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后路

游艺到下午差不多就结束了。各人各回各家,兴高采烈。

很意外地,裴妃令邵勋至正厅等候。

他没有犹豫,很快来到了厅中,却见一人已坐在那里。

那人就是裴盾了,他刚刚从军营内回来,若有所思,见到邵勋后,立刻上前见礼。

邵勋回礼,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裴氏子弟,居然会对一个小小的督伯行礼,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他没有坐,就站在那里,打算静观其变。

裴妃在前呼后拥下来到了正厅。

她瞟了一眼兄长,随后又把目光落在邵勋身上。

这个军汉,今日在游艺会场附近巡视,在她眼帘中出现了好几次,总体还算勤谨。

这就可以了,用人之际,要的就是这样有本事又勤谨的人。

“阿妹……”裴盾站了起来,正欲说话,却被裴妃用眼神阻止了。

“邵督伯今日与庾文君、梁兰璧言谈甚欢,都聊了些什么?”裴妃坐了下来,问道。

裴盾愕然,不由自主地看了几眼邵勋,嘴角抽了抽,似乎想笑,却不知道笑些什么。

“聊大局。”邵勋回道。

原来那两个小娘叫庾文君和梁兰璧啊。

之前只知道人家的姓氏,这次算是从王妃嘴里知道名字了。

“大局如何?”裴妃问道。

“听闻江夏、扬州、蜀中、陇上皆征战不休,郡县划地自守,刺史互相攻伐,都督野心勃勃,不知可为真?”邵勋抬起头,看着裴妃,问道。

裴妃看着他询问的神情,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了下午见到的场景。

一个言之凿凿对她“以死报之”的人,难道又想转投梁家或庾家么?心中微微有些不喜,好看的双眉也皱了起来,道:“是又何如?”

邵勋垂下眼睑,沉声道:“既如此,洛阳不妙矣。”

裴妃看着他,示意继续。

“并州有乱,冀州有乱,各地皆有乱,何人转输钱粮进京?”邵勋问道:“光靠洛阳周边,怕是养不起这么多军民。”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

洛阳周边就太平吗?恰恰相反,可能比其他地方还要危险。纵然洛阳城内储备了大量钱财、粮食、军资,但坐吃山空之下,又能维持多久?

洛阳是个火坑,毫无疑问。只不过这个火坑中还有不少好货,有太多人不顾危险,想要火中取栗罢了。

“你是怎么想的?”裴妃顾不得纠结下午的事情了,事实上她知道这很无谓,这会注意力已经被成功地拉到了时局上面。

邵勋心下一动,他总算慢慢摸到司马越政治集团的边了。如果说以前是外围马仔的话,现在大概可以被人称一声“大哥”了——严格来说还没进入核心圈子,但已经可以参与一些事情了,这都有赖裴妃的提携。

“需得有后路。”邵勋言简意赅地说了一句。

裴盾心思一动,目光渐渐有些热烈起来。

“后路……”裴妃的双手又下意识绞在一起。

其实,最好的后路不就是东海国么?

不是什么地方都有资格当后路的。每个州郡,都有自己的地头蛇,都有各自的势力格局,外人骤然空降过去,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打开局面、稳住形势,更别说充分调动资源做大事了。

东海国经营多年,绝对是司马越集团最稳固的大后方。

但话又说回来了,东海国只有七个县,

地方太小了,撑不起一个大势力。

如今最该做的,就是把后路做大做强,想想办法,将东海国周边的几个郡乃至整个徐州都督区都纳入己方势力范围,然后依托东海国,花时间、下大力气整饬,将其建设为自己稳固的基业。

司空府里的中下级幕僚,绝大多数都来自青、徐二州,他们是有很强烈的回到家乡的冲动的。故所谓的后路其实压根没太多选择,就当前的局势而言,司马楙统领的徐州都督区是最合适的——当然,如果局势骤变,整个北方都混不下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阿妹,徐州……”裴盾又要说话,却被瞪了一眼。

裴妃站起身,在厅中缓缓踱步。

中堂正厅的陈设很简单,除了少许字画、家什外,并没有什么奢华的物品。

所有东西都摆放整齐,一尘不染,体现了女主人独特的偏好和习性。

“你觉得哪里作为后路为佳?”她踱步到了邵勋面前,问道。

鼻尖微微传来一阵馨香。

入目所见是乌黑的鬓发,云发之下是闪烁着复杂情绪的双眼,接着是高挺的鼻梁、秀气的小嘴。

胸前鼓鼓囊囊,柳腰纤细惹人怜爱。

裙摆在走动中微微飘动,就像那摇曳的风情。

“仆试言之,王妃姑且一听。”邵勋移开目光,说道。

裴妃嗯了一声。

“洛阳虽然危机四伏,但仍然是攫取好处的唯一途径。”邵勋说道。

正如他所说,谁都知道洛阳危险,但离开洛阳的终究还是少数,大部分人还聚集在这里,甚至还有人在往洛阳赶,寻找机会。

原因很简单,朝廷发布的任官诏书仍然是有效的。要想当太守、刺史、都督什么的,还得在洛阳寻找机会。

“司空首要之务,乃寻求增封。”邵勋继续说道:“若能将兰陵、下邳、彭城等郡划入封国,与东海连成一片,则大有可为。”

“若实在做不到,则退而求其次,谋取徐州刺史之位。”

兰陵以前就属于东海,十余年前,析东海五县置兰陵郡。

下邳、彭城在东海南边,这三个郡都隶于徐州。

三郡划入封国之内,可操作余地就大多了,同时也是一个可观的地盘,一旦成功消化,足以成为立身之基。

徐州刺史就要麻烦一些了,因为这是流官,理论上你是代朝廷管理地方,与封国完全是两个概念。

不过,看当下局势发展,流官和藩王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倒也不失为一个无奈之下的替代方案。

“阿妹……”裴盾神情激动。

“你闭嘴!”裴妃头也不回地叱了一句,看着邵勋,问道:“如何得以增封?”

“这就需要立点功劳了。”邵勋说道。

裴妃没有说话。

她明白邵勋的意思。像夫君现在这个样子,什么都不做,谁赢他就帮谁,固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也别想有多少好处。

邵督伯其实说得很隐晦了,需要“功劳”,不然无论把持朝政的是谁,凭什么给你增封?

但这事——唉,又和她一直以来的想法相悖。

她是真觉得如今的局势太危险,自家夫君又没有多少本钱,掺和在洛阳这个危局里实在太危险了。

但她似乎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夫君铁了心要在洛阳这个大泥潭中打滚,一旦失败,她也跑不掉。如今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支持了。

赌气发泄只会坏事,将本就不大的机会彻底葬送,连累己身,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邵督伯言之有理。”裴盾赞道,说完这句,他生怕被妹妹打断,气都不带喘地说道:“选来选去,只有徐州了。人都是现成的,管起来也方便。届时妹婿在洛阳秉政,阿妹坐镇下邳监察封国,我亦可在彭城协助一二,后路稳妥无比。”

说完,他又向邵勋颔首致意。

这个武夫,虽然仪容、风姿都不太符合士人的审美,在他看来着实不咋样,但提的建议都是切实可行的。

这个时候你去哪里都不合适。

并州?不说大旱造成的流民问题了,单说匈奴等胡人部落不断南下蚕食,就是个大问题。况且如今的并州刺史是司马腾,不方便动。

豫州?已经有人了,且真不太好取代,毕竟那是个都督区,且都督、刺史为司马虓。

冀州?并州流民已经大举侵入,有点乱,况且那是司马颖的地盘,如何让给你?

关中呢?那是河间王的地盘,一样不会给你。

荆州刚刚被反贼祸祸一通,现在还在激战中。

至于江南,人口、潜力都比较有限,暂时不考虑。

幽州则太远,更没有根基。

数来数去,也就兖州、青州、徐州比较合适了,考虑到基础的话,只能是徐州。

如今唯一的难处,就是如何运作此事,将其落实下来,这个有点难啊。

裴妃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转身回去坐了下来。

她想起了今日见过的世家女眷。

就打听到的消息而言,可谓触目惊心。

世道变了,好日子在一点点逝去,世家大族的观念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原本就苦闷已极的内心,疮痍更甚。

她也有点失望。

只不过想要个能够安宁生活的地方,都没法满足么?

我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也没有多少野心,只是想偏安一地,继续维持以前的生活,过完这一生罢了。

可能比较自私,毕竟百姓的生活更惨,但人与人本来就不一样,不是么?

“邵督伯,你——很好。先回去吧,用心带兵。”裴妃很快调整好了心绪,展现出温婉的笑容,说道。

“诺。”邵勋行了个礼,躬身退下。

裴妃螓首低垂,笑容渐渐散去。

她感觉自己变了。

在以前,或许压根不会对这类低级军官假以辞色,但现在却有些过分的关心。

她理不清自己的心绪,似乎被纷纷扰扰的时局裹挟,方寸紊乱,骄傲、冷静、自律这些特质在离她远去,变得有些不像自己了。

厅中响起了若有若无的叹息。

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八十章 消息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四十八章 合兵草原、中原兵制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五章 学生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三章 先下一城(为盟主盲眼狙击手加更)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十二章 争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十七章 鬼话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
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八十章 消息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四十八章 合兵草原、中原兵制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五章 学生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三章 先下一城(为盟主盲眼狙击手加更)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十二章 争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十七章 鬼话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