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消息

训练新兵闲暇,邵勋也会去幕府逛一逛。

他没有幕职,按理来说是去不了的。但如今三分之二的幕府僚佐都随驾出征了,剩下的也不用每天上直。留守的军司曹馥干脆把幕府开在了自己家里,有事上门汇报,没事就在家歇着,或者在外打探消息。

曹大爷其实邀请过几次邵勋,都被他婉拒了。

这次上门拜访,令曹馥有些意外,特别是庾亮跟着他一起来了。

“小郎君可有表字?”曹馥坐在葡萄架下面,悠然自得地摇着蒲扇,笑问道。

古人一般在冠礼后取字,即“男子二十,冠而字。”

“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

也就是说,12-20岁都有可能举行冠礼,并不一定严格限定二十岁——如果父母身体不好,这个时间是有可能提前的。

比如汉武帝十六岁举行冠礼,就是因为景帝身体不好了。

万历皇帝八岁举行冠礼,也是同样原因。

不过邵勋之前是军户家庭出身,未必会行冠礼,曹馥这么问,只是表示亲近罢了。

“没有。”邵勋摇了摇头。

曹馥沉吟片刻,问道:“你可有什么志向?”

“忠于司空,匡扶社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邵勋回道。

“好志向。”曹馥赞叹道:“郎君确实是忠勇之辈,不如就以‘全忠’为表字,如何?”

邵勋如遭雷击,沉默不语。

邵全忠?你……你开玩笑?

“哈哈,不喜欢就算了。”曹馥也不介意,打了个哈哈。

他又不是邵勋长辈,更不是他的师长,人家不乐意你取表字,很正常啦。

邵勋干笑两声,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其实,‘全忠’不错啊。”庾亮在一旁说道。

邵勋狠狠瞪了他一眼。

庾亮看出他真生气了,遂闭口不言。

邵勋又转怒为笑,小年轻就是欠调教。

“昨日我收到消息——”曹馥把蒲扇一停,突然说道:“孟玖死了。唔,应该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

“孟玖?”邵勋一愣,旋即笑道:“他一直想杀我,没想到这么快就死了。”

之前他确实有点担心孟玖找刺客来干他,因此能不外出就不外出。即便外出,也没有时间规律,且会穿戴好盔甲,带上一大群人。

没想到啊,我还没死,孟兄你就完犊子了……

家财没了吧?

奴仆散了吧?

虽然你是太监,但也有妻妾的,现在都归别人了吧?

去一大患,快哉快哉。

“孟玖一死,邺府上下稍有振作。”曹馥继续说道:“不过惶惑不安之人还是很多,东安王司马繇、折冲将军乔智明等人劝颖奉迎乘舆,颖不从。这仗,还得打。”

东安王司马繇是琅琊王司马睿的叔父,在邺府任事。

司马睿自正月以来,立场开始明确,奉司马越为主。

叔侄二人分头下注,也是为了保住司马伷这一脉的荣华富贵罢了。

目前,司马睿已经和在京诸王一样,被裹挟着北伐了。

司马越不傻,不会在自己出征的时候,还在后方留个宗王,这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不可靠的军队要带走,不能留在洛阳。

对他来说,宗王同样有威胁,也要带走,置于眼皮子底下监管。

至于乔智明,此君为鲜卑人,字元达,

以才能、品行著称。很早就投靠司马颖了,并为他带来了相当数量的鲜卑骑兵,故被表荐为殄寇将军,后在隆虑县、共县担任县令,政绩颇佳,百姓敬爱,称其为“神君”。

此番战起,他极力劝说司马颖奉迎天子——其实就是投降——被司马颖回怼:“卿名晓事,投身事孤。今主上为群小所逼,卿奈何欲使孤束手就刑邪!”

乔智明惭愧,领了个参前军事的幕职,带上鲜卑骑兵,到石超帐下听令了。

是的,就是石超……

此君一路换马,蓬头垢面跑回邺城请罪。

司马颖没有怪罪,将五万步骑交到他手里,令其迎击司马越。

石超涕泪交加,将家里所有本钱都拿了出来,所有社会关系都发动了起来,招募勇士,拣选部曲,发誓死战。

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曾经骄奢无度的司马颖,居然正常了起来!

顺风浪,逆风强,这鬼风气哪来的?

“邺城战事,军司觉得何时会决出胜负?”邵勋问道。

曹馥哈哈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只道:“人只要活得够长,就能知道得更多。很多早年的事情,后生郎们都不记得了。我曾听过十拿九稳的战事打输了的,也曾见过山穷水尽下反败为胜的奇迹。军争之事,没那么简单哦。我等所能做的,不过是把人事尽到极致,至于胜负,还得看天意。”

邵勋品匝了下。

曹馥年纪大了,有种宿命论的唯心主义。

当然,这个时代的士人,信奉宿命的不在少数。

邵勋却很排斥这种思想。

太过软弱,不够积极向上,真男人就该远离这些东西。

说白了,他还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没有真正融入进去。

他就是个信奉“事在人为”、“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藐视权威”的杀才。

这种信念,断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他的反骨,也一定是千锤百炼起来的。

这或许就是他对“全忠”这个表字如此排斥的原因之一,不仅仅因为历史上的朱全忠。

“不说这些了。”曹馥人老成精,一眼就看出了邵勋的不以为意,他也不怪罪,又看向庾亮,笑道:“元规,我十六岁那年,还在乡间斗鸡走马,不晓世事。伱却早早步入官场,锤炼心智,晓习公务。邵君是能人,和他多学学,不会错的。”

“诺。”庾亮立刻应道。

他早就观察出来了,邵勋不但勇武,似乎还有些治理才能。如果让他去当个县令、太守,估计也能干得有模有样,不会被底下人轻易糊弄。

而且,邵郎君的很多见解,与世家子们从小熟知的不太一样,可以互相印证,得出新的感悟。跟着他,确实是条不错的路子。

曹馥说完,便不再言语了。

他从架子上摘了颗紫葡萄,剥了皮后便一口吞下,毫不在乎其他人的目光。

“对了,尔等今日前来,应是想知道西边消息吧?”曹馥吃完葡萄后,拿袖子抹了抹嘴,道:“西兵已经出动了。一共两万人,由张方统带,看动向不是直接来洛阳的,兴许要去河北。洛阳暂时无事,尔自操练部伍即可,一应所需,我会竭力支应。王夷甫虽然反复、张狂,但在这个节骨眼下,他不会作梗的。”

邵勋松了一口气,起身感谢。

如果不是背靠洛阳朝廷这棵大树,他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练出一支强军。

吃不饱饭,士兵们就没力气出操。

没有蛋白质摄入,你就不能训练得太频繁。

训练之中,各种器材损耗,触目惊心。

他们东海王国军,不但器械齐全,甚至还有备用武器。

一场战斗之后,刀很容易卷刃,枪头可能会钝,这些都需要辅兵连夜修理,但一天之内可不一定能修完。这个时候,备用器械就非常重要了。

从洛阳朝廷手里抠东西,不比从世家大族那里要钱容易多了?嗯,前提是金主爸爸在洛阳很有地位。

眼见着曹大爷已经没话说了,邵勋正打算告辞,庾亮却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道:“郎君忘了匈奴之事。”

哦,对!忙得昏天黑地,差点忘了,还好“小秘书”提醒。

邵勋又坐了下来,诚心请教道:“不知军司可知刘渊其人?”

“刘元海?”曹馥回忆了下,道:“见过几回,是个出色的人物。”

说完这句话后,他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之后,方叹道:“其实,当年刘元海差点就当了征吴主帅。而今他也年逾五旬,却没有天时了。”

机会来时,寿命却不够了,郁闷不郁闷?

当然,刘渊未必会这么认为。

他这个人,大半辈子都在中原游学、做官。剥开他匈奴血统的外壳,内里其实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汉家士大夫,还是道德水平不错的那种。

就曹馥看来,刘渊无论是品德还是能力,都比王衍强,而且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他的成就没王衍高,主要原因还是家世。

门阀制度确立于东汉,于魏晋极大强化,到东晋达到巅峰,然后走下坡路,至隋唐衰亡。而既然此时门阀制度正处于接近巅峰的时期,胡人又怎么不可能不分姓呢?

北朝时曾有“虏姓”,此时其实也有。

但虏姓地位很低, 经济上相当于寒门地主的特权,拥有牧子、奴婢、草场、牲畜,政治上则连寒门都比不过,进不了士族行列。

所以,匈奴、鲜卑、乌桓酋帅是没有门第的,理论上很难做官。

但他们比汉人有统战价值。

晋廷经常给内附胡人中的酋帅、大姓赐予官位,甚至是爵位。

说白了,你老老实实,别给我闹事,我给你糖吃。

所以,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有统战价值……

刘渊就是被统战的人,但混了大半辈子,还是没混出什么名堂。

可年轻时大晋朝又处于强势期,不可能造反。如今中原打成一锅粥,有机会造反了,年纪又大了,真是造化弄人,如之奈何。

“有酋帅呼延攸至邺城,欲迎刘元海回并州主持大局,发匈奴五部之兵,以助成都。成都王犹疑不决,还未答应。刘元海令呼延攸先回去,自留邺城参赞府事。”曹馥说道:“多的我也不甚清楚。看这情况,早晚要走的吧。”

刘渊其实想走就能走,司马颖又没派兵监视他。

但这人还是有几分忠心的。司马颖不愿他走,他就不走了,只让呼延攸等人先行离开。

不过,正如曹馥所说,他早晚要走的。现在不走,将来也要走。

匈奴人来迎他不是没有原因的,天下大势已变,匈奴五部的野心愈发滋长,想要趁乱分一杯羹了。

“谢尚书告知。”邵勋行礼道。

庾亮跟着行礼,沉默不语。

诸王相争这么多年,好像争出事情来了啊……

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四章 摊子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九章 火并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九十章 变天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八十章 俸禄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与选择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一百十五章 禽兽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六十章 谈妥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十章 契机
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四章 摊子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九章 火并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九十章 变天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八十章 俸禄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与选择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一百十五章 禽兽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六十章 谈妥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十章 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