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信号

粗略的战斗结果很快就统计出来了。

此番趁敌不备,突下杀手,取得了辉煌的大胜,计斩首一千二百余级,俘八百余人,其余贼众溃散——他们的下场好不到哪去,洛阳周边还好,再往远走一点,坞堡帅、庄园主们会把他们统统抓走,成为庄园奴隶群体中的一员,能够回到河北的不多。

糜晃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甫一见到邵勋就大笑:“我料此战必胜,但没想到胜得如此干脆利落。邵君左突右冲,杀伤甚众,功居第一。”

邵勋谦虚地笑了笑,道:“以有心算无备罢了。贼众又不是什么精兵,有此结果,寻常事也。”

“可没小郎君说得那么简单。”糜晃感慨了一声,道:“我方才询问了众突将,得知小郎君身先士卒,所向辟易,杀得敌军狼狈而走。若换一个人来,或许也能赢,但绝不可能赢得这般干脆利落。有功便是有功,我定会向司空禀报。”

邵勋又笑了笑,没说什么。

禀报有何用?撑死了钱帛赏赐罢了,这个时候也腾不出官位给他。更何况他太年轻,升官太快,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叽叽歪歪——他又不是司马氏宗王或世家大族子弟,二十多岁就可统领大军。

糜晃说到这里的时候,何伦、王秉联袂而至。

王秉还没说什么,但何伦是真的服了,只听他道:“二百选锋破入营中,将三千贼众搅得天翻地覆。待我领大军赶至,就只有收拾残局了。这一仗,打得让人服气。”

何伦是上军将军,他都说话了,王秉也只能附和了两句:“骁勇悍捷之处,当世难寻,我也服了。”

花花轿子众人抬。

邵勋这般勇猛,他们亦能跟着分润些许好处,毕竟三千王国军是一个整体嘛。

于是乎,一个接一个军官过来拜会,说几句或真心或假意的恭维话。

邵勋当然不会全信。

何伦、王秉心情激荡之下,固然会说些溢美之词。但涉及到具体的利益之争时,又会冷静下来,该怎样还是会怎样。

人啊,要分得清真话和假话——呃,还有半真半假的话,或者纠结犹豫之下可真可假的话。

杨宝是走在最后一个的,待众人都散得差不多了之后,他神秘兮兮地凑了过来,低声道:“司马,突将们对你赞不绝口,甚至顶礼膜拜,都说以后还要跟着你,不想回原本的幢队了。”

“就这事?”邵勋拿起牛皮水囊,喝了一口水后,漫不经心地问道。

杨宝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说出了他的真实来意:“司马,这些人如此勇猛善战,又都佩服你。不如请中尉出面,提拔他们为伍长、什长,编入上军,把何伦的人顶掉。他招的那些洛阳市人,方才交兵之时,犹豫胆怯,在看到我方即将大胜之时,方才出了把子力气。他们的带队军官,本就不行,合该被人顶掉。”

邵勋沉默了一会,然后笑了,道:“你的忠心我知晓了,但这会还不能做。”

“为何?”

“大战在即。有些事,当徐徐图之,急不得。”

“诺。”杨宝失落地点了点头。

调到前幢已经半年了,他不是没有犹豫过。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来汇报,非常勤谨。但过了两三个月后,他来的频率就渐渐少了,显然有所动摇。

但在看到高翊都被制得服服帖帖之后,他再度转变立场,又三天两头巴巴地跑来汇报。

这个滑头,没治了!

“下去吧,和高翊说一声,集结部伍,咱们入城。”邵勋将牛皮水囊递给吴前,道。

“诺。”杨宝乖巧地应道。

杨宝走后,吴前忍不住问道:“司马,为何入城?”

“此间战事已毕,贼众不敢再回来了。方才听中尉所言,广莫门那边的贼众亦已溃灭,城北无事,不入城何待?我自与中尉分说去,你带人收拾东西。”邵勋吩咐道。

“诺。”

洛阳北侧就只有两门,西曰大夏门,东曰广莫门。

两门数千邺兵溃散,这边的战事确实结束了,只需留少许人马守门,大队自可进城。

******

平整的大夏门内御道上,数千名军士排成整齐的队列开进了城内。

十二座城门处杀声震天,兵刃交击声、箭矢破空声、垂死惨叫声不绝于耳,早就让全城士民惶恐不安了。

高门大族自有从家乡带过来的护院部曲。

他们拿着军中制式武器,铠甲、弓弩、刀枪齐备——鬼知道从哪来的。

听到军队脚步声时,护院们立刻紧张了起来。

家族中的年轻子弟登上墙头,仔细瞭望。

年纪大一点的则在后面组织僮仆,给他们发放简陋的武器,基本是有什么用什么,木棍、柴刀都上了。且不止男仆,有些健妇也拿着木棍,一脸紧张之色。

正所谓久病成良医,洛阳被祸害这么多次了,若再不提高自家府邸的防卫水平,那就真的傻了——不说对付乱兵,现在的盗匪也越来越嚣张,成群结队的趋势愈发明显,你总得应付吧?

高门大族之外,还有进京的商人。

可不能小看他们。

在这个时节穿州过县做买卖,没点本事是活不下来的。

石崇那厮开了抢劫商旅的恶劣先河,全天下的商人们总会有点触动。

宗族子弟、乡党旧识中身强体壮的尽数招募过来,没事时就练练庄稼把式,免得遇到贼匪连抵抗之力都没有。

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自然摊到货物价格里面了。没办法,乱世就这个样子,大家凑合着吧,都忍忍。

东海王国军的进城,让商人护卫大为紧张。有人甚至从车底摸出了严禁流入民间的强弩,死死盯着路口,暗暗乞求不要有不识相的大头兵过来。

至于普通百姓,就只能紧闭房门,瑟瑟发抖了。不过也有勇气十足的几家人约定互保,总体而言不多。

“东海国兵,大破邺贼。”

“各安生业,休要乱走。”

“喧哗作乱,格杀勿论。”

十几名大嗓门的军士排在最前面,用长枪挑着砍下来的邺兵将校头颅,一边走,一边呼喊。

御道上偶有蒙面少年出没,撞到他们手上时,直接长枪戳刺,杀了个干干净净。

每逢大战,局势混乱之时,“恶少年”就会成群结队出没,或盗或抢,甚至还有放火杀人的,着实是一大祸害——蒙面的原因是怕被熟人认出,或抢了熟人社死。

王国军的呼喊起到了奇异的作用。

他们一不抢劫,二不杀人,只排着整齐的纵队前进,偶尔遇到盗匪恶少年,或是昏了头溃进城内的河北乱兵,还刀枪齐下将其诛灭,纯粹是在安定秩序。

人们心中紧绷的弦渐渐松了下来,甚至还有人低声欢呼——可能是被邺兵勒索烦了的人。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东海王国军的名声开始了进一步的传播。

洛阳百姓们陆陆续续知道,除了中军外,洛阳城内还有这么一支颇具战斗力且军纪良好的部队。

将来如果洛阳再面临战争威胁,或许可以依仗他们——名声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时候就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

邵勋则仔细观察着士兵们脸上的表情。

他看到了许多骄傲的面孔,尤其是当部分百姓发出欢呼声时,士兵们更加昂首挺胸了,原本有些敷衍的队列也变得更加整齐。

人是需要肯定的。

打了胜仗的人,尤其需要肯定,这有助于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强时,能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没自信时,平时训练的水平都很难打出来。

一支强大的军队,需要科学、系统、艰苦的训练,也需要那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心。

他们现在还差得有点远,但邵勋已经在有意识培养了。

特别是那些他视若珍宝的学生兵,更需要一场接一场的胜利来“喂养”,直到喂出一支能打胜仗的强大军队。

司空府很快到了,这里已经加强了戒备。

司空“新宠”、禁军大将苟晞派了五百精兵于此守卫,将周围占了个满满当当。

东海王国军没有停留。

一部分人径入军营,另外一部人则在街道口布防,警戒残敌。

虽然可能不需要他们这么做,但姿态还是要摆出来的。

同时,这也是邵勋隔空发出的信号。

Wшw⊙тTk án⊙℃O

******

司马越已经进了宫城。

他本以为这里是最难打的,因为宫城着实坚固。没想到,当诸门杀声四起,又久久等不到石超的命令时,守兵竟然投降了。

饶是一直在苦修内功气度,司马越还是忍不住破防了,喜形于色道:“诸兵降我,此天意也,速速进宫护卫天子。”

“诺。”禁军将领成辅应了一下,挥手令军士们经端门入城,并收缴降兵的武器。

收拾了一番仪容后,司马越坐上了牛车,在众幕僚及随从数百人的护卫人,顶盔掼甲,持械而入。

天子已被大臣簇拥着来到了太极殿外,一见司马越,便道:“城内厮杀不休,司空为之?”

“陛下。”司马越先行完礼,这才道:“太弟颖前番举兵攻洛阳,生灵涂炭,祸乱朝纲,中外怨怒。今次又于邺城横征暴敛,大造府第,严刑峻法,任用私人。臣为司空,有翼赞朝政、匡扶社稷之责,实不忍坐视先王功业毁于一旦。故四方延揽忠贞之士,断然起兵,讨伐不臣。”

司马衷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智商就那样。虽然臣子们一会品评这个宗王,一会又提及另外一个宗王,说得天花乱坠,但在他眼里,这些个宗王有什么区别,不都一样么?

伱打我,我打你,杀来杀去,一度没人舂米,又一度喝水都困难。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还要打?

前几天,听说宫里有物件被盗,侍卫说是因为洛阳兵力不足,以至贼匪横行。

他信了。

但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再打下去,兵是不是越打越少,盗贼越来越嚣张?

这就没人能回答了。

“陛下。”见天子愣在那里,尚书左仆射王衍提醒道:“司空戢乱反正,有功当赏。”

“加何为贵?”到底有过好几次被胁迫的经历了,司马衷瞥了眼司马越身后的兵士,问道。

“不如加大都督,统御中外。”王衍说道。

“中书舍人何在,快拟诏书。”司马衷立刻喊道。

王衍笑眯眯地看了司马越一眼。

司马越颔首致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衍这货,从来不以经国为念,只思自全之计。

当年太子被贾后诬陷获罪,他不思力争保全,反倒千方百计让太子与他女儿离婚。

拿到太子手书之后,又不对外出示,而是藏了起来,观望风色,寄希望于太子能渡过险关,那样他女儿就还是太子妃。

这就是个反复小人,司马越深知其秉性,但如今却还要与他合作。

诏书很快写好了。

司马越恭敬接过,扫了一眼后,便将诏书交给成辅,令其至诸门宣读。如果还有邺兵在顽抗,有此诏书,当能瓦解一部分军心,尽快结束战事。

入宫城之前,他就已经收到消息,大夏、广莫二门皆克,俘斩四千余。

方才又有人来报,西明门、东阳门、建春门陆续攻克,杀敌万余。

再听听其他诸门的喊杀声,似乎渐渐低落了下去,也近尾声了。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突袭,一举瓦解了司马颖钳制洛阳的力量。

等到攻克金谷园,擒杀石超,就彻底尘埃落定了。

值此志得意满之际, 司马越只想仰天长啸,痛快地发泄一番。

首战得胜,壮哉!

站在司马越身后的王导把目光投向了兄长,一触即收。

大鸿胪王敦亦在。

他看向王导,神秘地一笑。

王导懂他的意思。

如果北伐邺城获胜,他参军事立下点功劳,再有兄长王夷甫从旁相助,徐州就不远了。

同时又有些惭愧。

他终究无法靠自己的本事来谋得州郡之位,终究还是要靠家里帮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连陆机都不如。

人家也靠家世,但先任平原内史,再统领二十多万大军,仕途走得比他强太多了。

再加上幕府内新来的王承等人自恃门第,对他指手画脚,这些加起来,很容易就让他产生挫败感,同时也有所领悟:人不能自高自大,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这就是前阵子听闻堂兄点评陶侃时感觉刺耳的原因。

多历事,才能打磨自己的品性。

多做事,才能锤炼自己的能力。

若还执迷不悟,二十年后他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没有一丝改变。

人,终究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出仕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可谓弥足珍贵,比在家里瞎混十年都要强。

夕阳渐渐洒落,诸门的喊杀声愈发稀落。

洛阳,再一次回到了“众正”手中。

有那么一瞬间,王导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胜利的边缘。

但那是真实的吗?还是幻觉?曾经信心无比充足的王导,在这一刻却迟疑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六章 裴氏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四十四章 接战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二章 部曲第七十四章 突然袭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十四章 成长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十四章 统战价值急剧提升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记忆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七十六章 信号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十六章 利速战第十章 乱兵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十章 忠于什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六章 裴氏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四十四章 接战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二章 部曲第七十四章 突然袭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十四章 成长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十四章 统战价值急剧提升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记忆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七十六章 信号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十六章 利速战第十章 乱兵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十章 忠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