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

刘聪的大营设在城北广莫门外。

四万骑兵,外加一路招降纳叛得来的各种杂牌,营垒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大一点的可驻兵数千乃至万人,小一点的可能只有千把人。

营垒与营垒之间有间隔,谨防一营溃散时影响到其他营寨,或者大火蔓延之时,把所有营垒都烧了。

当然,洛阳盆地地形还算宽敞,有这种筑营条件。如果是地形复杂的地方,那就不好办了,八十多年前有个人就被一把火烧了个七七八八。

数万汉军的营垒从城北排到城西,甚至连城东都有一部分,蜿蜒十余里,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标准的围三阙一战术,独留城南有洛水的一面,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但想想又有些奇怪,洛阳城内外还有接近六万步骑,与刘聪的兵力不相上下,这种包围,总让人觉得很离谱。

“邵勋在宜阳?垣延呢?”城北大营外,刘聪巡营的间隙,还不忘关心两个“老相好”。

“应也在宜阳。”征虏将军呼延颢答道。

刘聪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龙骧将军刘曜紧随其后。

此人是刘渊侄子,但年幼丧父,由刘渊抚养长大,算是半個儿子了。

长相雄健威武,比刘聪还高出半个头。能文能武,工于草书、隶书,有善射之名,更能挽一般人开不了的强弓,曾一箭洞穿寸余厚的铁板。

他比较喜欢读书,什么都读,涉猎广泛,最喜欢的还是兵书。

二十岁时至洛阳游历,犯事后逃走,后在并州隐居多年。

刘渊起事后,他加入了进来,屡立战功,这会已是始安王、龙骧将军。

听到刘聪还在念念不忘邵、垣二人,不由地劝谏道:“大都督,天子只欲夺洛阳。”

刘聪听了有点不高兴,正想斥责,突然想起前些时日的反思,于是生生咽回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话,道:“永明所言甚是,孤不该因私废公。攻洛阳,你可有方略?”

刘曜看了他一眼,吃不准该不该说真话。

“但讲无妨。”刘聪一副虚怀如谷的样子,仿佛你说什么我都会虚心听取。

刘曜酝酿了一下,道:“其实,大都督现在的方略就不错。分兵四掠,以济军需,还能令晋国上下失望,离心离德。即便此番拿不下,明年再来,定会容易许多。”

骑兵没法攻城。

四万骑兵杀奔洛阳城下,晋军又打定主意龟缩防守,他们没有用武之地,但也不可能干坐着吃饭不动弹。

于是乎,刘聪将其中一半人分派了出去,两三千骑一股,辅以赵固等人的步兵,四处掳掠。

沿途遇到的坞堡壁垒,能打下的就打下来,打不下来就吓唬,连吓唬都吓唬不了的,他们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去下一家。

说一千道一万,粮食是最大的症结。

大汉并不富裕,为了此番出征,准备了许久,但粮食始终不太够,如之奈何?

指望后方转运粮草,那是不太现实的。

在河内弄了不少,但也架不住人吃马嚼。渡河南下之后,又掳掠了一批,还是紧巴巴的——实在是人多、马多,堆起来小山般的粮食、干草,没几天就给你吃光了。

昨日军议,有人认真提出了意见,认为在缺乏步兵的情况下,无法轻取洛阳,不如分兵四掠,刘聪采纳了。

但他们也同时提出,洛阳守军数量庞大,即便大汉步兵全数到齐,也不一定能攻克这座城市,不如掳掠完了就撤,刘聪没有采纳这一点。

他很清楚,底下人对拿不拿得下洛阳不太感兴趣。

谁都知道洛阳城里财货山积、美人如云,但打不下也没办法啊。不如抢点县城、坞堡的钱粮牲畜财货,让大伙多多少少得点好处,然后回家算了——这就是下面人的心态。

但刘聪无法接受这种事。

他更看重荣誉、地位、名声——或许还有美人——但一般的财货真提不起他太大的兴趣。

他只想要洛阳。

“大司空的步军何时能至?”刘聪停下了脚步,轻声问道。

营门外回来了数千步骑。

打头的是数百骑兵,后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马车、牛车,再后面又是两千多步骑。

车上满载粮食、钱帛、金银器、皮子等各色财货,甚至还坐了数百妇人。

很显然,这是掳掠而回的财货女子。

妇人们眼见着离匈奴大营越来越近,吓得哭了起来。

匈奴骑兵见了,哈哈大笑。

刘聪当没看见。

天子经常强调善待百姓,但真的有些无力。

出征将士想要钱财,能不给吗?

男人想要抢女人回来享用,能不给吗?

提头卖命,所思所想就两件事:钱、女人。

这是将士们永恒的追求,不满足这个,白给你打仗? Wшw▪ тt kán▪ ¢ 〇

即便是天子也无法违拗这两条,除非你平日里就给大伙发钱粮,让大伙有钱粮养家,有钱财娶妻,不然就别废话!

“军中弄一堆妇人,容易生事,趁早转运回去吧。谁抢的归谁,着各个部大、小帅、头领记好,运回平阳后再分发。”待那群人走过后,刘聪吩咐道。

“昨日就开始转运了。”这事是安阳王刘厉负责的,他立刻上前禀报:“今日又运走一批。正好,卸完粮后,用粮车将这些财货、妇人运走。”

刘聪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挥之不去的焦虑。

这仗,怎么打啊?

将士们抢是抢得开心了,但洛阳城却岿然不动,怎么办?

“尔等各回各营吧。”刘聪叹了口气,道:“明日试着攻一下洛阳,就选西明门。若不行,将王弥调来,他的兵总比赵固强一些。”

“遵命。”征虏将军呼延颢应道。

他就驻军西明门外。楚王这么说,显然是想让他率部进攻了。

正好,他也想试试晋国禁军的斤两。

******

洛水河谷这边,无聊的山地战斗已经进行不太下去了。

四千二百忠武军打到现在,还剩三千人上下。

王弥那边好不到哪去,伤亡略多一些。特别是在二十五日银枪军突然投入战斗后,他们直接损失了近千人,接连放弃了两个营寨,并且退后五里以上,伐木设栅。

邵勋下令云中、檀山二坞各抽调五百堡丁,金门坞出一千人,总计两千丁壮,交由金门坞坞主郑隆统带,作为忠武军的后援。

随后他便撤了,带着银枪军、骁骑军及辅兵总计近万人东行,两天后抵达了宜阳县城,与李重汇合。

至于回溪坂这鸟地方,交给壮丁民团好了。

陈眕、杜尹、垣喜三人合力,郑隆继之,总共五千步卒,以守御为主,保住这一路不失便有功。

他现在的精力主要放在东面。

“前天和昨日皆有匈奴游骑出现,但他们只在谷口转悠了一圈,并未深入。”宜阳城头,李重禀报道:“今日清晨有数百骑靠近宜阳,末将率牙门军出城列阵,贼骑观望一会后便退了。”

“你觉得匈奴人在玩什么花招?”邵勋问道。

已经十月下旬了,洛阳河谷内到处是枯黄且营养不良的野草、灰色又单调的原野。

房屋、堡壁、树林、山丘、河流点缀其间,稍稍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生气。

令人欣喜的是,诸坞堡今年广泛播种了冬小麦,明年的粮食算是有着落了——如果没被蝗虫吃光的话。

“都督,末将觉得不能如此观望下去了。”李重忍不住说道。

“伱是什么想法?”邵勋问道。

他知道,现在的战场局势比较熬人。

熬人的原因是信息不透明。

匈奴骑兵铺天盖地,极大限制了晋军斥候的活动范围,也让信使来回传递消息变得十分困难——一不留神,消息没送到,却被敌人给截获了,反倒泄露了己方内情。

现在洛阳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黑洞。

自从匈奴主力抵达后,邵勋已经不太能了解洛阳的具体情况了。

诚然,匈奴人没有在城南驻军,但你绝不能认为信使、斥候、游骑能从南边自由出入。

事实上,从洛阳城南一直到洛南三关的广阔区域上,匈奴游骑的活动十分猖獗,斥候、信使被捕杀的概率极大。

偶有几次传递消息,也是趁夜出发,同时派出好几批人,冒着巨大的风险送达,还不能保证所有信使都能回来。

当一方的骑兵数量是另一方十倍乃至二十倍的时候,战场就变得单向透明了。

邵勋有时候甚至得靠拷讯俘虏来得知洛阳的消息,还不一定准。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一、匈奴主力围三阙一,但步兵数量较少,且不能打,一时半会拿不下洛阳;二、他们的粮草不足,正分兵四掠,但只能缓解缺粮的窘境,无法完全满足军需,毕竟骑兵多也意味着消耗大;三、他们近期会发起一次攻城。

“末将请都督下令,前出扎营,观瞭贼势。”李重恳求道。

邵勋默默思考了一下。

匈奴骑兵这么多,即便四处掳掠,粮草消耗依然很大,必然无法持久。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和当年的王弥一样,无奈退兵。

离开宜阳,前出靠近洛阳,从军事层面来说,意义真的不大。

但从政治方面来看,意义非常大。

有没有必要攫取这份政治利益?

邵勋思考了很久,就在李重又想说话的时候,他伸手止住了。

“你留下,帮我看着点回溪坂那边,别让人捅了后路。”邵勋说道:“我亲自率军前出。”

“都督欲前出至何处?”李重下意识问道。

“九曲。”邵勋说道。

《水经·洛水注》云:“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

魏大统十年(544),侯景在此筑九曲城。

大体位于今宜阳县西北五里,距魏晋宜阳城(韩宜阳故城)五十里。

隋代于此设寿安县,唐因之——唐代在洛水河谷设有长水、福昌、寿安三县,魏晋开发程度不够,只有宜阳一县。

“今日就出发,携一月粮草、器械。”邵勋做出决定后,轻松了许多,认真地对李重说道:“后路交托予君了。”

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七十六章 信号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二章 部曲第五十章 看望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
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七十六章 信号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二章 部曲第五十章 看望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