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邵勋是不会放过大权在握的良机的。

大军出征第二天,他就率部接管了空空荡荡的金墉城。

随后,又让人打开太仓及武库,取了相当一部分物资,搬往金墉城内存放。

从这一天开始,物资随消耗随补充,确保金墉城内能有供一万人消耗半年的储备——金墉三城就那么大,只能存这么多了。

陈有根的教导队进行了扩编,主要抽调下军内经历过几次战阵的老兵补入,另有少数上军东海兵中技艺出众者。

整补完毕后,满编制五十人,陈有根也算是个真正的队主了。

上军千余洛阳市人被整体裁汰。

并非让他们走人,至少是整训了半年的兵,多少懂点规矩,也会点粗浅的军事技能。他们被编为“辅兵”,主要从事后勤支持工作,必要时才会上城头轮换。

至于上下两军空出来的缺额,则通过招募新兵补齐——人是新的,但未必什么都不会,兴许招来的“新兵”打的仗比邵勋还多。

他还趁机组建了两个新队。

攻大夏门之战有战损,大概数十人的样子,队主周英运气太差,追击敌人时中流矢而亡。

这次又抽了部分人手去教导队,空缺更多了。

邵勋将第三队打散,分入其余各队补充缺额。

同时重建第三队,任命金三为队主。

新建第十一队,提拔陆黑狗当队主——毛二有点学习天赋,算术不错,邵勋不太想他上战场卖命。

这两队士兵还是之前的来源:集市搬运苦力、码头力工乃至洛水、伊水上拉纤的纤夫。

邵勋一一过关,考核每个人,粗粗确认品性后才编入部伍。

这两队的主要工作只有三样:训练、训练还是训练。

当然,王雀儿队(第七队)虽然上过战场了,但还需要接着训练。

训练任务是很繁重的,邵勋有时候亲自抓,有时候让教导队代劳。

何伦、王秉几乎完全放手,任邵勋施为。

不知道是大战在即,被迫放低了姿态呢,还是司空给他们许诺了什么,导致他俩志不在此。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好事。

有的人千方百计想升官,越大越好,这是思维还没转过弯来。

历史上估计要等到永嘉之乱,才能让更多的人猛然惊醒,仔细审视自己的过往。

聪明人会抛弃不合时宜的旧有认知,重新定义乱世下真正的“财富”。

其中有毅力、有勇气之辈,会在朝廷秩序大崩溃时,利用难得的权力真空,扩充私兵,聚城而居,观望形势。

没那么多勇气的,则会想办法往南跑,谋个官位。那个时候也不挑了,以前能当太守的,现在一个县令就能满足,能当刺史的,太守也不是不能考虑。

大势之下,各人选择各异,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他们或沾沾自喜、或壮怀激烈、或苟且偷生、或一往无前的记录。

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

新兵招募、重整部伍、严加训练,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邵勋一直忙活到七月底,才稍稍喘了一口气。

七月最后一天,他带着第三、七、十一三队百五十名士卒,出西明门前往他的庄园——就当是一次武装行军拉练了。

裴十六、裴进、唐剑三人出门相迎。

“郎君,

上次听你的话,往外多占了一些地,确实没人管。”裴进一脸佩服地说道:“还有庄客带着地投献过来,只要能保他一家平安,地也不要了。”

“你怎么做的?”邵勋问道。

“全收下了,现在有五六十户庄客,地都种不过来。很多是无主之地,听闻发卖都没人要,主人家收拾了点细软,就南下豫州、荆州了。”裴进说道:“按郎君吩咐,全都抢种了杂粮,很快就能收了。”

换做其他地方,无主之地多半会被人士族、豪强占走,不会真的无主。

但洛阳这个地方太特殊了,被太多人盯着,年年打仗,谁受得了?你想卖都没人买。

整个洛阳盆地的人口一直呈流失状态,跑豫州去都比留在洛阳强。

如果豫州还不让人放心,那就去已经基本安定的荆州,听闻都督刘弘在给南下之人分地——至于那些地怎么来的,那当然得感谢张昌了,没有战乱,就不会有“无主之地”。

www. ttκá n. ¢Ο

新得之地往往错过了春播时机,只能种些短生长期的杂粮了——主要是豆子。

在战争威胁日益临近的情况下,这是最合适的应急农作物,收获、晾晒之后,立马就是粮食储备。

“尽快收割吧。”邵勋说道:“庄园内的果子,分批采摘,想办法制成干脯。牲畜尽量催肥,然后宰杀,熏、腌随意,你看着办。水塘里的鱼能捕捞就捕捞,先送一批鲜鱼至军中,剩下的就制成鱼干吧。最后,多捡拾柴禾,往金墉城送。”

“是……”裴进有些伤感地应道。

来邵府数月,是他平生第一次独立管理一个大庄园,可以说是他人生事业上了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但现在么,迫于战争,居然要如同坚壁清野一样将其毁灭,还是他亲自带人毁灭。

心中的酸甜苦辣,又有何人能知?

“郎君。”唐剑上前一步,有些不自然地说道:“孩童少年总计一百零四人,皆已整训三月,要不要去看看?”

唐剑以前是河北幢主,现在是邵府宾客,手下管着的,只有同为宾客的另外六人。

他们以前锤炼技艺,看家护院,现在还需要管理那帮洛阳孤儿——战争制造的孤儿。

数月间,邵勋来过几次,主要考察少年们的文化和军事知识。

文化由困在洛阳、衣食无着的读书人教习。

军事知识主要是队列、阵型,由教导队抽空来教,邵勋也教过那么两三回。

随着地位水涨船高,他是真的越来越忙了,来庄园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少。

“带路。”邵勋挥了挥手,说道。

唐剑立刻前头引路,邵勋在一百五十名军士的簇拥下,很快来到了右侧果园。

孩子们正在采摘鲜果,主要是梨、葡萄、柿子之类,还有人在用长矛杆打枣子,一派忙碌的景象。

邵勋无端间就有些生气,不是对这些少年,而是为发动战争的人。

但随即想到自己也是他妈的热衷战争的一员,怒气就散了。

大家先“苦一苦”,待战争打完,再还你们一个太平。

王雀儿、金三、陆黑狗三位队主好奇地看着这些洛阳少年。

少年们一边忙碌,一边也偷眼看着来到庄园的士兵,尤其是那三位年岁和他们相仿的少年。

教谕提起过,邵师还带了一大帮东海少年,习文练武。眼前这三位,应该就是了吧?

东海、洛阳两帮“熊孩子”,就这样互相对视了片刻,又很默契地移开了视线,情绪有点微妙。

东海一期、洛阳二期……

“派系”两个大字,仿佛从天而降,都快贴到他们脑门上了。

“孙和、张大牛,你们过来。”邵勋喊了一声。

“邵师。”二人放下手中活计,一齐行礼。

邵勋一左一右,拉着洛阳二期开学以来,相对最出色的两个少年,来到整齐肃立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前,说道:“他们中很多人,两年前开始习文练武,现在已经成了伍长、什长、队主,正式带兵了。伱们才学了三个月,所获有限,但切不可妄自菲薄,定要勤加苦练,将来也能当上伍长、什长、队主,甚至去郡县当官,明白了吗?”

“明白了。”二人一齐应道。

邵勋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官肯定是要出身的,不是谁都能做。

但他考虑的是以后。

现在大晋朝还能维持个架子不倒,中央权威虽然不断流失,但到底还在。说让你当太守,你去地方上,郡县的佐贰官员、士族豪强们还是认的,所以一切还要按规矩来。

率先出头挑战这个规矩的,要承受最大的反噬,这种人一般叫做“为王前驱”。

后世甚至还有人发明了“首倡必谴,殿兴有福”的理论。

等为王前驱的前几批造反者死光了,后继而来的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容易成功。

说穿了,就是要有人消耗掉末世王朝残存的权威、财富、兵力,让这个注定会灭亡的王朝在元气大伤后,再也没有资源剿灭新冒出来的野心家。

在本朝,为王前驱的流民军已经死了一批了,如齐万年、石冰等辈以及期货死人张昌。

第二批流民军开始冒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是被剿灭的命运,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断尾求生。

等这一批基本死完,第三批就是实力派下场了,官方流民军(乞活军)、造反流民军、镇压流民军发家的地方将官、匈奴、鲜卑、坞堡帅乃至有野心的世家大族,粉墨登场,群魔乱舞——其实历朝历代都差不多,没有黄巾军为王前驱,就不会有诸侯据地自守,没有红巾军在北方大战元军,就不会有朱元璋在江南积蓄力量。

到了这个阶段,北方会彻底失控,有些“天条”、“铁律”就没那么死板了,会漏出来一部分机会——在和平年代极其稀有,独属于乱世的机会。

邵勋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你们也不能松懈。”邵勋转过头去,看向王雀儿等人,说道:“我的官位,是靠搏命得来的,是靠身上五处伤疤换来的。战阵之上,刀枪无眼,唯有勤学苦练,才更容易活下来,才更容易建功立业。”

“诺!”学生兵们一起应道。

“诺!”在他们的带动下,三队百余名士兵也齐声应诺。

邵勋满意地大笑。

裴十六左右看了看,凑到他耳边,低声道:“小郎君,王妃还在等你入见呢。”

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二十章 撤离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二章 军户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二章 军户第十章 乱兵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五十章 看望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三十章 快控几不住我寄几了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六十四章 猎物
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二十章 撤离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二章 军户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二章 军户第十章 乱兵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十七章 鬼话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五十章 看望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三十章 快控几不住我寄几了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七十三章 底线思维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六十四章 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