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

六月底、七月初时,聚集在河阳的人愈发多了起来。

夏播结束,各地兵马陆续开拔,每天都有数百至千余人抵达。

殷熙被调出了义从军,担任新成立的捉生军副督。

七月初三,至金谷园接受朝廷下发的部曲督官印之后,他又回到了河阳北城,整顿部伍。

“哪来的?”殷熙是世家子,坐在上首,优哉游哉地吃着酒食,文吏们则扯着大嗓门,一一登记将士名籍。

“郏城人。”一大汉昂首挺胸,大声道。

殷熙瞟了一眼。

此人身着青衣,腰间悬着弓梢、佩刀,身后跟着两名仆役、两匹马,其中一匹马背上还驮着筩袖铠。

“为何入军?”文吏正待询问姓名,殷熙在不远处开口问道。

“便如将军一样,搏个官身。”大汉说道。

“你能置办起这些装具,家中还算殷实吧?”殷熙问道。

“十余顷地还是有的。”

“有这家业,何不做富家翁?”

大汉舔了舔嘴唇,说道:“我家这十余顷地,得自士人之家。其家三代无人做官,家道中落,家业便被人瓜分一空。”

“你倒是老实。”殷熙大笑道:“这就是你非要做官的理由?”

“听闻陈公乃天上人降世,为广大武人大开方便之门。若不能抓住此机,我怕将来子孙埋怨我。”

殷熙听了,有些动容。

很多人低估了陈公为武人请官的影响力。

事实上,此举不但令他的私兵部曲、驻防府兵们振奋,对体系外的地方豪强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他们有田、有兵、有粮,但没机会。

天下大乱之际,这是典型的地方不稳定因素。

如果给他们机会,将他们纳入体制之内,则不稳定因素彻底消失,然后还能成为你的助力。

他们太渴望出人头地了,太渴望把合法或不合法的财富洗白了。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官身的话,很难做到。

陈公给了他们机会。

有人抓住了,星夜前来投奔。

有人犹豫了,觉得当下的日子也不是不能混一混,等到混不下去再说。

还有人满足了,觉得富家翁能一直做下去。

同样处境的人,因为选择的不同,将来的结局天差地别。

这种选择谈不上对错,因为选择搏富贵的人里面,也不是个个能活到功成名就的,而选择维持现状的人,也不一定就会被人打压得家破人亡。

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可预测。

“真乃壮士!”殷熙赞叹道,起身端起一杯酒,递给此人,道:“能饮否?”

这可不是士人聚会时的酒樽,而是比较大的酒碗,里面盛满了绿色的美酒。

壮士接过,直接一饮而尽。

“好!”殷熙大笑:“你带了多少人过来?”

“骑兵十、步卒五十余。”

“你家里不止这么点人吧?”

“本事一般的,自然不能带出来丢人现眼。”

“好,汝何名?”

“高振。”

“竟然和高督乃本家。”殷熙笑道:“我做主,汝可为队副。”

捉生军督军是高翊,也算是邵勋早期元从之一了,原为府兵别部司马。

“谢将军。”高振大喜。

“先别忙着谢。”殷熙说道:“咱们这是捉生军,只收骑卒。伱带来的步卒,却要打散编入忠武军,可情愿?”

“情愿。”

“好,痛快。”殷熙赞道:“带你的人去领戎服。”

“诺。”高振走向自家部曲,先与那五十多個步卒说了原委,然后带着九名骑兵前去领袍服,算是正式入伍了。

殷熙又坐了回去,默默看着。

诸郡豪强如此,像他这类士族别支又何尝不是呢?

若非妹妹作为媵妾嫁到了陈公府上,他果断带着家族部曲投入义从军,他们这一支未必就能混得多好。

说到底,长平殷氏也不是什么大门第啊,主脉就混得那样,他们这些偏支别脉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都不容易。

陈公其实给了所有人机会,一个跳出现有评价体系,依照武功来升迁的门路。

这个门路其实非常难得,说不定哪天就承受不了压力,被迫关闭了。而在关闭之前,这就是机会,哪怕你原来学的文,现在最好把自己当做武人,想办法博取战功,获得官身——实在没能力厮杀的,混个军中文吏也行,立功的机会少,那就熬资历。

今天看到高振之类的豪强来投,殷熙嘴上不说,心里想了很多。

有这些人支持,陈公的根基简直稳得不行。

曾几何时,有人私下里提及,陈公出身低微,若士族不再支持他,恐难持久。

现在看来,他生生打出了一片天,即便士族不支持,身边笼络的武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不再是粗鄙无文的底层武夫,除了他教授的学生外,又多了习文练武的地方豪强,根基进一步夯实。

煌煌大势,被他举重若轻地操弄着,真是厉害。

妹妹说得对,这是天底下最顶级的兵法。

七月十一,捉生军督军高翊自金谷园面聆训导而回,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正在操练的部伍,自浮桥渡河北上。

几乎与此同时,义从军主力骑兵自北城出击,与在城外监视的匈奴人展开激战。

战争,在一个出人意料的时候,突然间就爆发了。

******

夏日的夜晚闷热无比。

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儿也无。

大雨将下未下,难受得让人发狂,就连马儿都烦躁不安,不停地嘶鸣,状态不佳。

“这些畜生,就喜欢凉爽的山地,这天真的让它们难受。”荒野草丛之中,高振拿毡帽扇着风,不停地说道。

“呵,你是没去过南方。”有人笑道:“那地界不利骑兵驱驰,可不仅仅是河湖纵横,烂泥地多,马也受不了,动不动生病,压根没法打仗。”

“骑兵不行,就靠步军。大晋灭吴,数路出师,不也灭了?”

“时也命也。在灭吴之前,曹魏、国朝就没想过灭吴吗?为何不成?而今江东户口、钱财、兵力甚于东吴,如何灭之?”

“那就等机会。”

几个地主豪强侃起了大山,一点没有大战将至的紧张感。

男人,除了女人和钱之外,最喜欢谈论的就是天下大势了,从古至今皆然。

“噤声。”殷熙走了过来,寒声道:“现在可不是乡间比斗,而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厮杀。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再这样轻敌下去,早晚让匈奴牧人玩死。真觉得人家很差吗?后汉年间就拿钱打仗,一百多年了,人家战场上杀人的窍门不比你们强?”

一番话说得众人张口结舌。

他们家境优渥,时常练习弓马骑射之术,自诩武艺非凡。但战阵经验真有匈奴人强吗?

人家哪怕只是一个苦哈哈的牧人,穷得要死,说不定也是当过雇佣兵的。

人家的经验比你丰富!

义从军对付匈奴牧人看起来很轻松,那是因为人家也是战场上厮杀多年的武人,你们算什么?乡间斗殴之辈?

“一会听令行事。各家的人归各家带,配合默契一点。”殷熙又道:“若有逡巡不进者,立斩无赦。”

“诺。”众人心中一凛,轻声应道。

殷熙笑了笑,道:“带上器械,出发。”

众人一跃而起,纷纷招呼各自部曲,牵着战马,穿过稀疏的树林,越过茂密的蒿草,跨过黑沉沉的河流,抵达一片山埠。

殷熙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

虽然什么都看不清楚,但他知道,黄河就在那边,沉默地注视着他们。

义从军主力拼着伤亡也要猛攻出去,将匈奴人大量吸引了过去,创造出了战机。

而这个战机又非常狭小,大队骑兵过来肯定难以避开人家的眼线,只有小股人马才有那么一丝可能。

二里外有个营地,隐隐亮着火光。

夜色深沉之中,几乎没什么动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前方奔回来数骑,走到殷熙面前,低声禀报了一番。

殷熙不再犹豫,翻身上马,直冲而去。

七八十骑紧随其后,冲下了山埠。

两里的距离,瞬息即至。

“哐当!”火盆率先被踢倒。

一部分人下了马,四处点火。

另一部分人则直冲匈奴人设在牲畜栏附近的营帐。

马蹄践踏之时,迷迷糊糊起身的匈奴人被冲了个七零八落。

“噗!”马刀划过胸腹,鲜血淋漓之中,肠子汹涌流出。

“嗖!”微弱的火光之中,羽箭正中前额。

“啊!”马槊高高挑起,惨叫声划破夜空。

顷刻之间,看守牲畜栏的匈奴人便已死伤殆尽。

火燃烧地越来越猛烈。

栏里的牲畜骚动不安,纷纷叫嚷起来。

牲畜栏之北,则是一个巨大的木栅栏。

此时栅栏门刚刚被打开,七八个匈奴牧人冲了出来,还未搞清楚情况呢,劈头盖脸的箭雨射来,又把他们驱赶了回去。

栅栏内的骚动越来越剧烈。

不一会儿,几乎所有人都被惊醒了。

“杀!”高振气喘吁吁地冲了上去,身后跟着二十余名壮士,手持短兵、盾牌,顺着门直往里面杀去。

老实说,他的腿有点软,额头全是汗水,脸色更是苍白无比。但他勉强压下了心中的恐惧,大喊大叫,与迎面而来的匈奴人杀作一团。

“嘭!”盾牌挡住了一击,高振下意识挥刀反击,本没指望靠这一下就能撂倒敌人,但利刃入肉的感觉让他心下一振。

“啊!”惨叫之中,一名十二三岁的匈奴少年捂着脖子,软倒在地。

旁边有人越众而出,仗着身上祖传的铁铠,硬扛了一击,然后挥刀直斩,气力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噗!”鲜血喷涌而出,一颗苍老的头颅滚落在地。

“杀贼!”更多的人涌了进来,见人就砍,逢人便杀。

仓促起身的匈奴少年、老人、健妇不断倒地。

众人见了神色大振,没有青壮男人,那还等什么!

杀!杀光他们!

殷熙带着三十余骑在栅栏外绕行。

方才陆陆续续冲出来十余骑,被他们拦截了一部分,杀了六人,余众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这会已经不再有人向外冲了,或许死了,或许不敢,谁知道呢。

“你,去里面通传下,弃械跪地者不杀!”殷熙唤来一人,吩咐道。

“诺。”此人拨转马首,冲进了栅栏内。

殷熙驻马而立。

他也看出来了,这个营地其实没多少人,男女老少加起来二三百罢了,可能是某个部落下面的一个氏族。

留守营地的青壮男丁很少,马也没几匹,可能都被征发上前线去了。

这样最好!

手底下这帮人真没太多战斗经验,如果遇到留守力量强的,还不一定打得过呢。

今日第一战算是成了,是他的运气,也是手底下这帮新丁们的运气。

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四十五章 大事主角养兵数量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四十章 那个男人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袭扰与前进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三章 劝羊第八十章 俸禄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章 行路(上)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三十章 塑造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四章 行宫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三章 先下一城(为盟主盲眼狙击手加更)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
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四十五章 大事主角养兵数量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四十章 那个男人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袭扰与前进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三章 劝羊第八十章 俸禄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章 行路(上)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三十章 塑造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四章 行宫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三章 先下一城(为盟主盲眼狙击手加更)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