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

糜直八月才从温县出发,一路向西,过王屋山,然后在河东郡渡过黄河,进入冯翊郡。

最终赶到长安时,已是重阳节前后。

长安郊外的塬上多了很多新坟,密密麻麻看着让人毛骨悚然。

他在塬下稍稍停留了会。

天空一丝云儿也无,塬上的松柏林间,秋风飒飒,送来阵阵呜咽。

他突然间打了个寒颤,对前路愈发迷茫了。

司空对他还算客气,但有些过于客气了。

幕僚们在说什么重要事情时,都会用眼角余光瞥他一眼,仿佛不想传到他耳朵里一般。

糜直是个心思敏锐的人,他能够感受到若有若无的气氛变化。

他知道,自己被人提防了。

唉!

糜直叹了口气,收拾好心情,很快来到了霸上大营之内。

邵勋还在长安城中组织粮食转运。

金门坞已经收到第二批粮食了。

前后两次转运,去掉途中损耗,总共得粮十九万斛。

第三批已经启运,大概九月底可开始第四批粮食的运输工作。

闲暇时间,他也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消息。

道士范长生下山,成都李雄甚礼遇之,以其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又一个吊炸天的官职。

李雄正式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大赦天下。

这個位于蜀中的政权,因为地理封闭,看样子稳定下来了。

自西汉大地震之后,汉水改道,从此无人再能重演“暗度陈仓”旧事。蜀中钱粮想要运出,不能像刘邦那样利用廉价的水运,只能走漫长崎岖的山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十车粮食路上估计要损耗七八车,当年诸葛亮那困难到极点的后勤就是明证。

这个地方,别人打进去难,里面的人打出来也难,估计就那样了。

因为西征“有功”,天子加司马越为太傅,录尚书事。

又以范阳王司马虓为冀州都督,镇邺。

平昌公司马模实在搞不定河北那摊子事了,于是拍拍屁股走人,到许昌走马上任,换个舒服点的地方继续瞎混。

司马越正式组建太傅幕府,以王衍为军司,曹大爷算是彻底靠边站了。

新幕府里绝大多数都是在徐州征辟的士人,或者是荡阴之战后跟他逃去徐州的人。

比如军谘祭酒庾敳、主簿郭象等人,不务正业,纵酒放诞。前者还大肆捞钱,后者品行不堪,玩弄权术。但因为他们名气较大,为士人称赞,故司马越非常器重他们。

都是什么玩意!

邵勋也听到了司马越要重建禁军的消息。

洛阳中军本就分宿卫军、牙门军两部分,前者驻城内,后者屯于洛阳郊县。

宿卫军又称宿卫七军,即左卫、右卫、左军、右军、前军、后军、骁骑七大营。

如今的洛阳中军只有三万余人,编为左卫、右卫、骁骑三支。

司马越重建左军、右军,看似在恢复中军编制,实则在安排自己人。

他——终究还是怕了。

邵勋哂笑一声,左军、右军堪用吗?

不过,从司马越的角度来说,这倒是正常的。

左卫、右卫、骁骑三军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公然反对他的,他不需要左军、右军多能打,反正能护持着他就行了。

再没可靠之兵,难道继续在温县晃荡,有家不能回么?

而正当他思考着左军、右军的来历时,糜晃、糜直父子来到了逍遥园。

三人相对行礼,然后分别坐下。

“太傅已经下令撤军了。最迟九月底,所有人都要撤离。”糜晃最近的神色稍稍有些好转,看样子一番交涉之下,他没有受到重责,甚至还被司马越抚慰了。

那么问题来了,太傅为何不遣使抚慰我?抛开事实不谈,我杀了五千鲜卑骑兵,难道没有功劳吗?

“都督莫不是升官了?”邵勋注意着糜晃的脸色,问道。

糜晃挤了点笑容出来,道:“司隶校尉,算升官吗?”

“官品高了,当然算升官。”邵勋笑道。

不过,实权太守的位置没了。

司隶校尉固然有兵,但不多,甚至还没度支校尉手底下的人马多。后者管理漫长的漕运线路,大几千兵马还是有的,司隶校尉最多三千,可能还不到。

“弘农太守给了谁?”邵勋问道。

“弘农令裴廙(yi)升任太守。”糜晃说道:“你家那些坞堡,好自为之吧,我照拂不了了。”

“哦。”邵勋满不在乎地应了一声。

嗯?糜晃看邵勋一点不慌,顿时有些诧异。随即又想到当年他俩往裴妃跟前凑的样子,顿时悟了,看来小郎君在这条路上走得比他还远,与闻喜裴氏的关系不简单啊。

“太傅打算怎么安排我?”沉默了一会后,邵勋问道。

糜晃深吸一口气,有些事情,终究要面对的。

只听他说道:“太傅正在慢慢健全洛阳中军编制。”

邵勋点头,示意他知道。

“牙门军也会重建。”糜晃说道:“太傅想让你来管牙门军。”

“牙门军有几营?”

“牙门军草创,就你部一营。”

“多少人?”

“你殿中将军所领旧部,五千余人。”

邵勋久久不语。

糜晃静静等他回应。

糜直则屏气凝神,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逍遥园内,有六百名顶盔掼甲的银枪军武士。霸上大营之内,还有数万兵马。若此人暴起发难,会如何?

有的时候,翻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这是要将我赶出洛阳啊!”邵勋突然一拍案几,大喝道。

糜晃眉头一皱,没什么反应。

糜直却吓了一跳,差点叫出声。

银枪军武士纷纷望了过来,有人甚至把手垂到了腰间刀柄之上。

“太傅还许你一职。”沉默片刻之后,糜晃突然说道。

邵勋气乐了,道:“都督,你我什么交情,还藏着掖着?”

他知道,糜晃也是奉太傅之命,一点点放出好处。

如果邵勋反应不激烈,那后面的就没了。

同时他也有些感慨,糜晃这人怎么说呢,太愚忠、太老实了,到现在还没对司马越彻底失望,还在尽心为他做事。

司马越这鸟人,何德何能,有糜晃、何伦、王秉这样的人效忠——诚然,他们三人能力一般,但忠心没得说,完全可以托付后路。

“太傅许伱材官将军之职,督造广成苑。”糜晃继续说道。

这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了。

广成苑是怎么回事,经历了一年时间,已经不算秘密了。

司马越确实可以勾结王衍,把这个工程停了。如今拿出来说事,其实就是以此为筹码谈判。

“我推了几次的材官将军,终究还是没推掉啊。”邵勋转怒为喜,笑道。

“材官将军是第五品,看似只升了一品,可这一步没那么简单。”糜晃语重心长地说道。

官场之中,总有某些级别的官位,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跨越。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天花板。

升官不是一直可以升的。摸到天花板之后,无论立下多少功劳,都很难再进一步。

从第六品的殿中将军,升任第五品材官将军,这一品的跨越不知道拦了多少人。

材官将军与郡太守、国相、王国内史平级。

以材官将军的身份领牙门军,有点不伦不类,但谁让牙门军只有区区五千余人呢?洛阳中军鼎盛时,牙门军可是有十几营总计步骑五万余人啊。

宿卫军一般不出动,牙门军才是西晋朝廷的战略预备队,机动作战力量。

“牙门军屯驻何处?”邵勋问道。

“你想屯何处?”糜晃反问道。

邵勋沉吟了一下。

牙门军一般是屯洛阳城外的郊县,有时就在洛阳、河南二县,有时在偃师等地。

“我老在太傅面前晃悠,想必他也觉得碍眼。”邵勋自嘲道:“放我去梁县,离得远远的,正合太傅之意。”

理论上来说,梁县也是郊县。

但郊县与郊县是不同的。就好比原本驻地是在北京附近的通州,现在给你整到延庆去了,这也太“郊”、太“村”了。

糜晃听了却没反对,显然他清楚司马越是真不想看到邵勋。

甚至于,司马越想把邵勋弄得更远,去江东甚至蜀中平乱,与陈敏、李雄同归于尽算了,但他也知道这不可能。

“梁县似可,太傅应不会反对。”糜晃思虑一番,点了点头,说道:“就在广成苑旁边,你来往也方便一些。”

“我还能回洛阳吗?”邵勋笑问道。

糜晃瞪了他一眼,道:“没人拦着你回洛阳。”

“那好。”邵勋说道:“若哪天广成苑停工了,我就回洛阳。”

糜晃叹了口气。

邵勋与太傅之间的事情,他写了好多封信,大力转圜,痛陈利害,最终有这个结果,其实非常不错了。

但他的苦心,又有谁理解?

太傅不理解他,邵勋也不理解他,这事弄得……

“太傅还有一个要求。”糜晃最后说道:“若有战事,牙门军是要出征的。”

“除了江东之外,哪里还有战事?”邵勋问道。

青州刘伯根被幽州南下的鲜卑骑兵斩了,王弥逃窜山林,不知所终。

河北已经被初步压下去了,表面上平静得很。

关中也被讨平了。

蜀中被所有人下意识忽略了。

就目前来说,除了江东陈敏之外,就只有匈奴刘渊还在蹦跶了。

经历了这一年的事,司马越至少表面上获得了一定的威望,他的敌人都被干挺了。

这或许就是他回洛阳的底气?

“总之你小心些吧。”糜晃没有正面回答邵勋,只说道:“而今各地皆平,幕府之中或许有些人会盯上你,把你当做下一个敌人。你离了洛阳,那些人可能会撺掇太傅调集河北、豫州乃至徐州等地的兵马……”

说到这里,糜晃就不说了。

不管这些人的谗言会不会成真,但总是个威胁。或许太傅本人也曾经起过这类念头,反正小心就对了。

“所以太傅这是在玩缓兵之计?”邵勋问道。

糜晃摇头叹息,道:“太傅还不至于如此,你终究还是有用的。”

河北真的平定了吗?怕是连太傅都不敢肯定,不然的话,范阳王就不会出镇邺城了。

许昌兵还是有战斗力的,公师藩等人就是在他们的围剿下,最终败亡。

但当地局势很诡异。

司马颖虽死,打着他旗号的人很多。摁下去一波,又会起来另一波,无穷无尽。

说不定哪天又有人起事了,谁说得准呢?

留着邵勋,还能干干这些杂鱼。

而只要稳定个几年,太傅应该能把禁军军心都收了吧?

糜直从头到尾都没说话。

今日这场会面,对他心灵的冲击比较大。

原来,面前这个十九岁的将军,已经做下了这么大的事,让“权倾天下”的太傅都奈何不得,要和他“讲道理”。

原来,手里有兵,在禁军中有影响力,会得到这么多好处。

清谈所带来的名气,看样子要渐渐让位给刀把子了。

他对这个世道的认知,不知不觉前进了一大步。

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十章 契机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二章 军户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章 官身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二十章 撤离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二章 军户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
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十章 契机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二章 军户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章 官身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二十章 撤离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二章 军户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