孩蹲在旁边,衣不蔽体,瘦骨嶙峋。

河渚上是有百姓的,多为避乱之流民。

或许,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好不容易找到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居然又要沦为战场了。

男人被征发修筑城池,女人帮着做饭洗衣,就连小孩都要割草喂养牲畜。

如果仅仅是这個还算好的了,最关键的是,当城池选址确定,打完地基后,匈奴人就来了。

他们经常乘坐小船,夜袭河渚。在他们的反复攻击下,很多百姓逃亡。官府也没办法,只能逃走一批,再抓一批,如此循环。

妇人浣衣之所的南边是一个池子,人工挖掘的大池子。

池子三面有堤,唯南侧留出一口,供船只出入。

池边堆满了木材、砖石,都是从南岸运来的。

河南尹帐下的数百兵卒在旁边扎营,顺道搬卸货物。

货物沉重,并不好搬。每隔数日,总有断手断脚的消息传来。

傅祗又走到西头,这里搭着许多茅草屋,阴暗潮湿,气味难闻。

茅草屋的后面就是黄河,河面上甚至还漂浮着尸体,不知道从哪来的。

饿死、病死、累死以及被杀之人多了,已经分不清了。

太阳还没彻底落山,傅祗就转完了。

河渚其实并不大。

东西长数里,南北宽一里出头,真的就只能筑个城周四里的小城。

河渚西边还有两个小渚,都只有这个一半大,且不相连,上面有少许民居,但都已经空无一人,唯余大蓬蒿草。

傅祗又看向北岸。

三条河渚的存在,将此段黄河分为南北二流。

河渚离北岸更近一些,离南岸较远。

傅祗翻阅古籍,得知北岸的遮马堤一带曾经也是河中沙洲,日积月累之下与北岸相连,变成陆地。

或许,再过百余年或数百年,这三个一字排开的河渚将联为一体。

千年之后,联为一体的大河渚又将与北岸连接,成为陆地的一部分。

沧海桑田,世间之事莫过于此。

“河阳盖天下之腰脊,南北之噤喉。都道所辏,古今要津。故为兵家必争之地,天下有乱,当置重兵。”

“是矣,此诚为都城之巨防。渡桥而南,临拊洛京,在咫尺之间;渡桥而北,直趋上党、太原;东北而行,达邺城、燕赵;西北入轵关,至河东、平阳。此桥若成,刘聪怕是只能重修轵关,以做防御了。”

两位朝官手拿羽扇,背对傅祗,对着大河指指点点。

天下事,仿佛尽在羽扇纶巾之间,没一点难度。

“知易行难。”傅祗低语一声,踟蹰而去。

两位朝官听得声音,慌忙转身,见得司徒,立刻行礼,然而傅祗却已远去。

傅祗又回到了河祠内。

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夜幕渐渐笼罩大地。

祠堂之中,烛火已经点了起来。

明灭不定的火焰之中,原本颇为和蔼的神像,竟然显出了几分狰狞阴森之色。

是冤魂太多了吗?

傅祗无力地坐在蒲团之上,瞪大眼睛看着神像。

神像越来越模糊,似乎还笼罩了一层血色。

不知为何,傅祗突然间就悲从中来,想要流泪。

太康十年盛世梦,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

天下本不该如此啊!

天灾连绵,人祸不绝。

所有人都疯了,杀来杀去,杀个不停。到了这会,怕是只能以杀止杀了,通过感化收服别人已不可能。

夜渐渐深沉了。

傅祗静静坐着,心灰意冷,难以自制。

他知道,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恢复河北旧土的那一天了。

******

“贼人来啦!”河渚北侧,瓦罐被踢翻的声音响起,进而有人大声喊叫了起来。

“噹!”钟声响起。

戍卒们披挂上阵,在幢主的带领下,气喘吁吁地奔到北岸,与刚刚下船的贼人杀作一团。

贼人来得比较多,而且不再是虚应故事了,比前几次夜袭认真了许多。

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摸清楚了河渚上的虚实,可能是北岸来了什么大人物,严厉督促,谁知道呢!

守军拼死抵挡,无奈队伍中新卒过多,只厮杀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开始步步后退。

敌军大声呼喝,趟着齐腰深的河水冲上来。

船上还有人掣出步弓,朝有火光的地方射去。弓弦一响,往往都能制造一两声惨叫。

“尔母婢,这次来的是什么人?”幢主挥舞着木棓,将几名快要上岸的贼人扫落水中,神色间却惊疑不定。

弓弦声再度响起,十余支长箭袭来,将守军不多的弓手射翻在地。最后一支箭好巧不巧,正好射中了幢主的手臂,让他忍不住痛哼了一声。

上岸的敌人越来越多。

守军新卒已经开始溃散了。

反倒是那些民壮役徒们大吼一声,拿着铁锹、铁镐、木矛、大棒冲了上来。

他们的家人还在岛上,这时候却不能退了。

双方在河岸边激烈厮杀起来。

夜色之中,痛呼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胆子小一点的人怕是要吓尿。

乌云被风吹走,露出了半个月亮。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四处飘飞的鲜血。黑暗之中,暗红无比,望之不似人血,倒更像九幽之下钻出来的鬼魅身上的黑血。

一腔血勇终究抵挡不了敌人凶狠的攻击。

役徒们厮杀片刻,也坚持不下去了。

“去墙后守御。”有人嚷嚷道,转身就跑。

防线逐渐崩溃了。

匈奴人士气大振,大声呼喝,追蹑而来。

“嗖!嗖!”密集的箭矢射来,将己方溃兵及匈奴追兵尽皆扫倒。

逃兵一愣,追兵也一愣!

这么密集的箭矢,到底有多少弓手?怕是不下百人!

乌云已经彻底移开,明亮的月华洒落大地,照射出了土墙后那大片的银盔银甲。

百余名步弓手在角声的指挥下,齐齐施射。

密集的箭矢飞出,将当面还站立着的人全部扫倒。

役徒们猛然清醒,仗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向两边散去,消失在黑暗中。

匈奴人则四处找躲避的箭雨的地方,但附近不是灌木就是蒿草,能躲到哪里去?于是他们向后方退去。

土墙后又冲出百余人。

每个人都持着一杆长枪,在鼓声的催促下,墙列而进,枪出如龙。

“噗!”长枪凶狠地扎入没有任何遮护的身体,制造了恐怖的血洞。

“噗!噗!”一排排长枪刺去,将每个遇到的人都扎成了血葫芦。

是的,就是血葫芦。

还能站立的敌军已经不多了,每个人都能“分”到好几杆长枪,福气真的不小。

长枪丛林一直追到了河岸边,将最后一名敌人驱赶入水之后,才鸣金而退。

河上的敌船象征性射出了一片箭矢,制造了几声闷哼。

随后战场便恢复了平静。

守军、役徒们大口喘着气,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

河上的匈奴人惊魂未定,对这支杀人十分老练的部队心有余悸。

双方很快脱离了接触。

匈奴人划船撤回北岸。

银枪武士们则打扫战场,清理残敌。

刚刚乘船赶到河渚,就来了这么一场遭遇战,教育意义是显著的——现在没有人再觉得守河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

匈奴人并不擅长行船,但他们依然百般搜罗船只,不断渡人上岛,意图驱逐在岛上筑城的晋人。

没有气势恢宏的大规模阵战,但依然血腥无比。

匈奴人不会轻易放弃对河阳的争夺,这是每个人心中冒出的念头。

当天边亮起鱼肚白时,一位金甲大将跳上了河渚,按刀扫视着他的新地盘。

刘灵扛着“邵”字大旗,将其插进松软的沙土中。

看到这面大旗,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

“陈公!”

“陈公来了!”

“陈公,我兄长被匈奴人掠走了,你快去救他啊。”

“陈公,我家在河内,妻儿都被匈奴掠走了,你带我打回去吧。”

“陈公,我饿……”

一队队军士下了船,在岸边列阵,井然有序。

看到这些充满肃杀气息的武人,鼓噪声渐渐平息了。

“散粮,让大伙好好吃顿饱饭。”邵勋大手一挥,吩咐道。

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七章 表态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七章 表态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二十章 我意已决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章 那个男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阳王(下)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二章 军户刘裕灭南燕之战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四章 行宫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十二章 无题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二章 行路(下)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十六章 利速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业?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
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七章 表态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七章 表态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二十章 我意已决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四十章 那个男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阳王(下)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二章 军户刘裕灭南燕之战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四章 行宫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十二章 无题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二章 行路(下)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十六章 利速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业?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