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矿山案件

第218章 矿山案件

于是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一大批皇都大学毕业的学生们,直接进入了朝廷开始工作……

紧接着,朝廷上的很多官员开始不满意了。

特么的,我们都是靠着寒窗苦读,读了十几载才做了官,怎么你们在皇都大学读了四年的书,就能够直接当官了!而且他们根本也没有经历过科举的选拔!

这一下子,王光财的家门口都被官员给堵住了。

这件事情被闹得越来越大,但是这次是皇上亲自要人啊,王光财也只能硬着自己的头皮,把事情给撑下来。

以至于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分支机构,根本没有办法真正建立起来。

所以说,才出现了朝廷到皇都大学,或其他的地方大学,去选拔官员的情况。

要知道,地方上的这几所大学,开设了不到一年多的时间,而地方上很多先前积累下来的秀才,甚至是举人,他们都已经全部进入编制了。

吏部的这一封奏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来的。

关于这一点问题,李长安其实也早都思考过一些。

私自藏匿了四十三个矿山,除此之外,还将朝廷官员给打伤!

一般情况下来说,这些被官员给弹劾的,他们要么是在朝廷当中没有靠山,要么就是上级官员有所指示。

你想一想,如今铁矿,煤矿,全部都需要大规模的开采,这样一来,就需要工具。

所以说,这段日子以来,皇都的各个铁匠铺,都迎来了生意的高峰期。

所以说,这段时间,皇都的不少官员都在和地方衙门沟通,有关于今年粮食产量的问题。

在大年三十的这一天晚上,李长安除了给朝廷的官员们写了一副对联,还让户部准备了一些礼包,这些都是红包,按照惯例来说,每一个官员都能够被发到。

毕竟之前的三个王爷,都说杀就杀了,所以说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小小的郑从谷,又算得上是什么呢?

但是这些地方,距离皇都实在是太远了,如果想要强行的改革,面临的难度十分巨大。

比如说如果明天,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穷,穷的只剩下钱了,那么就可以大发善心,让某位高官帮助自己向灾区的人民捐一些钱。

比如说,今天如果觉得自己的哪些银子有些问题,那么就直接装上几大箱子,送到某位高官的家里,让对面帮自己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所以说现在,郑从谷还不能够动。

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郑从谷表现的非常积极,他的手下开始在南方海域四处巡逻,依靠他经营了多年的关系,开始在海面上巡查王记姚的下落。

在正月初一的这一天,一大早就,是今年的大朝会。

在二月底的时候,熊林峰上表了一份奏折,向皇上汇报,南海的水军部队在附近做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不少可疑的来往船只。

因为郑从谷这个人,一直都想要把自己海盗的身份给抹除掉,他想要名正言顺的当官。

而且现在,吏部已经开始上奏,这件事情就变得好办得很多。

好,大家能够有所怀疑也是正常的事情,朕十分能够理解大家的想法,那就再去查一遍。

第二点,遵县钢铁制造厂需要多少的铁矿,那么钢铁总局就必须要给他提供多少。

在体会过之后,郑从谷表示,自己终于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了,多谢皇上能够明察秋毫。

但是,耐不住郑从谷很有钱啊!

第五,根本没有人知道,在这三个月里,郑从谷在家每天发愁的睡不着觉。

想要让一个人办事,只有两种办法。

这件事情,你也可以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前夜。

第一点,皇都的铁矿和煤矿,现在已经全部分别交给钢铁生产总局,和煤炭生产总局统一开采。

目前,朝廷正在民间,大力的推广开办个体工商户,促进更多的百姓工作,就业,这也是大家感到开心的一个原因之一。

郑从谷虽然之前是做海盗的,但是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人,与此同时他也是南海巡抚熊林峰手下的人。

但是这个调查的官员,又自己说是因为误会,所以说调查的消息有误。

在这种局面下,咖啡直接陷入到了一种非常兴奋的状态,他对朝廷的行政效率,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各个地方的大学选拔官员,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是什么事情呢?

以目前民间商品的种类和体量来看,对比着朝廷的基础建设速度,那么这种良性的通货膨胀,最多也只能维持四年的时间。

第二,锦衣卫在南海所做出来的调查,有很多过程性的内容并没有在奏折上写明。

那么既然为了稳定,朝廷上的官员们提出来的一些新招数,新花样,基本全都被李长安给驳回了。

当然,同样有人不相信,于是乎一大帮的官员们就提出了质疑。

无论到底是不是郑从谷下令,但是现在,这些账都要算到他的头上。

那么郑从谷这个案子的最新进展是什么呢?

锦衣卫所代表的就是皇上,如今的这个态度,李长安已经表示得十分明确了,这件事情他要亲自过问。

他制衡了南海的所有海盗,而且让西方人也感到无比的头疼,如果现在李长安要对郑从谷动手,那么肯定会有以下的几种结果:

第一点,郑从谷不得不再次转变身份,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海盗,而且他所处的位置十分特殊,立刻就会对大陆进行侵扰。

总不能从皇都,运一批大炮过去吧?

杜鎏煊也表明,郑从谷的所有一切都是被冤枉的,所谓的四十三处矿山,还有那些被打伤了的官员,其实都是虚构出来的消息。

为什么郑从谷,会有这种感觉呢?

比如说半岛之上,正在大量的建造军事堡垒,同时还在国内运输了很多物资过去。

很明显,大家在今年的年底,都开始为火枪和火炮的增产而加班加点的工作,至于为什么皇上突然对兵器这么上心,下面的官员已经开始展开了猜想。

虽然说他之前是海盗出身,但是按照正常的道德观来看,他这样的出身,其实是会被朝廷上这些官员们看不起的。

但是,如果不废除科举,那么今后肯定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总不能,让他们一直闲着吧……

他现在既有官位,还有钱,而且还拥有着贵族的爵位,那么很多事情其实都很好办了。

他人在南海,和朝廷上的是是非非没有什么关联,下面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居然还会被暴露出来?

至于他暗中的身份,则是南方海域上的第一霸主,更是大玄名副其实的首富,和许多西洋人有着十分深厚的交情!

与此同时,他也是南方海域最大的海盗统领,它的船只往来于大玄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更可怕的是,在他的手下军队就有上万人,并且全部都是精通于水战的海军士兵!

而最最可怕的是,直到今年,郑从谷才不过二十九岁!

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南海的地位是什么呢?

十二月初,几十封奏折如同暴雨一般,直接被送到了李长安的桌子上。

等写完对联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深夜,外面正在下着风雪,白宫则是灯火通明。

但一旦发生了恶性的通货膨胀,那么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就是经济危机!

但是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把郑从谷给处置了,一定要把他们调查清楚。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一个良性的通货膨胀,其实是经济体制健康发展所必要的表现。

最后,紧接着的正月,皇上还在和吏部的官员们,核对着录用人员的问题,直到元宵节来临之前,所有的人员一定要全部到岗。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根据锦衣卫提上来的奏表说明,郑从谷其实是被冤枉的。

开完这个会议之后,大玄日报今天的头版头条,就是有关于皇上所提出的五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肯定是要传达到各个省份的日报,让所有的百姓和官员们都知道。

如今虽为急迫的问题,还是南方海域上的海盗问题。

一边巡查着,王记姚还没有被抓到,倒是在南方海域上,发现了一个弗兰国的间谍。

第二种,就是他必须要先得到一些好处,然后才愿意出力去做事。

第一点,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戚师正突然之间要弹劾郑从谷。

戚师正弹劾郑从谷私自占据了四十二个矿山,而且郑家拒绝归还矿山,并且还打伤了朝廷的官员!

明年,还有大量的钞票要发放到民间,发放到这些工人们的手里,这样一来,肯定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毕竟他当年在海边做海盗的时候,就是熊林峰把他招回朝廷,他才有了今天。

在这四年之内,必须要有一大批的商品和粮食进入到大玄,尤其是在北方省份。

但是李长安又十分想让他做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国防委员会也一直在维持稳定,比如说在边境城池上重新的建筑城池,进行防御修护。

介于目前,弗兰国火炮的供应量不足,有人开始猜测,皇帝之所以对于钢铁这么用心,绝对是因为李长安要对弗兰国发动一场大战!

有人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全国的粮食生产总量,以及物价水平,如果明年再一次对弗兰国发动大规模的作战,那么恐怕国内的民生情况有着崩溃的可能!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投机分子们,最近一直都在国防委员会的面前走动频繁,他们想要问出一些有用的消息,好提前给自己布局,为自己捞一些政治上的资源。

其实也有,毕竟熊林峰也是南海的巡抚,也是地方官员,算得上郑从谷的保护者。

文武百官们都要来到白宫,给皇上庆祝新年,除了一些礼仪上的祝贺之外,今天皇上的讲话,也将会传达出本年的几个指导思想:

仅仅在二月份,他们就捕获了十几艘船只,他们怀疑这些船都是反叛军团的人。

眼下,遵县钢铁制造厂已经陆陆续续的生产出了钢铁,炉子也已经被熊熊燃烧起来了。

这种由权利和金钱所构建出来的网格,一般来说都是十分坚固的。

因为在这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大玄就要彻底的解决吃饭这个问题。

一边想着,李长安又看了一下全国的地图,今年江南省的上交税额已经接近到了正常数目,这说明江南省的改革进行的非常顺利。

前一段时间,朝廷把妇女保护法出台了,保证了女工的安全,在这部法律出台之后,纺织业的进步速度明显提升。

这个时候,李长安全无睡意,他站在地图的前面,正在无比认真的观察着地图。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最后的结果是郑从谷无罪。

很多事情,还需要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一些事情是不能够直接一刀切的。

常言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么郑从谷在朝廷当中,到底有没有人给他撑腰呢?

他害怕失去什么?

他害怕失去自己的职位,害怕失去自己国姓和爵位的荣誉。

可以说这五点问题,就是在大方向下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些拿到了开矿资质的民间老板们,此刻都开心的睡不着觉了,这些老板正在大批量的,从铁匠铺采购一些朝廷指定的开采工具。

于是,早都已经闲得无聊的锦衣卫,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出去执行任务了。

人活一生,不都是为了金钱和荣耀所奋斗?

为什么,不能早一点这样去安排呢?

这是当然不可以的,这一次李长安是在治理国家,前几年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部门,所以地方上的人才其实是充足的。

没有人知道的是,李长安已经给锦衣卫下好了命令:一定把这出戏给演好。

而这些,直接让郑从谷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目标在今年结束之后没有达成,那么这些官员肯定是要丢了乌纱帽,而且以后绝对不会被录用的。

基本在今年结束之后,就需要翻开账本,一一核对了。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手里确实是有矿山的,而且还不在少数。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科举考试废除呢?

其实还是原来的那个原因,目前天下很多学生们的手中,能够学习到的只有四书五经和儒家学问,如果直接废除了科举,那么绝对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和前途。

第一,要不留余力,继续的深化改革任务。

在全新开启的这一年,李长安已经定下了基调,那就是要平稳,一定要维持改革进度的持续推进,平稳进行。

除此之外,大炮的制造生产地在皇都,全国的大炮都是皇都制造局统一生产出来的。

督察府本来就是一个地方上的执法部门和调查部门,那么既然督察府的官员们都说,这件事情没有问题,这基本上就是驳回了其他官员们的异议。

第二,吃饭的问题,依旧是大玄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一定要进一步的深化,推进新农政策。

但是往往在这些简单的背后,表现出来的一切却并不简单。

十一月二号,李长安果断的通过了这一个申请,从明天开始,各个地方都要开始设立公课,至于这个考试的题目由礼部和吏部联合出具。

这个结果,可谓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总体来说,这件事情还没有在朝廷上,引发什么更大的波浪,因为如今,皇上都已经派人去进行调查,大家能做的也只是等待结果。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也没法着急,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推进,总是不会出错。

李长安当然知道,在郑从谷家里肯定是有矿山的,而且要去调查,肯定能调查出来一些东西。

这就是他表面上的身份。

第四点,根本没有人知道,那个督察府的官员在被罢官之后,收了一大笔的银子,然后回到家里去安享晚年了。

至于郑从谷这种油条,如果你给了他天大的好处,那么他也未必肯帮你做事,至少在给他封了国姓之后,他也只不过是在周围的海域上四处乱窜了几天,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叛军的下落。

那么郑从谷已经这么有势力,为什么他还要归附于朝廷,选择被诏安呢?

等到明年,他们就要招募一大批的工人去挖矿,等到把矿挖回来之后,他们也要按照对朝廷的承诺,给工人们结款结账。

紧接着,这个官员就被罢官回家了。

这其中的逻辑,听起来有些烧脑子,实际上只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能够瞬间明白了,那就是:恩威并施!

李长安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在郑从谷的身上。

直到最后,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皇上宣布他无罪,紧接着皇上的一封圣旨便发了过,来到这个时候,郑从谷才感觉到如临大赦。

在看完了这些消息之后,李长安才终于明白,原来在民间,私自占据山川湖海的情况居然如此严重!

仅仅是川都府的矿难案件,就已经牵扯进来了二十多名官员!

当然不是!

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多用一些手段,让他明白一下,在这大玄到底谁才是老大!

在看完之后,他在心里默默的说道:你看,平日里还多应该威慑一下,这样一来,这些人才能够知道,他们如今所拥有的东西是宝贵的,必须要努力工作,这样才能够维持住现在的身份。

一场轰轰烈烈的钢铁生产战争,已经彻底的拉开了序幕。

现在摆在李长安面前的问题,已经变得十分清晰了,务必要把海上的障碍给一扫而空!

锦衣卫已经接到了皇上的命令,他们负责亲自到南海去调查。

而关于南海郑从谷的事情,如今也已经有了最新的进展。

第三点,杜鎏煊在南海所做的调查,也有很多消息没有被传回来。

第三,国防问题,同样也十分重要。

或者说,他没有给戚师正送钱?

第五,钞票的普及力度还需要增强,还需要把范围推广。

不仅仅是这几波调查,让他感觉到惶惶不安,这两个多月以来,更是有很多的官员偷偷给他写信,说明如今的朝廷到底有多么的不安定,劝他最好小心一些。

所以说,这件事情其实有非常多可疑的地方。

因为现在的他们,还没有火炮。

第四,关于教育的改革方案,一定要尽快的提上日程。

而且在四年之后,李长安已经打算把弗兰国攻下,所以说眼前,把浔州夺回来,就显得更加急迫了。

所谓的四十三处矿产其实根本就不复存在,至于郑家打伤了朝廷官员的这个消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等到这一番结论下来,朝廷上的争辩才终于缓解了下来。

但无论真实原因到底怎么样,这一份奏折,都是在朝廷当中引发了一阵轩然大波。

一旦人要拥有了荣华富贵,那么就很难能够把这些抛弃。

这是什么命令?直接判决了吗?

朕给你的东西,那么当然是有办法把它拿回来的!

如今就要让郑从谷体会一下,在生死关头上面飘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他没有体会过,那么他永远也不会理解。

这个时候,没有工人回家过年,他们全部都在日夜的赶工造船。

直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到了十二月十三号,戚师正的一份奏折,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皇都,这封奏折,直接戳中了李长安最为重视的地方!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如果是一个皇都的官员,那么从去年直到今年的二月份,听完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肯定也会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这个案子已经水落石出了,一切都是误会。

为了这件事情,杜鎏煊还专门去了一趟南海。

因为他十分的焦虑,他害怕失去。

郑从谷现在的身份十分特殊,他是南海的公爵,当地的总兵,而且蒙受隆恩,羡煞旁人。

而且上一次,郑从谷来皇都的时候,杜鎏煊和郑从谷走的也十分近。

既然郑从谷在朝廷里有人撑腰,那么他为什么还会被弹劾呢?

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估计在明年的下半年,这三十艘神龙战舰,就能够被交付出来,但是即便这些战船被制造出来,李长安也没有办法立刻对浔州发动进攻。

今年是李长安之前所提出的五年计划方案的最后一年,同样,也是最为重要最为敏感的一年。

这个时候,有人又开始猜测,如今皇上动用了锦衣卫,估计郑从谷是彻底的凉了。

但是从去年开始,一直到今年,无论是税法的改革,还是粮食总局生产总局的增加,全部都预示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才选拔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总体来看,今年的这个新年,大家过着的都很舒服。

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如今还剩下几个相对发达的南方省份,客观来说,他们也算是一些农业省份。

就在今天早上,他收到了张守正传回来的最新奏折,如今南部战区已经有了五万兵马,而且造船厂也已经开始动工。

因为他们要组织人手挖矿,那么肯定是要吃饭的,他们所采购的粮食肯定不在少数!

这样一来,百姓们全都开心,但是李长安所面临的压力却是更大了。

三月初,李长安便收到了熊林峰的这一封奏折。

这件事情实在是不现实,以目前来看,要大规模的运输炮弹和火炮,还是需要通过海运。

在十二月末的时候,朝廷的命令就已经发下来了。

随后,那些表示反对的官员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接到了举报,并且曾经亲自去做过调查。

第一种,就是让他发自内心的认同你,然后主动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至于最后的真相,就是李长安说是督察府去调查,查出来了一个惊天大瓜,然后导演出了这一出戏。

第二点,他极有可能会被国内的叛乱分子,所拉拢和利用。

正好这个时候,南海的督察府也已经成立了,那这件事情就让杜鎏煊去查。

这样一来,不仅仅老板们开心了,也不仅仅是这些即将拥有工作的民工们开心,贩卖粮食的老板也开心。

又比如说在邳州的边境,大玄也开始组建一些当地的军事联盟。

一年一度的官员述职,也基本都是在维持稳定,贯彻之前所实施下来的新政内容进行阐述。

比如说各个地方银行的建设情况,各个地方大玄日报的发行,出版情况,以及各个地方学校的建设,书籍印刷数量,纺织工厂的经营情况,以及水利,农业等情况……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还是各个地方的税收。

(本章完)

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162章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123章 要账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64章 军事奇才——周武奇!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118章 郑姚政的发配第6章 太傅拜请出宫!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30章 作死的魏成三第191章 铁血登岸!第134章 学生的游行第194章 弗兰国有大炮?!第121章 五年计划必须完成第114章 大学生也能当官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202章 卷土重来(上)第237章 海上战争(上)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57章 噶尔博大军来袭!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11章 关于报纸的法案第57章 噶尔博大军来袭!第215章 还有人挖矿?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216章 厚脸皮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258章 浔州战场(中)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25章 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第83章 活剐5000刀!第161章第201章 硬碰硬!第41章 大玄主动出击!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107章 慌成一片的官员们第19章 隐忍杀机,天翻地覆第72章 一手遮天第164章第191章 铁血登岸!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201章 硬碰硬!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109章 狗咬狗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99章 皇上驾到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34章 大查贪腐!第257章 浔州战场(上)第262章 木船火攻(下)第106章 杀知府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21章 弑君,杀李闯!第91章 陛下圣明!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70章 全歼!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92章 颐莲堂闹事第22章 皇宫外的围杀!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18章 战前兵法演练第9章 精盐制作成功!第143章 公然宣战第92章 颐莲堂闹事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216章 厚脸皮第78章 萨马奇的五万大军第247章 改造蒸汽机(下)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184章 皇都的想法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227章 范庆文的阴谋第54章 继续南下!第106章 杀知府第77章 杯酒释兵权第114章 大学生也能当官第20章 群龙无首第184章 皇都的想法
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162章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123章 要账第153章 绕后的王记姚第64章 军事奇才——周武奇!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118章 郑姚政的发配第6章 太傅拜请出宫!第68章 摆开队伍,硬碰硬!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30章 作死的魏成三第191章 铁血登岸!第134章 学生的游行第194章 弗兰国有大炮?!第121章 五年计划必须完成第114章 大学生也能当官第67章 火枪营的威力!第202章 卷土重来(上)第237章 海上战争(上)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57章 噶尔博大军来袭!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11章 关于报纸的法案第57章 噶尔博大军来袭!第215章 还有人挖矿?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216章 厚脸皮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第174章 偶遇县长第170章 工业时代的产业链第258章 浔州战场(中)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25章 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第83章 活剐5000刀!第161章第201章 硬碰硬!第41章 大玄主动出击!第12章 郑知府要耍无赖?第119章 两个案子的关联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107章 慌成一片的官员们第19章 隐忍杀机,天翻地覆第72章 一手遮天第164章第191章 铁血登岸!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201章 硬碰硬!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220章 郑从谷的心思第97章 欺下瞒上的源州省第176章 皇上来了第109章 狗咬狗第232章 将计就计第99章 皇上驾到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240章 皇上的演讲(上)第34章 大查贪腐!第257章 浔州战场(上)第262章 木船火攻(下)第106章 杀知府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21章 弑君,杀李闯!第91章 陛下圣明!第235章 热武赫岛第70章 全歼!第117章 死到临头第92章 颐莲堂闹事第22章 皇宫外的围杀!第228章 暗流涌动(上)第18章 战前兵法演练第9章 精盐制作成功!第143章 公然宣战第92章 颐莲堂闹事第128章 商业时代的前瞻第216章 厚脸皮第78章 萨马奇的五万大军第247章 改造蒸汽机(下)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185章 未来的战略规划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184章 皇都的想法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217章 国资委员会的成立第112章 全国表扬第227章 范庆文的阴谋第54章 继续南下!第106章 杀知府第77章 杯酒释兵权第114章 大学生也能当官第20章 群龙无首第184章 皇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