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

从南方前来的船队抵达陈郡暂歇时,带来了远方的消息。

王敦再一次披挂上阵,总揽对江州的战事。

江州刺史华轶以前也是司马越的幕僚,出任地方官员后,对朝廷比较恭敬,进奉一直不缺,礼数更是做得很足,看起来绝对是个大忠臣,比全忠忠多了。

奈何朝廷想要漕运钱粮,最终默许了司马睿对他动手。

王敦为大军统帅,甘卓、周访、纪瞻等人负责具体战术实施,直攻江州。

诸郡多有投向建邺者,华轶声势大衰,败亡已是不远。

收到这个消息时,邵勋正在陈郡田间巡视,他就一个感觉:北方人在东吴旧地当官,真的没有任何基础,底下将佐关系复杂,说叛就叛。

吴地士人,其实是有整体意志的,或者说共识。

他们通过婚姻、利益、同学等关系为纽带,在东吴灭亡后,自哀自怜,互相抱团,凝聚力相当不错。

难怪司马睿不用吴地老钱,而是想方设法提高新贵的地位。

他现在的军队支柱,其实就是吴地新贵豪强部曲,外加部分老钱私兵组成的,战斗力还不错,加上地形、气候加成,可以一战。

拿下江州后,司马睿就真的成了江东盟主了,扬、江、湘、交、广,东吴中前期旧地尽取。

下一步是哪里,荆州?

荆州竟陵刚刚又有叛乱,梁芬遣帐下督羊聃率军平叛。

羊聃凶狠暴虐,临战之时,以己方干犯军纪之徒数十人祭旗,一战摧破敌军。后入城大肆掳掠,连抢数日。

这厮打仗——真他妈的有自己的套路。

严酷的军纪,外加打赢后放纵般的发泄,所谓恩威并施,但这“恩”和“威”都过于极端了。

军队再让他带几年,就是一支扰民非常厉害,同时又颇具战斗力的部伍。

这事还是让梁芬头疼去吧,不过估计他可能也不是很在意,只要能打就行。

“这地方,前年来的时候还什么都没有呢。”漕船之上,有运兵军校低声嘀咕道。

其他人闲着无事,坐在船舷上,一边无聊地钓着鱼,一边瞪大眼睛看着岸上。

极为平整的土地就罢了,其他地方也不少见。稀奇的是,这片土地上几乎看不到大一点的庄园,偶见一個,外面也挂着个木牌子,上书“某县某营”。

而且那些“庄园”并不大,至少没法和扬州、江州的大庄园比,似乎也不属于某一家,人员进进出出,有人步行,有人骑驴,有人坐着牛车,时不时还有人去买卖货物,更像是一个集市。

“这位小郎君,前年闹蝗灾那会,我自陈县经过,还没这些营垒……”一运兵小校指了指那座百余步外用土坯、大木扎成的营寨,说道。

“小郎君”正在向他兜售菜蔬,闻言回道:“那是咱们陈县第一营的寨子,去年就建了,今年看着地方不够,又往外修了修。”

“里面有什么?”

“仓房、武库、神祠、铁匠铺什么都有,有时候还在外面摆集市。营正、营副就住在里面,有事找他就行了。你买不买,新割的韭菜?”

“等我钓到鱼就买。”小校说道。

“早说不买啊。”小郎君怒了,转身便走。

“买!买了!”小校挥了挥手,摸出几枚铜钱,塞到年轻人手里,又问道:“为何还有读书声?”

“去年腊月收留了一个快饿死的读书人,营正和几位队主凑了些粮肉,请他在寨子里教人识字。”

“有人学?”

“七八个顽童总是有的。”

“为何学?帮家里放羊不好吗?”

年轻人熟练地拿出几扎韭菜,放到船甲板上,说道:“以前没出路,学了没用,现在有出路了,可以学。”

“何出此言?”

“陈公出征,随时可能征发我等,立了功,纵使当不了官,亦可在公府当个舍人,领五十亩禄田收成。运气好点的,还能去县里当小吏。”

“吏员也有人愿意当?”小校惊讶道。

与一般人认知不同,在这个时候,县吏真不一定是好活。

因为吏员们直面的是世家、豪族,真没他们耍威风的余地。历史上南北朝某些官员下令解散县吏,都被认为是仁政——有的县甚至有五百多吏员,除极少数滋润外,绝大部分穷困不堪,游走在家破人亡的边缘,经常逃亡。

所以小校才那么惊讶,难道县吏还是什么好活?

“当然愿意了。”年轻人卖完韭菜,哈哈一笑,直接走了。

小校还想多问,却只吃了个后脑勺,有些无奈。

在人家的地盘上,他还不敢造次,不然一定把这厮抓回来,好好审问,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过他也算看出点眉目了。

这些百姓,好像既不是部曲也不是庄客。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依附于哪个坞堡或庄园,就是自种自收、自食其力的百姓罢了。

真细究起来,有点类似曹孟德击败黄巾后,并其部众,于许下屯田的故事。

但世事变幻,沧海桑田,昔年曹孟德安置在许都附近自食其力的百姓还有几个?

不过百年时光罢了,最后一个个不还是成了部曲庄客?

陈公固然声名赫赫,但他能抵挡得了大势吗?

“哗啦!”一条鱼挣扎着蹦上了甲板。

小校目瞪口呆,正经钓鱼没钓到,送上门来的却有一条。

轻轻抠住鱼鳃后,将此鱼交给了伙夫,着其烹煮一番,然后继续看着岸边的景色。

远处是一排排规整的房屋,一看就是新建没几年的,因为老房子不可能排得这么整齐。

房前、路边甚至田埂上,遍植桑树。

观其大小,基本都是新移栽过来的,稍稍推算一下,便知这些桑树最早也是前年夏天培育的苗,绝大部分甚至是去年春天培育,今年移栽的。

起码还得等两年才能大量采摘桑叶养蚕啊。

不过,陈公确实有大毅力,不嫌麻烦,整出了这么个场面。

小校看着看着,竟然入迷了。

没有大坞堡庄园掣肘,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几年说不定还免租赋,如此稳定个几年,日子定然差不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被匈奴掠夺了。

没有坞堡庄园庇护,一旦敌军大举入寇,这些散居的百姓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罢了。

就看谁的刀把子硬了。

小校十分好奇,打算明年再来看看。

******

睢阳渠东岸的河畔荒地上,几处果园已经初具雏形。

这些果园都是邵勋的产业,因规模最大的一片是柿子林,故称“柿园”。

庾文君带着四位小姐妹,在林中小筑内走着,如穿花蝴蝶一般,仔细布置着新家。

有些事,她喜欢亲自动手,而不是假手他人。

果园外,马蹄声阵阵,那是义从军的骑兵。

去年年底收编了不少俘虏,很多建制在高平之战后残缺,今年重新整编了一下:三千出头的骑兵缩编为五幢。

庾文君闲时看过,军官们拿着青、黑、红等各色小旗,操演战术,练得热火朝天。

夫君时不时亲自上阵,引领骑军忽聚忽散,还有什么“迂回包抄”、“倒卷珠帘”之类,她不太懂,但看得出将士们很佩服夫君。

每每看到骑军将校们用崇敬的眼神看着夫君时,庾文君心里就像吃了糖一样甜蜜。

嘻嘻,你们只能崇敬他,我还可以扑在他怀里撒娇。

“夫……夫君何时出征?”殷氏在院子里的樱桃树上系了一个彩结,问道。

她的脸很嫩,问完之后就转身低头,手在树上摸啊摸啊,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漕船北上后,可能就要走了吧。”荀氏擦着一张四脚高桌,说道。

“过几天就走了。”蒲桃悄悄看了眼庾文君,见她离得远,便低声笑着说道:“绛霞,你昨晚服侍夫君沐浴,到最后都没得手啊?”

荀氏脸一红。

夫君特地让人制了一个可以舒展地躺在里面的浴桶。她和璇珠两人自然要褪光衣裙进去替他擦洗,到最后,夫君竟然睡着了,醒来后只笑着说了句“小馒头”,然后便起身上床,抱着文君入睡了。

小馒头何意?

“过几天去哪?”荀氏摸了摸滚烫的脸,问道。

“说是去考城处理公务,夫君毕竟是幕府军司。”蒲桃说道。

“哦……”荀氏心不在焉,没多想,只道:“在考城待一段时日,就要出征了啊。”

“是啊。”蒲桃也有些忧愁:“听说建邺那边派了船匠北上,又从扬州调船,这次是真的要打仗了。”

别看这几人还是小少女,但她们接触的都是核心机密。

建邺派船匠之事是有的,但不多。

调船之事也不假,同样很少。

最重要的是,司马睿让人调拨了一批多年阴干的木材送往洛阳。

浮桥的主体其实是一艘艘木船。

如果临时伐木造船制浮桥,木材中的水分并未彻底阴干,那这个船早晚会变形、损坏,乃至不堪使用。

战争期间的浮桥都是这类,压根就没打算长期使用,能顶一段时间就够了。

建邺调拨的木材,本身都是非常优良的船材,且已经阴干。

江南来的船匠,主要是起指导作用。朝廷再调拨一部分工匠,大家通力合作,是奔着建造长久使用的坚固浮桥去的。

几个人都不是傻子,看到如此大动作,便知此事难以善了。

最怕的就是,双方打着打着,各自增兵,越打越凶,难以收场。

河阳三城外的大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双方将士的血……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游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九章 火并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十四章 成长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七章 新人旧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游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九章 火并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十四章 成长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七章 新人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