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

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

各个省份的知府全部领取到了今年的任务,他们心中此时已经有了些底气。

这肩膀上的担子确实是要比去年重了不少,不过这叫做什么?

这叫做提前为下一个时代商业时代进行布局,先让各地的官府们练练手,提前熟悉一下新时代应该怎么去操作。

为什么这一次被叫过来谈话的官员,只有北方五个省份呢?

因为这五个省份,是去年官员整顿当中效果最为出色的省份,这五个省份加在一起被杀头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个了。

而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新农政策在这几个省份当中的实行力度,其实是最佳狠厉的,无数的地主被斗到破产,无数的贵族们家中田地都被释放了出来。

这五个省份的穷苦百姓们,已经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恩泽。

当然了,目前来看发展的还不完全,比如前几天郑姚政上报回来的,赵家和王家在私底下做的账目从中就可以清楚,目前还有不少的地主乡绅,依旧在玩着从前的那种小把戏。

所以说,要先拿着五个北方省份练练练手。

总体来说,在李长安登基的第三年,他已经做好了所有万全的准备。

但即便是这样,这五位知府们还是感觉到心头的压力无比沉重。

刚才不少人还在心里嘀咕着,现在两个眼睛都已经开始向外放光了。

那名大臣笑着说到:“恕臣愚钝,还好有陛下指点。”

“好了,你们的担心朕都已经清楚了。回去之后好好的想一想解决办法,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案,而不是你们一味的反对。”

而源州省就更加夸张了,他们前两年欠的税款已经累积到了五百万两银子,而在今年又漏缴了三百万两银子。

这一次税收所暴露出来的税款漏洞,实在是太大了。在他们来到皇都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前和他们打好招呼了。

“求陛下恕罪,可是,臣等还没有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案……”

看着眼前这笔直行走的自行车,五省的知府们看得眼睛都直了。

全国的各种税款,还有一切省份之前拖欠的税款,李长安在心中全部都一清二楚。

“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好主意?”

古代人如果想要出省,要么是花钱购买车,要么就是靠自己的双脚。

第四种东西,是全新的织布机器。

几个人被皇上反驳的哑口无言,满脸胀红,只得说道:“属下遵命,臣等暂且告退。”

这种挑战,在前几千年都从来没有发现过,更没有人能够教他们,所有人的心里不由得开始发愁。

李长安说道:”来人,给各位大人们演示一下自行车是如何骑的。”

郭荣生连忙跑出去安排此事,而国税局和户部的两位大臣们就站在一旁,连口气都不敢出。

“第二个就是银子的问题,卑职认为,我们可以让全国把之前拖欠的农业税款给缴纳上来,可以增加一些茶叶税和盐叶税。臣已经计算过了,如果将这些税款全部补齐,再加上增加的盐业税和茶叶税,那么朝廷的年收入,最起码还能每年增加八百万两白银。”

在这个时代没有铁路,又没有汽车,如今推出这个自行车,造成的影响肯定是不同凡响的。

等骑完一圈之后,李长安看着他们笑着说道:“怎么样?各位爱卿,这就是现在皇都制造局开始生产的自行车,最迟在这个月,你们就可以在皇都的街头上看到百姓们使用了。”

李长安的心情原本是很好的,现在已经有五个北方省份期间要开始新产业规划了,这将会是迎接商业时代前最轰轰烈烈的一次预热,

但是他在看过了去年的税收汇报之后,整个人顿时是阴沉了下来。

简简单单一算,就知道江南省最少漏了三百万两银子的税款。

“如此说来,你们的省份就要主要制作钟表了。”

“去把江南省和源州省的知府全部给朕叫过来,现在就让他们过来!”

众人都把脑袋深深的埋在袖子之间。

“属下遵命!”

一旦工人们拿到钞票之后,他们决定都会去用钞票购买粮食,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百姓们第一考虑的就是粮食问题。

扯淡,其实皇上对谁都这么说。

听到皇上的这番话,崔文渊的心中顿时无比疑惑,他回复道:“陛下,恕臣愚钝,不知道,您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多的田地来种芝麻叶?”

“属下遵命!”

皇上这次之所以叫他们来亲自觐见,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心中清楚的很。

毕竟,他们现在是面临一种全新的挑战,是一种从来没有了解过,没有接触过的挑战。

出了皇都之后,钱树明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看来,这一下子朝廷之上又要满城风雨了.”

第二个,是颐莲堂的香皂和香水,以及洗发水和卫生纸。

这件事情不就妥了吗?

被李长安批评完的那名大臣,此时面不改色心不跳,继续说道:“陛下,您教诲的极是,但是臣也想要提醒陛下,还有一个问题。”

李长安想要做什么事情,肯定在办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把帐算好了。

直到下午时分,李长安又单独见了崔文渊。

什么叫做法不责众?他们不相信皇帝能把他们所有人全部都给杀了。

大玄的财务之所以烂,就是烂在了税收这上面。

李长安的目光还在地图上不断的游走。

“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望。”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说的是。”

“我们君臣相见,你有任何话都可以直说无妨。”

只不过,他的这个计算方法明显是不太准确的,恐怕又是屁股决定脑袋,把一些事情给排除在外了。

要知道,在传统的历史上,自行车刚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还是用木头制成的,但即便如此,也引来了无数百姓们的围观。

李长安的语气当中明显有些不开心了:“你们要来和朕说一说解决方案,哪怕是这个解决方案不算成功,不算完美,那朕也愿意去听。”

李长安今年着手调整的还仅仅只是农业税,至于商税和其他的税,他根本就没有碰。

“那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钞票的运输还有印刷,全部都受到了限制。如果陛下要强行推行钞票,那么很有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准备好充足的钞票下发。”

“只有八百万两白银?”

一边说着,李长安走到了地图前面,指着江南省的路线说道:“你看从这里,从江南省到北方再进到西域,这里有无数的国家,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建立起一条丝绸之路,把丝绸和茶叶等我们大玄特产,卖到别的国家。”

一名大臣拿着那怀表,满脸惊奇的说道。

如果想要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首先就要抓一些典型出来,要做到杀鸡儆猴。

“还请陛下明示。”

听到皇上的这句话,崔文渊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臣一定不会使皇上失望!”

没过多久。店门外的士兵们搬进来了几样东西。

八百万两银子的税款!

国税局的大臣除非是脑子抽风了,才会在这个时候乱讲话,整个颐和殿的气氛瞬间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说实话,他对钱树明的工作态度其实还算是满意的,毕竟他还是能够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的,比那些一天到晚只懂得提问题,不知道想解决方案的官员们,强出来不止一百倍了。

第五种,是新创造出来的农具。

半个小时过去了,江南省的知府以及十余位大臣,还有源州省的知府,以及众多大臣们齐齐来到了颐和殿门前。

崔文渊刚刚离开,户部尚书和国税局大臣就来了。

听了皇上的语气眼看着就要发飙,钱树明连忙出来救场说道:“陛下,朝廷还需要准备充足的银子,这是为了在钞票数量不足的前提下提前做补充,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金融体系能够稳定平稳发展。”

他们所提的这些问题,确实是银行推广当中钞票推行当中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难题,李长安其实已经在想办法去解决了。

“这是皇都制造局最近研发出来的纺织机器,你也看到了这种纺织机器的工作效率,是旧款的七八倍。”

“如今将税收的权利下发到地方当中,很大概率会造成贪污腐败,臣现在是担心……”

恐怕这次的后果,要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还要严重。

而要想出口丝绸和茶叶,是北方省份们无法种植的。

李长安继续说道:“朕想要让今后所有的百姓们,年年都可以穿上新衣服,朕要把布料的价格,还有丝绸的价格全部都狠狠的打下来。”

ωwш ●ttκд n ●¢O

李长安走到了地图的面前,紧紧的盯着江南省和源州省,他的目光无比锋利,心中的杀心大起。

……

不夸张的说。这完全是大玄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一次质的飞跃。

“陛下,这简直是好东西啊!”

“贪污的治理是廉政督查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税收下放的问题。如果贪污现象严重滋生,那么就是廉政督查服务没有能力去治理,是他们办事不力。”

“如果到那个时候,极有可能会出现钞票量不足流通出现问题,而且在运输途中,也有可能会有一些运输队伍将钞票私自占有。”

说到这里,崔文渊的心中无比震撼。没想到,皇上现在就已经开始考虑如此宽阔宏远的问题了。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种自行车的便利之处。

“朝廷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的身上,那些地方官府们一定也要负起责任来,他们必须要自己会赚钱,不能总是找朝廷要钱,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去搞发展。”

等到先“杀”一批人之后,再找国内的粮商们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这些全部都属于轻工业产品的范畴。

“朕知道你想的是什么。”

这自行车简直是太好了!

用这种东西来装载运输货物,甚至可以跨省运输,而且还省去了起码的草料费。

说着,崔文渊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能讲不能讲?”

“南方是大玄重要的一个部分,朕把它交给你,是你认为你可以担当起这个重任。”

这个问题当中的核心难点,无非就是民间的那些商人们不想要接受钞票,尤其是那些粮食商人。

没错,古代人看到自行车之后,第一种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这五位知府们看到眼前的这个自行车,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不仅仅是自行车,当他们看到其他轻工业产品的时候,也觉得大为好奇。

第一个,是一辆自行车。

李长安言简意亥的对他说道:“崔文渊,你们省份必须还要再拿出十万亩的田地来专门种植麻叶。”

怀着这个心态,所有人的心中没有丝毫的焦虑。

他们在心中默默的想着,如今的这位皇上可是出了名的爱折腾,现在又要搞这些新产业新东西,怕是容易出大问题。

因为,今年是农业危机最大的一年。

比如说,他私下里对那些北方省份们的知府说“你所管理的这个省份,可是大玄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朕把这个省份交给你,你可一定不能让朕失望啊。”

“朕这里也有一笔账,算过来之后,可不止八百万两白银。”

他们将去年的税收情况上报了上来。

李长安转过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不需要去担心这些,这些事情朕自有办法去解决。你所在的省份可是大玄的交通要地,除了种植麻叶之外,这还打算将炼钢厂设立在那里,成立一个全国最大的炼钢工厂,这样你得把这个钢厂给朕做得红红火火!”

可想而知,眼前这个由钢铁制成,还有链条的自行车,对这几位知府的冲击力度到底有多大。

“这还怎么提建议?这次的税收漏洞如此之大,这些地方上的官员们实在是太猖狂了!”

一名士兵兴致勃勃的走了过来,摩擦了一下双手,便开始在这颐和殿内骑了起来。

“你们现在来和朕说这些政策有问题,能有什么作用?难不成,朕不知道这些政策施行下去会遇到难题?”

和这五位知府相谈完毕之后,便散了场。

李长安侧眼看了一下钱树明。

如果一个处理不善,恐怕是要民生大乱。

第三种,则是怀表和镜子。

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呢?

江南省的赵家,就是国内最大的粮商之一,而州山省的王家,也是大粮商之一。

“那陛下是担心原材料将会供不应求?”

不过他们却根本不担心这件事,因为他们早都已经把借口给想好了,再说,两个省份加起来一共三十多位官员,他们根本不需要任何的担心。

此时此刻,颐和殿内。

张守正站在一旁,此刻他的心情无比凝重。

皇上和他说了一大堆的问题,但是那些钱,还是没有办法来解决现在国库空虚的问题。

今后朝廷的每一笔投入,都堪称是一笔天文数字。

(本章完)

第221章 惺惺相惜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47章 恐怖的军费支出!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244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下)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41章 大玄主动出击!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49章 财政压力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75章 朕命摩纳孺继位!第154章 突袭与反突袭第39章 噶尔博的入侵!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2章 拿下雪妃!第256章 火爆的售楼现场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212章 周秉文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164章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56章 杀知县!第179章 百花楼第82章 这不关你的事?第2章 拿下雪妃!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238章 海上战争(中)第42章 地狱骑兵!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66章 榆木炮的真正威力!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230章 离间计第88章 缉拿回府!第200章 陛下要来西北!第134章 学生的游行第37章 纸巾和玻璃!第212章 周秉文第137章 钱树明的想法第233章 刺杀范庆文第51章 御驾亲征!第28章 升迁与杖毙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249章 橡胶木(上)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229章 暗流涌动(下)第262章 木船火攻(下)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204章 吉尔哈成的逃跑路线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7章 争抢太子爷!第101章 开仓放粮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17章 辱母之仇必报!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24章 大局已定!第29章 大军压境第122章 皇上的野心第7章 争抢太子爷!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146章 孤立无援第53章 这是土匪?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157章 寻找圣人公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179章 百花楼第89章 他是皇上?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21章 弑君,杀李闯!第62章 部落之间第204章 吉尔哈成的逃跑路线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52章 和亲?不可能!第19章 隐忍杀机,天翻地覆第187章 邳州战败!第6章 太傅拜请出宫!第17章 辱母之仇必报!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94章 成立工商局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18章 战前兵法演练
第221章 惺惺相惜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47章 恐怖的军费支出!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244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下)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41章 大玄主动出击!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49章 财政压力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75章 朕命摩纳孺继位!第154章 突袭与反突袭第39章 噶尔博的入侵!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2章 拿下雪妃!第256章 火爆的售楼现场第87章 地头蛇崔大少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212章 周秉文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164章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56章 杀知县!第179章 百花楼第82章 这不关你的事?第2章 拿下雪妃!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238章 海上战争(中)第42章 地狱骑兵!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66章 榆木炮的真正威力!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230章 离间计第88章 缉拿回府!第200章 陛下要来西北!第134章 学生的游行第37章 纸巾和玻璃!第212章 周秉文第137章 钱树明的想法第233章 刺杀范庆文第51章 御驾亲征!第28章 升迁与杖毙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249章 橡胶木(上)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229章 暗流涌动(下)第262章 木船火攻(下)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239章 海上战争(下)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204章 吉尔哈成的逃跑路线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7章 争抢太子爷!第101章 开仓放粮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84章 郑姚政的小心思第17章 辱母之仇必报!第27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第24章 大局已定!第29章 大军压境第122章 皇上的野心第7章 争抢太子爷!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146章 孤立无援第53章 这是土匪?第81章 平乱后的归顺城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157章 寻找圣人公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179章 百花楼第89章 他是皇上?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21章 弑君,杀李闯!第62章 部落之间第204章 吉尔哈成的逃跑路线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11章 李长安的亲人们!第52章 和亲?不可能!第19章 隐忍杀机,天翻地覆第187章 邳州战败!第6章 太傅拜请出宫!第17章 辱母之仇必报!第263章 攻入浔州首都(上)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94章 成立工商局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160章 早朝上的辩论第18章 战前兵法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