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

二月十一晨,荀畯、庾珉、王玄等人回到了洛阳。

过建春门时,他们看到了一大队正在南下的士卒,带队的是陈侯府牧长吴前。

老吴带着长子吴勇上前见礼。

庾珉回礼,并与他说了几句闲话,然后便离开了。

吴前不以为意。

这些士族如何肯正眼看待他们这些没出身的人?君侯走的路子是对的,生生建立一个武人集团,盘踞在洛南、襄城等地,这才能得到士族青睐,甚至嫁女联姻。

他看了看儿子,可惜已经娶妻了。不过没关系,他还有孙子,将来一定要与银枪军、牙门军的将校军官联姻,咱们自己抱团互助,不用看你们士人脸色。

这边吴前等人带着新募的士卒南下,那边数人也各自分别。

王玄下意识觉得有些不对,问道:“钱璯既然在广陵造反,与处仲叔叔有何关系?他自间道回洛阳即可。”

王衍闻言,脸色更苦了,道:“处仲遣人送信回来,说要去禀报琅琊王,不能回洛阳了。”

王玄觉得更有问题了,但看见父亲的脸色后,他懂了。

信使能回洛阳,处仲叔叔不能回吗?

钱璯带着军队造反,还与处仲叔叔打了一仗,那么大的事情,早就不知道多少人禀报寿春周馥、建邺司马睿了,用得着你亲自跑过去汇报?

再者,处仲叔叔已经是禁军右卫将军,他不回来,这个职位怎么办?

这都什么事啊!

从来没有这一刻,王玄如此埋怨这個族叔。

若朝政不可为,跑了也就跑了。但正值紧要关头,你跑什么跑?

琅琊王氏即便不是最早一批南渡的士人,那也是去得比较早的,如今已有数百口人生活在建邺左近,茂弘叔叔更是琅琊王谋主,用得着你再凑过去?

如今洛阳更缺人啊!

“事已至此,嗟叹无益。”王衍深吸一口气,调整好了心情,勉强笑了笑。

王玄看着父亲的脸色,心中渐渐升腾起了一股怒气。

父亲厚着脸皮四处钻营,耐着性子与人勾心斗角,还不是为了家族?

王处仲你扪心自问一下,你那点烂事哪次不是父亲帮伱摆平的?你闯下的祸,哪次不是父亲帮你善后的?

上任青州刺史,因为路遇盗匪,就丢下妻子、下属,单骑奔回洛阳,一时传为笑柄。若别人闯下这种祸,即便不死,也别想再起来了,结果父亲卖着老脸,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先后帮你谋取秘书监、中书监,再至扬州刺史,让你重新站了起来。

对亲生儿子也没这么好啊!

现在需要你帮忙了,你是怎么回报父亲的?忘恩负义之辈!

“阿爷,右卫将军怎么办?要不从琅琊或建邺召人?”平复心情后,王玄建议道。

“晚了……”王衍仰首望天。

大概,这就是怀疑人生吧。

为家族谋利,谋到最后,族中尽是些不成器之辈,让他三番五次失望。

还不如外人邵勋呢!

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会出现,虽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王衍不怕付出代价,他早就习惯了与人做交易,他最怕的是不可理喻、无法交流、不能做交易的人。

最可靠的竟然是外人!

“右卫将军已经有人了?”王玄大惊失色。

“嗯。”王衍点了点头,道:“乞活军已经抵达洛阳北郊,以李恽为首,众至一万五六千人。司徒委任李恽为右卫将军,重整禁军。”

李恽是前并州刺史司马腾旧部,历任县令、太守、将军,最后混到乞活帅,也是黑色幽默。

乞活军大概也是有史以来初始“组织度”最高的流民军,州、郡、县三级领导班子的官员亲自“下海”,带着他们去河北讨饭,标准的体制内流民军——非常魔幻的一件事情,属于大晋朝的特色。

“能不能想想办法?”王玄急道。

王衍摇了摇头,道:“今日商议了一件大事,司徒要出镇外藩了。”

随后,王衍仔细解释了一下。

从去年十一月初匈奴大军退兵,洛阳转危为安以来,朝堂又进入了新一轮洗牌。

三个月内,天子慢慢得到了一批人的支持:以荀藩、荀组二人为首,刘暾也略微倾向于天子。

司马越身体不好,人心离散,愈发感觉不妙,下意识想要做点什么。

再加上东阳门太仓内存粮日渐稀少,乞活军一两万人抵达后,钱粮开支日渐浩大,支撑不了多久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司马越决定出镇兖州——恰巧在一年前,他还是兖州牧。

兖州毗邻豫州、徐州、青州,下辖濮阳、东平、济北、陈留、任城、高平六国,泰山、济阴二郡,总计八郡国,人口众多、物产丰饶。

徐州目前掌权的是王隆、裴盾。

前者出身东海王氏,乃司徒亲信,职务是“监徐州军事”(都督)。

后者是王妃裴氏的兄长,徐州刺史。

出镇兖州之后,可以更方便地控制徐州——至少在司马越死之前,作为他的大本营,幕府众多士人的老家,徐州翻不了天。

王衍一度怀疑,司马越是不是发了疯,想要临死前干掉苟晞,出一口恶气?

这不是没有可能啊。

人临死之前的精神状态,你是难以猜度的。

另者,如果消灭苟氏兄弟(苟晞为青州都督,苟纯为刺史),拿下青州,将兖、徐、青联成一体,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藩镇。

司徒会不会想着以此三州为基,交给儿子掌控呢?

没人知道他怎么想的。

反正他在洛阳是没前途的,势力被一天天消磨,还不如出镇外藩,反倒能苟延残喘一阵子。

司徒也不容易啊,为了世子,真的拼了老命了。

“司徒要带走大军,这怎么行?”王玄有些着急:“若匈奴攻来,没有兵如何守御?”

“司徒要带走的是左军、右军一万五千众,外加乞活军一万五千。如果单是这三万人,没人能阻止,这本来就是司徒带来洛阳的军队。”王衍说道:“右卫一万兵,可能有点说头。能阻止司徒的只有陈侯,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为了这些人与司徒撕破脸了。毕竟,他也挺愿意看到司徒出镇外藩的。”

王玄叹了口气,心中不知道什么滋味。

怪谁呢?好像谁也怪不了。

给过你机会,自己没把握住怪得了谁?

“说说颍川之行吧。”王衍拧了拧眉头,有些心力交瘁。

“庾珉狐假虎威,压服了荀氏,颍川应该会顺从陈侯了。”王玄说道:“陈侯开出了条件,陈匡任太守,诸家族为陈侯提供钱粮、人丁,助其征战。作为回报,颍川一切照旧,条件很优厚了。荀家的那位颍阳亭侯大概要‘病死’了,家业也保不住,因为陈侯想在颍阴置辅兵屯田,荀家肯定要吐出部分田地、人丁,荀显一家的田地可能还不够。”

王衍点了点头。

荀氏屈服是必然的,他们能有什么办法?让天子下诏说这事算了?人家理你吗?这可是一个素有跋扈之名的军头啊。

死一个荀显,再吐出部分田地,事情到此为止,对荀家已是最好的结果。

而陈侯也第一次把手伸进了颍川这个铜墙铁壁之中,还是以这么一种温和、体面的方式,小试牛刀,让人侧目。

另外,王衍不觉得这就是荀家的最终结局。

颍阳亭驻军之后,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都不敢保证。

世道变得越来越快了啊!

父子二人聊完后,王衍要继续军议,王玄也准备旁听一下,毕竟他是参军,虽然尚未销假。

而就在此时,东海王妃裴氏搂着南阳王妃刘氏走了出来。

刘氏一脸死灰,双眼红肿。

裴氏脸紧绷着,似乎也很不高兴。

司马黎则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家父子没有多看,径自往书房而去。

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烂透了!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六章 裴氏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十二章 无题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九十章 变天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三十章 快控几不住我寄几了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
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烂透了!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六章 裴氏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十二章 无题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九十章 变天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三十章 快控几不住我寄几了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