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墟市

“……伐贼剿逆,必俟乎奇略;进封超位,定允于殊勋。河阳旧地,乃北门之要冲,却卒有虚籍,守御不备……开府仪同三司、持节监豫州诸军事镇许昌、平东将军、陈郡公邵勋,忠良练达,文武兼资,决策于万军之中,挺身于重城之内,遂行原野之诛,终扬大国之威……可使持节都督司豫二州诸军事,兼领北中郎将镇河阳,望能亲提义旅,直下虏城……余勋如故,仍赐食邑五千户。”

临离开洛阳之前,天使至营中传诏,为邵勋加官进爵。

送走天使后,邵勋眉头紧锁,半晌后舒了口气。

还好,天子算是有分寸,没让他都督好几州军事。

老子现在不想升官,整天乱来。

都督司州诸军事的职务,只有司马越领过,这是把我当司马越看待啊。

收起诏书后,邵勋沉吟了会。

朝廷并没有明令他治何处,那就继续许昌好了。

司州现在就只有河南、上洛、荥阳三郡在朝廷手里了,弘农就只宜阳一县。

考虑到今后注定要在弘农、河阳等地与匈奴大战,那么以位于颍川的许昌为治所是合适的。

现在他是正儿八经的河洛大军阀,拥常备军一万八千众、府兵近万、屯田军三万余,另有附庸兵众三四万人。

朝廷大概已经放弃打破匈奴对洛阳的包围了,一切全委任给他。

反正王弥大概也不想来打洛阳,河阳三城修筑完毕后,河内方向转危为安,衮衮诸公算是躺平摆烂了。

至于天子——这封诏书八成和他无关,定然出自台阁,用了天子大印罢了。

经历了新安之战,他现在的处境与司马越囚禁他时几无二致。看似有自由,实则已无太多人心。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每隔一段时间,“忠臣”就像韭菜一样,总能长出来一茬,虽然长势越来越不好了。但只要官员还在流动,还有外地士人进京做官,天子总能忽悠一部分人为他效力。

先这样了。

邵勋很清楚,他的根基不是朝廷大义,而是敢跟着他造反的军士以及与他深度绑定的颍川士族。

十一月十五日,他率部经伊阙关南下,抵达襄城。

……

皑皑白雪之中,墟市又开张了。

作为银枪左营的驻地,襄城郡早就从八王之乱以及王弥入寇的底谷中走了出来。

襄城七县也是邵勋控制比较深入的地方。

银枪左营六千家的存在极大繁荣了地方经济,加上自河北、洛阳南迁过来的人口,彻查一番后,已有近一万七千户、九万余口人。

如果算上士人豪强隐匿的人口,突破十万是肯定的——其实襄城也没多少士族豪强,都被慢慢整饬得差不多了。

如此之多的人口,又有数年和平,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风调雨顺后,襄城郡的市面已恢复了相当生机。

这一日,周氏一大早就来到了墟市。

十三岁的长子和十一岁的次子昂首挺胸,跟在娘亲身后。

作为银枪军什长季收之子,俩少年在乡间的地位水涨船高,普通田舍夫家的孩子终日围在二人身边,以其为首,俨然孩子群中的大小王。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

银枪军是募兵,收入不错,打仗还能有战利品赏赐,家中分到的田地又都是最好的,财富慢慢就积累了起来。

半大孩子,哪个不整天叫饿?跟在大季、小季身边,时不时能分点吃食,自然跟着他们混了。

世道就是如此现实。

陈公班师的消息早就传回了襄城诸县,周氏思来想去,决定把家里的一头老羊杀了,犒劳下夫君。正好也快要过年了,剩下的羊肉还可以留到正月全家一起吃——呃,事实上银枪左营今年要留守河阳,周氏的消息显然有误。

而杀了羊,自然要补充,周氏今天就是来买羊的。

“广成驹,已生百五十日,皆能自活,不复藉乳,速来瞧瞧。”墟市之中,一满面虬髯的大汉用力叫嚷着。

大汉身后闲坐着数人,有两辆大车,车上堆着干草。

干草堆中,隐隐露出弓梢和刀柄。走过路过之人却熟视无睹,这年头出门做买卖,不带弓和刀能行?太正常了。

周氏停下了脚步,看着被栅栏围着的牲畜,开口问道:“羔羊怎么卖?”

“二百钱一只。”大汉见得有生意上门,喜上眉梢,连声说道。

“能活?”

“放心。”大汉拍着胸脯,大声道:“凡驹、犊,皆已长百五十日,羊羔长六十日,无需食乳,买回去随便养。”

“太贵了。”周氏摇了摇头。

“这还贵?”大汉急道:“襄城公主庄上的驹犊羔羊,皆是汝南名种。看看这羔羊,生下来吃的乳就好,长得个头也大,买回去甚至可以当种羊养。”

“贵了,一百五十钱,我买两只。你在别处也卖不出去,只能在洛南、襄城售卖。”周氏还价道。

大汉犹豫了下。

他们后半夜就来了,到现在一头牲畜都没卖出去。很多人只看不买,让人心生烦躁。这妇人却要买两只,可见颇有家资。

而且,人家说得也没错。

你跑去别的地方,真不一定能卖得掉。

首先人家没钱,其次那些民户多依附坞堡、庄园,没那么多自由,很多事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大一点的庄园往往“闭门成市”,自己有各色工匠,打制各类用品,生活中大部分必需品都可以庄园内部完成交易。

实在没有的,邻近坞堡、庄园之间还可以互通有无。

这些庄园之间要么是姻亲,要么是多年验证下来可以信任的盟友,早就习惯了互帮互助。

虽说牲畜是紧俏货,哪个庄园都缺,但小本经营的他们却未必能敲开那些庄园的大门——或许襄城公主可以,但他们真的不行,也害怕被人黑吃黑。

洛南诸县、襄城七县就不一样了。

这些地方存在大量不依附任何坞堡、庄园的百姓,尤其是银枪军及府兵家庭,还比较有钱,因此给了他们贩运牟利的机会。

“一百五十钱太少了,至少一百九。”大汉说道。

周氏摇了摇头,道:“一百五。”

“一百八十五,不能再少了。”大汉又道。

“一百六,不能再多了。”周氏气定神闲地还价。

同时,她的眼睛还在大牲畜身上扫来扫去。

家中耕田的犍牛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本就有点老了,还受过伤,这两年她一直琢磨着买头新的牛回来。

但上好的耕牛要三千多钱,太贵了,没必要。不如买头小牛犊子,回去请人帮着驯一驯,慢慢顶替老牛的位置。

“还要买牛?”大汉一直盯着周氏,见她往牛犊子那边看,顿时有些惊讶,道:“这牛是正月生的,已长三百日,可做种牛,却不便宜。”

腊月、正月出生的驹、犊、羔,向来被人看重——有没有科学道理不知道,反正价钱就是贵,甚至经常被人当做种马、种牛、种羊来养。

旁边路过一人,听得大汉之话,顿时笑了,道:“你这蠢汉,不识得季家娘子耶?上月有辅兵自河阳返归,捎回来数匹绢,此乃银枪军季什长斩首之酬。”

大汉一听,肃然起敬,道:“原来是太白帐下军校家眷,失敬了。”

“你亦听闻太白?”路人问道。

“你这老翁,怎瞧不起人?”大汉怒道:“当年我欲投银枪军,奈何人家嫌我匪气太重,不收。不然的话,这会已是官人,何至于辛苦市羊?”

旁边还有几人,听了哈哈大笑。

“若无太白,这墟市怕是也建不起来。”有人感慨道。

“几年来,多少洛阳人跑来襄城避难?没有太白,别说洛阳人来避难了,襄城人也得南奔。”

“太白怎么去了陈郡呢?为何不留在襄城?”

“我儿明年十七了,看看能不能送到银枪军去。他们不要老兵,只收新人,我儿说不定能被招募进去。”

“死心吧,就你家那個风都能吹倒的小子,还能进银枪军?”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周氏见到人越来越多了,有些不耐烦,道:“一百七十钱、两只,我诚心买,成不成给句话。”

“一百八。”大汉为难道:“襄城公主庄上的牲畜,买来就不便宜。”

周氏坚持一百七。

二人争执一番,最后在大汉的长吁短叹中,以一百七十七钱成交。

大季、小季抱着羊羔,喜滋滋地跟在母亲身后。

路上遇到的熟人,无不向他们投以羡慕的眼神。

当了银枪军,吃喝不愁,家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着实让人羡慕。

不过,说到底还是陈公厉害。

早些年,许昌幕府也来襄城募兵,那会还是范阳王虓为都督吧?可惜最后没能回来几个,大部分人连死在哪里都不太清楚。

人比人,真的气死人。

陈公乃神人降世,天授军略,用兵如神,跟着他打仗,自然无往不利。

司马氏宗王还是算了吧,终日把人往绝路上带,与陈公相比差得太远了。

不信?陈公能让司马家的王妃为他生儿子,范阳王却到死连个女儿都没有,胜负分矣。

冷风呼啸而至,卷起了地上的残雪。

北方的天际边,一支军队的身影若隐若现。

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十六章 利速战西晋爵位制度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草原、中原兵制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六十章 谈妥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十章 乱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诱第十四章 成长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
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十六章 利速战西晋爵位制度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草原、中原兵制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六十章 谈妥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十章 乱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诱第十四章 成长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