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

云中坞内,士兵们搬来了几大箱竹简、木牍,邵勋足足看了一下午。

去年云中、金门、檀山三寨,共得粮六万五千斛,听起来很多,但由于建坞堡占用了大量人力、原本农田数量太少、沟渠太少等各种因素,远远不敷使用。

从裴妃那弄来的一千五百匹河内绢、五百贯钱早就花光了,裴康后来送的五百匹蜀锦也用了个七七八八,可以说是花钱如流水。

但乱世嘛,钱是最不值钱的,邵勋非常看得开。

坞堡的存在,可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后勤基地。

后勤基地的存在,可以让他养活这六百名银枪军士卒,并支持他们持续训练,不断提高水平,提高战斗力。

归根结底,人是最重要的财富。

邵勋现在很有成就感。

他的私兵从“零级”慢慢变成“一级兵”,再变成“二级兵”……

最后再上阵厮杀,活下来的会变成“精英兵”。

这才是他最大的财富,是他不会落入卸磨杀驴窘境的最大依仗——司马家的人最喜欢干这些事了,怎能没有防备?

“1300余户并州流民,6300余口人,平均一户还不满五口,开辟了161顷农田,管理着大小174头牲畜。这家底,比邵园强得有限。”邵勋将一捆竹简卷起来,放入脚边的箱子里,眼睛看着窗外的一棵白樱桃树,默默思考。

因为既要组织人手修建坞堡,又要派人开挖沟渠,平整田地,今年云中坞没有组织秋播,而是等到明年开春后再行春播。

播种面积应该还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希望能到200顷甚至更多。

新开辟的农田,即便原来并非纯粹的野地,而是被人抛荒的良田,第一年也不会有多高的产量。

邵勋让檀山坞的毛二统计三个坞堡的农田收成。毛二算术不错,最后算出来的种子收获比也就1:4的样子。也就是说,你撒15斤种子,最后只能收获60斤粮食,十分蛋疼。

第一年种粮,收成也就是图一乐。

“我为什么这么穷?”邵勋叹了口气,起身离开了庭院,在坞堡内巡视起来。

空旷的院场内,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竹匾,里面多为晾晒的山野货。

邵勋拿起一枚干蘑菇看了看,不确定是否有毒。

旁边一位老者正在给晾晒的蘑菇翻面,见到邵勋时立刻停下手,恭恭敬敬让到一旁。

“杖翁无需害怕,我又不吃人。”邵勋放下蘑菇,笑道。

没想到老者更害怕了,嘴角嗫嚅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敢。

“此蕈都是尔等采摘的?”邵勋问道。

“是。”老者答道。

“卖了换钱还是自家吃?”

“吃。”

邵勋皱了皱眉,语言交流能力有点弱啊,于是他尽量想好要问的话,让对方回答是或者否就行了。

“青黄不接时吃吗?”

“是。”

“除了蕈还吃什么?”

“野菜、野果、榆树叶、桑葚。”

邵勋点了点头。

后世21世纪,一個人一天吃一斤多粮食,他很可能吃不下去。

但往前推个几十年则不然,一个干重体力活的成年男子一天吃三斤粮食都不稀奇,因为肚里没油水。

他还记得村里有个在码头上船挑货的男人,回家后拿着脸盆在吃面,还能连汤带面吃个精光,都不知道他的胃怎么装得下的。

邵勋曾与他攀谈过。

他说早上出门吃三大碗粥,挑几担货后,撒一泡尿就感觉到有点饿了。

吃不到肉奶制品,光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人,如果恰巧还是干重体力活的,就是这么可怕。

野菜、野果、树叶、桑葚、蔬菜以及一切能弄得到的吃食,都是他们补充营养的途径。

“今年地里收成怎样?”邵勋又问道。

“不成。”老者摇了摇头。

“有两斛吗?”

老者点了点头。

“你家分到几亩地?”

“十一亩。”

“明年好好种,会有更多地的。”邵勋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塞到老者手里,然后离开了。

云中坞还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今年完全就是配给制。全坞的老百姓,光日常劳作、生活,6300口人每年就要吃掉七八万斛粮食,考虑到他们还要建坞堡、挖沟渠、平整田地,消耗更大,今年云中坞的亏损着实厉害。

明年他的要求不高,不奢望扭亏为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只要把亏损幅度大大降低就可以了。

第三年,达到盈亏平衡,或者略有些盈余。

第四年,有相当的盈余。

这还是在他开了农业金手指情况下的最好情况了。古代集体开荒,前三年基本是纯投入,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而说到农业金手指,邵勋很快来到了山脚下某处。

这里有一座座“土山”,更准确地说是粪土山,成分为人畜粪便和以泥土后形成的混合物,气味十分感人。

最“熟”的一批粪土已堆放大半年。这会已经有人将其挑走,撒到农田里。

最“新”的粪土山还在慢慢长高。

渠谷水畔,趁着冬季枯水期清淤的丁壮将一车车的淤泥拉过来,与新鲜粪土不断搅拌,然后堆积起来。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只是听命行事罢了。

金三执行命令十分坚决,而且管理起来很严酷。他人虽然不在,运铠甲去了,但各项命令依然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

以军法治民,或许不太科学,不太人性化,但乱世之中,你还想怎样?

并州流民们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没经历过饥饿的绝望,就不会珍惜安定的生活。

他们现在不是流民了,而是正儿八经的堡户、坞民,干活、种地、吃饭,虽然辛苦,但能活下去,一家老小能够团圆,这比什么都好。

邵勋最后看了看那些牲畜。

整体数量有所增加,明年会更多。

云中坞附近的丘陵缓坡,不适合种田,但很适合放牧。牛羊马的数量会一年年增加,每年还会固定产出大量的鲜奶。

魏晋以来,上层官员公卿的食谱中存在大量的奶制品,普通百姓受此风影响,也多有食用。

比如奶粥。

这是一种混合着粟、奶、野菜熬煮而成的粥,风靡大江南北,是很常见的食物。

即便到了唐代,人们仍然经常食用奶制品,并发明了诸多品种,如干酪、酸浆等等。

白居易就很喜欢自己煮奶粥喝。

但不知道为何越往后,奶制品食用就越少。

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人地矛盾,人口增长过于迅速,人均资源占有量反而少了。

就比如邵勋看到的那些丘陵缓坡,甚至是山间的平地,时人完全没兴趣去耕作,因为其他地方有更多、更好的农田。

膏腴之地你不耕,去改造贫瘠的丘陵?

这些丘陵缓坡、山间细碎小盆地乃至林间空地,作为牧场最合适,无需改造成农田,你也没那么多人手去耕作。

牲畜产出的奶主要制成各类干酪、奶渣。

普通堡户没份,那是银枪军士卒的,每个月都发。

银枪军士卒定期去山上训练,顺便打猎,猎物也是他们的,与堡户无关。

可以这么说,银枪军官兵是一个特权阶层。

最好的待遇、最精良的武器装备、最严格的训练,农忙时下地帮帮忙,自己再侍弄一些瓜果菜园,除此之外就没事了,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士兵们的“竞争力”如此之强,纷纷娶妻就不奇怪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阶级:职业武人、军功集团。

它是邵勋一点点呵护、培养出来的,现在还只是个幼苗,未来或许能长成参天大树。

乱世是他们最好的土壤,新事物的诞生也必然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有些胜利,是军事的胜利。

有些胜利,是政治的胜利。

有些胜利,是制度的胜利。

三者其实又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有魔法才能对付魔法。

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章 征辟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一十一章 人选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九章 火并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五十章 看望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十四章 统战价值急剧提升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六十章 谈妥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三章 潘园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
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章 征辟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一十一章 人选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九章 火并第二十三章 带节奏(为盟主非酋国度加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五十章 看望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十四章 统战价值急剧提升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六十章 谈妥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三章 潘园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