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关于报纸的法案

第111章 关于报纸的法案

李长安从来都不喜欢打没有准备的仗。

即便是他要杀人,那也一定是在手里攒足了充分的证据之后,才会选择下手。

单单说这一百多名官员的奏折,这个场面应该如何化解?

其实这个方法也不难,蔡茂恒并没有做出违反律法的事情,无非是逼得几个官员上吊自杀,今年也不过是砍了一个府库管理员,又在广湖省掀起了一段风浪。

但这些事情在法律之中,其实是找不出来毛病的,他们弹劾蔡茂恒,不过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污蔑蔡茂恒,然后将后果无限的夸大来说事情。

只要李长安不点头,那么蔡茂恒就算是在广湖省境内横着走,也没有任何人敢拿他怎么样。

更何况还有锦衣卫在暗中调查。

而至于这一百多份奏折上所写着的官员名字,李长安也已经一个一个地记录下来了。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那就是去查,一个一个的把他们的底子查个底翻天,看看他们的手头到底干不干净!

在看完了这些奏折之后,李长安才换上了一身衣裳,去洗了个澡,然后开始用晚膳。

听到这里,蔡辉微微的愣了一下,接着说道:“此事臣不知。”

所有人都离开了,只剩下他们二人。

“陛下,臣真的不知道这件事,臣也不是广湖省人,根本没有融入到他们那个圈子当中……”

只要想好了,确定了,那么就去办!

这就是李长安的做事风格。

就算是清廉如张守正,也一直在观察。

“属下听闻,陛下在广湖省杀了不少的官员。”

李长安一边吃着饭,一边淡淡的开口说道:“去查一下这些人,把他们贪污下的每一粒米,每一两银子都记下来!

“属下遵命。”

经历了几代皇帝之后,熬死了几位皇帝之后,他们终于发现,单凭皇上一个人确实是处理不过来全国官员们上奏的奏折。

这些内阁大臣们并没有决策权,因为无论是签字和盖章,都在皇上那里。

又或者说,他们已经被这党派之争也搞得无比疲惫,已经没有心思去管控地方了。

李长安的早餐吃的很简单,一碗饭,两个青菜,吃完就可以干活。

只要他们开心了,那就可以随便闯进别人家里,去抢人家的女儿,杀别人的儿子!

如果他们不高兴了,那么他们就可以用最底层的百姓们撒气!

在华夏的历史上,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想要办事情,那么就要有两样东西!

第一个是枪杆子,第二个是笔杆子!

二者缺一不可!

“在半个月之前,你就知道朕在广湖省杀了很多官员?”

这样一来,李长安就可以不用去江南省,也能知道那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他可以直接派锦衣卫或者是新政督查的人直接过去查看。

上午的时候李长安出了宫,一路来到了天牢里,前任的广湖省知府蔡辉还在这里。

下人刚刚泡好茶,给皇上准备好了早餐,张守正一大早就已经在门外听候吩咐了。

在这样过程中,酝酿出来的结果有什么用?

首先你必须要明白一点,地方和中央始终是保持对抗的,而地方行政效率崩溃的原因,也是因为朝廷经历了太多次的党派之争,使得中央变得佛性了。

在东南的那批人最先开始研究资本的时候,大批的金银珠宝就已经集中到了东南,形成了一股空前膨胀的资本势力,他们已经开始吞噬中国的社会资源,甚至还要把控当地的舆论风向标。

地方官员都不是没有党派的,他们往往是朝廷上各个派系被安插下去的。

“是!”

这样一来,全国大大小小的事情成千上万本奏折的裁决权,就全部堆积到了皇上这边。

“关于这学校的事情,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吧,你先从中抽出身来,接下来朕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还要你去做。”

“在东南和西南,有多少人是把粮食运到北边赚取差价的?”

“第二件事,就是让礼部立刻开始研究有关新闻的法案,凡是没有经过朝廷批准,便在民间开设出版社的,通通属于违法行为!至于如何判罚,具体细节由礼部来决定,这件事情要快一些去做!”

他继续说道:“虽然说北方的新农政策看似已经被执行下去了,而且陛下也在广湖省杀了很多的人,可是这个局面已经到了危急的地步,如果陛下再执意如此,那么这个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如果突然某个地方上的官员要弹劾内阁的某位大臣,损害了高层的利益,那么朝廷上的大官们自然不希望皇帝看到这份奏折。

怒声说道:“好,好一个后果不堪设想!他们想要做什么,那就让他们放马过来好了!”

不多时,高原来到了康宁殿,跪倒在地上拜道:“拜见吾皇!”

举一个刚刚发生的真实例子,在没有密奏制度的时候,江南省同知刘势启虽然说收集了很多关于江南省和知府们贪污的黑料证据,但是他不敢写奏折上报。

李长安愤怒的就如同一头猛虎在咆哮,一双剑眉当中仿佛酝酿着雷霆闪电,“你有没有看到过,一个不过七岁的孩子,因为吃了太多的观音土而导致肚子外突,下垂,暴毙在路边!你有没有看过向来被称作鱼米之乡,无比富饶的源州省,还会有人在路上被活活饿死 !”

“但是你记住,先不要抓人,更不准闹出人命来,知道了吗?”

“新农政策推行在即,他们放出去自然是可以的。”

蔡辉把头深深的埋了起来,“陛下,你这么做又是何必呢?去年陛下已经打了一场大胜仗,连草原都已经收复回来了,以大玄如今的局面,徐徐图之,必然能够安稳下来,只要边境没有发生战事,那么百姓们的生活必定会慢慢的由坏转好。”

“是的!如果陛下还要继续查下去,那么必然会牵连到江山社稷之根本,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会对大玄造成无法计量的损失!”

如果中途这份奏折被别人动过,那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接下来就是要在这个传输过程当中去找负责人。

“好朕现在来了,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现在所做的一切,还只是考核标准,很多的地方官员们为了完成考核,在完成的过程中会使用许许多多的花招,甚至是用百姓们的血汗钱去填补这个漏洞。

因为你无法确定,皇上平时看过的奏折都被哪些大臣们看过,更没有办法确定,有哪些奏折是被大臣们给隐瞒,过滤掉了。

再比如要设置密奏制度。

再到后来,由于李丞相贪污,影响极度恶劣,所以先帝就把这个制度废除了,改为皇帝直接对全国负责。

这个密奏,只不过是相当于把那个给冗杂的程序给废除了,淡化了中间的很多官员。

大玄的人才一点都不少,犹如过江之鲤,但是为什么朝廷当中还有那么多的贪官?

这就涉及到了制度的问题,那些贪官难道是真的都没有能力吗?

当然不是!

“你认为,那些人已经强大到了就连朕,都没有办法和他们抗衡的地步?”

至少可以让某些贪得无厌的地方官员们知道,在他们的身边,有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威胁到他,而他还不能够确定到底是谁威胁了自己。

密奏就是用小盒子给封起来,然后在盒子的外面贴上封条。

听到这,李长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这种行为,只会让朕认为你很危险,会忍不住想要立刻杀了你。”

蔡辉的面目消瘦,整个人颓废无比。

郭荣生为皇上准备了一张椅子,一副茶几,还有一壶茶水。

“是!”

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干,也不需要承担任何的风险和责任,只要他们不断的对外进行掠夺,就可以吃的肥头大耳!

“去年朕确实是在边关打了一场胜仗,但那都是我大玄的亿万儿郎们奋勇厮杀,在刀枪剑雨当中杀出来的战功!”

“他还在监狱里,之前就说想要面见陛下,他什么都不肯说,他说有些话要当面见到陛下才能说……”

李长安现在实在是太缺人才了,而且还需要一种新的制度。

“你已经被抓到了天牢里,居然还能保持这么灵通的消息,看来还是朕小瞧了你们的关系网。”

例如王晨正那种身为一个省份的一把手,怎么可能在没有任何能力的情况下,就被升上去。

“臣早都已经是将死之人。”

“听说你想和朕亲口说一些东西,?”

张守正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也是李长安一直贯彻的思路。

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对于这些上层的官员来说,这个流程倒也算是公开透明的,至少内阁的大臣们和通政司的官员们可以先行浏览。

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把全国的行政全部抓起来审核。

李长安把话锋一转,说道:“朕有件事情要交给你,你速速去办,务必要办的稳妥一些,不要弄出什么大动静,只要在背地里查就可以了。”

“嗯,你办的不错,今年新农政策要贯彻执行下去,所以农学院需要更多的人手,这些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上五六个月的知识之后,就可以派到地方去做考察研究了。”

所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那就是监控目标实施的过程。

里面大概有十几个人的名字,都是这一次弹劾蔡茂恒的官员,他们都是皇都的官员。

“去吧。”

第二天,李长安早早的起床,穿好衣裳,回到了颐和殿。

“他们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来自于平民百姓,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能够让大玄的百姓们能够过上好日子!绝不是为了给那些只会吸血的臭虫们提供土壤!”

张守正说道:“陛下,现在新政策即将贯彻推广,但是江南那边的报纸……臣认为这些报纸已经在民间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应当立刻去彻查,千万不能再拖延了!”

“陛下,他们从来都不会轻易的暴露身份,臣不知道他们当中都有谁……”

张守正听到皇上的这番话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原来早都在心中做好了安排,看来自己所想的这些,皇上早都已经想到了。

因为人才和制度总归是相辅相成的。

可是办报纸的这些人不同,他们都是可以调动大量社会资源的,而且他们自身的影响就十分广泛,这是一股朝廷根本没有办法去控制的因素!

如果真的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那么朝廷即将会失去对全国的掌控和动员能力,南方就会更加危险,朱家的案件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你有没有去过燕地?!”

在吃过晚饭之后,李长安觉得自己全身都又充满了力气。

而密奏制作的很简单,就是绕过这些被涉及到的官员,直接将奏折送到皇帝手上。

“是!”

许多的政治投机者,此时正在观察,不少人都在心里猜想皇帝是要打算掀起更大的案件,而这样一做势必会导致朝廷上空缺出很多的位置!

这是一个最好的投机机会,只要将自己的人安插过去,那么以后就是一本万利。

听到了他的这番话,李长安握着茶杯的那只手猛的握紧,手背上的青筋暴露在空气当中,但是他的表情依然平静,语气平淡的说道:“你想和朕说的就只有这些?”

“这件事情要分成两步去走,第一,就是你现在要亲自去一趟南方,见一见那些办报纸的人。”

这是一套相对来说更加完善的体制,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制度那就是官员秘密举报系统。

这是一个什么制度?

说简单一点,其实就是秘密上奏。

“陛下你现在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们那些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这样如何才能够解决问题呢?难道仅仅靠杀人吗?终有一天您会杀得人心惶惶,杀的这大玄上下的官员们人心疲惫,一旦真的损害了那些上层阶级们的利益,那么他们会……”

“陛下是天子,是一国之君,但是陛下并不是和百姓共治天下,而是与这大玄的士大夫们共治天下。”

南方,东南,这可是你们自己找上来的,朕已经忍了你们很久了!

“起身说话。”

这种制度虽然说不能从绝对意义上杜绝贪污,或者欺上瞒下,但却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这种现象。

“臣谨遵圣旨!”

建立这个运输渠道其实很简单,因为现有的驿站就是渠道,无论是报纸,又或是皇都传来的圣旨,都是通过这个驿站运输的,只不过这个制度需要优化,需要整顿。

其实他们大多数人的能力都很强,只可惜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许多人不能够把持住自己。

怎么样才能够提升地方的效率呢?

蔡辉的语气也十分平静,“一旦大玄的内部发生动乱,那么外部势力必然会趁机而动,到那时边贸受阻,粮食价格飙升,大玄的局面……”

中国的社会极度撕裂,北方的百姓们饥不果腹,但是南方却是奢华无度。

他也想要将自己的人安排下去,这样一来今后皇上再提出什么新政策,那么下面都是自己的人,一定能够保证实行的力度。

再好的政策,如果没有人认真的去执行,最后也只能剩下一地鸡毛。

“他们会怎样?”

然而即便是相对透明,但这个制度当中可以做小动作的地方也有很多,一些品德有问题的大臣甚至会选择瞒报某些奏折。

贪婪是人类的本性,再加上之前的朝廷根本什么事都不管,所以地方官员们自然会放飞自我。

“陛下,如果你执意要这么去做,那么臣无话可说,要杀要剐臣听从陛下的处置。”

只有皇帝点头了,才能够盖章签字。

这才是重中之重!

比如说给蔡茂恒的行政督查扩张,增加人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再比如要整顿检察院,对检察使们的清廉情况做一次大的考核。

密奏制度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把密奏的运输渠道给建立起来,并且要让全国的官员们都知道,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这套流程去做。

奏折一般都是臣子向皇上为了汇报事情才会上奏,以前大玄一个奏折想要呈递到皇上面前,都是要先通过通政司,再由通证使来呈递上去。

“是!”

而这个制度,其实是由清朝的雍正皇帝给提出并完善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蔡辉把脑袋深深的埋在袖子当中,跪倒在地说道:“臣只是想和陛下说,请求陛下不要再将此事查下去了,臣愿意把所有的罪名全部承担,以保我大玄江山社稷永存!”

李长安的声音低沉,怒声道:“何不食肉糜!你你们这些当官的士大夫阶层,在朝廷上一站,朝廷就能够一直养着你们!你们衣食无忧,坐在衙门内两耳不闻窗外事!士兵们战死在边疆也不关你们的事情,你们一直都在把自己高高挂起 !”

李长安还在为刚才蔡辉的那番话而愤怒,“百姓的生活们会慢慢的由坏转好?”

因为他怕自己写的奏折到不了皇上的手里,甚至还会因此而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自从李长安带头开始做起了大玄日报之后,这些人似乎又找到了一块还没有被腐蚀的阵地,于是在江南搞起了报纸。

“哼,你的觉悟倒是还挺高,说吧,你要和朕亲口说些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缓解这样庞大一个组织的贪婪和惰性呢?

“没想到,蔡大人还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忠臣!”

“好,那就走一个流程,将这件事情提到朝议上,安排下去吧。”

“进去说吧。”

“是。”

当李长安坐下来之后,蔡辉被押了上来,李长安对身旁摆了摆手。

“臣知道了,请陛下放心!”

说着,李长安叹了一口气,半靠在椅子上,抬头眺望远处,缓缓地说道:“所以,这就是你一直不肯对其他人说的原因,对吗?”

他让张守正先坐在一旁,俩人一般吃早餐一边说。

锦衣卫总督高原已经在外面恭候多时了,李长安一边大口的吃着饭,一边对下人吩咐道:“让高原进来吧。”

“哦?你和朱家不是亲家关系吗?只要你能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那么朕就能留你女儿一命。”

因为键盘侠最多是在网上叫嚷两声,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破坏,但是这些人个个都是出生于大家族,而且饱读了圣贤书,身上有无数的光环。

“是!”

他们平时想对天下之事指指点点一下倒也没有什么事情,毕竟李长安并不是什么斤斤计较之人,民间的百姓们议论一些朝政也无可厚非,毕竟资源配比不协调确实是短时间内是大玄没有办法去解决的,必然会有一部分的人去抱怨。

就在这时,李长安又随口问道:“你认为,今年来的这批学生,出去之后的能力如何?”

张守正和皇帝走进殿中。

张守正观察了一下李长安的脸色,发现是不喜不怒,便继续说道:“第二件事就是今年的考试,招生名额将会扩大到两千八百人,新开设的农学,工学,都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臣预计今年来到皇都考试的考生最少会达到万人的规模,目前已经找到了三十个地方作为考试的考场。”

而一旦这个密奏制度被开启,那么只要刘势启掌握的证据,就完全可以写一份密奏,然后通过这个传输体系直接送到皇上的作案上。

如果制度不能改过来,那么这些只懂得贪污,不懂得干活的人,就真的变成了韭菜,砍了一茬又长一茬。

李长安缓缓地喝了一口茶,说道:“你想要见朕,难道就是要说这件事情?”

而现如今,新成立的大学已经成为了大玄的人才摇篮,在这种时候,就更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良好运行的制度去管控地方的官员,否则将来大学的人才被下放出去之后,他们会不会又变成像王晨正的那种人?

“朱家在广湖省购买政策用地的事情,你知道吗?”

张守正似乎已经在心里猜到了什么,这一次广湖省案牵扯甚广,别看现在皇都的表面是风平浪静,但其实背地里早都已经血浪滔天,就连东南,西南都已经扯进来了。

听到这里,李长安猛然站起了身子,将手中的茶杯“砰”地砸到地上,砸了个粉碎。

于是就改为了奏折先送到内阁,让内阁的使臣们先看,然后在奏折上写好自己对此事的建议。

高原站了起来,看到皇上正在大口的吃着饭,有些惊异,站在那里一动没有动。

这就是下面官员之间相互威慑的作用。

在死之前,他心中唯一的牵挂,也只有自己的那个女儿了……

虽然说这些报纸的发行量不大,最多算是一些民间小道消息,算是个键盘侠,但是与键盘侠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吃完饭之后,张守正就先行告退了。

李长安对下人示意了一下,递给了高原一份名单。

“罪臣见过陛下,陛下龙体圣安!”

当然,李长安也给全国的各个省份门设立了年度总目标,但这还不够。

这些上层阶级就像是吸血的蜱虫,他们冲进了百姓们的家里,将最后一两银子,将最后的一粒米都要抢走!

蔡辉微微的愣了一下,朱家在广湖省购买政策用地的事情已经被皇上发现了,以李长安的性格绝对不会让他们善罢甘休。

在密奏制度实施之后,并不是说正常的上奏程序就被取消了,所有的官员们依旧可以按照以往的流程,向皇帝上奏奏折。

“陛下,有两件事情,一是江南那边的民间已经成立了好几个报纸出版社,而那几个出版社对陛下您在广湖省的所作所为,都都有一些非议……”

“蔡辉审讯的怎么样了?”

“臣的女儿确实嫁给了朱家没有错,可是臣与朱家几乎没有联系,臣可以为陛下指认出倒卖粮食的人,但是他们具体卖给了谁臣不知道,罪臣之所以说这些,只希望陛下能够饶过那可怜的女儿一面,臣愿意代替她去死!”

“好,只要你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朱家的罪行都写下来,那么朕就答应你这个要求。”

“多谢陛下!”

蔡辉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本章完)

第212章 周秉文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71章 朝廷发粮食了!第189章 战前的准备第165章 打马球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223章 被夹在中间的周大人第187章 邳州战败!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第137章 钱树明的想法第100章 土地国有化的雏形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108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58章 巢州城守卫战!第202章 卷土重来(上)第178章 立军令状第10章 大善人,郑知府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0章 大善人,郑知府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99章 皇上驾到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201章 硬碰硬!第75章 朕命摩纳孺继位!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2章 拿下雪妃!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211章 妇女联合会的争议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245章 改造蒸汽机(上)第138章 江南省的又一次阴谋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234章 他是叛徒?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73章 工业发力,商业银行的建立!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110章 陛下,臣冤枉啊!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60章 开启第二战场!第77章 杯酒释兵权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118章 郑姚政的发配第37章 纸巾和玻璃!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221章 惺惺相惜第184章 皇都的想法第25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5章 大玄圣君!第231章 赵拔坤赶到第200章 陛下要来西北!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199章 半岛的战略计划第49章 财政压力第52章 和亲?不可能!第96章 政策用地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212章 周秉文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16章 无冕之王!第234章 他是叛徒?第145章 杀神!第129章 皇上的想法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25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225章 海战(中)第49章 财政压力第251章 青霉素问世第22章 皇宫外的围杀!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266章 蠡县赵家(上)第204章 吉尔哈成的逃跑路线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182章 李泉冲第129章 皇上的想法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20章 群龙无首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
第212章 周秉文第255章 对浔州的开战计划第71章 朝廷发粮食了!第189章 战前的准备第165章 打马球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223章 被夹在中间的周大人第187章 邳州战败!第124章 南方又出事了第32章 暴富:五千万两白银!第137章 钱树明的想法第100章 土地国有化的雏形第105章 哪个皇上?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108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58章 巢州城守卫战!第202章 卷土重来(上)第178章 立军令状第10章 大善人,郑知府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1章 洁妃受辱,百人旁观!第169章 怒斩刘杜宇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15章 我要夺皇位!第36章 大玄制造厂的新产品第10章 大善人,郑知府第152章 炮轰内城第99章 皇上驾到第188章 李长安的计划第201章 硬碰硬!第75章 朕命摩纳孺继位!第85章 大玄金钞的普及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210章 通货膨胀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140章 李长安的应对方法第2章 拿下雪妃!第98章 刀在手,和我走第211章 妇女联合会的争议第126章 吕昇的最后一天第3章 太子不傻了?第245章 改造蒸汽机(上)第138章 江南省的又一次阴谋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234章 他是叛徒?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65章 人头传遍各大部落!第73章 工业发力,商业银行的建立!第90章 大玄的发展目标第110章 陛下,臣冤枉啊!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60章 开启第二战场!第77章 杯酒释兵权第236章 又有间谍?第118章 郑姚政的发配第37章 纸巾和玻璃!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厂第221章 惺惺相惜第184章 皇都的想法第25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上)第190章 十万大军!第50章 败军之将的待遇第5章 大玄圣君!第231章 赵拔坤赶到第200章 陛下要来西北!第214章 李长安的态度第199章 半岛的战略计划第49章 财政压力第52章 和亲?不可能!第96章 政策用地第130章 大玄未来的打算第212章 周秉文第95章 皇上南巡,微服私访第246章 改造蒸汽机(中)第16章 无冕之王!第234章 他是叛徒?第145章 杀神!第129章 皇上的想法第59章 全歼噶尔博!第253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第225章 海战(中)第49章 财政压力第251章 青霉素问世第22章 皇宫外的围杀!第69章 空心方阵的威力!第213章 管理条例第266章 蠡县赵家(上)第204章 吉尔哈成的逃跑路线第158章 被打的县长第182章 李泉冲第129章 皇上的想法第183章 刘语嫣中榜第198章 西凉奇袭!第35章 国防委员会成立,敲钟震虎!第20章 群龙无首第13章 和朝廷的第一次冲突!第142章 起义的曙光