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迷糊

一座高大的城池突兀地出现在地平线上。

押车的军士们远远看着,颇觉震撼。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并州、冀州流民,多年前经此过河,到云中、金门、檀山、甘城四坞定居垦荒。

当时可没这座城池!

走了一会之后,渐渐近了,城池的全貌渐渐显现在眼帘之中。

木匠们正在打制巨大的城门。

役徒们正在挖掘护城河。

工匠们正在安装绞盘,以便驱动吊桥。

还有人进进出出,不断送上砖瓦木石,将诸如女墙、马面之类的城防设施完善。

“河阳南城。”邵慎读出了南侧城墙上那笔锋遒劲的四个大字。

字写得挺不错的,比二叔强。

城外扎了好几个营盘,一看都是老熟人:要么是银枪军,要么是各地征发来的屯田军乃至许昌世兵。

许是今日不用操练,于是他们开始下地收割粮食。

地里种的是豆子,让邵慎有些失望,不可能有多少收成的。

不过,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里,能收点杂粮就不错了,别想太多。

经历了两番盘查后,车队被放行上路。

他们从河阳南城东侧新修的驿道上经过,只寥寥不到百步便抵达了渡口,然后踏上了浮桥。

“这桥也太大了……”邵慎有些震撼。

征战之时,修建简易浮桥是很常见的事情,但都没这么大,这么——坚固。

是的,这座浮桥只有轻微的晃动,走起来非常平稳。

船身还上了漆,一看就下了本钱,并非打完仗就弃之不管的临时浮桥。

河面上的风很大,隐隐带着股腥气。

行了一炷香工夫后,浮桥的晃动程度稍稍大了一些,但总体仍可称平稳。

走了小半個时辰后,晃动又变小了一些,此时河渚已经遥遥在望。

又一座城池,上书三个大字“中潬(tān)城”。

好家伙!城是一座连着一座啊。

与南城相比,中潬城稍小一些,但该有的设施都有。瓮城、马面等一应俱全,黄河是其天然护城河。

城池呈长条形状,开有南北二门。

过南门后,走了差不多一里地,很快就出了北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崭新的浮桥。

浮桥还在修建之中,但看工匠们忙碌的样子,进度应该很快。

站在北门外,邵慎举目四望,发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座城池本身很难被正面攻破。

原因很简单:河渚并不大,城池修建完毕后,除东西两侧还有小片农地、果园、菜畦外,南北二门外的空地很少,且被修了一堵羊马墙,用来寄养牛羊马骡。

敌军若攻来,真的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根本无法展开兵力,更谈不上攻城。

车队停在北门外。

文吏自与守军去交割物资,邵慎则坐了下来,慢慢欣赏着河上美景。

“陈公呢?”他坐了一会,又觉得无聊了,于是拉住一名文吏,问道。

文吏知道他是陈公的侄子,遥遥一指西面,道:“在那边。”

邵慎睁大眼睛望去,却见宽阔的河面上,数十艘船逆流而上,慢慢靠近西边另一个河渚:马渚。

船不大,每艘能载二十人就顶天了。

船工们奋力摇橹,船只像喝醉了酒的壮汉般摇摇晃晃,慢慢靠近了马渚。

片刻之后,鼓声响起。

一批轻甲军士跳下了船,趟着浑浊的河水,在淤泥中缓慢前行。

邵慎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但趟水而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会被陷在齐腰深的水中,动弹不得。

船只一艘艘靠近马渚,越来越多的士兵跳入水中,只着皮甲或压根不着甲,奋力前行着。

马渚上响起一阵角声。

邵慎很熟悉演武,这是射箭的命令。

“唉!这一轮箭雨下来,冲岛的就没几个能活下来。”邵慎一拍大腿,叹息连连。

“晚上会好一些。”文吏也看得入神了,随口说道。

邵慎缓缓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这么做,其实都很难。

“陈公这就要进讨北岸了?”邵慎问道。

“我亦不知。”文吏苦笑道:“不过,最近确实一直在搜罗船只,其数已不下百。陈公甚至下令木匠们临时伐木造船,能用多久不管,只要能为他渡人渡马过河就行。”

新伐的木材,显然不适合拿来造船,时间长了,船只漏水、变形、腐烂等破事一大堆,严重的甚至会在河中央散架,纯粹是害人。

不过临时用用倒是没事,反正也没指望用多久。

“你说的应该是真的。”邵慎一把拨开了文吏,冲到岸边的草丛中,够着头看向正在登陆作战的银枪军士卒。

他们花了不短的时间,终于冲上了河岸,然后就地布阵。

大盾居前,长枪向外,步弓手排在后面,作势挽弓。

他们甚至往阵前扔了一些东西。邵慎猜测那是用树枝制成的简易鹿角,可单人携带,没有车辆、拒马的时候,临时拿来阻挡骑兵冲锋——其实只要仔细想,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一批人上岸之后,后续船只慢慢摇了过来,第二批士兵开始登陆。

“这仗打得也太麻烦了,真真急死个人。”邵慎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亲自跳上马渚,挥舞着长柄斧,将敌人尽数斩杀,把防线不断外扩。

“咚咚咚……”另外一侧响起了鼓声。

邵慎立刻转头望去,却见一队队军士正在起身,往船上行去。

那不是银枪军!

“黑矟军。”文吏轻声解释道:“本有千二百人,旬日前又扩充两幢,现有两千四百余。”

“什么黑矟军,连铁铠都没有,拿着根黑漆漆的‘木棍’,到底想干什么?”邵慎有些惊讶。

“他们是去送死的。”文吏幸灾乐祸道:“成军不久,技艺未成,将来北渡厮杀,他们将是第一批。”

“何以见得?”邵慎问道:“这般稀松的军兵,一旦为敌所迫,驱赶下河,陈公面上也不好看吧?”

“都是流民罢了,要多少有多少,死多少都不心疼。”文吏哂笑一声,说道:“百余艘船,恰好能渡这两千四百人。”

“你不是说还在造新船么?”

“确实。”文吏回道:“或许将来还会再调拨一批屯田军上阵吧。”

邵慎不说话了。

渡河作战是真的残酷,容易被人半渡而击。

照他看来,不如等到冬天,大河冻得结结实实的时候,再遣兵北上。

不过这样也有问题,冬天取土不便,无论扎营还是筑城,都比较麻烦。

“也不知道二叔怎么想的,唉。”邵慎有些着急地走来走去。

“天子降诏,不得不北上了。”文吏解释道。

“嗯?”邵慎有些惊讶,他真不知道这事。

“七日前的事情。”文吏说道:“天使至中潬城,当众宣读诏书,陈公接旨后,晓谕全军。再等几天,怕是匈奴都知道了。”

“难怪,难怪了!”邵慎一跺脚,叹道:“难怪我过南城之时,听到百姓议论之声。”

其实何止是议论,还隐隐有哭泣之声。

傻子都知道,渡河直攻遮马堤的风险有多大。

大河南岸又不是没有匈奴的斥候或细作,稍稍打听一番就知道。

“天子的命令理会它作甚!”邵慎有些生气,怒道。

文吏摇头苦笑。

天子诏命,确实可以阳奉阴违,但陈公这一次好像没打算拒绝。究其原因,大概是担心夜长梦多吧。总之这是上面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多,也想不明白,随他去了。

邵慎心中不忿,懒得再看了。

回到城门口时,押运来的物资已经交割完毕了:广成泽送来的肉脯、干酪、酱菜。

另有少量稻米,惠皇后羊氏遣人送的。

呃,还有两件冬衣,襄城公主私下里请他送的。

二叔可真是……

在中潬城等了一天没等到邵勋,邵慎便带着车队回返了。

八月十六,他们在南城宿了一宿,第二天见到数千许昌世兵拔营启程,向东进发,随行的还有大量工匠。

问他们作甚,却没人肯说实话。但“睿智”的邵慎早已看穿,这一定是去下游找地方建临时浮桥的,因为他们带了大量造桥工具。

只是——过了孟津这段,不但河面更加开阔了,水势也颇为湍急,真的能建成浮桥吗?他有些怀疑。

这仗打得他都有点迷糊了。

思来想去,邵慎急得直接停下了,让手下人带车队回返,自己则直奔中潬城,打算劝谏一番二叔。

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八十八章 会见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一百章 官身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二十章 我意已决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九十章 变天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九章 火并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七十四章 突然袭击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十章 乱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章 谈妥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
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八十八章 会见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一百章 官身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二十章 我意已决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九十章 变天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九章 火并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七十四章 突然袭击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十章 乱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章 谈妥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