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

“每日做的酒食,都让你与军校们一起分吃了,我明明一大早就起来做了。”膳房之内,乐岚姬将一碗水引饼端到邵勋面前,有些抱怨。

旬日以来,府兵陆续集结至许昌,每天都要接见几名军校,发放官印,勉励几句,然后与他们一起吃饭喝酒,培养感情。

“你不懂。”邵勋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仅接见军官,还和士兵们一起攀谈,这都是有原因的。

这是他一手建立的军队,当然要好好维护。

要当军队的缔造者,而不是继承者,这两种情况下对军队的权限等级是不一样的。

他白手起家拉起的这支部队,掌控力极强,不但对军官有恩,还和部分士兵聊家常、给予赏赐,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另外,还经常在他们面前展现武勇,花精力记住他们的名字,给他们一个惊喜——想想看吧,你是个一文不名的小兵,最高统帅居然知道你名字,并给了赏赐,这是什么心情?

现在军队中已经开始流传关于他的传说了。

再巩固一些年头,他就是这支军队的神,无人可以撼动他的地位,除非他死了。

但如果是他儿子继承这支军队,情况就不一样了。

继承人和军官、士兵们之间没有情分,仅靠体制来约束,权限等级骤降。

有些担心儿子掌控不住部队的人,甚至会进行大清洗,哪怕拼得部队战斗力下降也在所不惜。

一个靠体制约束,一個不仅靠体制,还有恩义、情分做润滑剂,孰优孰劣,很明显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二代本来就很难做到创业一代那个地步。

况且,大多数创一代就压根没有建立足够的威望、恩义,传给二代后自然就更不稳了。

邵勋做白手起家的创一代,给予将士们恩惠,他做得越多,将来传给儿子时稳定性就越强,毕竟这个世上并不全是狼心狗肺之辈,还有许多人会记住他的恩惠,愿意保他的子孙的,只要子孙们不是倒行逆施乱来。

“我是在给孩儿们攒家底,懂不懂?”吃完水引饼后,邵勋将筷子一搁,问道:“金刀呢?”

“认字去了。”乐岚姬说道。

“五岁就认字,士族子弟都这么苦吗?”邵勋奇道。

乐岚姬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道:“虽说士人子弟多有不成器者,但确实五六岁就要开始学了。”

“以何为教?”

“郎君那本《千字文》,另外还教《诗》。”说到这里,岚姬补充道:“妾是按乐氏私学的法度来教的。五岁学《诗》,也不是要认多少字,主要是多识山川草木之名。”

邵勋恍然。

原来,世家大族的私学教育挺讲究门道的。年岁较小的孩子,知道他们定不下心来,于是教《诗》,并带着他们出门游玩,实地辨别《诗》里面提到的草木,加深印象。

稍大些,继续学《诗》的同时,开始穿插学习《礼》,主要是让他们懂人伦之纪。

反正乐岚姬就是这么学过来的,而且她让人从南阳家中取来了精注版的《诗》、《礼》、《易》、《老》、《庄》等书籍,甚至还有她父亲乐广留下的文集、书法帖子——乐广在学问上有些造诣,同时也是书法大家。

听完之后,邵勋只觉这个教育模式成本也太高了,不可能推广。

各家的教材也不一样。

有些潜心治学的大家族,底蕴就比较深厚,藏书万卷都是等闲。

有时候他们会开馆授学——一般是年纪大了辞官归隐的时候——这时候往往几个郡乃至一个州的人都会为之骚动,慕名求学者往往高达数千人。

底蕴较差的家族就不行了,藏书少,学的教材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有散佚,有错漏,与人辩论时,冷不丁冒出个错误的东西,贻笑大方。

王衍为什么辩论那么厉害,一个是口才好,一个是不要脸,但最重要的是家里藏书丰富,他也喜欢看杂书,各方面都有涉猎。辩论之时,抛出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东西,然后指出这个论调或典故出自哪里,让别人羞愧无比。

“吾儿认字全靠你这个娘亲了,稍大些我再教他军略兵法。”邵勋说道。

“郎君是在哪学的?”乐岚姬有些调皮地问道:“莫非真是太白星传授?”

邵勋一把将她抱在腿上,故意板着脸问道:“太白星厉不厉害?”

乐岚姬红着脸,昨晚差点把她撞晕过去,能不厉害么?

“乐家的藏书,我派人去抄一份。”邵勋又道:“以后我邵氏博采众家之长,编纂一套全书,公开给天下学子抄录。各家藏来藏去,到最后都没几个有学识的人,实在可恶。”

“我父呕心沥血治学的文集,为什么给别人?讲给金刀听听就行了。”乐岚姬有些不乐意。

“就当替我办事了。”邵勋把女人微微有些撅起的小嘴扶正,惹得她咯咯直笑。

“嗯,我与大兄说一声。”乐岚姬同意了。

“这才对嘛。”邵勋喜道。

以前只知道乐广厉害,现在发现人家是“大学教授”级别的高级知识分子,顿时肃然起敬。

******

吃完早饭后,他开始处理公务。

参军李重上表,请伐石勒。

原因是石勒去年年底和王浚打了一仗,虽然赢了,但实力受损,正合攻之。

至于石勒为什么赢了还实力大损,主要原因是他玩的是防守反击的套路。

王浚联合段部鲜卑,出动了步骑数万人,一路杀到邺城,无可阻挡。

但他们脑抽了,居然开始强攻坚城,最后死伤惨重,锐气尽失,退兵时遭到石勒骑兵追击,大败而回。

邵勋想了想,拒绝了,让李重继续在濮阳屯田。

不是他不想搞石勒,主要是银枪军还没退下来,无兵可用——严格说来,兵很多,但是能对付骑兵的步兵太少了,普通步兵上去就是送人头。

第二份是王雀儿写来的表章。

邵勋一看,哂道:“这字没救了。”

仔细看完后,得知开春后刘汉集结了大军,在河内北部屯田,似有所图。又有大群骑兵在野王牧马,时不时进至北城城外窥伺。

这不对啊!

邵勋有些奇怪,以刘聪的脾气,不该集结大军围攻河阳三城?

他站起身,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仔细思考。

攻城战最是惨烈,守城方可以极大消耗进攻方的兵力、物资以及士气,然后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只是出现机会,抓不抓得住就要具体看了。

他原本认为,匈奴即便撂下几万条性命,也不一定拿得下河阳三城。届时他再调集大军,把所有骑兵都带上,说不定能一股脑儿冲到上党。

但现在刘聪居然不硬来了……

“把敌人当傻瓜是不可取的。”邵勋自失一笑,又坐了回去,暗暗思忖匈奴是不是要大举进攻关中。

去年底的时候,听闻中山王刘曜已率部进驻冯翊,与单征手下的氐兵一起,挫败了梁综等人对冯翊的进攻。

恰好贾疋被彭天护击杀,双方便偃旗息鼓,罢战了许久。

现在想来,匈奴是不是打算增兵关中,进取长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就要调整战略了,因为敌人的战略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

“想安生一年都不行。”他叹了口气,闭上眼睛,河内、洛阳、弘农等地的山川地形已尽在脑海之中。

还是王弥好打!

河内地势一马平川,利于骑兵。

河北地势同样利于骑兵。

弘农则处于豫西山区,方便步兵作战。

但出动哪些人马,却颇需思量。

他站起身,在屋中踱着步子。

可惜去年抓获王彰后,居然没能问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然这会已经可以做出战略调整了。

要不要把银枪左营撤下来?他举棋不定。

按说这支部队出征甚久,该撤回来休整了,但这会河内局势不明,贸然换防,有可能为敌所趁。

罢了,遇事不决打王弥。

多打打,说不定就打出蛛丝马迹了。

况且,去年石勒进军弘农,忠武军吃了大败仗,主力被歼灭,这个仇还没报呢——石勒造的孽,当然找王弥报仇了。

“顺龄。”邵勋喊道。

“明公。”蔡承走了进来。

“将这份命令发往幕府,着长史、左右司马会同办理。”邵勋将一份写好的命令书交给他,吩咐道。

“诺。”蔡承将命令书放进木盒之中,行礼退下。

蔡承离去后,邵勋思来想去,决定去一趟洛阳。

禁军虽然烂,但也不能躲在后面什么都不干,那样只会更烂,当攻城炮灰总是好的。如果这也不行,那还不如遣散了事。

至于调动禁军会不会让天子抓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正好可以测试下。

做出决定后,他又翻查了一下之前的文档,仔细研究了番关中的战局。

总体而言,刘汉似乎并未投入主力部队,可能因为晋阳被拓跋猗卢夺回后,他们也有压力,需要提防。

其实,都说河南是四战之地,刘汉难道就不是了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难处罢了。

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很快,亲兵将一封信送了过来。

邵勋伸手接过,发现是卢志写来的。

他以为是朝中有什么事呢,打开一看,顿时有些惊讶。

慕容廆之子慕容翰闻段部鲜卑败回,遂起大军,联合宇文鲜卑,大破段氏,俘获牛羊人丁以万计。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王浚仓皇召集军队,准备增援段部鲜卑。

邵勋思虑良久。

局势可真是瞬息万变啊。

第一百章 官身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议与分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邺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口锅谁敢背?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发第十章 契机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发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十四章 成长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一百章 中邪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
第一百章 官身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议与分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邺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口锅谁敢背?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发第十章 契机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发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十四章 成长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一百章 中邪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