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围攻

大晋永嘉六年(312)九月初八,晴,一派天高云淡的秋天气象。

两只燕子抄水而过,一前一后互相追逐着,飞向远方。

南飞的大雁排成长列,迤逦而去。

从它们的视角来看,地面上一夜之间多出了很多营寨,层层叠叠,延伸至远方。

营寨之中,人如蚂蚁一般微不足道。

但当蚂蚁多到一定程度之时,场面又颇为壮观了。

晋汉双方步骑五万余人,在古老的遮马堤下争锋相对,试图一决生死。

这一战,十分微妙。

洛阳天子心神不定,连连降诏令邵勋回援京师。

平阳天子刚刚得到晋军渡河的消息,仓促之间召集群臣商议。

石勒在洛阳周边游弋,并突入洛水谷地,四处破坏。

汲郡、顿丘一带有贼人集结,似有所图。

王弥被连番催促,打算收拾人马,兵发洛阳。

洛南三关之后,府兵丁壮被大肆征发,已经耽误了秋播。

大河之上,漕船淤在敖仓,逡巡不进。

整个河南的消息灵通之辈,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事。

……

废弃的村落间,一行人策马而出,登上了高高的长堤。

领头一人手握长弓,对着不远处指指点点。

说是“匈奴大营”,其实营寨不止一个,而是六七个,各自间隔一定距离,如众星拱月般守护着最中间的一個营垒。

几天时间,他们拼命挖掘壕沟,修建土墙,在营寨外围构建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堑。

蔡承、金正、王雀儿、邵慎等将跟在后面,看得暗暗皱眉。

邵勋看了眼他们的神色,突然嗤笑一声,道:“贼人摆出这么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有何惧之?”

“赵固!”邵勋继续说道:“数年前不过一坞堡帅耳。其帐下兵卒,即便经历了洗练,战力有所提升,亦不过尔尔。”

“石勒!”邵勋又道:“昔年野马冈之战,我破其六万乌合。听闻其数年来练兵简卒,号称‘精锐’,但就这样的老底子,能精锐到哪里去?”

“匈奴骑军,看似人多、马多,但已被义从军打得胆寒。若我攻寨不利,其或掩杀上来。若攻寨大利,保管跑得比谁都快,尔等追之不及也。”

众人都笑了。

这话说得提气,让人心神振奋。但整个河南,也就陈公能说这话。

“这几日加紧打制攻城器械。”邵勋说道:“营垒不是城池,若这也拿不下,我看尔等也没必要继续吃武夫这碗饭了。王雀儿!”

“末将在。”王雀儿上前,大声应道。

邵勋为他理了理战袍,然后退了两步,仔细看着他第一批弟子中的佼佼者。

二十来岁的青年将领,却已是战场上滚了快十年的老兵了。

身板挺直、面容坚毅、性格方正,甚至可以称执拗、古板。

他的能力,在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下,被人为拔高了,但也只能说合格。

其实这就够了。

天赋型将领哪那么好找,能培养出一个够用的大将已经不错了。毕竟据海量专家测算,打天下一个县的人才就够了嘛。

“此战,你为大都督,总领全军。”邵勋说完,将佩刀解下,递到王雀儿手中,道:“凭此刀,督军以下者尽可杀。”

“遵命。”王雀儿深吸一口气,用力接过刀。

他的双手十分用力,以至于指关节都发白了,昭显他内心的激动。

或许,还有沉重的压力。

为将者,哪有不承受压力的?这也是对他的一次大考。

“金正。”王雀儿退下后,邵勋又喊道。

“末将在。”金正虎了吧唧地走了过来,身上甲叶子哗哗作响。

邵勋一拳擂在金正肩膀上,这厮纹丝不动,稳稳地站在那里。

不枉这些年给他开小灶,人都要长成方的了,浑身充满着爆炸性的力量,可能就比刘灵差一点。

“你为前军都督。”邵勋说道:“攻城拔寨,摧锋破锐,皆尔分内之事。”

“遵命。”金正昂着头,应下了。

临退下之前,还瞟了眼王雀儿。

“郝昌。”

“末将在。”

“你为后军都督,总领诸营辅兵,听候大都督调遣。”

“遵命。”

“满昱。”

“末将在。”

“你为游奕都督,统领骑军,听候大都督调遣。”

“遵命。”

“明白各自职差后,便各回各营,做好准备。”

******

在邵勋瞭望敌情的时候,匈奴主帅、渤海王刘敷也登上了营中高台。

他的目光被河面上的动静吸引了。

浮桥造得好快啊!

再有一两天,晋人就可将浮桥从河渚上直接铺设到北岸。

因为北岸没有铁链固定,浮桥看起来飘飘荡荡,不是很稳固,但终究是能过人的啊。

想到此处,刘敷的心情愈发焦急。

平阳的消息还没传过来,王彰劝他固守待援,重演一次新安之战,他答应了。

但事到临头,心情却没那么容易平静。

昨日晋军从西面开至,他登高瞭望,入目所见,到处是银色的长枪丛林。

这些兵装具精良,军纪严明,更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态度。

再对比一下己方大营中那些号称老卒的军士的模样,即便再不知兵的人也看出来了,他们不在一个层面——或许石勒部的步卒相对精锐一些,但比起大名鼎鼎的银枪军,还是差了不少。

“哗啦!”河面上又放下了一条船。

工匠们蜂拥上前,将两艘船的船舷牢牢固定在一起。

他们做得十分仔细,即便大战在即,依然不紧不慢,确保两艘船连接牢固了。

做完这一切后,有役徒扛着厚实的木板走了过来,将其铺设在船舱上方。

晋人要筑河阳三城、南北二桥。

中潬城已经完工,南城虽然尚未完工,但大体轮廓已经有了。

南城与中潬城之间的浮桥已经铺设完毕,这会在建的是中潬城与北城之间的浮桥。

“晋人船队动了。”有人指着河面上那数十艘顺流而下的小木船,出声道。

刘敷扭头一看,原来是安北将军赵固,遂问道:“安北将军老于战阵,当知这些船东行是做什么的吧?”

赵固胸有成竹,只是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只听他说道:“大将军,这些船本来在为邵贼载运兵马、粮草、器械,而今东走,多半是邵贼认为军中粮草够了,便放他们去下游,继续载运兵士。”

此言一出,在场的每个人都没好脸色。

赵固说出了大家最担心的事情。

晋军在南岸有城池、有营寨,驻扎了不少兵,若用船将他们运过河,哪怕一次只运一两千人,也是个麻烦事。

“下游的便桥还在修吗?”刘敷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他指的是那个被两次冲毁的简易浮桥。

“还在修。”王彰说道:“也是这两天的事情,或与战事有关。”

“可真是锲而不舍啊。”刘敷一掌拍在栏杆上。

众人尽皆沉默不语。

刘敷定定地站了一会,觉得不能就这样沉默下去,他得自救。

思索一番后,吩咐道:“传孤将令,把河内、上党送来的钱帛、皮子点计一下,作为赏赐分发下去,激励士心。”

说完,又道:“孤平阳府中尚有百余姬妾,皆有绝色。如此大争之世,留之何用?不如拿来赏赐勇士。尔等即刻便晓谕全军,孤说话算话,杀敌前列者可得美人、钱财厚赏。”

“还有最后一事。”刘敷转过身来,看着众人,说道:“陛下不会弃我等不顾的,只要坚守数日,上党那边就会有援军过来。坚守旬日,河东定然大发兵壮,拊邵贼后背。到了那时,便是他被团团围困,插翅难飞了。”

“遵命。”自王彰以下将佐十余员纷纷应命。

“石勒、王弥那边收到消息了吗?”刘敷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

“信使应已赶至。”王彰说道:“但应不应命,何时应命,末将亦不知也。”

“石安东、王侍中素识大体,应不至于此。”刘敷连忙说道。

他说得太快,反倒有点像在说服自己。

王彰暗暗叹气。事已至此,没什么好说的了。

渤海王前面有些指挥失当,但当邵贼强渡大河,抵达北岸后,感受到危机的他,真没出什么错招、昏招。

固守待援,便是他们如今唯一能做的事情。

当然,关键时刻,他也可以护着渤海王撤退。

营中尚有众多骑军,马匹也足够,想走就走,晋军还不到三千骑,等他们收到消息,这边早跑了。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能这么做的。

骑兵可以跑,步兵却跑不了,将他们全扔给邵贼,太伤士气了。

“就这么办吧。”刘敷悄悄握紧拳头。

他还没输,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他还给邵贼安排了惊喜,关键时刻能动摇他的军心。

是死是活,全看接下来的几天了。

九月初十,苍茫大地之上响起了连绵不绝的鼓声。

刘敷、王彰等人再一次登上了高台,俯瞰西侧。

一支又一支部伍自营门而出,在双方营垒之间的空地上列阵。

邵勋一刻都不愿多等,攻城器械打造完毕后,第一时间就下达了总攻击令,然后交由王雀儿指挥。

他也登上了一处高台,大纛立于其下。

他觉得或许该说些什么口水话,给这场战争增添一点戏剧性、英雄气,毕竟戏文、里都是这么写的。

但真实的战场,严肃、枯燥,如机器一般精密运行,冷酷无情,哪有这些废话!

第一支营伍五百人已经出列,举着大盾、长枪、步弓,沉默地移动着,准备上前卖命了。

在他们身后,是一幢又一幢的兵士,或热血沸腾,或惴惴不安,或歇斯底里。

但在严酷的军令约束下,不管你是什么想法,此刻都被裹挟着冲向前方,燃烧生命,博取那传说中极为渺茫的富贵。

乱世大潮之下,人如草芥,一点也不值钱。

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二十章 撤离第一章 县令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四章 摊子第四章 摊子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六章 裴氏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五章 弑君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五十章 看望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二十章 密诏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五十章 看望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
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二十章 撤离第一章 县令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开始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零五章 入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四章 摊子第四章 摊子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六章 裴氏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五章 弑君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九十三章 垃圾时间第五十章 看望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二十章 密诏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五十章 看望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