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

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

在工业时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技术?

不!技术的突破,是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磨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再实验。

技术的突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难题,并不是说简单的说一说,就能够将技术突破的。

而当一个技术,能够被成功的运用到工业生产上之后,什么才是最为主要的呢?

是产能!

产能的高低,是由产业链是否完整所决定的。

在后世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因为英国发明了蒸汽机,全世界的工厂全部都被英国所占有。

所以,他们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全套的工业设施。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占据了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工厂。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钢铁的爆发时期,德国瞬间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产能国家。

在第三次革命,被称作全世界工厂的国家是美国。

而在李长安所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华夏的崛起,也和世界工厂,全部都转移到华夏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说,他们都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这件事情对于后世来说,相当于是一个工人,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企业的总裁!

至于后期的运输,加工,还有组装,他们都有着配套的团队。

即便这一次,李长安在江南省超出了一亿多两白银,但是如果按照这种花钱的速度,也支撑不了几年的时间。

这件事情绝对是赚钱的,那么如果一个国家的收入大于他今后能够产出的价值,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崩溃的!

比如说秦朝。

第一个,就是武力掠夺。

在专业的领域,要相信专业的人去做一些专业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给予他充足的资源以及环境。

什么叫做世界工厂?

那就是这个国家拥有着完整的制造产业,拥有着全套的设施。

如果在这个时候,建造出一支海军,每年再扔出去两千万两白银作为军费,那么这一年单单军事支出,就会高达三千六百万两白银!

而军队不断的扩张,去战争,可以依靠吞并其他国家资产,带来总收益。

目前朝廷的年收入,不会超过两千万两白银,如果想要再增加,那么只能够让国企再次扩张,做大做强。

但是他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也确实是在步步为营,朝着自己想象当中的目标前进。

而一旦时间被拖延的长了,就会出现很多的变数。

“朕现在封你为南方第一造船厂,工厂部主事的职位!等你把事情给朕圆满完成之后,朕的还会给你再升官!”

这一切策略,都不是他一拍脑门就要做的。

第一点,通过技术革命,来大大的提升这个国家商业的运行速率。

比如说在后世华夏在08年左右的经济时代,投资出四万亿,大概可以拉动近三十万亿的生产总值。

哪怕是当他们收复了辽东的土地之后,也只是勉强达到了收拾平衡。

也就是说,李长安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朝廷经济崩溃的边缘疯狂的探索。

除此之外,每一艘战船上还要配备五十多门大炮。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旁边的杨国光瞬间被惊得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李长安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脑子里,慢慢的推算、计算了起来。

如果说他们没有去拖延,而是坚决地执行朝廷的命令,那么现在李长安手里掌控的船只数量,最少也有五十艘!

这一次,皇上直接把一个工匠提拔成为主事,这种事情,也只有在开国的时候出现过一次。

一旦具备了这些条件,那么他们就可以规模化的进行生产。

而制造钢铁还会需要采矿,这件事情有同时的刺激了矿业的开采。

而在建造厂子的时候,肯定会需要钢铁作为建材,于是与此同时又拉动了钢铁的需求。

听到这句话之后,施建舱整个人瞬间激动不已,连忙跪倒在地磕起头来。

那么两千五百门大炮,总共需要的制造成本,大约是三百八十万两白银!

而这还仅仅只是大炮的制造费用,至于这样高大威猛的战船,每一艘的制造费用则是高达二十多万两白银!

比如说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花费巨资打造的全国高速公路,一开始肯定是会赔钱的。

这绝对是一笔堪称恐怖的巨大开支!

而且这三千六百万两白银,还没有算上朝廷在其他地方的投入!

这仅仅只是军队的开销而已。

直到他们最后,面临崩溃解体的时候,一辆坦克的价值只能换回来一火车皮的罐头。

李长安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农政策,废除农奴,打击地主,全部都是在为这件事情做铺垫。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例子,这还要说到二十世纪,当时的第二个超级大国。

第二个,就是和别国合作共赢。

而开采铁矿还会需要用到机器,所以说这也给机器制造公司拉动了需求。

所以说,施建舱才敢有底气说,要在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五十艘军舰的制造!

李长安开口命令道:“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就负责给朕专门制造战船!”

比如说第一代蒸汽机的问世,和纺织机的量产。

而个体生意或服装产业的需求增加,又会造成上游原材料供应的需求加大。

在这一系列当中,全部都需要有劳动力的支持,于是又为百姓们制造了就业。

比如说现在大玄制造局的轻工业,已经开始慢慢的成熟了起来,香皂洗发水的产能照比以往大大增加。

而且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海军将士都已经召集完毕,已经开始进行训练了。

明朝将大量的钱全部都投入到军队当中,去征战辽东,但是征战辽东这件事情,却没有产生足够的收益。

如果这个投资能够获得收益,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有价值去做的。

所以国家投入到军队当中的钱,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收回来。

当然了,,在国家投资的时候,还需要看长期的回报。

其实想要解决目前这个局面,肯定是有办法的。

所以说在这种国家投资当中,必须要把时间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也就是说,当这五十艘战船被制造出来之后,同时还需要至少两千五百门的大炮!

而每一门大炮的制造价格,大概在一千五百两银子左右。

毕竟无论是哪一届的政府又或者国家,都是需要大量金钱,去维持这个组织的运转的。

这个国家将大量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军工产业和重工业当中,结果他们所投资的这两个领域,全部都没有达到良好的产出。

但是当嬴政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依旧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军队当中,包括建造长城等等……

不过如果这件事情放到二十一世纪,一名世世代代造船的工程师,变成一艘造船企业的董事长,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但是建造高速公路这件事情,能够大大的增加国内交通运输的速度,可以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流转速率,大大的降低了社会生存的成本。

除此之外,你还要购买我国的商品。

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内,制造出五十艘战舰。

所以说当这个情况出现之后,国家就只能够通过加税,来维持正常的朝廷开支。

而投入到长城、阿房宫等基础建设当中的钱,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去产生什么收益。

所以说,如果你说李长安,确实是在不断试探着朝廷经济的崩溃边缘,这句话其实也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胡亥的就任时期,到了那个时候秦朝的税率已经十分严重了。

有人会去买包,有人再会去下馆子,这间接的又会拉动服装产业,拉动了个体生意。

大家赚到了钱,有了收入,就可以去购买,去消费。

第三个方法,就是对外进行扩张,而对外扩张又有两种。

而且大家在劳动过程当中,肯定是需要吃饭,不仅厂子里有食堂,外面还会有很多的餐厅,这又会拉动一大批的就业岗位。

一般来说,国家投资考虑的都是长期的利益。

一旦某一个计划出台,那么执行不到位,就会给这个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的拖延。

无论是长期能够看到的收益,又或者是远期能够看到的收益,都是必须要有的。

这个时候,军队已经将四周的国家全部打败,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征战了。

“多谢陛下开恩!草民……不,卑职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五十艘战船配备的总兵力,大概在五万人左右。

当秦朝还没有统一天下,还只是战国当中的一个普通国家的时候,朝廷把所获得的资源,大量的投入到军队当中。

这一切加在一起,想要将一支海军组建出来,那么李长安最少要砸进去两千万两白银!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一个事情,国家每花出去的一分钱,都必须要看到它切实的产生了作用,产生了收益。

如果说他的投资和收入不能够达到一定比例,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没有价值的。

而李长安之所以这么执着于建立海军,重新打造陆军,除了是为了保家卫国,还为了打开对外国的贸易。

也就是说单单把枪制造出来,就需要花费至少一百五六十万两白银!

与此同时,边际的成本也会同样降低,总的制造成本也会降低。

那么这样算下来,十年之后所增长的收益,绝对会超过当年投资的价格!

每一名海军官兵的待遇是比陆兵要强的,每人每月的俸禄在三两银子左右,那么一年的俸禄开支,就有一百八十万两银子!

除此之外,还没有算军粮和服饰的开销,每人需要配备一把碎发枪,而是每一把强制造的成本,大概在三十多两银子。

当他们没有赚钱的时候,时间一旦过久,那么内部就会自然而然的崩盘。

所谓的武力掠夺,就是说通过战争将你打败,然后把你们国家的财富全部搬迁回国家,疯狂掠夺。

目前整个大玄的军费,一年加在一起,有一千六百万两白银的开支。

话说了一圈,问题又回到了李长安这一边。

一旦生产能够形成规模,无论是成本又或者是消耗的时间,都会急速降低。

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说国家投资去建设道路,就会需要水泥,所以下面就会开始招人去建造水泥厂。

比如说这一次,南方第一造船厂所爆出的这件事情,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却只造出了一艘半的战船。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如果口袋里没有钱,那么根本无法去维持这个庞大的组织的运行。

如果要造出来五十艘战船,那么最少需要一千万两银子!

截止到目前为止,李长安还没有开始计算,每一艘战船上需要配备的一千多名士兵,所需要的支出。

这一切,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增加国家的收入。

这种种一切,都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进行经济调整,带来国内的经济产值快速增长。

当然了在这些计划的执行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执行有力。

一名主事,最少也是六品官员,而造船厂主事,则是负责管理整个造船厂的具体情况。

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而合作共赢,则是说交给你一套策略,你一切的操作全部都按我给你设计的进行,尊崇我所制定的规则,而我则可以帮助你提高经济。

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也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将会大大增加。

而南方第一造船厂的产业链也是十分完善的,只需要简单的修改一下模具。

第二点就是解放国内的劳动力让他们去自行创业这件事情能够带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

或者再换一个例子,就说华夏的古代,明朝。

再加上当初被灭掉的六国依旧有残余,躲藏在民间,这个时候他们便抓住了机会,趁机揭竿而起。

一旦李长安拥有了一支这么强大的海训部队,那么弗兰国在攻打钦州的时候,李长安怎么可能还会这么顾虑?

所以说,执行力度才是最为关键的!

谁能把活干好,那么就让谁上位!

至于他之前到底是做什么的,是工匠,还是读书人,只要他能把事情干好,那么就算把他直接官升一品,也就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长安又回过头去,看了一眼这艘船。

(本章完)

第125章 早朝上的对攻第231章 赵拔坤赶到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51章 学生军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256章 火爆的售楼现场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125章 早朝上的对攻第25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76章 自治区方案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122章 皇上的野心第16章 无冕之王!第101章 开仓放粮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121章 五年计划必须完成第225章 海战(中)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80章 萨马奇之死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202章 卷土重来(上)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80章 萨马奇之死第144章 王林义的策略!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第209章 战后汇总第161章第125章 早朝上的对攻第164章第208章 动荡第82章 这不关你的事?第233章 刺杀范庆文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127章 国子监案子的后续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88章 缉拿回府!第199章 半岛的战略计划第23章 我为帝王!第182章 李泉冲第28章 升迁与杖毙第223章 被夹在中间的周大人第172章 直接开杀第244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下)第96章 政策用地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79章 七千骑兵!第248章 弗兰国与外草原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248章 弗兰国与外草原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89章 他是皇上?第164章第179章 百花楼第5章 大玄圣君!第4章 笼络人心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265章 李长安的发现第203章 卷土重来(下)第127章 国子监案子的后续第250章 橡胶木(下)第92章 颐莲堂闹事第135章 围堵衙门第250章 橡胶木(下)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2章 拿下雪妃!第127章 国子监案子的后续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162章第47章 恐怖的军费支出!第192章 拿下渡口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26章 朕正欲死战,尔等何故先降!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201章 硬碰硬!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151章 学生军第39章 噶尔博的入侵!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31章 拒不开城?那就直接用大炮轰开!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26章 朕正欲死战,尔等何故先降!第229章 暗流涌动(下)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100章 土地国有化的雏形第229章 暗流涌动(下)
第125章 早朝上的对攻第231章 赵拔坤赶到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51章 学生军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256章 火爆的售楼现场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24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125章 早朝上的对攻第25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76章 自治区方案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122章 皇上的野心第16章 无冕之王!第101章 开仓放粮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121章 五年计划必须完成第225章 海战(中)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80章 萨马奇之死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202章 卷土重来(上)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80章 萨马奇之死第144章 王林义的策略!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第209章 战后汇总第161章第125章 早朝上的对攻第164章第208章 动荡第82章 这不关你的事?第233章 刺杀范庆文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127章 国子监案子的后续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88章 缉拿回府!第199章 半岛的战略计划第23章 我为帝王!第182章 李泉冲第28章 升迁与杖毙第223章 被夹在中间的周大人第172章 直接开杀第244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下)第96章 政策用地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79章 七千骑兵!第248章 弗兰国与外草原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248章 弗兰国与外草原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8章 西凉武将集团!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89章 他是皇上?第164章第179章 百花楼第5章 大玄圣君!第4章 笼络人心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265章 李长安的发现第203章 卷土重来(下)第127章 国子监案子的后续第250章 橡胶木(下)第92章 颐莲堂闹事第135章 围堵衙门第250章 橡胶木(下)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2章 拿下雪妃!第127章 国子监案子的后续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162章第47章 恐怖的军费支出!第192章 拿下渡口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26章 朕正欲死战,尔等何故先降!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201章 硬碰硬!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151章 学生军第39章 噶尔博的入侵!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31章 拒不开城?那就直接用大炮轰开!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26章 朕正欲死战,尔等何故先降!第229章 暗流涌动(下)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100章 土地国有化的雏形第229章 暗流涌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