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通货膨胀

第210章 通货膨胀

那么西边的草原上呢?

草原也付出了严重的代价。

西北都城被攻破,而且北府和原上城的士兵,也在这一场大会战当中受到了重创。

可以说,这一次东方和西方同时开战,而且大玄是纵深作战,以目前的军事情况,已经做到了极限。

这种规模的战争,如果再向前那么一点,就是两个国家的全面战争了!

如果这一次开展的是全面战争,那么将会是什么场面?

大玄是这个时代人口最多,同样也是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

而哈多森所率领的弗兰国,则是在这个时代,军事最为强大的国家。

这两个最为强大的国家,一旦展开全面战争,那么将会是赤地千里,人头如山的战争!

双方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到这一步,所以说两边的最高领导者,也是进行了很多的克制。

对于朝廷上的议论,其实也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纠结。

因为目前,大玄还没有能力,去彻底的推平弗兰国。

钱这种东西是不能乱印的,即便李长安是皇上,也不能够违背经济运行规则。

“诸位大臣们,现在物价上涨的问题,以后朝廷会经常性的面对,如果想要让民生变得更加稳定,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增加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同样的,还要增加商品的产量。”

这一次的危机可不是人为的阻挠,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从去年到今年这一年的时间,很多北方省份也陆陆续续的开始释放钞票,尤其是在皇都,如今皇都的钞票总量已经达到了两千万两白银!”

这么大的一笔开支,依照大玄目前的财政情况肯定是能够负担的。

张守正走出队来,开口说道:“陛下,眼下关于攻击弗兰国开动战争,不少的官员们都各执一派,老臣认为如今应当做下一个决定,以免朝廷当中人心不稳,影响了各个地方的工程建设。”

所以问题也来了,是不是现在有了银行之后,李长安就彻底的不缺钱了,想要多少钱,就可以印多少?

当然不是这样!

最为典型的就是钞票贬值,所带来的经济危机。

“还请陛下明示。”

并且这个问题,将会在最近的一年两年之内,成为一种常态。

现在摆在李长安面前的问题,又开始变化了。

“张大人,我们现在已经有多少艘神龙战舰了?”

只要有了粮食,那么可以制造出来很多的商品。

先是内阁的首府刘文柱,汇报了这段时间各个地方的进展。

“陛下,此事臣认为可行,只不过卑职听闻,在南方的海域上海盗繁多,恐怕我们派出去的船队……”

“第一点,朕听说南部沿海的商路十分发达,南洋地区的粮食产量十分丰富,我们可以从南边采购粮食。”

他们说的都没有错了,粮食上涨的原因却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根本性却不在于这里。

那么现在朝廷要做的,就是去控制这种通货膨胀的速度。

其实对于第二点来说,本质上就是发展商业经济。

李长安扫视了一圈,然后笑着开口说道:“朕知道,不少的人都想要直接向北,进攻弗兰国,然后把土地收复回来,但是眼下这还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想要问一问你们,等待你们回答了问题之后,再说这番话也不迟。”

第一种的速度会很慢,第二种虽然速度很快,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军队的参与。

即便是派出官员管制,肯定也会激发出很大的矛盾,从而影响很多政策的进行。

听到皇上这么说之后,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现在朝廷已经开始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问题了。

如果换作是以前的大玄,那么没有个几十上百年,肯定是完不成的。

“海盗……”

李长安把眉头一抬,紧接着话题一转。

李长安看着各位官员们,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他接着开口说道:“所以说,各位有什么好的计策吗?”

即便是消灭了哈多森,那么以大玄目前的体系,也不能够彻底的消化弗兰国那广阔的领域。

大家其实早都习惯了李长安的天马星空,李长安的脑回路实在是太过奇怪。

毕竟去年,仅仅是在江南省,就超出了一亿多两的白银!

接着又报告了,今年刚刚结束的夏季税收。

那么对于现在的李长安来说,很明显他这两种方案都需要。

好的,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

是什么问题?

是新政策执行之后的经济问题。

在发动这一场对浔州的战争之前,肯定率先要清扫一下南部沿海的局势,不然接下来粮食的运输受到了阻碍,即便是收复了浔州,也没有什么用处。

那么为什么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因为银行这两年大量的印刷钞票,大量的放水,不仅各个省份手里的钱变多了,而且市面上也多出了很多。

是什么经济问题?

这个问题,是关于通货膨胀的。

“来,你们和朕说一说,为什么突然之间价格会涨了这么多?”

就是用钞票来交粮税。

第一批制造水泥路的道路,都是属于国家级别的道路,肯定是要朝廷花钱,这个钱和地方上的开支,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在八月十五号,李长安在颐和殿召见了大臣,以及各位军委会的成员。

这样的涨价,在皇都最为明显。

一时之间,众人也回答不出来。

而这一部分人,就是突然增加出来的消费者,商品的数量虽然也在增加。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规模的制造炮弹。

目前全国的新政策推进,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个地方都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包括行政以及司法。

在大玄,关于金融和经济方面的知识,其实没有那么的匮乏。

但是商品种类增加的速度,却还没有赶得上钞票的印刷速度。

如今的税收政策,处于新政和旧政的过渡期。

比如说贷款去买田地,比如说基础建设所发放的工资,比如说朝廷从百姓的手里购买粮食。

目前银行向民间释放钞票的速度,还算可以接受,引发的通货膨胀也不是十分剧烈。

那就是直接用粮食来交税。

“回禀陛下,如今的五十艘神龙战舰,已经全部制造完成!”

“第二点,浔州的粮食产量也很多,我们也完全可以采购。”

其他的官员们也开口说道:“还请陛下,尽快的做出决断。”

“除了这些以外,农政院的官员们,也要大力的领导各地的百姓们继续开荒耕种,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要从其他的地方购买粮食。”

光是想一想就能够知道,现在开销最为浩大的水泥路,如今都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

这么一来,商家肯定会选择涨价。

第一,就是控制钞票流入市场的速率,不仅朝廷要控制印刷钱币的速度,同时也要遵守市场规律,不能够太过任性妄为。

“刘文柱,你是内阁的首辅,如今民间物价飞速上涨,你来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李长安的这番话一说完之后,各位大臣们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还请陛下明示。”

这个时候,张守正又开口说道:“陛下,想要调兵确实是可以,不过如今我们急缺火炮……”

想要彻底的平定南部海域,那么最起码要拥有足够的军舰以及火炮吧?

现在军舰已经被造出来了,但是火炮以及炮弹的数量,明显不够充足。

这也是为什么?

民间的商人们全力的反对银行的推广,因为在银行推广之后,钱的价值属性的决定权就不再归属于他们了。

除此之外,还有财务部的大臣,以及法院和检察院的大臣,除此之外制造局的官员也来了。

这些铁从哪儿来?

当然是要从铁矿里面精炼出来。

这一次的军事总支出,也已经进行了估算,包括抚恤金、军粮的开支,以及对西北都城的赈灾款、还有伤员的治疗费用,保守的开销在三千万两白银。

这个道理,从治理国家的角度也可以进行分析。

应该怎么去控制呢?

但是现在,朝廷开始有规模的进行钞票改革,在通货膨胀来了之后,钞票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那么钞票贬值,朝廷国库里面的钱也会跟着贬值。

因为朝廷通过基础建设搞工程,把钞票全部都发到了百姓的手中。

但是未来几年,如果再不从国外大规模的运输商品和粮食,那么国内的经济危机,很有可能就会爆发出来。

所以说,无论是从时机,又或是自身的能力来看这件事情,此时还不是发动全国战争的时候。

“立法院!”

“朝廷发了这么多的钱下去,钱变得越来越多,可是粮食呢?粮食的增长速度实在是太慢太慢了。”

正如李长安所言,只有增加了商品的总量和数量,才能够让如今的局面平稳下来。

第二点,就是从国外购买。

现在唯一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今大玄还没有那么多的现金,必须要打开印钞机。

当张守正的这番话说出口之后,立刻向所有的人瞬间震惊了。

李长安开口说道:“张守正说的没有错,眼下钞票确实是已经推广到了百姓的手中,但是物价却上涨了,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才是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以后水泥路还要继续建设,而且新政策也要继续推广,工人们的薪水以后还要继续发下去。”

制造炮弹就需要大量的铁。

“大米在北方确实不多,人们一直都以小麦作为主食,朕记得在两年之前,大米的价格还是每石一点二两银子,但是现在粮食的价格已经快要涨到一点七两银子每石了,小麦的价格也已经从前年的零点七两每石,涨到了现在一两银子每石!”

李长安这时开口说到:“关于这件事情,朕倒是有一些想法。”

不过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这一亿多两白银最,多两年也就用完了。

所以说发动一场对于浔州的战争,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回禀陛下,这两年因为战争贫乏,所以说物价肯定会上涨,但是今年北方已经丰收,臣认为这些物价的恢复,只不过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进行过渡。”

现在想要增加商品的种类,也有两种办法:

什么叫做旧政策?

现在的朝廷,已经明显的认识到了钞票的好处,自然是不会停止印刷的,但是如果不采取一些行动,那么印刷的钞票越来越多以后,钞票就会全都不值钱了。

“臣认为,如今钞票的数量已经足够多了,不少的百姓以前手中没有钱,而现在突然暴富,对于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但是商品的数量却没有什么涨势,所以物价自然而然会要上涨。”

什么叫做新政策?

与此同时,皇都也需要很多的工人,这些工人原本只是无业游民,但是现在他们的手里有了钱,所以肯定会选择去消费。

因为现在北京城的面积正在不断的扩大,在南边还建立了新区,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很多的大学以及商业街。

所以说,即便是目前钞票已经开始普及,但也不是普及到了每一个百姓的手中,所以说今年还是有很多的农民,选择使用粮食来交纳税款。

但是新农政策执行之后,粮食的产量也增加了,但这些都已经跟不上需求,这就是现在出现的新问题。

如今百姓的手里有着越来越多的钱,但是商品的数量却没有做到应有尽有,市场上肯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比如说,原来一两银子五十斤的粮食,现在就会卖到一点五两银子每五十斤。

“臣在!”

前几任皇上,无底线的去印刷钞票,搞得百姓们民怨沸腾,朝廷的公信力大幅的下降。

这样分析下来,和弗兰国的对抗就应该先暂缓一下。

过去能够把这项工作完成,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十分的不得了了!

因为宏观调控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说肯定会发生一些通货膨胀。

第二点,就是让商品数量也快速增加。

因为只有进行了工业革命之后,生产速率才能够大大的提升,也就是说现在的民间消费能力终于有了提升,与此同时,生产规模也必须要进行扩大。

第一点,就是自产自销,也就是大玄自己生产。

因为各个地方不可能全面普及钞票,钞票是通过印刷之后,才释放到百姓们手里的。

至于李长安所幻想的,让全国的百姓全部使用钞票来交税款,肯定还需要很多的时间进行过渡。

“回禀陛下,臣认为是去年江南省遭遇变革,所以说运输到皇都的粮食变少,导致价格上涨,应该需要一些时日来进行平缓。”

为了缓解目前的经济状况,还需要扩大商品的生产速度,增加市面上商品的数量和种类,这样一来就又延伸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工业革命。

张守正开口说道:“陛下,银行从建设到现在,流入到民间的钞票已经超过了八千万两白银,其中主要以北京和南方省份为主。”

在这第二种方案,最为直接的就是在在国外购买大量的粮食,然后运输回国内,通过外部的粮食供给速度,来稳定内部的通货膨胀速度。

至少对于割韭菜这件事情,大玄以前就没有少干。

而就水泥路最新的修建情况,从皇都铺设到各个主要地区的水泥路,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不过仅仅两年半的时间。

目前大玄,还有很多内部的矛盾没有彻底消化,如果贸然的发动全国战争,即使主角没有气运加成,那么胜率也不过在五五开。

现在的朝廷,有着一亿多两白银的储备基金,那么相对应的,也只能够印刷一亿两白银的钞票,这样才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风险。

李长安从自己脚下,拿出了一小袋的大米,接着开口说道:“这是朕昨晚派人出宫,去民间买回来的大米,这一袋一共是五斤,花费了八十文钱。”

“这不就行了吗,调派三十艘神龙战舰,到南部海域驻扎,朕倒是想看一看,哪一个海盗敢动我们的主意!”

也就是说,所有人的资产都会缩水。

“朕要的国土法呢!”

“已经在审稿了!”

又一位官员站出来,开口说道:“陛下,国土法已经彻底起草完毕!”

“好,传令下去,今后全天下的土地全部归为朝廷,以后的商人以及百姓不得随意开采!否则一律按照大玄法律进行处置!”

(本章完)

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196章 正面对决(上)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225章 海战(中)第42章 地狱骑兵!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41章 大玄主动出击!第225章 海战(中)第14章 叫叔叔!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39章 督察总府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218章 矿山案件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123章 要账第89章 他是皇上?第88章 缉拿回府!第148章 炮轰旧都!第156章 钱树明卸任第38章 疯狂抢购,发了!第162章第110章 陛下,臣冤枉啊!第31章 拒不开城?那就直接用大炮轰开!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46章 孤立无援第224章 海战(上)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120章 对郑姚政的处理方法第182章 李泉冲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32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上)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225章 海战(中)第89章 他是皇上?第138章 江南省的又一次阴谋第63章 遭遇战!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187章 邳州战败!第46章 吾乃西凉赵拔坤!第247章 改造蒸汽机(下)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43章 公然宣战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257章 浔州战场(上)第233章 刺杀范庆文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58章 巢州城守卫战!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10章 大善人,郑知府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34章 大查贪腐!第106章 杀知府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148章 炮轰旧都!第197章 正面对决(下)第24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159章 夜夜笙歌的圣人公第181章 嚣张的周公子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221章 惺惺相惜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66章 榆木炮的真正威力!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63章 遭遇战!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120章 对郑姚政的处理方法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14章 叫叔叔!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203章 卷土重来(下)第136章 皇上的脾气第103章 诛杀!第93章 死罪可免 活罪难逃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63章 遭遇战!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101章 开仓放粮
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155章 皇上的怒火第196章 正面对决(上)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225章 海战(中)第42章 地狱骑兵!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41章 大玄主动出击!第225章 海战(中)第14章 叫叔叔!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39章 督察总府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218章 矿山案件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123章 要账第89章 他是皇上?第88章 缉拿回府!第148章 炮轰旧都!第156章 钱树明卸任第38章 疯狂抢购,发了!第162章第110章 陛下,臣冤枉啊!第31章 拒不开城?那就直接用大炮轰开!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46章 孤立无援第224章 海战(上)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120章 对郑姚政的处理方法第182章 李泉冲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32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上)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225章 海战(中)第89章 他是皇上?第138章 江南省的又一次阴谋第63章 遭遇战!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187章 邳州战败!第46章 吾乃西凉赵拔坤!第247章 改造蒸汽机(下)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143章 公然宣战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257章 浔州战场(上)第233章 刺杀范庆文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58章 巢州城守卫战!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10章 大善人,郑知府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34章 大查贪腐!第106章 杀知府第175章 宜春院内第148章 炮轰旧都!第197章 正面对决(下)第24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159章 夜夜笙歌的圣人公第181章 嚣张的周公子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221章 惺惺相惜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66章 榆木炮的真正威力!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63章 遭遇战!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120章 对郑姚政的处理方法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14章 叫叔叔!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203章 卷土重来(下)第136章 皇上的脾气第103章 诛杀!第93章 死罪可免 活罪难逃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63章 遭遇战!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101章 开仓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