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开仓放粮

第101章 开仓放粮

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的中旬。

在接下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是播种的季节,这关乎到源州府的农业收成。

此时,衙门外来的那一众人为首的便是马家的家仆,前前后后共计有几百人,里面甚至掺杂着源州府卫所的士兵,所有人凶神恶煞的堵在门前。

四周的老百姓看到了他们之后,都害怕的躲在远处纷纷议论:到底是谁这么倒霉居然敢惹马老爷?

马老爷满头的白发,身上穿着绸缎制成的衣裳,看起来倒是像一个慈祥和蔼的邻家爷爷,但是他的眼中,却透露着与外表不符的歹毒目光。

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他迈步向知府衙门口走去。

“在这源州府,还从来没有人敢动我马家人的半根汗毛!今天无论是谁来了,老子都要杀了他!”

他大声的怒吼着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听说自己的儿子在城门前被一伙不明来路的人给打伤了,而且还被直接押送到了衙门口。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暴怒不止,当他走到了衙门口前,看到了一队队的士兵们守在外面,人数众多大概有三百多号人的样子。

在大玄,现在有些地主实在是嚣张的不像话,不仅霸占了无数的田地,和官员勾结,而且还横行霸道,在当地一手遮天!

马英嗣可以一次性叫来四百号人,而他才不过是这地方上一个区区的小地主。

当他们拿起刀子杀起人来,那才叫真的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们如同一匹匹饿狼,直接冲进了羊圈里,高高的挥起了手中的大刀,接着手起刀落,锋利的刀身在敌人的骨头直接摩擦,发出了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那些试图用刀子来隔挡对方回击的,无一不被拦腰斩断,就在交战的第一秒,这群人瞬间就被杀疯了!

毕竟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一场势必要流血的战争!

在第二天晚上,天色刚刚转暗,李长安就带着人离开了源州省。

这个气势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还没有等马老爷的人反应过来,又从衙门外跑来了一小队人马,步伐整齐,他们直接将马老爷的人从后面给层层围住了。

当这个家丁倒在地上的时候,处在包围圈两侧的士兵们已经飞快的夹击了过来。

什么事情?

就在马家被抄家之后的第二天,最少有三四百人跑到了当地的衙门去喊冤,而这些冤情几乎都与马家有关。

虽然说马家已经被抄了家,但是在这源州省境内还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主们存在的。

地主、封建、腐败,如同三座大山,死死的压在了大玄的百姓们身上,他们必须要被彻底的推翻!

李长安突然想起来,昨天于胜英私人账本上所列的那份名单,这份名单当中牵扯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实在是令人发指。

在这富饶的源州省情况尚且如此糟糕,那么更南边的江南省呢?

要知道,源州省可是这南方一带的肥美之地,也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

“请陛下放心!若是谁还敢在这里面贪钱,臣就算是拼着死,也要把他们全部拉来垫背!”

碎肉布满了这片土地,无数颗脑袋在地上打转,锋利的刀身在他们的骨头和血肉之间摩擦,然后飞快的切过。

有的人直接跪下身来求饶,但是这没有用,一律被就地格杀,有的人想要趁乱突围,但是这也没有用,他们直接被从后面追上来的士兵们乱刀砍死。

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是缺粮食,而是制度的腐败,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普通的百姓们根本就没有被当成人来对待。

曹柏杨用衣服简单的擦拭了一下刀身上的血迹,随即开口说道:“来人,立刻把这个狗东西给拖到东门斩立决!其他人立刻到马家去抄家,剩下的人把这里给收拾干净!”

在这几天,他每一次睡觉的时候,都会梦到于胜英那扑通落地的脑袋,还会梦见各个之前一起吃过饭的知县们,他们都冲着自己又哭又笑的,而且一边笑着还对他说:“我们都在下面等着你呢,你快来啊……”

粮仓被锦衣卫给打开了,里面无数的大米和小麦,高高的堆积着,如同一座座小山。

而这只是源州省首府的一个状态,,整个源州省呢?

这还没有完,无数的知县们在首府开会的时候被砍了脑袋,,而且他们的脑袋还被连成串,挂在了城门前示众,在威慑过了之后,又被全部返还到了各个县镇。

还有不少瘦骨嶙峋的老人们,拄着手里的竹棍,在城外默默的抹着眼泪,看到前面排队的人真的领到了粮食,他们的眼底不由得发出了一阵光芒,是从未有过的光芒,这是希望的光芒!

这支军队是经过历练的,在草原之战中,可是正面和蛮子的军队发生过碰撞的,这是一只实打实的铁血军团!

无数颗头颅正不断的滴着血,这个场面的威慑力够不够?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到鼠标的不作为,更可以看到这些地方的乱象和地主们的蛮横。

这个政策简单的概括来说,就是如果你只拥有一套房,那么不用交税,但如果你有三套以上,五套以上,甚至十套以上,那么每年就最起码要交三分之一的房产税。

连这无比富饶的鱼米之乡都尚且,如此那么大玄的其他地方呢?

一想到这里,他突然开始害怕了,连继续想下去都缺少一些勇气。

在后世在科技发达的年代,最少人人都能够吃饱饭,根本不必再像这样……

这个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在源州省快速传开了。

在这个政策之下,只要不是脑子有病的人,绝对会选择主动把自己多余的房产卖掉。

说完之后,他便一头走进了衙门内,来到了李长安的面前报告道:“皇上,外面的一切都已经被处理干净了!”

科学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一个小地主,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动员四百多人,可见他的势力之大,手段之狠。

但是这样的政策,又必须要保证一个十分有力有威信的机构去执行,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动用军队来直接解决问题的。

马老爷对着他们怒声大骂道:“到底是谁是谁打的我儿子,给老子滚出来!”

而县镇当中的副官们在看到了这颗送来的人头之后,直接就被吓得脸都绿了。

那么江南省呢?江南省又是什么样的?

那里的政策用地执行情况,是不是也如同源州省一样?

就在李长安走之后的第二天,马家已经被抄家了,几十车的粮食被从这家的粮仓运出来,全部拉到了东城门。

说话之间,曹柏杨已经率先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马老爷身旁站着一个强壮的家丁,他拿着一把刀冲了出来,对准曹柏杨一刀挥了过去。

但是现在,他彻彻底底的明白了,他已经感受到了大玄地方官员们满满的恶意,而且感受到了那些地主阶级们满满的恶意。

他命令的声音非常大,第一军团的士兵们齐声高呼道:“是!”

曹柏杨丝毫不慌,双手握着长刀,一个朝天的挥击,将腰部、手臂、还有跨、肩,全部协调发力!

这种挥击的动作,他已经练习了上万次,已经变成了一种肌肉记忆,这一刀看起来浑然天成,力气蓬勃而出!

不少人已经被吓得崩溃了,他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拔腿就跑,但是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哪里都能能跑得了,四面全部都是第一军团的士兵。

消息很快的就被传了出去,说是衙门口死了上百号人,这片区域到处都是尸体。

就在当天晚上,一份份的告示被贴在了大街小巷,百姓们如同中了彩票,感到一阵阵的不真实,但这确实是真的。

马老爷立即暴怒骂道:“你也不在这源州府之内打听打听,我马英嗣到底是谁!告诉你,只要我一声令下,让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

在这一刻,人命如草芥。

而经受过了无数次天灾之后,人们早都已经学会了节约和储蓄的习惯,只不过大玄的制度已经腐败了太久,官府败坏,几乎所有地方上的粮仓,都已经沦为了大官员和地主们的私人财产。

你一个小小的地主,竟然敢带着家中的恶霸来围攻衙门,而且还敢说自己才是这源州府的天,还说让你活三更,那我绝不会留你到五更!

“砰!”

如果不能够将新农政策贯彻实施下去,那么政策用地的推广还有什么意义?

同样的还是在剥削老百姓,只不过换了一种名义而已。

百姓们原本还以为,在衙门口发生的这一起大规模杀人事件会弄得满城人心惶惶,但下一秒,却立刻的又兴奋了起来。

“朕不允许这过程中再发生任何中饱私囊的情况,不然下一次,朕可就不只是砍一个人的脑袋这么简单了!”

这样一来之后,还有谁敢违抗朝廷的旨意?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此时正在源州省掀起了一段风波。

王耀光连忙应道:“属下遵命!”

两个刀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紧接着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断裂声音。

所以说,如果想要解决掉这个全国性的问题,那么李长安必须要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来推动。

在这一件事情上已经证明了,刀子是有用的,而且十分的有用!

你看,李长安先把源州省的知府给砍了,然后又把各个县镇的知县长官们给杀了,把他们的脑袋穿成串,全部挂在城门前。

很快的,衙门附近已经被清空了残肢,碎肉遍地都是,浓浓的血腥味覆盖了这片区域。

其实此刻,他的心中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感。

就算是向前倒一千年,源州省的行政效率也从来没有变得这么高效,就连王耀光自己都被自己给折服了,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厉害了。

马老爷接着说道:“你今天若是不把人给我交,出来那么你们所有人,都休想活着走出源州府!”

衙门里坐着的是皇上,而且这还是一省之府的衙门!

此时此刻,李长安正站在城头上眺望着远方,心底一阵唏嘘。

直到这时,李长安才能深深的体会到百姓们生活的艰苦。

如今的情况是什么样?

此时此刻,整个源州府都陷入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当中。

“你以为你是谁?”

这些声音让人听后头皮发麻,身子不由得颤抖,随着最后一名家丁被士兵从腰间砍下,直接劈成两半,发出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叫声之后,在场能够站着的除了第一军团,就只剩下已经被吓傻了的马英嗣。

第二日,官府在城门口专门设立地点开始发放粮食,城外的百姓们已经有人领到了,在拎着粮食回到家之后,消息瞬间传开了。

“活着走出源州府?”

在城门前排队领取粮食的百姓们已经画成了长龙,还有许多满脸疲惫,身形消瘦的女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排队。

但是李长安能够肯定,只要把这个新农政策给真正贯彻地执行下去,那么全国的地主阶级最起码会减少一半。

说不定此时此刻,有无数的百姓们已经活活的被饿死在了街头,说不定此时此刻,有无数的孩子们流浪在街头,坐在小路上无力的哭泣……

他们的势力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江南一带,甚至还牵扯到了东南,西南,还有无数的官员和军官。

如果真要指望着靠这一次流血,就能够把全省的政策用地全要回来,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至少在现在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

刚才冲出来的那个家丁,如今只剩下了半个脑袋,孤零零的一个眼睛露出了不可思议,此时正紧盯着曹柏杨,他的嘴巴微微张开,身子还在蠕动,红的白的混成一大片,从脑袋的缺口当中滚滚而下。

其实这件事情,已经通过南方的税款反映出来了一些问题,而且还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只不过李长安之前没有亲眼看见过地方上的情况,所以没有办法真切的感受到。

在锦衣卫的簇拥之下,李长安离开了衙门口,来到了源州府的粮仓。

那些官员地主和商人,无一不是贪婪至极,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想要通过触犯法律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将所有的政策用地全部纳入自己的名下。

这一刻,李长安突然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那赵老三跑回家中去说,“皇上,是皇上来咱们源州省了!现在知府已经被皇上给砍了脑袋,就连马老爷也被抄了家杀了头!等再过几天,土地和鱼塘就可以放开购买了!”

但是这些政策用地又必须得拿回来,那应该怎么办?

这些事情李长安现在也不打算再去多问了,他已经写信给了皇都,命令张守正立刻南下,到源州省彻查。

马老爷已经被吓傻了。

在这一天,源州府城内的百姓们都躲到衙门口远远的,但即便是这样,躲得足够远,也能够清晰的听见从家门口这传来的阵阵惨叫声。

在大玄到底还有多少的地主商人,利用自己手中的财富与当地的官员们攀关系勾结?

曹柏杨冷笑了起来,“你这小小的一个地主,怎么听起来比这儿的知府还要厉害?”

而与此同时,政策用地的分配售卖情况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官员们无一不在用尽全力的向下推广新农政策。

曹柏杨满脸的不屑,接着又耸了耸肩膀,说道:“弟兄们,大少爷已经传下令来了,现在把那个老头给我抓起来!其他人均杀无赦!”

曹柏杨从里面迈步走出,缓缓地开口说道:“你就是马英嗣?”

曹柏杨一边拔刀,一边快步朝前面走去,口中在怒吼道:“除了这个老头,其他人全部给我杀光!一个都不许剩!任何一个喘气儿都不能放过!”

粮仓许久没有被打开了,甚至里面有不少的粟米已经发霉烂掉了。

这些恶毒的官员和地主,就算是让大米烂掉,也绝对不会分发给穷苦的百姓们。

“既然你知道是老子,还不快点把人给我叫出来!”

曹柏杨从腰间拔出了那柄足足接近两米长的大刀,这把刀算上刀柄,绝对超过了两米,是如今大玄铁骑军团的标配,这种刀的刀刃非常锋利,只要你的力气足够大,那么一刀把一匹马给拦腰斩断,也不是没有可能!

长刀从刀鞘中被抽了出来,带着一阵尖锐的摩擦声音,如同一道寒流瞬间喷薄而出。

李长安命令人一连打开了七八座粮仓,接着命令道:“把这些腐烂的大米全部处理一下,然后将剩余的全部都分发下去,尤其是城外的流民们,对了,留下四分之一当做应急粮食。”

李长安又接着说道:“把马家的财产全部充公,把这些粮食全部分发下去,把他们家中的田产全部冲到政策用地中,按照新农政策的规定,立刻出售给百姓们。”

就目前的这种情况来看,你猜王耀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顶着一个大大的黑眼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全心全意的在为源州省的百姓们服务,简直快成了一个活青天大老爷了!

马家和于胜英之前所做过的全部烂事,曾经都被藏着掖着的,但现在都被翻了出来,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审理结案。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没有人知道全国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那些个平日里最喜欢消极懒政,喜欢打太极的官员们,现在一点也不敢怠慢了,一个个变得好像是换了个人,正义感爆棚。

一道道的政令从源州省首府被发了出来,整个源州省境内的官员们直接变得异常机密、活跃了起来。

大选的江南一带无数良田江湖,在这么富饶的地方,但凡官府能够稍微的清廉那么一点点,也绝对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他在源州省境内留下了一千名第一军团的士兵,作为监督城内执行状况,而他的带领着一众锦衣卫飞速南下。

鲜血飞散在空中,残肢断体四处飘落,不断的有人被杀死,无数的人被拦腰砍断。

冒着热气的鲜血喷洒到了空中,直接溅了马老爷半张身子。

直到现在,王耀光依旧在被那种深深的恐惧所支配,一听说百姓们是来陈述冤情的,整个人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把这五百个人的冤情都亲自听一遍,亲自记一遍,生怕自己落下的哪个。

那大汉手中的刀身猛然被斩断,从刀柄开始落在了地上,而曹柏杨手中的长刀,却是直直的砍在了他的脑袋上,斜挥而下,像是切西瓜一样直接把他的脑袋切成了两半,然后缓缓的滑落到了地上。

在古代,很多地方都会配备粮仓,这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制度,毕竟在工业并不发达的古代,粮食的产出完全是靠天吃饭的。

因为这件事情已经牵扯到了东南,甚至西南地区的官员和地主,影响极大,极其恶劣,必须要让朝廷插入进来,进行全面的彻查,否则这新农政策的执行根本不可能彻底贯彻!

而从此也可以看出,李长安已经不打算再装了,他要彻底掀桌子了,,这件事情他要以最大的影响力去办!

要从上到下全部推翻一遍,必须要有人死!

至于要杀多少人,这个完全不重要,就算是杀个十万,二十万,也一定要杀到这个新农政策贯彻实施,落户到平常百姓家们为止!

要杀到什么时候?

这个李长安根本没有去想,他要让那些地主权贵们说的算。

只要他们还有一日不按照规矩来办事,那么就一日不结束!

什么叫做再造乾坤?

这是一场更加血腥,更加残酷的战争,甚至比草原之战来的还要艰难!

(本章完)

第208章 动荡第51章 御驾亲征!第195章 战略分歧第136章 皇上的脾气第106章 杀知府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99章 皇上驾到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76章 自治区方案第109章 狗咬狗第171章 皇上来了!第51章 御驾亲征!第193章 出兵以奇!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234章 他是叛徒?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49章 财政压力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62章 部落之间第194章 弗兰国有大炮?!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07章 慌成一片的官员们第115章 活剐驸马爷第197章 正面对决(下)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231章 赵拔坤赶到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265章 李长安的发现第195章 战略分歧第77章 杯酒释兵权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109章 狗咬狗第102章 全体问责!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161章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34章 大查贪腐!第114章 大学生也能当官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150章 学生之内的内斗第20章 群龙无首第249章 橡胶木(上)第16章 无冕之王!第123章 要账第132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上)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5章 大玄圣君!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111章 关于报纸的法案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237章 海上战争(上)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262章 木船火攻(下)第162章第123章 要账第157章 寻找圣人公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96章 政策用地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16章 无冕之王!第186章 新式弹药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166章 郑从谷的感动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110章 陛下,臣冤枉啊!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00章 陛下要来西北!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33章 新军策,集体涨薪!第56章 杀知县!第195章 战略分歧第144章 王林义的策略!第225章 海战(中)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44章 三十万钢铁洪流的冲锋!第247章 改造蒸汽机(下)第39章 噶尔博的入侵!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
第208章 动荡第51章 御驾亲征!第195章 战略分歧第136章 皇上的脾气第106章 杀知府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99章 皇上驾到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76章 自治区方案第109章 狗咬狗第171章 皇上来了!第51章 御驾亲征!第193章 出兵以奇!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234章 他是叛徒?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49章 财政压力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62章 部落之间第194章 弗兰国有大炮?!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07章 慌成一片的官员们第115章 活剐驸马爷第197章 正面对决(下)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231章 赵拔坤赶到第261章 木船火攻(中)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265章 李长安的发现第195章 战略分歧第77章 杯酒释兵权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109章 狗咬狗第102章 全体问责!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161章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34章 大查贪腐!第114章 大学生也能当官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150章 学生之内的内斗第20章 群龙无首第249章 橡胶木(上)第16章 无冕之王!第123章 要账第132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上)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5章 大玄圣君!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111章 关于报纸的法案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237章 海上战争(上)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262章 木船火攻(下)第162章第123章 要账第157章 寻找圣人公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96章 政策用地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16章 无冕之王!第186章 新式弹药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166章 郑从谷的感动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110章 陛下,臣冤枉啊!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00章 陛下要来西北!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33章 新军策,集体涨薪!第56章 杀知县!第195章 战略分歧第144章 王林义的策略!第225章 海战(中)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44章 三十万钢铁洪流的冲锋!第247章 改造蒸汽机(下)第39章 噶尔博的入侵!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