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

激荡的余波同样传到了颍川。

前阵子被天子罢职的庾敳听完之后,略略有些惶恐。

“陈公会进洛阳吗?”庾敳在屋内走来走去,心情焦躁不安。

“应不会。”庾亮心里其实也没个准数。

“他现在在哪?”

“应已在范县祭祀故东海王。”

庾敳停下了脚步。

他也曾是司马越的僚佐,深知幕府内情。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镇军将军幕府,不过是越府第二罢了。

里面有捞钱的,有弄权的,有投机的,有混日子的,什么人都有,各不一样。

但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点,或多或少参与过针对前后两代天子的阴谋诡计,非纯臣、荩臣。

“太白好手段啊。”庾敳释去心中惶恐,咬牙道:“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走出这一步了。”

若天子与他相安无事,局面还能拖延下去。

但自从攻伐苟晞开始,事情就不可测了。

聚拢越府旧僚人心,获得他们的直接支持,通过他们的官位、名望、人脉以及各自的属吏控制兖州九郡国。

如果做得好,也许还能获得他们背后家族的支持,至少是一部分支持。

以谯国夏侯氏为例,人家关键时刻就出兵了。

“元规,你看陈公能在镇军将军府站稳脚跟吗?”庾敳问道。

“有何不能?”庾亮诧异道:“都是天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别无选择。”

庾敳摆了摆手,示意侄儿别说话。

心甘情愿追随和迫于形势依附是两码事,别的不谈,就做事时的热情和负责程度而言,两者都不一样。

只是暂且依附的话,以后还会有变故。

“唉,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庾敳摇了摇头,又道:“文君之事,你怎么看?”

“伯父怎么看?”

“子据写信回来,他是赞同的。”庾敳说道:“我说不好。感觉这不是坏事,但心里又七上八下。”

庾亮心道,我也是这种感觉啊。

庾家诸人对陈公的态度,大概就侍中庾珉最积极了。

庾敳的态度经历了两次转变,从一开始的不支持,到后来的中立,再到现在的倾向于支持——说穿了,他就是随着形势摇摆。

庾亮直接在陈公府做官,按理来说支持得非常彻底了,但他内心之中也是很彷徨的。

他觉得自己对陈公的信心,可能还不如在汲郡当太守的父亲。

对了,父亲的书信已经传回来,意思只有一条:遵照婚约。

母亲的态度还是一贯的。

她支持文君嫁给陈公,但仅仅是因为婚约存在罢了,但她一直认为陈公的出身太差,委屈了女儿。

“荀氏、殷氏那边回话了吗?”庾敳又问道。

“还没有。”庾亮说道。

伯父没有问毌丘氏,那是因为母亲老家在江南,不便联络。表妹又一直住在他们家,与文君作伴,不用多问了。

“陈公这是想把颍川士族给牢牢绑住啊。”庾敳突然笑道。

击破苟晞后,震慑了东平、高平、任城、济北等地的士族豪强。他们与苟晞之间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经此一战,当会蛰伏起来,等待时机。

出任镇军将军幕府军司,堂而皇之把兖州军务给挑到肩上了,还逼着幕府僚佐表态,拧成一股绳。

如此一来,兖州暂时稳了。即便天子不管不顾,下诏讨邵,兖州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豫州别看经营有年,其实没有刚入手的兖州那么稳。

原因很简单,司马越虽然出镇过许昌,但王弥之乱前就跑了,他在此地并没有太多关系,豫州的士人也没有明确的倾向,他们不是司马越余党,他们有退路。

当然了,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裴妃、嗣王站出来支持陈公,对豫州多多少少有点影响。

司马虓、司马模、司马确先后担任过豫州都督,他们不可能一点人不安排,这就……

庾敳还没想完,前头就有仆人来报:卢豫州来了。

卢志身后还跟着几人,基本都是豫州佐官。

比如费立,犍为南安人,前成都国中尉,现是卢志手下大将——也是老将一员,曾经和邵勋见过面。

比如杨邠,犍为武阳人,曾任成都中尉,官至衡阳内史。杜弢之乱后,卢志手书相召,邠辞官来投。

比如程牧,广平人,前征北将军(司马颖)幕府左司马,一度官至青州刺史。

庾敳一看,顿时不太高兴。

卢志刺豫数年,多安插私人。若非陈公自己要安排人的话,卢志能把豫州大大小小的官位全给霸了。

一堆司马颖幕府的河北人,外加一堆成都国的蜀人,确实帮陈公解决了人才匮乏的难题,但未免吃相太难看了。

“使君。”

“尚书。”

二人相对行礼。礼毕,其他人亦纷纷见礼。

“不知使君前来,所为何事?”庾敳问道。

卢志看着庾敳、庾亮伯侄二人,心中微微遗憾。

“府中已推得黄道吉日,不知庾家……”卢志拖长了尾音,问道。

此时结婚,一共六個步骤。

第一步是“纳采”,已完成。曹馥做媒,女方已收下“采礼”。

第二步是“问名”,即得到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后,回去占卜吉凶,已完成。

第三步“纳吉”、第四步“纳征”,亦已完成,并送上了定婚之礼。

到这一步,婚事算是确定下来了。

现在是第五步“请期”,即确定迎娶日期。

原本这一步是被搁置的,现在猛然提速,动真格的了,也是让庾、荀、殷三大家族表态——在此之前,卢志已去见过太守陈匡,许昌陈氏并没有动摇。

“子美不在,使君不如随我去见弟妇?”庾敳问道。

“也好。”卢志点了点头,让随他而来的几人留在正厅,随后便往后院行去。

******

后院之中,庾文君午睡初醒,睁眼一看,表妹毌丘氏流着口水睡在一旁,顿时乐不可支。

她没有吵醒毌丘氏,而是坐到案几前,开始做女红。

这两天家中议论纷纷,谈了很多事情。

她不太懂打打杀杀的战场、波诡云谲的官场,只听到了最关键的讯息:陈公迫不及待要娶她。

她没法形容当时是什么心情,又是什么表情,反正被表妹笑话了,说她晕晕乎乎,脸红了一下午。

好像——是有点小欣喜。

反应过来后,她立刻就取来了各色锦缎、布帛,在母亲复杂的眼神中,亲手做起了成婚用的嫁衣。

蒲桃、表妹也帮忙了。

三个人一起做,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管他外面什么世道,庾文君不懂,也不明白,就安安静静等着嫁人好了。

至于兄长有一次说漏嘴,提及陈公现在迫切需要颍川乃至豫州士族支持这种事,庾文君不以为意——哪怕陈公娶她另有用意,她也愿意。

表妹想得比她多一些,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悄悄问她“会不会很痛”,让庾文君好一番嘲笑——其实她也不知道。

小半个时辰后,毌丘氏醒来了,在榻上伸了个懒腰。

见得庾文君正在忙活,立刻跳下了床榻,正要说些什么,却见蒲桃慌慌张张走了过来,道:“绛霞(荀氏)、琪娘(殷氏)来了。”

“在哪?”毌丘氏一脸欣喜之色。

庾文君也放下针线,起身望向外边。

她这几个媵妾并非一直住在庾家,前阵子荀氏、殷氏就回家住了。这才过了不到两个月,就又来了?

她还没意识到这种事情的政治含义。

片刻之后,荀氏、殷氏站到了门口,向着屋内三人微笑。

五女立刻聚到一起,拉手的拉手,拥抱的拥抱,喜悦非常。

“旬日前,从父自京中来信,让爷娘收拾行李,送我来庾府,我料事情必有转机。”荀氏装出一副女诸葛的样子,调整好脸上的细微表情,用一种不紧不慢的语气说道。

其他人都愣在那里,只有殷氏低着头,一副手不知道往哪放的感觉,脸上时不时飘起一朵红云,显然她也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甚至她家也是这么嘱咐她的。

“方才见到卢使君,大概是来‘请期’的,一旦定下,各家便会透露风声,不用多久就会传遍颍川乃至汝南、陈郡、梁国……”荀氏又道。

女诸葛果然不凡,一副娓娓道来的样子,让小姐妹们非常信服。

殷氏鼓起勇气,抬头看了荀氏一眼。

两人同为十四岁,但人家就是厉害。等她二十四岁、三十四岁的时候,却不知是何等手腕。

殷氏暗叹一声,她什么都懂,就是不善言辞,容易脸红,做不到绛霞那般举重若轻。

不远处传来爽朗的笑声。

蒲桃偷偷上前,探头张望。

庾文君也忍不住了,提着裙摆快走几步,偷偷张望,却见卢豫州、伯父庾敳正与母亲言谈甚欢。

“那好,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我这便遣使飞报陈公。”卢志收起笑容后,说道:“颍川这边,麻烦子嵩了。”

“应该的。”庾敳说道。

从弟、弟妇都不反对,他有什么理由反对?

子美在汲郡,不克分身,这场婚事只能由他出面,帮忙操办了。

卢志的意思很清楚,一定要大张旗鼓,让更多的人知道。

侄女出嫁,要有嫁妆,这个时候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财货之类的就不谈了,关键是土地、部曲。

可以派人在鄢陵以及隔壁的扶沟丈量土地了,将最肥沃的一批地充作侄女的嫁妆。

另外,他在南顿也有一片地。

这是当初司马越诛杀应绍后,他想办法弄来的——应绍家的地他还没资格拿,但依附应绍的地方豪强不少,司马越并没想对他们动手,幕府僚佐们可盯着哪,难免巧取豪夺。

那片地不下八十顷,正处河湾地带,灌溉方便,亩收很高。

虽然有点肉痛,但他还是打算送给侄女。

另外,蒲桃家没什么资财,也得他和子据帮衬。

毌丘氏那边……

唉,大出血啊。

还好殷氏、荀氏不用他操心,但还是要过问一下,要大张旗鼓,甚至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这是卢志的要求。

他惯会此招,希望以此带动风向,影响其他士族的选择——嗯,在21世纪,这叫“带节奏”。

这样一来,陈公确实稳如泰山。

公然站队和暗地里支持,完全是两回事。

在天子与陈公之间,庾家、殷家、荀家已经做出了选择,很难更改了。

第一章 征辟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三十二章 烂透了!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五章 弑君第五十三章 集市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三十章 塑造第三章 潘园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七章 表态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优选择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十二章 无题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
第一章 征辟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三十二章 烂透了!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五章 弑君第五十三章 集市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三十章 塑造第三章 潘园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七章 表态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优选择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十二章 无题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