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

进入五月之后,豫州诸郡国陆陆续续迎来麦收时节。

很可惜,司州、兖州没有这种好事,他们或饱受敌骑骚扰,或因循守旧,或出于其他原因,仍然是春播种粟,以待秋收。

河阳县亦如是。

当邵勋来到河阳南城的时候,已是五月初六。

他的离去,让洛阳上下大大松了一口气,而河阳百姓则热烈欢呼他的到来。

河阳令程元谭、黑矟督军侯飞虎、屯田军校尉郝昌、度支校尉杨宝四人簇拥着他,登上城头。

“河阳有多少百姓了?”邵勋看着长势还算不错的粟苗,非常高兴,遂问道。

“北城无有百姓,中城有一千七百余户、南城不下六千户。”程元谭回道。

“比去年少不了多少嘛。”

“今春又来了些百姓。”

“来自何处?”

“汲郡、河内。”

邵勋了然。

河北不愧是大晋朝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好像自后汉年间便是了,及至唐代,最多时占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一,即便后来其他地方发展起来了,河北依然据有天下户口的两成以上。

河北的经济实力,更是超过其人口比例,远胜河南、关中。

此谓霸业之基。

不能让石勒舒舒服服占据整个河北,不然的话,他没种田,实力还轻松追上种了几年田的你。

“流民尽皆收拢安置起来,若地不够,自往两边收取荒地。还不够的话,到芒山南麓耕种。”邵勋吩咐道。

程元谭连连点头,又道:“最好还是把匈奴向北驱逐,大河北岸都是沃土,可养数万人。”

邵勋又看向苍茫的大河。

河中渚似乎已完全稳住了阵脚。

不但高渚、马渚、陶渚上有百姓在种粮、养育、侍弄果蔬,就连一些不知名的小岛上都有几户至几十户不等的百姓。

这些百姓的耕地很少,粮食完全不够一家人吃,除了养黄鱼(鲤鱼)外,就只能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利用上,种些黄豆、绿豆之类的杂粮。

好在家里的男丁轮番上阵,戍守三城,朝中会拨发一部分粮食充作军饷,勉强能生活下去。

这样的日子好吗?当然是不太好的。但比起朝不保夕的流民生活,却又好上太多了。

壮丁打仗,健妇种田,小孩帮着养鱼、种豆子、割草养牲畜,老人甚至可以去修建仓城出卖劳动力。日子固然清苦,但他们却十分感激,生活好坏果然是对比出来的——和别人比,也和过去的自己比。

大河北岸的河阳北城就完全是一副军事重镇的模样了。

县衙设于彼处,却没什么百姓可供驱使,到处都是兵丁,到处都是金鼓旗号。

“北城似乎也开辟了一些田地?”邵勋遥指北岸,说道。

那里有少许百姓在牧马放羊,远处还有骑兵在警戒,似乎一有情况,立刻示警,让人带着牲畜撤回去。

北城是大城,离黄河大概一里路。

这一里相对比较安全,理论上可以种地,目前主要拿来放牧。

“明公,仆自广成泽请了一些农人过来,去岁撒下了苜蓿种子。”程元谭说道:“人丁、种子都是惠皇后派来的。”

邵勋点了点头。

羊献容在广成泽就两大业务,一是持续开发垛田,种植水稻,二是种植各类牧草(主要是苜蓿),饲养牲畜。

说实话,有点玩票性质。

水稻一般在年底送到许昌,邵勋拿来赏赐给官员、军将、亲兵。

饲养的牲畜定期发往许昌,供邵府上下及数百亲兵啖食。

邵勋素来厚养亲兵,不但米面管饱,肉也经常吃,几百亲兵消耗其实挺大的。

在吃这一方面,他完全被羊献容包养了。

有时候都叹气,老子怎么就不能硬气一回,不要人家送的稻米和牲畜呢?

仔细想想,大概是习惯了。

一个程序只要不出问题,那就一直跑下去好了,别乱改。羊献容这么好用,于是也就往死里用了。

世家大族似乎也是如此。打理后方太好用了,好用到渐渐麻痹你,然后交融在一起,难以切割。

不过在去年初邵勋与庾文君成婚后,羊献容似乎渐渐走出了玩票的性质。

她开始在梁县、许昌、襄城等地,通过四通八达的水系运输稻米售卖,获利颇丰。

襄城公主司马脩袆有时候也从羊献容那里购买牲畜,通过驴行贩卖。

这个商业模式不错,但让邵勋疑惑的是,这俩姑嫂怎么没翻脸呢?奇了怪了,羊羊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或可缘城开垦一些田地。”邵勋说道:“离城近,照应得过来。匈奴若敢来践踏庄稼,就派骑军冲杀,让他们丢些人命在这,久而久之就不敢来了。”

“明公高见。”程元谭说道:“仆这月便安排人种豆。”

“以后若在河北筑城,永为此制。”邵勋看向几位将领,说道。

“遵命。”

“此番我把骑军都带来了。”邵勋又道:“义从军明日便前往北城,尔等商量下,先给匈奴一個下马威。”

在把考城的五百骑(来自兖州世家)调走后,现在义从军已有三千七百兵、接近八千匹马,操练有年,是一股比较精悍的力量了。

但精悍归精悍,数量还是太少。

调到这边,那边就没骑兵用,十分烦人。

马政搞到现在,不过五千匹罢了,都是在广成泽繁衍、长成的。

这个速度太慢了,以至于他有点想让老百姓也帮着养马,扩大种群数量。

在人少地多的当下,其实可以尝试下。

农牧混合的农业模式,可以利用更多的土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家子五口人耕作百余亩就顶天了,如果农牧混合生产,可以将荒地上的牧草转化为收成。

这和匈奴人的生产模式恰好相反。

人家主业放牧,副业种地,粮食“靠天收”。

我可以主业种地,副业放牧,牲畜“靠天收”。

想到这里,邵勋觉得匈奴人的农业生产模式未必有多落后。

至少,他们可以将大片不适宜耕作的山区丘陵草场转化为收益。

这些山区丘陵,汉人大规模利用要到红薯引进之后了——红薯并没有大量抢占农田,它只是把以前无法利用的丘陵、斜坡给利用上了,且产量颇高。

而在红薯引进之前,放牧是一种不错的利用方式。

与一般人想象不同,胡人其实特别注重湿润的山岭,因为那是非常优良的牧场,比干旱的草原还要好——当然,最好是湿润的草原,但这并不多见。

历史上西夏最重要的牧场就在贺兰山、天都山、横山、阴山,而不是一望无际的河套草原,可见一斑。

“顺龄。”邵勋招了招手。

蔡承快步上前。

“请惠皇后派人来趟洛阳,我有要事交办。”邵勋压低声音说道。

“诺。”蔡承面色不变,转身离开。

洛阳盆地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无数农田撂荒,眼下甚至可以营建大规模的牧场,只要你不怕被人劫掠。

另外,亦可安置一批百姓,免费授田,但有个硬性要求:养马。

老子就不信了,只要基数上来,几何级增长之后,我的马还能比你草原部落少?

******

五月初六,邵勋又观阅了黑矟军二千四百人的会操。

这支部队以河阳丁壮为主,部分军官来自屯田军,后来又补入了一批武学生。

之前的河阳大战,黑矟军的表现一般,损失还不小。

经过一年多的整补、训练之后,情况大为改观。

“原本我只想用河阳人守河阳,现在想法变了,以后武学生会分流一批至黑矟军带兵,好好操练,勿要懈怠。”邵勋指着站在旷野中的两千多士卒,吩咐道。

“诺。”侯飞虎大喜过望。

作为黑矟军组建时的元老,侯飞虎觉得自己在邵师诸门生中的地位直线升高。

这就是运气啊。

人要有本事,也需要运气。

“河内匈奴聚了不少兵,你觉得他们想作甚。”邵勋问道。

“末将觉得匈奴不会强攻河阳三城,那些兵不过是来监视的罢了。”侯飞虎答道。

“有何依据?”

“于野王统军者,乃匈奴安西将军刘雅。”侯飞虎说道:“此人用兵,中规中矩,上头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很少逾越本分。屯兵野王以来,但袭扰北城外围,未做强攻之事,故末将大胆推测,匈奴无意攻河阳三城。”

“哦?”邵勋颇感兴趣地看向侯飞虎,笑道:“你还琢磨起敌将的性子来了?”

侯飞虎赧然一笑,道:“知己知彼。”

“王雀儿走后,我将河阳三城交给伱,能稳住吗?”

“末将虽才具有限,绝不令匈奴南进一步。”

“待大军聚齐,该怎么打?”

“邵师或可尝试攻一下野王。”

“如何尝试?”

“先兵发轵关,攻匈奴之必救,将河内的匈奴兵吸引过来,再避实就虚,直捣野王。”

邵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肯动脑子,很不错。但此计过于冒险,一旦失败,容易危及河阳三城。再者,我拿下野王又能怎样?能种地还是能放牧?不要总盯着名城大邑,有些不知名的小城,甚至更为关键。”

侯飞虎点头应是。

“不过,你的计划并非一无是处。”邵勋又道。

侯飞虎不解。

“就调动敌军这一部分而言,颇有可取之处。”邵勋说道:“既然刘雅行事中规中矩,那就让他中规中矩到死。”

“邵师是想……”侯飞虎问道。

“我问你,筑一座粗浅的土城要多久?”邵勋问道。

“几个月总要的吧?”

“不,六千人、二十日就可以了。”邵勋大笑离去。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左右无人之时,邵勋轻声哼唱道:“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来人!”走着走着,邵勋停下了脚步,喊道。

蔡承匆忙走了过来:“明公。”

“以许昌幕府的名义传令,司豫二州诸士族豪强子弟,弓马娴熟者,可至河阳。另,至府兵及其子侄中挑选精于骑射搏杀者,送来河阳。”邵勋说道:“我欲新置一军。”

“军何名?”蔡承问道。

“捉生。”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三章 潘园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三十二章 有那么傻吗?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三章 先下一城(为盟主盲眼狙击手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四章 行宫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十二章 无题第九十九章 办公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三章 潘园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三十二章 有那么傻吗?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三章 先下一城(为盟主盲眼狙击手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四章 行宫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十二章 无题第九十九章 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