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

会操结束之后,全军回城。

教导队三十骑护送着邵勋、糜晃、何伦、王秉以及庾亮五人,落在大部队后面。

途经城北大夏门时,邵勋不自觉地抬头看了看。

西边不远处便是金墉城了。

此城位于洛阳西北角,整体并未嵌入洛阳城。

准确来说,金墉三城中只有南城位于洛阳城内,中城、北城则凸出于外。

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因为在事实上令洛阳北段城墙变成了不规则体,敌军一旦攻大夏门,很容易遭到金墉城守军的侧方向打击,伤亡会变大。

大夏门外立了几个营寨,驻扎了三四千河北军士。

这些兵没法回家料理农田,没法和家人团聚,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因此,面对进出洛阳的百姓,往往极尽勒索之能事,以补贴损失——他们认知中的损失。

不过,在看到全副武装的陈有根等人时,这些人又怂了。挥手让他们赶紧进城,别堵着门口。百姓们见了,纷纷大骂,河北军士回骂过去,一时间乱哄哄的,让人啼笑皆非。

“驻防洛阳五个月,这些人都养废了。”邵勋心中暗哂。

他多次进出大夏门,几乎是一点点看着这些邺兵“腐烂”下去的。

本就不是什么精兵,地里拉出来的农夫罢了。粗粗训练一番,更兼打了半年仗,算是有了点军事经验,但在城门内外摆烂了五个月,营中纪律松弛,已不复年初时的紧绷状态。

就像刚才,己方同袍与百姓、商人争吵,其他人在一旁事不关己,甚至嬉笑连连,这就很有问题了。

听闻司马颖在设法重建新军,这是正常的。从田里拉壮丁打仗这种事情,越少越好,兴许当下还能混一混,但只会越来越不符合时代要求。

入城之后,他径直回了自家府邸,糜晃、庾亮也跟来了。

不一会儿,收到消息的徐朗找了个借口,也上门拜访。

司马越幕府人员众多,正所谓府内无派,千奇百怪,邵、糜、庾、徐四人就是一个正在成型的小团体。

“方才何伦向我示好问计……”几个人坐下之后,糜晃就开口了。

教导队士卒熟练地烧水煮茶、生火做饭。

府中没有仆役,生活琐事全是大头兵们在负责。

“让他把那些烂兵全打发掉。”邵勋毫不客气地说道:“现在招募新人还来得及。洛阳城外溃卒不少,能减少很多训练时间。山林里还有大量贼匪,有信心压住他们的话,贼匪都比市人适合当兵。”

庾亮瞪大着眼睛,在一旁默默听着。

徐朗表情十分严肃,更有一种参与大事的激动。

“我明日就去找他,但这人不一定舍得啊。整训了五个月的市人,真的不堪用吗?”糜晃问道。

“今日不都看到了吗?”邵勋反问道:“妓馆奴婢、食肆役使、商铺牙人乃至僧道之辈,能打个屁的仗,一冲就垮了。就连守城,怕是都不够格。”

几人默默无语,气氛有些沉凝。

片刻之后,糜晃突然说道:“今日司空许我‘督洛阳守事’之职。小郎君,如你所愿了啊。”

“哦?有多少留守之兵?”邵勋感兴趣地问道。

“王国军三千人肯定是要留下的。”糜晃说道:“或许还有几千兵,但你别想太多,或是新兵,或不遵我号令。洛阳怎么个守法,你可有方略?”

邵勋想了想后,说道:“事已至此,

当开诚布公。依我之意,洛阳能守则守,不能守的话,就退守金墉城。此城极为坚固,守具完备,有大仓,有粮库,还有多口水井,只要把粮库、仓库填满,是可以长期坚守的。”

“原来你打的这个主意。”糜晃一拍大腿,琢磨了片刻,又道:“金墉城确实可坚守,但需要守多久呢?万一司空败了,我等岂非死无葬身之地?”

“那该如何?”邵勋问道:“不战而逃,罪莫大焉。”

说这句话时,他看了庾亮、徐朗一眼。

二人都有些不自然,显然不愿意就这么跑了。或者说,他们可以跑,但官没了,前期积累全部作废,需要从头再来——对世家子而言,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

“不战而逃确非上策。”糜晃凝眉苦思,片刻后说道:“司空北伐,若胜,当然一切都好。如果输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数万人马溃回洛阳,张方也怕。我猜测,届时洛阳还是如今这个局面。司空的结局不好说,或许好,或许不好。如果他被司马颖擒杀,洛阳多半要重新推举一个人出来。到了那时候,我等可就得像司马冏、司马乂的幕僚们那样,在主公覆灭后,自寻出路了。”

糜晃这话说得有点悲观。

邵勋又忍不住看了庾亮、徐朗一眼,却见二人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便放下心来。

或许,这就是士族的处事方式,打工而已,忠心有,但不多。

“司空应不至于被擒杀。”邵勋说道:“坚守洛阳是不会错的。”

“你为何如此笃定?”庾亮忍不住问道。

邵勋无法回答。

其实他现在的思路也有些混乱。

他知道司马越是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即便北伐失败了,应该也能安然逃回洛阳,东山再起——原时空历史轨迹,应该是这样没错的吧?

不过他也不敢完全确定。

万一有蝴蝶效应呢?

或者,司马越此番北伐,干脆就走了狗屎运,打赢了?

信(历)息(史)太(不)少(好),难以判断。

“司空身边备了不下二十匹快马,若这还不能逃走,也太背了吧。”邵勋含糊地回了一句。

“单骑走免”这个绝技没学到家,最好别出来混……

庾亮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

“先别说这个了,你们在城中的家人,必要时全数搬进金墉城。”邵勋知道自己的话破绽甚多,于是决定转移话题,只见他盯着庾亮,诚恳地说道。

庾亮大为感动。

邵郎君的眼神很真挚, 仿佛在说,我很关心伱的家人,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还得预先多存粮食、箭矢、伤药等军资吧?”徐朗孤身一人在洛阳,没有家人牵累,直接问起了核心问题。

“自然要预先准备。”邵勋看向众人,说道:“不过,这事最好还是由朝廷来办为好。”

“行。”糜晃、庾亮二人像下属一样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你们是不是忘了石超?他手下好几万兵马呢。”徐朗弱弱地问道。

“没忘他。”邵勋笑了笑,道:“若连石超这关都过不了,还谈什么北伐。两万余洛阳中军,以有心算无心,胜算很大。”

徐朗迟疑地点了点头,显然不是很放心。

邵勋当然知道,打仗这种事,没有百分百确定赢的。

司马越若连石超这块绊脚石都扳不倒,那我就——不陪你们玩了,带着学生兵连夜润去东海,当糜家的赘婿。

嗯,如果来得及,还会带走裴妃和世子。当不了糜家赘婿的话,可以拥裴妃、世子回封地,观望局势。

如果这也不行——那我就占山为王,让多半已是未亡人的裴妃当压寨夫人,好歹落了个老婆,算是这两三年洛阳生涯的纪念。

底线思维,邵某人从来不缺少。

他能预感到,动手的时间愈发临近了,一切都将很快揭晓。

事实上也差不多。

数日后,糜晃面容严肃地召集邵勋、何伦、王秉三人,私下宣读了司空的命令。

七月初六动手,一举覆灭石超所部!

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章 县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六十四章 猎物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六章 裴氏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三十章 勤王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二十章 撤离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游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优选择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
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章 县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六十四章 猎物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六章 裴氏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三十章 勤王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二十章 撤离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游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优选择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