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肃清

因为匈奴游骑的威胁,冬天的兖州原野一片荒芜,灰、白二色构成了大地的主旋律。

这样的天气,着实没什么可欣赏的,因此众人一般都缩在家里。

对于士族而言,更是一个聚会的好时候。

十二月二十日,镇军将军府内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从事中郎刘畴、何遂二人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

“这个幕府,兖州人是越来越多,青徐士人越来越少,再等几年,怕是无我等立锥之地。”刘畴端着酒樽,悄悄指了指刚进来的一人,道:“此人身长六尺,一副土木形骸,居然也能入府为吏,着实胡闹啊。”

“东平马氏子弟。”何遂看了一眼,道:“都是奔着那位来的。”

刘畴点了点头。

老实说,他们现在也很矛盾。

先司徒薨后,出于各种因素,他们是效忠太妃和嗣王的。但到了现在,先司徒的影响力日渐消散,而嗣王又有点——不似人主,于是只能奉太妃为主。

太妃对陈公十分信任,聘为军司,委以大权,他们也只能遵从。

最近一两年,陈公充分地展现了他的能力,让大伙对他的信心与日俱增。再加上他是徐州人,更容易取得他们这类徐州籍士人的亲近,于是慢慢倒了过去。

当然,幕府之中也有对陈公不满的,但他们面上不会表露出来,私底下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奉东海王为主。

在刘畴看来,这事陈公也有责任。

你一介家将,怎么就和主母……

过了,过分了啊。

不过,刘畴发现自己内心对这事竟然毫无波澜,没什么义愤填膺的感觉。于是只能一边感慨品德日益低下,一边加紧倒向陈公。

唔,士人“容止”有三大标准,即:外貌、神韵、品德。

昔年时人见裴叔则(裴楷),“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

这是说他长得帅,即便头发凌乱、衣服粗陋,帅就是帅。

又有“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这是说他品德好,且神韵上佳——时人以玉比喻品德。

刘畴觉得自己离“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越来越远了。

不过,应该比方才赴宴的那位“土木形骸”的马氏子弟强。

刘畴在想着事情,那边何遂还在喋喋不休:“兖州诸郡国入府士人,不说全部,十有八九乃军司爪牙。今后还得多多来往,勿要轻忽。”

刘畴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镇军将军幕府本地化是大势所趋,外地士人不可能长久占据高位的,毕竟还指望兖州的世家大族提供资粮、兵员呢。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個幕府终究会变质。或许,会变成陈公一个人的幕府吧,毕竟兖州士人现在大多倾向于他。

想到此处,他瞄了眼坐于上首的东海王司马毗。他和赵穆、邓攸二人交换了下眼神,似乎有话要说。

“诸位!”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席间响起,生生打断了司马毗的节奏。

只见有人端着酒樽站了起来,道:“吾闻去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故陈诸原野,非为乐战,陈公用钺,本乎爱人。”

刘畴定睛一看,却是东阁祭酒王,顿时有些惊讶。

他可是先司徒的心腹之一,颇受看重,结果看他说话的意思,居然隐隐倾向陈公?

他又赶紧看了下镇军将军,却见他神色间满是愕然,似乎也没想到王这一出。

王的表演还没结束,只听他继续说道:“有此神将,兖州幸甚,大晋幸甚,当为陈公贺。”

说完,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确实当为陈公贺。”西阁祭酒曹胤、督护糜直同时起身,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场中气氛顿时有点微妙了。

幕府诸僚佐都是精明人,对府中涌动的暗流一清二楚。

随着镇军将军逐渐成长起来,特别是开过年后就要娶东海王氏的新妇了,向太妃要权的呼声渐起。

这并非杞人忧天。

对于贵族子弟而言,娶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意味着你成家。而成家之后,自然要立业,进而会掌握更多的权力,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则和价值观。

另外,陈公虽然是军司,但大部分时候并不在府中,难免给了东海王机会。

不过,幕府中肯定会有人给陈公通风报信,让他了解兖州幕府的情况。

兖州士人陆续进入幕府任职,在聪明人看来就是陈公的反击之策。

今日这场聚会,其实是东海王发起的,也是他拉拢幕府僚佐的手段之一。只是没想到,王直接站出来,赤裸裸地逼着众人表态,狠狠打东海王的脸了。

王、曹胤、糜直三人表态后,左长史潘滔端起酒樽,起身道:“当为陈公贺。”

潘滔之后,左司马裴邵、从事中郎裴邈、沈陵、参军邹捷等人纷纷起身,道:“当为陈公贺。”

左于上首的司马毗已从最初的惊愕中恢复过来。

但他毕竟年纪小,不太会掩饰内心情绪,脸色苍白无比,让人一看就知道怕了。

是的,他怕了。

邵勋不在的这段时间,他尝试拉拢了不少人。这些人态度暧昧,但都没有明确拒绝,这让他一度看到了希望,与右长史赵穆、右司马邓攸多番商议,觉得可以加大力度,进一步尝试。

但他现在清醒了。

打脸来得这么快,是他始料未及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之前所做的一切有多么可笑。

仅仅只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就让那些墙头草们迅速与他切割,坚定地站到了陈公邵勋一侧。

何其可笑!之前干的事何其可笑!

他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再挣扎了。他可能一辈子都斗不过那个男人,因为就连母亲都成了他的人,还为他生下了孽种。

赵穆、邓攸二人还算镇定,不断以目示意,让东海王表态,把今天这场闹剧糊弄过去,免得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司马毗的手有些发抖,勉强端起酒杯后,一饮而尽,用苦涩的声音说道:“为陈公贺。”

“为陈公贺。”见到东海王都这样后,下级僚佐们纷纷举杯。

王哈哈一笑,坐了回去。

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不可能!

******

“赵穆、邓攸等人你准备如何处置?”考城县内,裴妃躺在邵勋怀里,轻声问道。

“去关中任职。”邵勋左手抚着裴妃光滑的脊背、腰臀,似乎在丈量一道美丽的曲线。

右手则轻轻揉捏着,闭着眼睛享受柰子——柰又称柰子,原产于中国,早期苹果。

嗯,也就只能过过手瘾了。

花奴生完孩子不过半年,他还没那么丧心病狂,万一女人又怀孕了呢?

不出征的时候,他每晚都要和女人一起过夜,但并不是一定要做什么,只是个人喜好,一定要有女人陪他一起睡罢了,哪怕什么都不做。

“原来你急吼吼赶来考城,还真是有事啊。”裴妃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花奴你做得很好,招了不少兖州士人入府。但最大的恶人,还得我来做。”邵勋说道:“打完仗,就要料理内部了。”

他已经都督司豫二州诸军事,其实拼着受点损失,可以把兖州一起督了。但他没这么做,可能出于自欺欺人的心理——司马越才死多久啊,你就迫不及待把兖州抢走了。

这其实是一种又当又立的做法,但政治人物嘛,就是要学会双标,学会又当又立。

裴妃轻叹一口气。

她其实有些举棋不定。保留兖州幕府,对她来说是有利的,尤其是对她刚生下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她感觉自己有点变了。以前顾及邵勋的名声,不想让他太过为难,毕竟收王妃入府是一回事,收曾经的主母则是另一回事。

刁奴欺主,总不是那么光彩的。

但现在么,她又有点想要给孩子一个名分,让孩子堂堂正正做回邵勋的儿子。

孩子的出生,果然改变了太多。

邵勋似有所觉,下意识搂紧了裴妃,道:“河阳大战之时,我趁夜渡河,彼时电闪雷鸣,秋雨如注。船工虽奋力操桨,舟楫仍飘飘荡荡,无所依凭。那会,我最多的念头便是,万一落水,可能再也见不到伱了。”

裴妃一怔,把脸靠在邵勋胸口,白嫩的双臂搂紧了他的脖子。

她知道这个男人不老实,在外拈花惹草。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有时候半真半假,但不争气的是,她就是爱听。

她想起了金墉城之时,男人说要抛弃一切,带着她突围的事情。别人怎么样不清楚,但她至今仍印象深刻。

女人,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感动,然后历久弥新,许多年后仍然不褪色。

再坚强、再理智的女人,也有爱幻想的时刻,也想被人宠爱,这是她们的死穴,也是她们冰冷、寂寞、枯燥的生活中,难得的一抹亮色,弥足珍贵。

说白了,邵黄毛太能提供情绪价值了,让人贪恋不已。

“你准备怎么处置——”裴妃问道。

邵勋轻轻捏住了她的嘴,说道:“怎么能用‘处置’二字呢?我答应过司马元超,保他骨血存活于世,说到做到,不会害他的。”

“诸般印信,都收回吧,你保管好。”邵勋又道:“明年我会继续汰换幕府僚佐,地方郡县官员也会慢慢更换一批。待这些做完——”

说到这里,邵勋也难得地犹豫了一下,然后咬牙切齿、大义凛然道:“花奴你就入我府吧,我想每天都能见到你,每晚都抱着你入睡。”

裴妃吃吃笑了一下,道:“虽然言不由衷,又用了以进为退之策,但我还是爱听,多说点。”

“这……”黄毛有些尴尬。

“我说过,我也是女人。”裴妃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说道:“身败名裂也要跟着你,就不能说点假话哄哄我?”

“……”黄毛有些愧疚,一时竟讷讷无言。

裴妃幽幽叹了口气,道:“罢了,你有这份心,我就很满足了。而今时机不成熟,对你大业有碍,再等等吧。”

邵勋歉疚更甚。

他知道,花奴的这些话可能有些小心思在内,多半为了孩子。

但知道是一回事,内心的情感则是另一回事。

他做不到如机器人般的理智,她也是。

他们其实是一类人啊。

兖州幕府,就这样吧,慢慢换人,慢慢整顿。

第三十章 勤王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记忆第三章 潘园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与选择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二章 军户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四十章 那个男人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变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章 部曲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二章 亲情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七十章 应用题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
第三十章 勤王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记忆第三章 潘园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与选择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二章 军户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四十章 那个男人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变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章 部曲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二章 亲情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七十章 应用题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汤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