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

十一月初一,邵勋返回了南阳,于此休息一晚,处理大量有关屯田军及流民安置的公务。

初二继续北行,经堵阳、叶县返回襄城。

而在这个时候,王弥、赵固等人已率军进入洛水河谷,攻宜阳县。

该县只有五百忠武军兵卒,另从躲入城内避难的百姓中征发了三千余丁壮,拼死守御。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两天。

王弥、赵固将抓来的老弱妇孺几乎消耗干净,甚至派出本部兵马猛攻了半日。

宜阳摇摇欲坠,但始终没有陷落。

王弥、赵固一看将要伤到自己本钱,不想打了,解围而去。反正宜阳也没能力出击,造不成威胁。

弘农太守垣延听闻匈奴入洛水河谷,担心腹背受敌,率忠武军近五千人放弃回溪坂营垒,退守金门山,背靠金门坞的粮草军资坚守。

撤退过程中,汉征西将军单征趁势猛攻,斩首千余级。随后率步骑万五千人屯于金门坞外的洛水之畔,吃不准要不要强攻这座坞堡。

河内王刘粲带着万余骑,略过宜阳,径自前往金门坞,瞭望地形。

“邵贼真会挑地方。”刘粲看着位于山腰处的坞堡,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堡垒,展不开兵力,比位于平地上的县城还难打。

而且,金门坞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加固,不但地方变大了,墙体的厚度、高度都有所增强,壕沟后面还有羊马墙,实在不好啃。

单征、王弥、赵固三人看得面如土色。

金门坞选的地方非常巧妙,一次最多送三百人上去,没法有效发挥他们的兵力优势。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种坞堡适合围困。围个一年半载,看你能坚守到几时。

但现在能从军事角度看问题么?显然不能。

刘粲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流连了一会。

单征不是很紧张。

他女儿是先帝遗孀,本人是镇西将军、氐族大酋。朝廷只要还想保留在冯翊、上郡羌氐部落中的影响力,就不可能强逼他们送死。

王弥有点紧张。

他攒点兵不容易,至今才有三万余众。这次出征只带了万人,就是不想过分消耗自家实力。但他对刘汉朝廷的依赖比较强,上头有命,他没有太多的底气拒绝。

在这一点上,石勒就比他硬气多了,虽然大胡到现在为止都装得很好,比较听话,但王飞豹早看穿他了。

他偷偷看了眼赵固,发现这厮比自己还紧张,暗暗哂笑。

地位的差别,关键时刻就显现出来了。

果然,刘粲沉吟了一会后,下令道:“此战,便由赵安北打头阵,着重进攻屯于坞堡外的垣延营寨。”

忠武军撤下来三四千人,无法全部塞进金门坞,更不应该全部躲进坞堡。

兵法云:“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

守城,非到万不得已,一定要在城外留有营寨,与城池互为犄角之势。

如此,敌军在攻城时便放不开手脚,展不开兵力,进攻时还容易遭受夹击,攻城器械更容易被损毁。

垣延这厮胆子够大,居然没有进坞堡,而是以身为饵,在坞堡外一片地势险要,又便于出击的地方立寨,意图十分明显了:他退无可退,就在此决一死战了。

“大王……”赵固苦着脸,似要哀求。

“不要和孤讲价。”刘粲脸一落,斥道。

“诺。”赵固不敢反抗,应下了。

许是见他比较识相,刘粲又令单征、王弥抽调弓手,加强赵部。

他亦从本部骑兵中,抽调了一部分人,带着骑弓或步弓,支援赵固。

有这么多弓手相助,当能极大抵消敌军的地利优势,或有成功之机。

命令下达后,单征、王弥、赵固便各自挑选军士,准备进攻。

刘粲则带着骑兵在洛水河谷内屯驻,一边割干草铡碎,尽可能减少粮食的消耗,一边四处绘制地图,并试图寻找山间小道,进入广成泽。

父亲对垣延有执念,他可没有。

在他看来,攻占洛阳的最大障碍就是晋国的陈侯邵勋。因为他的部队敢在骑兵包围之中继续前进,并主动发起进攻。

这一大群老兵技艺娴熟,经验丰富,果毅敢战,只要将他们覆灭掉,几年内邵勋攒不出同样的部队。

而如果不能成建制将其消灭,哪怕其多有战损,邵勋都能通过招募新兵填补缺额的方式,慢慢恢复战斗力——以老带新之下,士兵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一定要成建制消灭,让晋国最后一支擅长野战的军队消失。如此,洛阳乃至兖州、豫州便予取予求了。

垣延算个屁,一点都不重要。

“咚咚咚……”鼓声响起,刘粲回过神来,静静注视着即将开始的攻城战。

这一仗,死的人却不知凡几了。

******

雄鹰翱翔高空,俯瞰大地。

孟津以及下游五六里的小平津(平阴津)渡口处,四条浮桥横跨南北,如同蚂蚁般的人来来回回,不停搬运着东西。

继续向东飞翔。

巩县北五社渡,亦架起了一座浮桥。

建武元年(25),朱鲔遣持节使者贾强、讨难将军苏茂,将三万人,从五社津渡,攻温。

这座浮桥之上的人马车辆同样不少,辛苦转运之后,输往虎牢关一带。

黄河蜿蜒流向东北,至酸枣县城北二十里,又有两座刚刚架起的浮桥。

浮桥一头在汲县,一头在酸枣。

此处亦有一利于渡河处,古称棘津,又名酸枣津。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渡河南下,进入兖州境内。

一部占领了酸枣、东燕,又在文石津两岸开造浮桥,警戒东面的司马越集团。

一部向西,连克原武、卷县,于十一月初四这天进薄荥阳城下。

还有一部由石超率领,绕过荥阳,一路向西,于初五夜间抵达虎牢关,扎营屯驻。

当天夜里,石超就拣选精锐,发起了夜袭。

杂乱的脚步声在虎牢关内响起。

刚刚借酒浇愁睡下的裴纯一下子被吓醒了。最开始以为是炸营呢,在仆役服侍下,穿戴好盔甲后,拿了柄宝剑,便怒气冲冲地去平乱。

待走到关城东半部分,正要呵斥时,却听到城头传来了激烈的厮杀声。

“这……”裴纯大惊失色。

这是东面来了贼人?

为什么没人来禀报?

信使都死光了吗?

正惊疑间,却见一队溃兵从城头乱哄哄地涌下,见到裴纯顶盔掼甲,持剑站在那里时,愣了一愣,又乱哄哄地跑了上去。

城头的惨叫声愈发激烈。

裴纯这才反应过来,顿时背脊湿透,下意识就想跑。

就在此时,西边也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石勒派了部分人下马,又驱使一部分抓来的丁壮攻城。

再看看东、西两边映透半边天的火光,裴纯什么都明白了,贼人这是用大火联络,东西夹击,试图攻克虎牢关。

“快!快!把我的马牵来。”裴纯低声说道。

仆役有些傻眼。

府君怎么满脑子逃跑的想法,止都止不住。

“府君,山道狭窄,贼人能送上来多少兵?”仆役劝道:“眼下看似声势浩大,但未必能打破关城。”

“你懂個屁!”裴纯扇了他一巴掌,骂道:“军国大事是你这个卑贱之人能置喙的?速速准备马匹,我要去陈郡禀报卢使君。多准备几匹,实在不行,我就去建邺。邵勋那厮心狠手辣,他必然不会放过我。”

说完,又对另一个仆役说道:“稍稍收拾点细软,以便路上买饭。”

那人傻乎乎地点了点头,离开了。

“嗯?你怎么还愣在这里?”见到第一个仆役没走,裴纯气得踢了他一脚。

仆役一个趔趄,讷讷道:“府……府君,东西两侧皆有贼兵,怎么跑?带人冲破敌阵,溃围而出吗?”

裴纯傻了。

是啊,怎么跑?披甲执刃,冲破敌军层层阻截吗?有这本事,我还跑个屁啊。

这么一想,他的眼圈顿时红了,差点就哭出来。

我将死矣!呜呼哀哉,我将死矣!

仆役亦陪着他垂泪。

二人自哀自怜没多久,第一个仆役已带人拉着大车过来了。

车上满载绫罗绸缎、金银玉器,看着就价值不菲。

裴纯气不打一处来,你是不是不懂什么叫“细软”啊?带着一车财货,怎么跑?

不过——在目光落到车上时,他又愣住了。

这些都是他当荥阳太守时捞来的。尤其是那些金银玉器,爱不释手,经常把玩,若就此扔了,确实可惜。

一阵脚步声从前方传来,还夹杂着甲叶碰撞声。

裴纯定睛一看,却是夜间起身的郑遵。

郑遵也看到了裴纯,更看到了那车财货,顿时大喜:“仆还担心将士不肯用命,没想到府君已考虑到了,这是招募勇士的酬金吗?”

“是……是我要……”裴纯话说了一半,就见仆役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

“府君,而今两面受敌,跑是跑不掉了,不如将这车金帛散给勇士,令其戮力厮杀,击退贼军,如此方能保得性命。”仆役悄声说道。

到底还是命重要,裴纯纠结片刻,便脸色一变,慨然道:“没错,贼军凶悍,攻势凌厉。今正准备散尽家财,招募壮士。此事,便由郑郎君代我操办吧,一定要拣选精锐勇夫。钱,不是问题!”

郑遵肃然起敬,道:“府君高义,我知矣。”

说罢,立刻召集在街道上待命的士卒以及自家部曲,许下厚赏,令其上城戍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郑遵很快就募得三百人,分成两部分,一部二百人奔东城,一部百人上西城头。

这三百人是为先锋,直面最凶悍的敌人。

在他们身后,还各自跟着数百部曲丁壮,鼓噪而上。

生力军加入之后,城头的厮杀声愈发激烈,一浪高过一浪。

裴纯在城下战战兢兢地等着。

一直到午夜过后,杀声才渐渐小了下来。

当东边熹微,第一道阳光升起之时,杀声终于完全停止了。

不知不觉间,裴纯在城中站了大半夜。

盔甲早就脱下了,他拄着剑,看着浴血奋战的壮士从城头走下,嘴角扯了扯。

想笑,却心情复杂,一点都笑不出来。

原来,守个城都这么惊险,那么野战到底有多危险?

裴纯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对邵勋也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十四章 成长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章 摊子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章 征辟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二十章 撤离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三章 劝羊第四十七章 坚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六十章 谈妥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四章 行宫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章 变天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六十章 谈妥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八十六章 “反贼”巢穴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草原、中原兵制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二章 军户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三十二章 有那么傻吗?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
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十四章 成长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四章 摊子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章 征辟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二十章 撤离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三章 劝羊第四十七章 坚定守住(月票加更7)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六十章 谈妥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四章 行宫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章 变天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六十章 谈妥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八十六章 “反贼”巢穴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草原、中原兵制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二章 军户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三十二章 有那么傻吗?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