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根本

回到辟雍军营时已经是下午了。

风尘仆仆归来,他第一时间关注的不是别的,而是孩子们的学业。

金三、毛二、王雀儿三人有点“班长”的意思了,其中尤以王雀儿为甚,毕竟他上过战场,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

这会他正带着一队学生练习射箭,见糜晃、邵勋回来后,躬身行了一礼,然后继续操练。

很好,这才是军队该有的样子。邵勋静静观察了一会,随口指点了几句,纠正了一些动作。

糜晃饶有兴致地看着。

他虽然早就放弃习练武艺了,但看着孩童少年们一板一眼地锤炼技艺,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他现在有点理解邵勋为何把着这些人不放了。

亲自带着一年半了吧?从一开始懵懵懂懂、时常哭泣的孩童,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少年兵,再好好整训几年,这都是合格的基层军官。

糜晃突然有点想把这批人弄回自家坞堡的冲动了。

以前没这个想法,但在经历了惨烈的战争后,很多观念都变了。

至少,他现在不会轻易歧视有本领的武人,因为他们真的能救命——有些事,不亲身经历一番,光靠别人描述,很难理解得那么深刻。

兵家子,嘿嘿,兵家子。在大晋朝,很多时候不是好话,在多种语境中有骂人的意味。

让那些人继续沉睡吧,不要吵醒他们,老子现在就稀罕兵家子。

邵勋还看到了庾亮。

建春门之战结束后,战事烈度大大缓和。但居住在辟雍的这些人并未离开,因为没人敢保证双方会不会再大打出手。

邵勋和庾家、徐家这些人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生死存亡之际,有些门第之见、身份之见就没人再谈了,关系处得不错。

在这些家族子弟中,庾亮是他接触最多的一位。

邵勋觉得此人有点意思。

庾家以儒学传家,到这一代依然如此。但因为社会主流是玄学,庾亮也不得不钻研这门学问,参加各个聚会,与士人清谈。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庾亮在玄学方面声名鹊起,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邵勋发现,庾亮这人内心真正认可、尊奉的,其实还是儒学,这从他的很多言谈举止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从这件事上,或许可以一窥此人性格:他并非不知变通之辈,或者有点虚伪?

庾亮这会正与几个落魄读书人一起教习孩童识字,是毛二他们队。

他教得很认真,时不时引经据典,讲的居然是儒家那一套。

马脚这就露出来了啊!

假玄学粉丝,真儒家学者,没错了。

糜晃在临时校舍外站了一会,便离开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应该是去与庾琛等人闲谈。这段时日,他与东海徐家、颍川庾家、汝南周家子弟的关系一日千里。

人家有求于他,他也不摆谱,故相谈甚欢。

糜晃这种官场老油子,从来没有无效社交,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说白了,他要的是人脉,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邵勋没打扰他们。

他来到了另外一处空地上,金三正带着五十人席地而坐,跟工匠们学着修理器械。

无论战争还是训练,器械都是消耗品。

弓弦会松软无力,刀会卷刃,枪头会钝,甲会破损……

古来征战,一定会有随军的夫子或者辅兵。当一天行军结束的时候,他们负责扎营、打水、砍柴、做饭、喂马乃至缝补衣服、修理器械等各种杂事,服务好战兵,让他们保持充沛的体力。

邵勋这支部队,严格来说是没有出征能力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后勤辅兵。这会驻扎在辟雍,避难于此的工匠、百姓充当了事实上的后勤服务队,但如果出征呢?蹭别人的?

军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并不简单。

三队孩童少年,一队学习,一队训练,一队劳动,如此交替轮换,确保他们尽可能接触更多的事务,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他的军官种子或者说干部种子。

他的要求其实不高——

粗通文墨,能读写简单的公文;

熟悉军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需要特别精通,但你一定要有全面的了解,别轻易被人糊弄,然后选择管理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

熟悉几门兵器,武艺过得去就行,有天赋的可以勤加苦练,走摧锋破锐、斩将夺旗的路子亦未尝不可;

最后一点,忠诚,忠诚,还是他妈的忠诚!

邵勋杀的人越来越多,安全感却越来越少,总感觉有奸人要谋害他。

他知道这种心理不可取,平时示人的也是温和、睿智、勇武的一面。但人总有另外一面,有些心事没法对人说,负面情绪全被他压制到了心底角落,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和行为。

不过,那淡淡的焦虑和紧张,却总是难以彻底排遣掉呢。

他知道,这是各种因素如时局、出身等等综合起来对他造成的压力,在现状没有彻底改变之前,很难排遣掉,只能缓解。

此时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劲头,紧张和焦虑倒是缓解了不少。

他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不知不觉,嘴角翘起了一个弧度。

这是真正的放松,弥足珍贵。

“邵师。”金三走了过来,恭敬行礼。

“过了年,你就十三岁啦。”邵勋笑着摸了摸金三的头,温言道:“想不想家?”

“有时候想,有时候不想。”说完,金三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邵勋,补充道:“大多数时候不想。”

“为什么?”

“在家吃不饱,在这里吃得饱,有时候还能吃点肉,喝点肉汤、鱼汤。”

“真的长大了。”邵勋比划了一下,道:“一年半前,你才这么高,现在这么高了。”

“吃得多。”金三不好意思地笑了。

“多吃点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邵勋亦笑:“你当初跟我说,要把精力都放在练武上,我觉得可惜。现在看来,啧啧,这身板——我一会和吴前说一声,以后给你的饭量多加半人份。如果还不够,你自和他提,不会让你饿肚子的。”

“那怎么好意思……”金三咽了咽口水。

“我这里是因材施教。”邵勋说道:“你体格不错,如果因为吃不饱饭而没长出来,那就太可惜了。”

邵勋知道,人的身高有三个因素决定。

基因决定理论身高,营养充足、锻炼充分的话,人的实际身高可以无限接近理论身高——但永远达不到。

欧洲开启工业革命后,老百姓的平均身高两百年增长了二十厘米,其实就是因为以前他们营养不足,实际身高没达到基因决定的理论身高罢了。

唐朝的时候,阿拉伯文献对唐军士兵有一个多次出现的记载:身材高大。

其实就是唐军营养相对充足,锻炼充分,身高体壮罢了。

如果等到明清时代,人口增长到两亿、四亿,但耕地数量却没有同步跟上来,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不如隋唐的几千万人,甚至沦落到吃红薯度日,身高自然会慢慢下降。

体格与身高类似,先天基因、营养供给、后天锻炼共同作用,不全由基因决定,也不全由营养因素或身体锻炼任何一个单独决定。

但营养确实很重要。

能为他们多提供一点粮食、鱼肉,邵勋都会尽力去做。

这就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好处,军械消耗品、食品供给乃至可以分担他训练压力的老兵数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有人分担重任——都不是流民军能比的。

“邵师恩德,我一辈子记得。”听到邵勋的话后,金三一脸严肃地说道。

“你记得就好。”邵勋点了点头,道:“乱世已至,活着都不容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你们平平安安长大,然后一起努力,活下去。”

金三默默品味。

“活下去”三个字,让他胸中憋得慌。

他丝毫不怀疑邵师的话,因为最近几个月见到了太多的杀戮与死亡。

活下去这么简单的要求,却那么难以做到,这什么世道?

“邵师,我都听你的。”金三认真地说道。

是啊,邵师那么勇武,懂的东西又那么多,确实只有他才能带大家活下去。

就连天上人般的世家子弟都对他佩服不已。

就连孟超那种凶恶的敌人都被他杀了。

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如果有人要杀我,你怎么做?”邵勋问道。

“砍翻他!”

“如果要杀我的人是朝廷大官呢?”

“砍翻他!”

“如果天子要我死呢?”

金三犹豫了一下。

“哈哈!”邵勋笑着拍了拍金三的肩膀,道:“够了!”

说完,他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去。

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半,再过几个月,或许可以整一点大晋朝的黑材料,给这些孩子们加深点印象。

шшш• ttκǎ n• ¢O

农民军都能拉到那么多人,他不信三观还没成型的孩子们对大晋天子有多么忠心。

他真的很满意了,阶段性成果不错,至少这些孩子对他非常亲近,而他也成功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幼小心灵中留下的印象,一般而言成年后仍会记忆犹新,就像初恋一样,有回忆滤镜。

这才是他的基本盘啊,是他不会被人一份命令、一道诏书就弄死的根本。

下面——该是他为自己这个蹒跚起步的小团体挣命的关键时刻了。

回到住处的邵勋,轻轻擦拭着刀剑。

他的内心古井无波,他已经做好了杀戮的准备。

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十五章 禽兽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四十九章 凉州鸱苕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九章 火并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章 行路(上)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草原、中原兵制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十二章 争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十二章 争第十章 契机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章 县令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九十六章 指点
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十五章 禽兽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四十九章 凉州鸱苕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九章 火并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章 行路(上)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草原、中原兵制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十二章 争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十二章 争第十章 契机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章 县令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九十六章 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