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

非常炸裂的事情是瞒不住的,因为人们有很强烈的传播欲望。

时至正午,众军卸甲而坐,一边吃些食水,一边交头接耳。

不仅仅是洛阳中军,还包括河北军人。

在大头兵们眼里,勇武永远是最直观的东西,比什么说教都管用。

军官们更是神往至极,旁若无人地谈论起了邵勋的过往种种。

“听说孟超也是他杀的。”

“孟超早该死了,他不但劫掠河南,连河北百姓都抢,死有余辜。”

“我家有一批货,就是让孟超抢了,都没法追究。听到他死讯后,我多吃了两碗饭。”

“邵勋斩孟超,可是荡气回肠啊。一人吓退千军,勇不可当。”

“唉,以后战阵上,别遇到这等狠人。万一被他直冲入阵,把我也擒了,脸都不知道往哪放。”

“多备弓手、长枪,能挡住的,今天大意了。”

“邵勋这般性子,战场上怕是活不久啊。马失前蹄之时,就是他殒命之日。”

“人家也没那么傻吧?次次冲阵?杀孟超之时,追着败军打。此番生擒那个唐什么,也是欺我等站立许久,气力不支。他不傻,心里有数。”

“总之别遇到他。若哪天来了河北,实在抵挡不住时,我径自降了他。”

这些军官们多为地方豪强、豪商子弟,少有士人,平时言语粗俗,动辄“尔母婢”之类,此时听到有人说打不过就降了,顿时一静。

不过——也是啊,成都王还在,咱们自无二心。若大王不在,朝廷大军来了,这个邵勋当先锋,有必要死战吗?司马氏哪个子孙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

“降?”还有人乜了一眼,冷笑道:“他还能重用咱们河北人不成?发什么春秋大梦呢?除非他来河北当官,娶河北高门贵第之女为妻,咱们还能跟着他。其他的,省省吧,他是东海人,只会巴结青徐士人,比如泰山羊氏、琅琊王氏之流,与河北有什么关系?”

“也是。”有人下意识点头。

别怪大家老有地域之分,实在是这种例子太多了。

昔年袁本初为冀州牧,簇拥在身边的多为河北名士。

曹孟德称霸河南,河南士人多为其效力。

泾渭分明,清清楚楚。

河北败亡之后,七八万降兵被曹操驱赶着下荆州,为他送死。

不是自己人,自然不会珍惜。

邵勋的屁股在河南,有朝一日能当上大官开府的话,跑过去的绝对是河南士人,其中多半又以青徐士人最受重用。

天下事,不外如此。

河北人嘀嘀咕咕,邵勋则沉稳地四处巡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今天的这番“表演”不是没有好处。

士人参加聚会,是为了打名气。

名气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刻真的有用。

武人其实也一样。

名气大了,各方势力争相拉拢,朝廷也会好言安抚。

率军出征时,兴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wWW★ тTk Λn★ ¢O

名气就是本钱,毫无疑问。

与河北将士相比,禁军儿郎们的欢呼声就要真情实意许多了。

很多人在打听邵勋的名字。

得知他是越府家将之后,同样与有荣焉——很简单,邵勋现在代表洛阳一方。

整个下午,不断有禁军军官过来拜访,或远远看上一面。

有好事者提及邵勋斩杀孟超之事,

禁军将领好感更甚,若非囿于身份之别,拉不下面子,这会就有人请他喝酒了。

至于那些公卿士女们,倒没太过注意,只当做一个谈资,随口聊几句罢了。甚至于,他们的重点在于司马颖丢了面子,至于谁让他丢了面子,怎么丢的,就不是很关心了。即便有人提到邵勋名字,当时记住了,过一会也会忘记。

当然,那是大多数人。对某些有心人而言,则截然不同。

总体而言,今日被迫出手,利大于弊。

司马颖至少明面上不会再找邵勋的麻烦。至于暗地里怎么样,倒不是很怕了。

往军营里一钻,身边都是学生少年兵,安全感爆棚。

刺客?邵某人披甲持械,正面对打,手刃三五个不成问题。

小心一些,静待局势变化,这场危机也就过去了。

******

司马颖很快回了高台之上,脸色阴沉,仿佛酝酿着风暴一般。

老实说,他的心胸算不得多开阔。

在他没来洛阳之前,奋武将军石超就已经捕杀了不少朝官。而这些官员,无一例外都和司马颖有过宿怨。

尤其是让乐广“忧惧而死”的人,更是夷三族,毫不容情。

尚书令乐广是司马颖的岳父。司马乂生前曾诘问他是否私通邺城,乐广回答“广岂以五男易一女哉”——乐广全家都住在洛阳。

司马乂犹疑不定,最后还是杀了乐广。

司马颖得志之后,自然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洛阳一时间腥风血雨,持续了很久才平息。

今天他被邵勋下了面子,还没法发作,心里是很不爽的。

但他偏偏没法报复此人,如果他还要脸的话——即便手下人揣摩上意,也无法遂行报复,因为所有人都会把这事栽到他头上。

罢了!司马颖深吸一口气,孤连王瑚都能容忍,一个小小的东海中尉司马又算得了什么?当个屁一样放掉算了。

呃,王瑚确实投了司马颖,就在前阵子,让人大跌眼镜。

司马颖的亲信、冠军将军牵秀征辟王瑚为幕府司马,你敢信?

王瑚曾经打得河北大军狼狈而逃,杀了十几员大将,是河北士族最痛恨的人。不,远远不止,可能河北百姓也很痛恨王瑚。但牵秀就征辟他了,这事司马颖能不知道?

对于王瑚这种打出了统战价值的人,司马颖力排众议,相当宽容,令他掌握着投靠过来的禁军,留守洛阳,为石超副手。

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心胸倒也没那么狭窄。

“大王何时归邺?”幕府长史卢质有些不安地看着在原野上扎营的双方士卒,问道。

“怎么?怕了?”司马颖笑问道。

卢质语塞。

他总不能说,大王你只带过来了万余步骑,即便加上石超的五万兵马,咱们只有六万余人,而司马越却有两万兵!

六万对两万,我们没有优势啊。

现在大家都在旷野之中,一旦交兵,就是野战,这六万人可顶得住?

“没胆的货!司马越这个人,我很清楚。以前一贯谨小慎微,没有把握的事,他不会做的。你怕,他也怕。”司马颖笑骂了一句,道:“就快回了。服饰、乘舆再催一催,尽快发送至邺城。欲行魏武故事,朝中还得有自己人,你觉得王夷甫如何?”

“难得有个各方都不排斥的人。”卢志想了想,道:“也只能是他了。”

司马颖打赢了这场战争,但敌人是有条件投降,他还没法霸占所有好处,有些妥协也是必要的。更何况,长安那位的情绪也需要安抚,他们的联盟关系并未破裂。

王衍是名士,声望很高,各方都要给几分薄面,确实是很合适的人选。

“那就表奏王夷甫为尚书左仆射。”司马颖下定了决心,说道。

“表奏刘寔为太尉。”

“你当个中书监吧,仍和我回邺城。”

“保举……”

“不能忘了河间王……”司马颖叹了口气,早晚要和他一决生死,但不是现在,只听他说道:“表河间王颙为太宰、大都督、雍州牧。”

“东海王越守尚书令。他若还想安排什么官员,分润一些出去”

司马颖一口气点了好多人,幕僚运笔如飞,一一记下。

这就是政治分赃,大家都懂。

司马乂死后,成都王、河间王、东海王三家成为胜利者。成都王功劳最大,自然取走最多的好处。

但他也不敢不给其他两家好处。

就像卢质担心的,如果现在司马越翻脸,悍然动手,怎么办?一定能赢吗?

司马颖敢来洛阳,还是很有胆色的,冒了不小的风险。

司马颙就没敢来。当然,他现在也来不了,家里一堆叛乱需要平定。

而搞定洛阳之事后,司马颖就要回邺城行霸府之事了,一如魏武故事——当然,这只是想当然而已,他可能分不清无条件投降和有条件投降是怎么回事。

“邺中府第尽快修建,原来的太小了,不符合孤的身份。”司马颖又道:“地方不够的话,就拆民宅,谁不同意,夷三族。”

“诺。”卢志应道。

“选秀女之事,也得抓紧。”司马颖又看向孟玖,说道:“人数不能少于五千。你多看着点,一定要模样周正可人的,最好是士族女子。”

“诺。”孟玖乖巧地应下了。

“花钱的地方很多啊。”司马颖叹了口气,道:“今岁加征赋税。孤当皇太弟了,河北士民定然欢欣鼓舞,多收点钱,小事罢了。”

卢志、孟玖对视一眼,又很快撇开了视线。

“你等有什么亲朋故旧,尽皆报来,孤给他们官做。”司马颖哈哈一笑,道:“孤想明白了,如今这个世道,还是得用自己人。忠心最重要,能力反倒其次了。”

“诺。”卢志、孟玖二人大喜,这下可名正言顺安排党羽了!

别看成都王威风凛凛,幕府人员众多,但内部竞争非常激烈,派系倾轧更是杀人不见血。

早些年,成都王受封蜀地四郡,历时十余年——蜀乱之后,徙封荆州南郡。

因此,他与蜀地士人来往极多,关系颇佳。

成都人杜轸,少师谯周。其子杜毗,被成都王辟为大将军掾。其弟杜烈,为王国郎中令——此职为封国三卿之一。

现在么,河北势力愈发崛起,蜀地官员越来越少。至于江东士人,经陆机一事,也是声势大衰,慢慢地不成气候了。

河北,本就不是吴、蜀亡国之民该来的地方。

卢志、孟玖二人,争夺的其实是幕府内河北士人的主导权。

将来成都王登基称帝,大伙还得靠各自安插的党羽争斗朝堂权力呢,可不能马虎。

第三十章 勤王第七十五章 新兵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三章 劝羊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四章 摊子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优选择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六十章 谈妥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十七章 后路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三章 潘园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
第三十章 勤王第七十五章 新兵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三章 劝羊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四章 摊子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优选择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六十章 谈妥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十七章 后路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三章 潘园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